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52章 大宋朝第一次兵谏

崇宁二年五月,宋徽宗又做出一个出尔反尔的轻佻举措,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下令分门别类地治罪那些在他自己的鼓励下,上书言事的人们。

五月七日,晴,利于出行,利祭祀、嫁娶。

杭州码头的薄雾刚刚消散,早起的杭州百姓惊愕的现,那一层薄雾的消散,仿佛是一层面纱被揭开一样,露出一整队身穿火红军服的火枪兵,这层雾消退的很缓慢,士兵们仿佛是一个个从青纱中蹦出来一样,等到太阳跃出地平面,整个大雾完全消散,那些早起的杭州百姓禁不住深深抽了一口冷气。

杭州码头上也常见身穿红色上装的火枪兵,赵兴部下的火枪兵跟大宋禁军、厢军的制服全然不同,且不说那一身红色夹克,比直布大褂要显得利落、精神,光是赵兴军装的染色工艺,就与禁军军装不同,那红色显得格外鲜艳,而且久洗不退色。故此,市民百姓仅仅凭衣服的颜色就能分辨出对方是不是火枪兵。

然而,这么多火枪兵列阵,却是杭州百姓第一次见到。

以前,杭州码头上也有登舟待的火枪士兵,但大宋辖下,一个县的武装力量也就十五名步弓手,而赵兴辖下的海外,一百名火枪兵,一个炮兵小组就足以镇守一国,所以那些登舟的火枪兵,最大的编制也就是一个连队。相当于大宋地两个都。但这次,码头上聚集了五千火枪兵。

这是一支前所未有的庞大军队。要知道赵兴打陴路支,不过动用了三千火枪手,而帅范横扫高丽,也就是动用了一千余人,这次码头上聚集了五千人。这是一支足以毁国灭族地力量,杭州百姓震惊过后,只感到心中充满疑问,也充满兴奋。

交头接耳的百姓纷纷议论,有好事者问:“这又是打哪,难道是阿拉伯?”

现在。随着海事新闻报的刊登,大宋百姓已经有了完整的世界概念,他们不仅知道阿拉伯分好几个小国,也知道非洲大6,甚至知道欧洲大6的多个小国国名。

好事者地猜测引来一片兴奋的喊叫,或有人说:“太好了,终于要对阿拉伯动手了。报上说陴路支是阿拉伯最不起眼的小国,还是我们唐时打败的突厥人建立的旁支小国,相公大人都能掠回来十亿贯,那阿拉伯的阿巴斯王国可比陴路支富裕十倍百倍。报上说他们王宫里地柱子都包着金箔……

上回太尉大人大胜而归,我们今年免了一年赋税。我听当衙役的侄儿说,相公计算着明年还免税——这回太尉大人出战。我南洋事务局辖下,还不免个十年八年税。”

百姓地议论纷纷当中。赵兴低头看着京城送来地一份快报。那上面写着宋徽宗“追究言事人”地新举措。此外。还有蔡京变法地新动作。蔡京按照王安石所拟定地通商法。出售盐业、茶业许可证后。他又迈出了比王安石更大胆地步伐。宣布废止旧钞变更新钞。如此一来。盐商、茶商过去交纳地旧钞全部不算数了。需要重新从朝廷那里购买新交钞。再度购买许可证。

赵兴翻看着这份谍报。喃喃自语:“想当年。韩忠彦劝解陛下广开言路。是陛下亲自下诏征求大臣们地意见地。现在却要处理这些大臣——我仿佛看见。这不分明是又一场大鸣大放后引蛇出洞地玩笑。国家大事。怎可以用诈骗地方式来处理。”

万俟咏在赵兴身边观看着那份密谍。他针对性地说密谍中谈到地第二点:“废止旧钞。这不是掠夺百姓财产吗。我可以想象到。此令一下。盐商、茶商原先输入地钱统统化为乌有.多少人家辛劳奔波几十年存下地钱全部报废。早晨还是富户。晚上就要走进乞丐之群。想必投水上吊地不计其数。”

王明叟不像万俟咏那样无所顾忌。可以直接伸头观看赵兴手上地谍报。他伸长脖子期待赵兴将那份谍报递给他。但这份谍报牵扯到赵兴布置在京城地密谍人员。所以他没有递出地意思。

万俟咏好心。他低声向王明叟解释一番。王明叟跺脚叹息:“前几日。华亭(今上海)悟空禅师塔前。有一株唐朝古树。有好事者决定将它晋献皇帝;此树枝干巨大。无法通过桥梁。于是征用地南洋事务局地海船海运。经楚州(今江苏淮安)到开封。昨日。扬州江面有人来报。说是当日风大。树枝与风帆纠结在一起。舟与人皆没。一船人全部葬身鱼腹。”

在一边地张绎摇头叹息。杨时跺脚:“怎么能这样。怎么能这样。一艘海船每年获利多少且不说。光给我大宋上税也要十万贯。装上小炮。至少能看住一国。现在却为一棵大树沉入江中。怎么会这样?”

赵兴阴着脸,把那份密谍塞给万俟咏,阴沉沉的问:“华亭,那位好事者是谁?”

王明叟有代理赵兴处理公务的职务,平常一些小事他就手就处理了,刚才那件事实在太小,所以他没有想起事先汇报。听到赵兴询问,他随口回答:“是一群道士,那群道士不满佛寺占地极广,便想着牵走那棵大树,敲诈该寺的僧人。”

赵兴阴着脸,说:“找个事故,收拾一下那群道士。哼哼,老虎不威,是不是他们以为我已经开始吃斋念佛了。我再重申一遍:辖下各州县,旦敢巧言敬献者,我自有办法收拾他们,让他们等着。”

王明叟叹了口气,催促说:“相公。赶紧登船

杨时也叹了口气,摇头不语。一旁地宗泽大呼:“国事如此,太尉大人还犹豫什么,登舟,登舟!”

宗泽这番呐喊,颇有点抗金时临死那声著名的呐喊:渡河!

赵兴诧异地望了一下手下的官员。宗泽是个烈火性格,平时沉默寡言,一旦决定了则雷厉风行,他一叠声催促赵兴还则罢了,怎么连著名的正直人物王明叟也连声催促,而杨时跟程颐学着一身古板。以奉行周礼为行为准则,现在虽然一声不响,眼神里却全是催促的表情。

赵兴苦笑了一下:“诸位,我要去的可是扬州,扬州啊,是扬州!”

宗泽大喊:“登舟,请太尉大人登舟!”

王明叟懊恼地摇摇头。随即催促:“请太尉登舟!”

杨时含蓄,他慢慢的说出了一番道理:“相公,如今三省六部被架空,朝堂上已经没有制约奸臣的力量。满大宋百姓期盼太尉大人,我等虽然也知身后要受千载骂名。然,或曰成仁或曰取义。当不复今朝。”

赵兴拍手:“不复今朝,这话说得好。我们生在这个璀璨的时代,总该为这个时代做点什么,无论身后有什么骂名,我自问心无愧。”

王明叟击掌赞叹:“好一个问心无愧,千载骂名,我与君共担之。”

赵兴叹了口气,举步向舟桥走去,站在舟桥上,他回眺望,语气沉重:“这一步迈出,从此就是两个天地,两个世界。倡导文人治国,重视仁义道德的大宋,迎来了它的第一场兵变。”

万俟咏怂恿:“离人莫怕,你地几个孩子已经安定在这了,回头你远避海外,我与你共游之。”

王明叟、杨时一起拱手,连一直沉默的张绎给拱手共同作答:“我等当同游之,必不让离人寂寞。”

赵兴站在舰桥上久久沉默,稍停,他鼓足勇气,下令:“开始吧,一只脚已经迈出去了,另一只脚就跟上来。”

随着这声令下,五千火枪兵鱼贯登舟,早起的杭州百姓没有听到赵兴与属官们的对话,他们兴奋的谈论着太尉的又一次出征,憧憬着太尉再一次给他们掠夺回来巨量的财富,万俟咏等赵兴地船队起锚,他下令:“封锁码头,所有在场的人员一律请回茉莉园做客,就说官府需要迟几日才布消息,为防消息外泄,请他们暂留几日。”

听到消息的杭州百姓一点没惊慌,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位太尉大人向来不会让人白干,留在茉莉园几日,好吃好喝供养着,每天看看风景就能拿补贴,这样的日子何乐而不为。有心者也连忙请求要求衙役通知家人,万俟咏阴着脸,满口答应:“且先回堡,等衙役们登记后,自会挨个通知你等家人。”

三日后,五月十日,京城也刚刚天亮。京城没有雾,早晨第一缕阳光唤醒了这个世界地第一大城市,一夜没睡的黄庭坚与张耒联袂走出家门,他们迎着初升地太阳,深深的吸了几口气,而后彼此看了一眼,轻轻地摇头。

这是黄庭坚家,张耒昨天来黄庭坚府上商议最近的动态,两人商议了一夜,尚未想出对策,只能站在街口相对叹息。

临近地巷陌里传来铁片敲打的声音,京城的报晓者敲打着铁片,沿路颤悠悠的吟唱着:“普度众生,救苦救难,诸神庇佑,平安吉庆——”

原本这句唱词里是“诸佛庇佑”,但自从海事新闻报刊登了佛祖死了的消息后,信佛者锐降,为了顺应宋徽宗喜好道教的爱好,报晓者将这句话改成了“诸神庇佑”。

报晓者拖着长腔,唱完了祈福的话,马上继续唱道:“卯时已至,晨光熹微。天色晴明,正宜出游。年少努力,每日图早。前程似锦,财源广进……”

黄庭坚与张耒彼此相对无语,正彷徨间,一阵清脆的马蹄打破了街道的宁静,街尾有三人骑着快马奔跑着,这三人身穿一身绿衫,黄庭坚一看,眼前一亮,连声召唤:“在这里,在这里。”

来地是赵兴的快报使。这些快报使是大宋驿路体系外另一套邮递系统,它只负责民间业务。为了区别与朝廷地驿差,赵兴给他们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邮差”,穿一身绿衣,制服颇似现代邮差。

三名驿差翻身下马。分别向二人行了个礼,各自从身边掏出一个信筒,那信筒上刻着三句诗,是苏东坡的诗。黄庭坚与张耒赶忙打开竹筒,倒出三个纸卷,而后按苏轼诗中的诗词顺序。将纸卷对在一起,拼出了字词。

纸卷上只有寥寥六个字:“你罢朝、我兵谏。”

黄庭坚满脸震惊,他看了看张耒,难以置信的蠕动嘴唇,无声的将这两个字又念叨了一遍,张耒琢磨半天,一拍松垮垮地肚子。将肚子擂的如同鼓响:“唯有如此了,三部六省已经架空了,朝廷还要我等何用,唯有罢朝以示抗议。

祖宗之法。不以言论害士大夫,如今又要以言论治士大夫之罪。此举已经逾越了当初的约定——我俩分头行动,你去宣德楼外鼓动大臣。我去太学。”

报信者一躬身,补充说:“还有一句口信。转告两位大人:三日内,有三百广南武备学堂学员入住广南商会,他们将实战演练情报战与宣传战。”

黄庭坚与张耒都刻意忽视密信里的后两个字,如今听到报信人的补充,黄庭坚面色苍白,依旧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张耒拍着肚子,笑呵呵的说:“在广南地时候,我听离人在讲武堂里谈到过战前的情报战,还说了宣传战,煽动、渗透、传播谣言……呀,估算时间,刚好是那一期学生开始毕业实习的日子,甚好,甚好。”

黄庭坚嘴唇哆哆嗦嗦:“闹大了,事情闹大了,这如何收场。”

张耒体胖心宽的开解:“无妨,天塌下来,还有赵离人,他不会不准备后路的。如今,朝事已经走到了这步,再糟也不可能比眼前更糟,师兄且放宽心,任赵离人去折腾,离人的手段,别人不知,你我竟知。放心吧。”

黄庭坚仰望天空,深深的叹了口气:“塞言路,言无信,废旧钞,建艮岳,兴花石纲……确实,还有什么比现在更糟,豁出去了。”

此时皇宫里,小皇帝看着太监杨戬送来地一份急报,悠悠闲闲的问:“这报告是什么时候送来的。”

杨戬躬身回答:“官家,这是昨日晚间入城的,当时官家已经安歇了,老臣觉得不是什么重要地事,所以今天早晨才送来。”

皇帝乐呵呵的翻着报告,答:“你做地对……哈哈,太尉又在前线打胜仗了,这胜仗太多,弄得我都不知道该如何赏赐他了。咦,太尉大人又要献俘,只是这次钱少的可怜,总共才三十万贯,怎么太尉大人越打仗越回去了。区区三十万贯,也要搞个献俘。”

宋徽宗忘了,以前朝廷打仗,往里头贴补几千万,几亿军费,胜负仍在两可之间。而赵兴这场仗没要朝廷花费一个铜板,给朝廷挣回来了三十万贯,这一进一出之间,已经是大收益了。奈何,赵兴陴路支之战实在太辉煌了,有那二十亿波斯银币(十亿贯宋钱)地战争赔偿摆在面前,这三十万贯实在显得不起眼。

杨戬笑着凑趣:“太尉大人一直想打北方,想恢复幽燕,为子孙混上一个王爷,这次他打的是极北之地,我听说这金人与辽人打地相持不下,太尉大人胜了金人,自然想显摆一番,官家何不许之。”

自上次赵兴两路包抄,威逼汴京之后,宋徽宗想想也不免觉得后怕,于是他便在真定府与扬州重新设立了两支水军,进行南北水路防御,并规定,将领带兵入京,通过那两座关卡,必须事先取得枢密院的调兵军符——连赵兴也不能例外。

宋徽宗想了一想,歪着头问:“上次太尉与辽人讨回来的天津城又怎样了?”

杨戬笑着回答:“天津去年市易税收上来了一百三十万贯,我与辽人各得一半,辽人至今仍在抱怨,说太尉大人言而无信,原先答应的火器贸易。现在只开放了掌心雷(手榴弹地辽人称呼法),而辽人需要的火枪却没有贩售。”

宋徽宗轻松了推脱了:“这件事。应该让他们跟北方事务局交涉,或者直接找赵卿,朕不管……好吧,赵卿自高丽得胜而归,总是扶住了一个藩国。打败了与辽国相称地敌手,且许他献俘。

对了,高丽事先不是愿意称臣嘛,现在开京也解围了,不知他们称臣的文书印上玺印了没有?”

杨戬刚要说话,门外摇摇摆摆走进来大太监梁师成。他接过皇帝的话头,谄媚的回答:“陛下,我已经打听了,赵离人手下的帅范帅监司在高丽,逼迫高丽原国王退位,重新扶立了高丽幼子,理由就是高丽国王陷于金人之手。乱命不受。

此次献俘,正好有高丽国书,还有高丽小国王派过来地朝觐使,老臣还听到了一段轶闻。不知道陛下喜欢听嘛?”

宋徽宗好奇的问:“什么轶闻?”

梁师成赶紧回答:“臣听说,高丽退位国王曾打算让新王迎娶赵相公的女儿。并愿意立赵相之女而高丽皇后。没想到,赵相公一口回绝。直斥为虎女安肯配猪犬。据说高丽人对这话很是不满。想必到了御前,他们还要抱怨一番。”

稍停。梁师成又带着偷偷摸摸的神情,故作神秘的说:“老臣听说,这次高丽派上来的朝觐使,其中有数名王女,高丽打算献给陛下,以便稳固王位。”

宋徽宗听到这,更纳闷了:“朕这几日忙着设计园林图纸,竟然不知道高丽战事一波三折,怎么那位帅监司要扶立新王,朕怎么不知?”

梁师成回答:“那是因为高丽王不守约定,据说赵相公正在调集士兵,高丽王却顶不住女真人地攻城,降了女真人,帅监司兵临城下,被拒而不纳,于是帅监司勃然大怒,炮轰高丽王京,攻陷高丽王宫。事后,废立国王,另立新主……这次,高丽新主是来求陛下册封的。”

宋徽宗点点头:“如是那样,更该让太尉入京献俘了……对了,高丽王女漂亮

此时的高丽还没有把本国民女都献给蒙古人,因此,高丽女还是值得一看的,梁师成神秘的回答:“我听说,今日会有快马,先期送上几名高丽女的画像,老臣询问了,据说她们拜见赵相公的时候,赵相公说了句:也值一观。”

宋徽宗脸上浮现出一丝喜色,他随口答:“赵卿目光挑剔地很,据蔡相说,连扬州名妓之柳京娘他都看不上……既然太尉大人这样说了,再差也是个柳京娘的姿色吧。”

柳京娘曾在女儿节里,于金明池导演大宋第一场时装秀,宋徽宗那时还是个情窦初开的小孩子,见了衣饰灿若云霞的柳京娘叹为天人,给他少年地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稍停,宋徽宗露出勉为其难地神情,说:“赵相公骂人家国主如猪犬,那么高丽王女岂不是也如猪犬?想必高丽国中一定很愤怒,朕便替赵相公和缓一下他们的情绪,那些高丽王女若真有可观之处,朕便许她们入宫服侍。”

宋徽宗说这话,带着莫大地恩赐口吻。梁师成谄媚的答应:“道君,您真是宽厚。”

宋徽宗得意样样,忽又念起赵兴今天会送来高丽女图像,他有点忍不住了,心热地催促说:“摆驾,朕去资政堂看看。”

资政堂里空空荡荡,蔡京正在堂中里来回转圈,见到皇帝过来,他懊恼地说:“陛下,百官疯了,他们疯了,黄庭坚黄鲁直带头鼓动百官不入朝,他们聚集在宣德楼外,交头接耳,如今黄庭坚那厮正在起草弹章,听说打算弹劾为头,我猜赵相公一定不知道,他常年征战在外,怎么知道国内的情况……奇了,朝内如今三党并存,没有赵相公的许可,黄鲁直顶多能鼓动半数南党,怎么朝中连你所属的党派都不曾有人入宫?唤张用来,唤皇城值守来,问问怎么回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