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65章 京城里的“人情”茶楼

能不说金钱的魔力实在巨大。自广南将版权法涵盖上,广南的奇思妙想像井喷一样喷涌而出,而随着赵兴的势力范围涵盖了大宋最富裕的东南地区,巨大的市场让宋人的创造力勃发。现在,每一天都有上万人去南洋专利局申请自己的版权,以至于南洋专利局不得不一再扩大,成了赵兴属下部门最庞大的机构。

赵兴提出后装火炮的设想后,匠师们被巨大的利益驱使,各自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上千名匠师凑在一起,一研究,立刻筛选出最佳组合。

这些匠师们知道自己手中的武器市场庞大,他们隐隐觉得这种新武器的发明可能改变一个世界,迫不及待的他们刚拿出研究结果,只是试射了两发炮弹,就急着拉上样品,带上设计稿,乐颠颠的跑到杭州申请专利。

这些人刚刚到杭州,专利局的官员还没有验证他们的设计,就又被赵兴拉到了义乌……

炸药这个玩意向来是危险品,经过多年研究,赵兴从西域挖来的两名火药匠师黄氏兄弟已经在火药事故中受伤,如今两兄弟中只剩下了重伤未死的黄二。但火药市场巨大的利润,依然让后继者络绎不绝。

据说,新炮在.研究过程中发生了多次炸膛事件,已有多名匠师在事故中遇难。这种未经实战测试的火炮弄不好就是一个自杀工具,赵兴属下的炮兵都不愿接触,只有几个研究的匠师是贼大胆,他们巴不得尽快测试完毕,而后定型、装备全军。

得到赵兴的许了,这几.名匠师兴冲冲的拽上来小炮,这种小钢炮是行军炮,它口径并不大。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它的炮管也并不坚固,匠师们在山头兴高采烈的架设大炮,赵兴一抬脚,边向后山跑,边冲自己的孩子使眼色。

杨时也不是.傻子,看到赵兴带着自己的孩子躲得远远的,他也抬脚就溜,等到现场清空,一名匠师傻傻的拿着一枚引信,跑到赵兴跟前乐呵呵的询问:“太尉,我们研究了几种引信,一种是延时引信,一种是触发引信,太尉大人喜欢哪种?我们就先试验它。”

赵.兴一摆手:“拿远点……两种引信都行,随便你,记住,炮弹不要打到人群,要让他们体会到爆炸的威力就行。”

匠师拿.着两枚引信,一转身兴冲冲的向山上跑,赵兴在后面扯着嗓子提醒:“小心,拿稳点,别掉在地下了。”

山上在摆弄火炮,.山坡上,两千余龙骑兵静静伫立,久经训练的战马没有发出一丝响声,它们都安静的垂着头,等待主人的命令。

随着赵兴一声令下。士兵们从.身上取出一块头巾。蒙住了马地眼睛。塞住了马地耳朵。战马不安地喷着响鼻。骑手们耐心地抚摸马脖。安慰着战马。等到赵兴这里一切准备妥当。山上举起了信号旗。赵兴这里举起回应。

不一会儿。两边地山口响起了嘹亮地军号声。赵兴这里吹号回应。随即传令官将手中地军旗一挥。山顶上匠师一拽炮绳。轰隆。炮响了。

这炮声在赵兴看来并不大。然而。在宋代地中国。它地爆炸声活像一个超级大炮仗。最多听过人嗓子喊声地村民们很不适应。但让他们更不适应地是炮弹触地后地爆炸声。这声爆炸震天动地。整个山梁都似乎抖了一抖。炮弹落地处腾起一朵大号地蘑菇云——这种蘑菇云在宋人看来。简直达到了极处。

这枚炮弹是用两种火药制成地。限于炮管技术。火炮地发射药依然采用了黑火药。但弹头里装地是威力更大地硝化棉。触发使引信撞地后。引燃弹头里地硝化棉。它发出地爆炸腾起十数米高地火云。弹坑深达一米。

“成功了”。山梁山地几个匠师相抱着欢呼。他们光顾高兴去了。忘了打下一炮。赵兴已经等不及了。他一挥手。吹号员吹起军号。士兵们催动战马。小步走向坡顶。

“吹军号。亮军旗。鸣枪示警!”

士兵们按照赵兴的指示,一起冲天放置手铳,而后约束着战马,小步走下山梁,向械斗现场逼过去。

与此同时,山坡口两端也各自出现一队士兵,他们人人手持双枪,兵兵乓乓的冲天上放了一通枪,而后齐声呐喊:“太尉有令,放下武器,弃械投降!”

山顶上才一亮开军旗,械斗现场已经一片喧闹,隐约可以听到几个年轻人在叫嚷:“爷呀,怎么把杭州那头老虎惹来了,谁干的,谁把他调来的,我们这块地方不是不归他管吗?”

“惹不得也!”义乌方面,几名年长者叫一声苦,而后吩咐族人与弟子:“快把武器放下,这人惹不得,好在他讲理,都扔下武器,我们跟他讲理。”

稍占上风的义乌人潮水般退开,对面的械斗者也悄然退去,但他们并没有放下武器,双方隔着老远对峙。

龙骑兵穿过械斗现

们小心控制马匹,防止战马踏到伤者或者死者,等骑现场分隔开,赵兴挥手示意医务兵救治伤者,并开始辨认遇难者遗体。

骑兵这一友好的举动缓和双方的对他们的敌意,赵兴招手下令:“两边的人,各自出来几个领头的人,过来辨认尸体,识别伤员。”

这要求令械斗双方无法拒绝,但他们没想到,交出了这几个帮首后,等于他们交出了人质。

为了防止械斗继续进行,这些辨认者禁止踏入械斗场,他们都跪在赵兴马前,医护兵每抬来一个伤者,或者阵亡者的遗体,就由他们现场辨认,谁的人放在谁那一侧,壁垒分明。而伤者也由医护兵进行包扎好伤口,分列两边。

赵兴看到现场救护工作已经进行了差不多,他一点双方的代表,用不容拒绝的口气下令:“叫你们双方的族长来回话。”

这是要询问械.斗原因,处理械斗纠纷。械斗双方精神一振,立刻派一个代表回自己那一侧,不仅招来了族长,还带了几名伶牙俐齿的人,准备现场辩论一番。

赵兴却没有心思听他们.的解释,这种宗族械斗一旦结下死仇,双方都听不进去道理,而且双方各自有各自的一套道理,没有旁的道理可讲,他下令:“没听到我的命令吗,放下武器,各自回家。你们几个族长跟我回衙门,再做理论……嗯,双方的伤员可以到医护兵那里包扎伤口,若有继续医治的必要,还需留下姓名,以便医官继续送药。”

械斗双方无.法拒绝,他们只好派出人手,命令双方放下武器,各自回家。那些伤者有的求医官进行了救治,还留下名姓希望医官继续上门诊治,还有些人根本不屑找医官,自己草草包扎一番,各自回家。

堵.住两边山口的士兵看到没有武器的村民,他们敞开道路放行,等村民们逐渐散去,赵兴才记起打量刚才炮弹的弹着点——这一炮从赵兴这一侧山顶开炮,打到了对面山顶,巨大的爆炸削去了一叶山梁,让对面山顶凭空矮了一层。

幸好这.是土山,没有崩塌的岩石,否则大块滑落的岩石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赵兴正打量间,对.面的匠师兴冲冲的跑了下来,眼巴巴的问:“太尉,我们已经把岩石引信装上弹头,已经填装到大炮里,这一炮什么时候打?”

赵兴惊出一声冷汗:“混蛋,.你是说我一直处在炮口之下,万一你们的操炮手手一发痒,一拽炮绳,那我岂不……”

“绝不发嗲,绝不发嗲”,赶过来请示的匠师拍着胸膛保证,而后他又补充说:“大人,这火药研究频发事故,我们已经制定了严格的操作手册,火炮装填后,没有命令不准摸炮绳,还需要离开火炮一丈远。”

在匠师的千般恳求下,赵兴撤走现场的所有人后,允许那匠师再打一炮……可惜这一炮并没有成功,炮弹出膛后,倒是打中了目标,但炮弹却迟迟不爆炸,眼巴巴的等到日落时分的赵兴打了个哈欠,无奈的下令:“谁拉的绳,谁擦屁股。那枚哑炮必须取出来,拿回去研究一下为什么失败。”

匠师们苦着脸,畏畏缩缩的回答:“太尉,我们试验的那发炮弹成功了,绝无问题,这枚怎么失败的呢,不如我们用一个炸药包把它引爆,要拆除炮弹,实在太危险,稍一震动,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赵兴催促:“既然有了解决办法,那就快点动手,这山谷是人来人往的大道,炮弹放在那里太危险,必须赶快处理。”

赵兴说完话,转身领着孩子退回义乌县,一边走,还一边跟孩子耐心交代:“孩子,以后这种事可千万别自己干——专业的事情,让专业人士去干,我们只需要知道结果就行。这结果就是:我们的开发炮弹成功了,至于岩石炮弹,谁管它。”

京城汴梁,赵风入城后就住在父亲在京城买的住宅,马梦得陪着他东逛西逛,四处巡视,他留恋在这座世界第一城市中,陶醉在大宋的风光里,以至于忘了回家。

赵风入城时引起的喧嚣已经平息,在这个二百万人口的城市里,没有人认识他是谁,不像在杭州,他走上街头就有人认出他来,随便买什么都有人赔着小心,低价优惠。赵风在这座城市里享受着平民的乐趣,感觉到心情特别舒畅,禁不住对陪伴的马曦感慨道:“嫡父常说市井生活格外美,我如今才领悟到父亲所说的,这就是平常,平常人的平常心。”

马曦也感慨:“可是,你注定享受不到平常人的生活了。

当年朝廷要恩荫里,但代价是要求你上京,可你父亲不许,我猜他现在也不会允许你留在京城。”

赵风叹了口气:“有时候,我真羡慕几个弟弟,赵山赵海各自有了自己的领地,可以随心所欲,而赵云什么责任都不担,只知道游山玩水,我

哪一天,我也能远赴海外,找一个谁都不认识的地方常人的生活。”

马曦摇头叹息,他们身后的马梦得一拍赵风的肩膀,提醒:“世侄,你在京城也清闲不得,瞧,对面楼上那人在招手。”

赵风皱了皱眉头,又恢复那副木讷的样子,憨憨的问:“此何人也?”

马梦得回答:“当朝太宰郑居中,字达夫,开封府人,王珪之婿。举进士后以巴结蔡京的重用,因其人乃贵妃之从兄弟,先历任起居舍人、给事中、翰林学士等要职,现居太宰之位。”

宋代官职比较麻烦,宋代的“太宰”跟古代的三宫并不完全一致,它是处理皇帝内外事宜的官职,虽然荣耀,但却相当于皇帝的大管家,在朝中话语权虽然重要,但还要受中正约束。

这个官职一般.都是由皇亲担任,它之所以在朝廷中有一定的份额,是因为皇帝的需要,皇帝有时候把自己不好意思出口的话通过太宰之口,在朝堂上说出来,所以他也相当于皇帝的传声筒,是一个极其心腹才能担任的官……但经过这场朝堂斗争,皇帝已几乎成为傀儡,所以郑居中也没人重视。

郑居中在对面一处茶馆.的二楼,正冲路上行走的三人拼命招手,他所在的是一处人情茶馆,这茶馆装饰的很朴素,但这种朴素是相对的,在崇尚奢华的宋代,所谓的朴素,能朴素到哪里去。

因为赵兴带.来的那场建筑革命,大宋京城的模样也在悄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说建筑形式变了,而是建筑材料的改变。原先多用木料建成的亭台楼阁,现在使用防火、坚固的石料,再用混凝土构筑……

这.座人情茶馆就是一座混凝土建筑,它上下有三层,郑居中就在二楼的一扇窗户边,探出半个身子招呼马梦得。

大宋的.建筑材料变了,窗户也变了,原先窗户是纸糊的,这就是俗语说的“捅破窗户纸”。

而玻璃只是少数人的奢侈消费品,富贵人家用来假冒水晶、玉器,做成器皿供炫耀,但环庆被赵兴大力投资后,便成了大宋的玻璃中心,使得玻璃价格速降,以至于平民百姓也消费的起,于是,窗户玻璃流行起来。

这时代的玻璃还做.不到清澈透明,也做不到平板一块,大的足够做成落地大窗。此时的大多数玻璃都是小碎片,但到了擅于创造的宋人手里马上不同了,他们将这些窗户做成方格网栅,玻璃镶嵌在窗格当中,五颜六色的,甚是好看。

这座人情茶馆的窗玻璃尽量选.用颜色接近的玻璃在镶嵌,如此一来,与周围五彩斑斓的窗户相比,稍稍选的肃静。然而,这才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奢华,因为想在成千上万块玻璃当中选择颜色接近的玻璃,花的功夫与金钱反而比五彩斑斓的玻璃更大。

赵风望了一眼拼命招手的郑居中,呐呐的说:“似乎在叫伯父,我就不凑热闹了,伯父自去,我和马兄弟继续逛街……奇怪,这座人情茶馆怎么有父亲的味道,似乎唯有父亲才喜欢素白透明的玻璃。”

马梦得一把拽住赵风:“世侄,先别慌走,刚才郑居中招呼我的时候,指了指你的背影,那是叫我与你同去,这厮从来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家伙,没事他不会来找我。”

赵风正在犹豫,茶楼里跑出一名女娘,她招手向这三人招呼:“客官,楼上的客人有情,这客人包下了整座三楼,从今天早晨就开始相候,客官还是见一见。”

赵风目光一闪,瞥见那名女娘尾指上戴的一枚戒指,他马上点了点头,抬起手来,向对方亮了一下戒指,默默的随马梦得登楼。一边走,马曦一边嘀咕:“这茶楼,这女娘,果然有你父亲的味道,赵小弟,尾指上戴戒指,这不是你父亲的习惯吗?我听说你父亲对跟他有一夕之欢的女娘,都赠送一枚尾指戒,有这事?”

赵风嘟囓:“哪有这事,听他胡说。只不过我家胡娘喜欢乱戴戒指,弄得家中女仆也喜欢上了戒指,结果这物事就流行开来……你听人胡说。”

赵风嘴里否认,实际上他也知道这女娘果然与父亲有关系,她是父亲安排在京城里的密谍系统,那枚戒指是自己人的识别戒,为了隐秘起见,这枚戒指一般不向人展示,只有肯定对方是自己人,才会拿出来让对方看一下。

这名女娘一定是认出他来了,才戴上戒指过来。而刚才那女娘的表现也证明了赵风的猜测——人情茶馆,本该为客人的行踪保密,这女娘一上来就提醒赵风,说郑居中从早晨起就包下了整个三楼,这说明郑居中这次相邀不是偶遇。

“太宰大人特地邀我,会为什么?”赵风一边抬脚上楼,一边心中嘀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