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71章 晁盖果然出现了

宋时明月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71章 晁盖果然出现了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0: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停,侯蒙又继续补充:“不过,如今硫磺不是控制在)T手中吗?火药这东西是大量消耗品,没有了日本的出产地,外人想要获得大量的硫磺,恐怕有心无力。

此外还有硝,目前硝石唯有小琉球出产,再就是成都府硝洞,陕西硝厂出产少量供道士做丹药。

我听说以往道士们炼硝时也曾从人粪、鸟粪中提取药硝……但只要我们将小琉球牢牢控制在手,别人即使搞到配方,也不免要刮取茅厕墙上的硝土……

我细细想来,北方未曾听说过有大量的硝矿出产,只要我们控制住硝的产地,我想,即使有一两杆枪泄露出去,在别人来说那也是废物。”

谁说北方没有硝矿的?

赵兴记得中国最大的硝矿就在内蒙古,而宋徽宗权力削弱后,受到最大利益损伤的就是道士。而原本终宋一朝都尊奉道家为国教,特别宠着那群道士,但还有道士们北上向胡人献地图,勾引蒙古人来屠杀,现在这种状况就更难说了。

道士们对于硫磺与硝并不外行,火药原就是道士炼丹的副产品,这时若有一个被流放的道士私自外逃,将配方兜售给辽国人,金国人夏人,那赵兴改变的历史又将回到原来的轨迹,只是这样一来,可能胡人对于中华文明的破坏将更加巨大。

“天下不止一个日本,也不止一个小琉球,日本琉球有矿产,不等于别处没有,这些枪在南洋事务局,我可以严格控制,因为我的军队有条令在,我可以做到每杆枪支登记在册,严禁他们携带回家,但我想,北洋事务局做不到。”

侯蒙想了片刻,转而从其他方面进攻:“太尉已经知道西洋人搞到了配方,为什么不扣下那批西洋人——我记得太尉也曾做过类似的事情。”

赵兴轻轻点头:“成本与效益——我当时是这样核算的:我们与西方通商,每年能至少获得一亿贯的收益,而扣下这群西洋人,我们能获得什么。当然,扣下他们不花什么成本,但由此带来的连锁效益,会导致我们的贸易受到巨大的影响。

我仔细衡量过了,制造这种枪支,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在一个巨大的工坊里完成整个一百三十七套工序,我大宋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完全可以依仗我们的国力与经济实力建立这样巨大的工坊,完成一整套流水作业,而西洋却不行。

西洋都是小国。他们地一个国家比不上我们地一个路。有地国家甚至比不上我们地一个贸易领地疆域与人口。即便是这样地眼屎小国。即便现在他们还在一致对外\动一场神圣地宗教战争。但他们地大6上。国与国之间依然内讧不止。这样地小国寡民。想集结起足够地人力物力资源。生产这种耗费巨量金钱地新式武器……我估计没几个国家玩得起。

更况且。我前面还说过。这些小国之间彼此攻伐不断。在这样地情况下。谁都不希望自己地敌人能获得这种越时代地武器。所以他们必然会相互钳制。相互拆台。不可能同力协作。所以。他们即使搞到了配方。制造出这种火药。也数量有限。威力有限。

最重要地是。我们宋军正在出征非洲。按我地计划。他们将在非洲占领一座储量巨大地硫磺矿。失去了非洲硫磺矿地支持。我想他们生产火药地数量有限。顶多也就是进行一下国内战争。而我们大宋国力出他们想象。真要有一天。如果我们跟他们起了冲突。只要我们还保持现在地强盛。我相信。欧洲小国单凭一国之力。无法与我们抗衡。

所以。我想来想去。与其封锁他们。延缓他们得到火药地时间。不如放他们回去。与他们开展硫磺贸易。而我们主要将精力用于维持我大宋地强盛——用从他们那里获得地金钱来维持眼前地繁荣。这样方是正途。搞阴谋诡计地小破坏。成不了大器。”

侯蒙听赵兴说了实话。他趁胜追击:“如此说来。你也要向阿拉伯人出售火药了?你给交战地双方都出售火药。岂不两边赚钱?

换句话说。你不怕西洋人、阿拉伯人获得火药。为什么怕我北洋事务局获得新式武器?你还说自己没有割据地嫌疑?我们也是宋人。你还是宋官。为什么你肯把武器卖给西洋人、南洋人。却不肯卖给我们?”

赵兴竖起了一根指头:“你弄错了,我卖的是火药,不是火枪,尤其不是新式火枪?而这种新式火枪工艺复杂,我们现在制作的火枪,枪管寿命有限,工匠们虽然竭力全力,但现在生产出来的火枪,成本率连一半都不足,可我南洋有五万军队嗷嗷待哺,哪能兼顾上北洋事务局?”

侯蒙吃了一惊:“五万,你哪来这么多军队?我听说你不是只有三万人吗?这三万人当中,火器军不过六千,怎么眨眼之间,你的势力膨胀的如此快?”

“不止

范此时推门进来,他不放心赵兴这里的交涉,反正他^黑脸,便跑过来扮演自己的角色。

他一边推门,一边懒洋洋的回答:“五万士兵是十天前的数目,昨天我们青龙白虎军团正式成军,两军共六千人,辅助兵约五万,加上朱雀、玄武军,我们总共有十一万军队。”

侯蒙结结巴巴的说:“不算妖魔鬼怪军,南洋事务局已经有十一万军队?……你要这么多军队干嘛?”

帅范马上回答:“妖魔鬼怪军如今除了平妖军驻守大理,监视吐蕃之外,其余三军驻守海外都不够,自然要力行扩军,以应对意外之变。”

侯蒙眨了一下眼睛,赶紧回答:“铁骑军翻不出大浪花来,枢密院已经秘密行文北洋事务局,让我们不要协助他们,前几日铁骑军要求沿京东西路南下,我们已经拒绝了,韩相公告诉赵良辅,说花石纲过后,京东西路一片哀鸿,一片仇恨,如今北洋事务局正忙于安抚地方,恐怕供应不了铁骑军粮秣,而铁骑军一旦自京东西路行进,怕有百姓不堪其扰,转而攻击大军。

赵良辅接到我们的拒绝,已经改道经麓路南下,我听说因为地方不愿供应粮草,铁骑军每日行军不过二三十里。”

侯蒙说的是铁骑军南下这件事,看来枢密院对铁骑军南下这件事也心存不满,他们知道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去威胁赵老虎,有可能擦枪走火。所以虽然明面上缺不过宗室子的要求,调铁骑军南下“换装”,但私下里已经通知了各县,希望他们不要配合。

当然,他们不敢通知赵兴,唯恐赵兴知道这支铁骑军三心二意,会抢先解决掉这支禁军当中珍贵的、唯一的骑兵。

他们不知道,赵兴这里四神兽部队已经实现了半骑兵化。

侯蒙说这话,是向赵兴表明他支持赵兴上次兵谏的主动,而北方事务局在这方面,即使不是赵兴的同盟\,也绝不是反对\,所以他不必担心枪支外泄后,会把北方事务局武装起来针对赵兴本人。

赵兴憨笑着:“铁骑军,我从来不会以为它在针对我们,这支肉鸡部队只是官家的又一种收藏品,它不是用来打仗的,是用来表演和舞蹈的,我从不担心肉鸡会变成凤凰。

不过,你这么一说,倒叫我不好意思不分配给你一些新式火枪,这样吧……”

赵兴伸出三根指头,他没有说出数目,帅范已斩钉截铁、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三百杆,我们只能挤出三百杆来,这枪威力巨大,三百杆足够装备北洋事务局将领的亲兵,多了也没有,爱要不要。”

赵兴结结巴巴的望着帅范说:“我本来想说三十杆的!”

帅范气结。

侯蒙忍了又忍,大怒:“三百杆花子吗,赵离人,你以为我是来乞讨的吗,我有枢密院的正式公文,要求你广南军械局按数量拨给我们军械,少一杆我不答应。”

赵兴笑嘻嘻的说:“别心急,我不是没说不给你嘛,只是我们每日生产的量有限,你要是用这个态度来问我要,我只好告诉你,等我们生产够了,一定会拨给你的!”

侯蒙慢慢的坐下:“我们是朋友,曾经是朋友,是吧,你老实说,我需要等多久?”

赵兴还没回答,依旧是帅范抢着说:“三千杆新枪,怎么说也需要五年,或许十年也不一定。”

侯蒙还要兴抢先说:“我们是朋友,你非要宁要,我先把士兵手里的枪收回一部分给你们,但你也知道这种枪需要专门的子弹,三百杆枪,我可以配给你足够的子弹——每枪一万\、备用枪管三根,但你要三千杆,我每枪只能配备一百\子弹,备用枪管一根也没用。”

侯蒙眼珠一转,马上又笑了:“我记得小琉球应该归北洋事务局管理,但南洋事务局把日本交给了我们,却一直拖延不交还小琉球,赵相公,我们是不是接着谈一谈何时交还小琉球?”

被捏住痛脚的赵兴讪笑的说:“侯大人,元功兄,小琉球那没什么大的出产,也就是一群晋代逃人在那里建立的几个部落,他们靠打鱼为生,朝贡的物品不过是珊瑚贝壳,北洋事务局初创,接过小琉球去,不仅没有什么收益,还要贴补许多金钱去巡海,得不偿失呀。不如我南洋事务局财大气粗,能维持这条航线的正常运转。所以你们就不要与我争了,这样赔本的买卖,还是扔给我吧。”

侯蒙数期一根指头,清算说:“南洋事务局去年从小琉球那里共运走三百船硝石,相当于每天从南洋\送一船硝石。如今你南洋事务局的船越早越大,这每一艘船怕要装载一千料的货物……现在硝石是什么价,小琉球即使不出产别的,光硝石买卖,也够维持这条航线了,所以糊弄人的话就不要说了。”

谈到造船,赵兴笑的更憨厚了:“北洋

现在都造什么船,木料够吗?”

说到这点,侯蒙有点心虚了。历史上,北方出产的硬木不多,但还是有的,直到蒙古人讨伐日本,将辽东的硬木资源砍伐绝种,这才使北方再也没有大型的造船业存在。

现在还没到蒙古人崛起的时间,但即使是这样,北方造船的木料出产不多,按沈括记载,此时的山东,数目已经砍伐殆尽了,连石头上都不长草,而大宋已知的造船业都在泉州以南,因为南方硬木资源丰厚,能够供应造船所需。

也就是说,现在的北方事务局无力独立靠从辽国走私过来的那些硬木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造船所需,而南方大量的硬木资源所在地,都在赵兴控制之下。

侯蒙想了半天,艰难的说:“琉球我们不要了,但造船所需的木头……”

赵兴笑的越来越像一个老实人:“何必呢,你们何必费事另起一套造船的摊子,只要有钱,我南洋的造船厂卖给你们现成的船,保证跟南洋事务局一模一样,瞧啊,我们各取所需,你把每年需要的造船量交给我们,我保证优先供应,小琉球的事情,不妨睁一只眼闭一眼。”

侯蒙这才醒悟过来:“我们刚才谈论的似乎是新枪的问题,你怎么绕到小琉球的事情来了,这一码归一码,小琉球的事情还需韩相与你亲自商议,我答应的不算。”

刚才,交锋双方实际上是在彼此亮底牌,侯蒙告诉赵兴自己手中有赵兴需要的活,能够卡住赵兴的脖子;而赵兴反击说:北洋事务局的生死都在我的手心里,我要不供应木料或\是船,你们北洋事务局只是一支路上的水军。

交谈到这,侯蒙\先屈服了,他撇开刚才的话题,回到枪支身上,同时隐讳的告诉对方:公务上我们彼此都各有顾忌,各有所需,这枪……

赵兴看了一眼帅范,帅范猛然插话:“刚才你说到花石纲,我就想问你,京东西路境内是否\生过花石纲被劫案,现在怎么样了?”

赵兴似乎被帅范的话勾起了心事,他马上追问:“张叔夜怎么样了,我听说他现在担任郓州知州?”

侯蒙愣了一下,面色不变的回答:“我听说南洋事务局正在培养阴阳道士兵,京中将门都有这个传言,说京师罢朝,有广南阴阳道科所属密谍在里头煽动,小石将军也曾隐约谈起这么一件事——现今看来,此事果然不假。

州花石纲被劫案恰好\生在朝廷动荡之际,那大概是官家的最后一批花石纲吧,你应该知道的,它是童贯搜集的苏中富商珍藏,从6路悄悄运往京城,没想到在郓州被劫。

劫案\生后,地方官担心朝廷追究责任,正忙着破案,恰好朝中\生了罢朝事件,此后,地方官便想着将此事隐瞒下来,并没有上报给朝廷。这事最近才暴露出来,我也是前几天才从北洋事务局得到消息,说是当地一名叫晁盖的土豪纠集庄客,劫了这批花石纲。事后嚣张不腻,被人察觉。官府出兵围剿,晁盖已经窜往梁山泊——这事正归张叔夜管,他还指望从你这里调几杆快枪去,进入芦荡剿匪。”

赵兴马上又记起了他在环庆遇到的押钱纲官员、蔡京女婿梁子美,他紧着问:“大名府现在由谁管?”

侯蒙答:“中书舍人梁子美。这厮是蔡京女婿,原本要被清洗掉,可我听说黄鲁直大人阻止了,说梁子美曾与你交往过,你曾夸梁子美勤恳、精细。况且朝野动荡,边关大将不好轻易撤换。”

这才对劲,梁子美梁中书在大名府,如果梁子美要给蔡京送生辰纲,应该往西边的汴梁送,不可能送到东边的山东去,所以晁盖不可能在山东打劫到蔡京的生辰纲,他打劫的只能是花石纲。

赵兴没想到,他加快了历史的进程,让花石纲短命而终。但晁盖还是出现了。

看来,命运这个东西有时真不可思议,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名姓的人物总是按捺不住出头露面的**。

晁盖出现了,那么比晁盖早早造反的方腊何在?这位方腊还会在浙中出现,最终兵锋直指杭州,在城中教徒里应外合下攻克杭州,而后以杭州为都城,建立自己的宗教政权,实施武装割据吗?

或许,方腊目前正是浙中诸多小股武装中的一股,还没来得及引起大宋朝庭的注意。

“快查一下,查查苏中有没有盗匪,有多少盗匪,头目都是何人?”赵兴急着跳起来。

赵兴不知道,方腊这位”圣公皇帝“的起义根据地正是州义乌与睦州青溪,但由于他的努力已经严重的篡改了历史,方腊赖之起义的祅教、摩尼教、道家分支五斗米教,已经在景教的逼迫下,失去信众的追捧。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