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89章 日本人

宋时明月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89章 日本人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0: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叹完,刘仲武又指点一下几位陕西将门,半开玩笑半T]“我记得你们几位也都是忠厚传家,怎么到杭州学习没多久,想出的阴谋要多阴险有多阴险,莫非你们来此地学习,就学得一肚子阴谋诡计?!”

::的毒计,无出其右者。”

众人大笑起来。

此时,日本国已经接到了赵兴打算出访的消息,日本宫卿对此倒是显得不慌不忙,内大臣藤原氏优雅的将源业平传递来的信函递给旁边的官员,带着一种悠然神往的神情说:“没常听说这名苏门弟子引领大宋风尚,美食美酒美姬,还有华服典章,连著名的蔡京都自愧不如。以前常常听到宋商谈起,我恨不能生在宋国,能亲眼领略斯人风采,现在他要来了,这可是一件盛事。”

旁边的宫卿使劲点头,一名宫卿满脸向往的说:“当年此人还没有闯出大名声的时候,曾来我倭国,可惜那场宴会我未曾参与,遗憾遗憾。这次宴客,无论如何不能落下我。”

关东武士团派在朝廷的联络人员源业清悄声提醒:“听说他这次来,打算带齐南洋第三舰队,还有他新成立的青龙白虎军团,那可足足有五万人啊。”

话音刚落,立刻有几名官人抢着回答:“我知道长门殿的庄园住不下这五万人,不如由我出面接待一部分——啊,上国天军,那庞大的舰队,华丽的士兵,凶猛无比的武器……这份荣耀足够我家子孙谈论一千年。”

源业清轻轻的说:“据说长门殿要求我国严格控制硫磺的产出……”

藤原氏严厉的下令:“那就加派人手——天国天兵要来监管,赶紧划一块地,让这些天兵驻守,临近的大民给他们盖房子,不得怠慢。”

平家武士团在朝中的联络人平清泰也趁机表态:“天军驻守硫磺矿,不能没有供养,且让临近大民各出五十户农夫,帮助天兵种地——这些上国士兵身子可娇贵了,不能让他们做粗污的活。”

藤原氏挥舞着小团扇,一叠声的吆喝:“这可是盛事,需要提早准备,快吩咐下去,各家大民都献出自己最好的女姬,用最好的茶,最好的房舍,最优美的音乐,好好招待这些天朝士兵。”

藤原氏完话。底下一片点头地场景。无数日本宫卿窃窃私语:“五万天朝士兵亲来度种。这下子。百年地工作一年就可以完成。可是盛事!”

八月初。在日本宫卿、武士翘期盼中。赵兴带着约三万大军自杭州启程。

跟日本人预先得到地消息不同。日本国内预测赵兴有五万人。但他们错估了赵兴军队地体制。赵兴军队军饷虽然丰厚。但他只计算正兵。往往一名正兵需要几名仆兵伺候。而这些仆兵地薪水都是由正兵负担地。讲究点地仆兵连倒茶水、擦靴子地侍从都雇佣上。勤俭持家地正兵则只雇上一名亲属做做样子。所以日本方面估计赵兴能有五万军队。但实际上在赵兴地花名册上只记载了一万一千人。

赵兴地后勤补给也与别人不同。他已经完全采用宋朝地招标方式。将军队补给承包给商人。所以。当他地三万士兵抵达日本后。后续跟进地商人也过三万。他们带着庞大地舰队尾随在军队后面。日本国内搞不清状况。竟将他们携带地军械补给都当作前来贩售地商品。一时之间。日本国内粮价大跌、丝绸价格大跌、纺织品价格大跌。所有地日本商人都在惊呼:宋人带来了海量地粮食与服装。那些粮食之多。足够全日本地百姓吃上十年。而服装之多。能让全日本百姓穿上一百年。

赵兴是在长门登6地。大多数宋商则将船开进了博多湾。

日本百姓带着敬畏地神情。看着这支他们难以想象地庞大舰队驶入他们地海湾。随后。他们地热情仿佛火山爆。无数地日本人从各地携带自己地女儿。像蚂蝗一样扑向博多湾——嗯。如此一来。原本度种地日本人在日本也身价大跌。

赵兴在日本宫卿的热情迎候下踏入自己的庄园,一路走一路纳闷:“竟然没有抵抗,竟然如此热情,这热络劲,让我都不好意思拔刀了。”

帅范在旁边翻白眼:“太师还有不好意思的时候?”

源业平小心的跟在后面,脸色很不好看,他知道这支大军足以有毁国的力量——五百年后,日本所谓的战国大战,两个国家能出动五百士兵已经是国家级的战争了,但赵兴这次带来了一万一千名士兵,而且都是这时代最恐怖的连火枪兵。

菅原氏迎候的家老小心的躬着身子,谄媚的笑着:“长门殿说笑了,天兵到此,我们欢迎还来不及,怎敢怠慢?”

不远处,迎候的日本大臣盛装站在赵兴庄园的门口,他们依旧保持着魏晋时代的名士风尚——简单点说,就是用白粉把脸涂的白煞煞的,猛一瞧像是阎罗殿的小鬼跑出了地狱。这种风尚来自于“竹林七贤”,当时阮籍等人在司马氏的高压下,在外有胡人入侵内部战乱不休的情况下,无法宣泄心中的悲愤,只能特立独行来显示自己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这种风尚随着躲避战乱的中原人逃入日本,被日本奉为“高尚审美观”,一直保留到五百年。

迎候的宫卿里,个个穿着华丽,有穿蜀锦的,有穿薯纱的,有穿杭竹的,他们的服装款式令人猛一看,仿佛一群宋人站在那里,只是他们戴的帽子与宋人稍稍不同,他们戴着高高的峨冠——日本人后来将其变种称为“立乌帽”。

菅原氏也穿着华丽的丝绸,这种宋代丝绸是织出图样的,微风轻拂下,锦缎上的花纹波浪起伏,仿佛有人拿着花朵摇曳,赵兴甚至认出这是一种苏绸,也是当时日本上流社会最为追捧的奢侈品。

随着宋日贸易的繁盛,宋人士族奢华烂的生活方式感染了日本的上层社会,到北宋初期,一般官吏已不再穿日本出产的丝织品,甚至连其婢女亦皆穿戴进口衣服。紫式部的日记中,记载当时大纳言在正月初十到初三宴会上的衣着。每天一套唐式衣裤,浓淡相配;颜色样式不相重复。连内傍(侍从)跑穿唐武衣服。在这个时期日本文人撰写的、评话、传奇等。如《荣华物语》、《源氏物语》等书里人物的衣着样式、质地,全是唐式宋式的,甚至是直接从宋国进口的。

日本宫穿的很奢华,反观赵兴,他穿的有点简朴:一身制式的大宋红色蕃布军衣,腰扎武装带,武装带上零零碎碎的别着两支手铳,一柄唐横刀(现代称日本武士刀)、黑色的裤子,锃亮的黑马靴,一副白手套,手套外面某个手指上还戴着一枚大戒指。

这身打扮显得肃杀,但也显得有点寒酸。不过赵兴的头盔为他增色不少,那头盔是整体冲压而成,整个大宋军队里,唯有他戴这样一顶金色的头盔,头盔打磨的很光滑,亮的仿佛镜子。头盔顶端一丛染成红色的马尾盔缨很夺目,让他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

赵兴的庄园完全是唐式风格,他没有后来明清时代翘起的飞檐,整个庄园仿佛是三国时代的吴王(孙权)宫再现,这座庄园建成后,引得日本各国国王纷纷效仿,他们怀着朝觐的心理从各地赶来观瞻,并将这一建筑的风格带到日本各地,这以后,连居住在长门的宋商也仿造这座庄园的样式修建自己的住房,令原本很显眼的庄园显得司空见惯,淹没在一片鳞次栉比的房屋中。

早在北宋初期,日本的统治阶级上层亲王、公卿、贵族,就在全国各地拥有庄园。庄园对天皇政府保有独立性质,不向国家纳税,国家官吏不得干预庄园内部事务,这就是所谓的“不输不入”。由于庄园的逐渐增多,国税收入减少,迫使天皇朝廷自永观二年(公元984年)、宽德二年(公元1045)、天喜三年(公元:但天皇的敬畏都被无视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天皇本身也在大肆修建庄园,他自己做了初一,不许别人做十五,未免说话不响亮。随后又生了一件事情,使得日本各地建庄园之风越演越烈——某年八月,宋商周新船驶进博多湾,恰好停泊在天皇领有的神崎庄园界内。大宰府按例派人去检查验证,但备前守以船停在天皇庄园界内,大宰府无权干预庄园事务,不得进庄园领内检查。随后,备前守以奉“院宣”名义,亲自主持宋商船的贸易。自此以后,宋商船常绕过大宰府与其他庄园主进行贸易。

庄园能有如此便利,再加上海贸所具备的丰厚利润足以使任何人冒险,于是使日本各地国王不顾天皇禁令,在自己的领地大肆修建庄园,以便绕过日本政府的专售条令直接与宋商交易,在享受宋国奢侈品批价的同时,也避过向国家纳税的法令……赵兴的庄园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因为这个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所以迎接的日本大臣只能站在庄园门口迎接他,却不敢轻易踏入庄园一步。

赵兴走到庄园门口,一名日本官员站出来,赞赏的上下打量了一下赵兴,开口说:“山霞间

这是一《古今集》中的诗,它属于《恋歌卷》,现代翻译为:“山樱烂漫霞氤氲,雾底霞间隐芳芬。

多情最是依稀见,任是一瞥也动人。”而旧译为:“春霞笼罩里,仿佛见山樱。未睹斯人面,先生恋爱情。”

赵兴一阵恶寒,对面的那位官员拱手自我介绍:“小国外臣大江清氏见过天朝太师,太师文章名动天下,小臣还要请太师多多指教。”

古代的诗词中所谓的“恋歌”并不指的是男女相悦之情,大多数是借物喻人,表达心中一种感情。大江清氏这是用恋人的口吻叙说他曾经听说过赵兴的名字,像单相思的恋人一样渴望见到赵兴,如今终于得偿所愿,此情此景——任是一瞥也动人。

这话原来没有什么,但放在日本这个喜好唐风(同心恋)的国度,大江清氏一个男人说出这话,令赵兴寒毛耸立,敬佩诗句。

这几年军情司对各国情况调查的很详尽,帅范一听到对方通名,马上明白了,他迈步上前,打破了赵兴的尴尬:“大江清氏,我听说贵国诗文方面的学问,由菅原、大江两氏世袭。你既然姓‘大江’,那一定是大江氏的当家家主吧?”

大江清氏显然也做足了调查工作,他转身冲帅范拱手:“帅大将东征西

下灭国无数,今日一见,果然是名将风采,令人仰视T臣正是大江家当家家主,太师过去来敝国,是由菅原氏招待的,小臣未曾有机会凑到跟前,今日这个机会,小臣当仁不让。”

源业平哼了一声,低声说:“这厮花了二十枚金小判(宋代日本金小判仿造大宋金铤,每枚重十两),跟菅原氏买下了这个机会……”

赵兴哦了一声:“原来跟我见面的机会价值二十枚金小判,不知道这个价格跟股神巴菲特有没有相比之处?”

源业平愕然:“巴菲特是谁?是大人留下的那名西洋吟游歌手吗?”

赵兴马上点头掩饰:“没错,今后他就叫巴菲特了。”

源业平撇嘴:“他唱的那……罗兰之歌,拖腔拐调的,谁也听不懂,还长的红毛绿眼,有谁会花二十枚金小判跟他见面?”

帅范哼了一声,无趣的嘟囓:“这些人满脸的贱笑,看的我手直痒痒……呱噪个啥,赶紧进去,这漫长的海路,搞的我浑身不自在。”

大江清氏连忙点头:“准备好了,早准备好了,庄园里已经准备好了温汤,我们还用了最上等的香木制作的风吕(洗澡桶),搓澡的仕女也准备了两百个,请两位大人先挑挑。”

帅范惊愕的张大嘴,许久没从震惊中回味过来:“两百个……吃的消吗?”

大江清氏以为帅范不满意,拍着胸脯卖力的向帅范保证那些搓澡仕女都是从宫卿家选拔出来的,其挑选之严格不亚于一场选秀大赛,他保证这些仕女们都是日本国内素质最高的仕女。

温汤是从数百里外的温泉挑过来的温泉水,在这没有保温设施的古代,很难想象日本人是如何费尽心机将这些温泉水运送过来的,等它倒进桶里的时候,汤泉还保持着原来的热度,令整个屋子出浓重的硫磺味。

帅范舒服的泡进汤桶里,一边呼喊着仕女们给他搓澡,一边跟赵兴说:“这就是太师念念不忘的硫磺泉吗……再左一点,捏重一点,对,就是这……太师,倭人伺候的如此周到,咱们怎么开口?”

赵兴也在问,他带领大军是来侵略的,如今日本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你想抢他的女人,他欢呼雀跃,唯恐自家女人不能令你满意。你想住进他家,他高兴的在地上打滚,上上下下将房子打扫数遍,还小心的担心你嫌弃,这让人怎么开口?总不能告诉日本人:把你的家园让出来,把你的女人献出来,把你的钱财交出来,我不打算走了。

没准那群日本人高兴还来不及。

“这群混蛋,怎么一点没有家园意识……”赵兴若有所思的说:“我听说从三国时代,自中原迁来的日本人有二百多万,日本将这些迁来的人都称为‘华族’,日本编集在册的华族称之为‘部民’,有几十万……你想想,几百万人他都接纳了,还担心我们这三万鸟人吗?”

赵兴说罢,懊恼地补充:“我错了,这群人现在毫无被侵略意识,没准我们宣布在这里住下来,那群人还高举双手双脚赞成,唯恐我们反悔……”

帅范苦恼的皱着脸,赶紧提醒:“太师大人可千万别说我们是来侵略的,没准日本人知道我们打算驻守他们国内,便举国欢庆,并把此事渲染的尽人皆知,这事要闹到朝廷,朝廷会以为太师外逃日本,那就糟了。”

赵兴苦着脸点头:“这或许是史上最糟糕的侵略——侵略者居然怕自己说出‘来了就不走’的话,做一个侵略者做到你我这份上,也算是史上第一人。”

帅范从风吕中伸出手,掩住脸羞愧的说:“我错了,我几不该跟太师来这里,坏了名声——他们居然以为我们是专门来度种的,丢人啊!”

源业平跪坐在洗澡间的门口,听到门里的谈论,轻轻的提醒:“当初辽国灭了渤海国的时候,曾从渤海人的嘴里听说过我日本国,此后辽人派遣被俘的渤海人前来日本,要求通商,但遭到敝国天皇拒绝,敝国天皇鹤音曰:非宋商不入。从此之后两百年,敝国只与宋国通商,不曾允许他国商人踏足敝国领土。”

源业平这是提醒赵兴,他担心的硫磺外售现象根本不存在,全日本上下压根不允许其他国家的商人进入日本海岸线。

屋内的两人满脸羞愧,正琢磨如何为自己打圆场,帅范不甘心的嘟囔:“史书会怎么记载你我二人这次的行动——是说你我二人东来为日本度种?还是说我俩打算宣威于倭国?”

赵兴回过神来,决然的说:“史书不会记载你我二人这次出征,对了,我们这不是出征,只是中途停靠。没错,是中途停靠。”

源业平在澡堂门口拍着腿提醒:“命令下达后,士卒非常踊跃,都抢着打算驻守倭国。”

帅范哼了一声:“菅原、大江两氏到了日本,世袭日本文学;清原、中原二氏到了日本,世袭明经道;明法道是坂上、中原两氏;算道是三善氏,阴阳道是贺茂、安倍二氏;医道则是由和气、丹波两氏世袭……你听听这些姓名,菅原、大江、清原、中原……”

赵兴猛然想起一事,他挥手让仕女退下,轻声说:“我听说过一种传闻,传说日本某位宫卿大臣曾是汉献帝的孙子,而

持有汉朝的仙家密牒。他来日本后,日本国王跟他后裔不得做关白。”

所谓“仙家密牒”,按现在的话语说就是皇室成员的身份证明,唐代称“黄册”,宋代已经将其简称“玉牒”,因这种身份的证明最早是刻在玉圭上的,故而得名。

帅范也压低了嗓门反问:“真有此事?那他们怎么不宣扬?”

赵兴答:“据说当初汉献帝的孙子是偷跑出来的,所以其子孙跟倭国天皇有个约定。”

赵兴说的这个“约定”直到公元2000才正式公布于众,不过这消息公布的时候,国内并没有人在意,等国内的人知道了,已经是八年后了。当时赵兴也没有在意这条消息,他现在只是听日本大臣悄悄的告诉了他这个传言,他心中还对这个消息将信将疑。

帅范沉思着,嘴唇蠕动想说点什么,这时,几名仕女拿着衣物走了进来,准备给二位更衣——按当时倭人的风尚,主人中途让仕女离开,就是表明自己打算结束泡澡,故此仕女们一个转身拿来了衣物。

这次赵兴换上的是随身带来的便装,这件服装没有染色,它保持着原来的粗布形象,但唯独在布上题了很多诗画,其中有米的手记,有黄庭坚写的提笔,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不甚出名的书法家在赵兴衣物上留下的涂鸦。这些字迹形态各异,有草书,有行书,还有楷书,笔画横七竖八,活像现代开幕式上留下的题名板。

再次被请进来的日本宫卿大臣一眨眼又换了一套服装,他们的服装依旧保持着那种华丽的风格,然而,这些人一见到赵兴那件题名袍,两眼立刻放出贼亮亮的光,安倍晏是性急,他直接坐到赵兴身边,扯着赵兴的袖子一一读出上面的字迹:“天下第一妖人……迂腐……爽直,屠夫,浑不讲理……呀,我认出了,这是黄鲁直大人写的自己,苏学士曾说黄鲁直大人的字如‘石压扁蛇’,果然如此,这写的什么——诫之在急!”

安倍晏喊出黄鲁直的名字,日本宫卿坐不住了,他们纷纷凑到赵兴身边,不顾礼仪的趴在赵兴身上辨识那些题字,一边手指在空中比划着,临摹那些字迹,一边啧啧赞赏。

许久,宫卿们回味过来,纷纷做回原位,大江氏先拱手道歉:“我等太心急了,失礼了……常听说长门殿是苏学士关门弟子,不知道长门殿可珍藏有苏学士的字画,以便让我等观摩一下?”

赵兴拍手,侍从赶紧递上一副折扇,赵兴接扇在手,唰的打开扇子,扇子上题的是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就是被现代日本人誉为“价值半个日本的黄州寒食帖”。

这幅折扇引开了日本宫卿的注意,接下来的宴会,话题主要围绕这幅《黄州寒食帖》,在大宋人笔墨的魅力面前,赵兴那身涂鸦装立刻显得不平凡起来,令倭人所有华丽的服装顿时失色……

数日后,郁闷的帅范不满的向赵兴抱怨:“太尉,你想好我们打哪里没有?快走吧,这些日子待在日本,士兵都已经腐化了,这哪里是军队,分明是一群大嫖客嘛。我想明白了,太师来日本,压根不是跟日本人打仗的,是来跟他们斗服装的——你瞧你,那群倭人一天三换服装,你也跟着他们把服装换来换去,何至于此?”

赵兴懒洋洋的回答了一句:“难啊,举世滔滔,哪来的敌手?”

帅范眨巴着眼睛,表情鬼樂的建议:“不如我们接着北上吧,我前几天跟宋商打听了,这里常有北上捕鲸的船只,他们说北上有条江直流入海,江口常有一人高的大鱼洄游,当地人将那种鱼称之为‘大马哈鱼’,传说那条江有黑龙作樂,所以当地人称那条江为‘黑龙江’。我常常怀疑那条江就是传说中的黑水,所谓黑水女真,是不是居住于那条江两边的生蛮部落。”

赵兴悚然而起,他拍拍手命人拿来一幅地图,边研究地图,边说:“不知道,我们现在得到的女真消息,都是从当地人那里辗转听到的,也许一个地名存在不同的翻译方法,或许这条江也就是黑水,若是那样,真有必要去江口耀武扬威一番,至少让他们明白,我大宋有能力抄他们的后路。”

帅范怂恿:“没错,我还听说那条江上有金沙,金子,可比任何东西都能令人疯狂,只要有金沙存在,这趟出征也就值了。任凭那片土地再寒冷,再贫瘠,金矿的消息也会令商人们疯狂的。”

赵兴起身:“说走就走——我对这场无聊的宴请已经不耐烦了,现在动身,还能赶在入冬前返回。据我所知,那片土地的冬天很寒冷。”

帅范也跟着起身:“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就去那疆土走一圈,捞不着金沙,哪怕捞一些大鱼也好。”

赵兴丢下手中的地图,叹息说:“我本想射一只鹤,没想到却要捕一只鱼。”

赵兴所说的“射一只鹤”,说的是对付日本。日本把天皇的声音称之为“鹤音”,赵兴本来想对日本下手,没想到到了此地才现,压根不用他动手,那群日本人已经贴上来了,而且唯恐他不满意。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