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98章 间谍战

宋时明月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98章 间谍战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0: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丘观眼珠转了转,板起脸回答:“我们可不是从辽我们是穿越毛乌素沙漠过来的!”

唐兀峰翻了个白眼:“船难道宋军是扛着船穿过毛乌素海的吗?”

唐兀峰所说的“海”意思是沙海。**中文网*超速更新最新章节*()

:丘观假装没听到这话,起身离开。

他走后,唐兀峰蹲下身来,从布袋里拿出几个玻璃瓶,透过玻璃瓶观察着瓶中的罐头,稍倾,他感慨一声:“大宋之富,超出我等小国寡民想象,瞧这琉璃瓶,我记得一个瓶子就能换一头羊,但他们随便一出手就是一布袋,瞧这名军官的模样,毫不珍惜,仿佛这些东西只是路边的野草。”

张琮有气无力的点点头,他也跟过去,拿起一个罐头,念道:“这是东坡肉,这是糖霜黄桃……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普通宋军伙食,还是特地为我们准备的……唉,焉知祸福!”

唐兀峰盯着罐头,半晌,突兀的开口:“张大人不知道,其实我祖上也是汉人,我们姓杨,乃是纯正的中原人,后来失陷凉州久了,不得不改成胡姓……嗯,我这次回去,一定把我们的姓改回来。”

这回轮到张琮翻白眼了,他心说:“得了你,你家祖上往上数十代都是胡人,怎么突然成了汉人?”

指挥舱内,赵兴神色郁郁的看着航线图,闾丘观推门进来,赵兴抬头询问:“水位情况怎么样?刚才实地勘测,现实际水位似乎跟图上标地不一样?”

:丘观惊讶的瞪大眼睛:“怎么会呢?每一次勘测结果我都亲自核实过,而且这片地方我还来过?”

赵兴沉思了片刻。吩咐:“叫张琮与唐兀峰过来。”

唐兀峰一进门。抢先说:“大人。下官原先是汉人。是汉人啦。唐时我族姓杨。后来失陷在凉州。与故国断了音信。不得不改为胡姓。我请求大人不要再称呼我为唐兀峰。我叫杨峰。濮阳人士。”

赵兴点点头:“难得你还知道濮阳……夏国去年境况如何?收成好吗?”

张琮紧跟着回答:“不好。这几年夏国国运逐渐衰落。原先草原肥美。牧草茂密。但现在冬天不是雪灾。就是夏天旱灾。草原大面积干枯。变成寸草不生地盐碱地。旱灾频频去年就是大旱。前年也是大旱。而且冬季还爆了雪灾。”

赵兴摆摆手:“草原大面积沙化不是国运走上下坡路。而且过度放牧造成地……算了。这道理你不懂。”

赵兴转向了闾丘观。询问:“去年你派人勘测了吗?”

:丘观摇摇头:“前年我们进行了全线勘测,后来确定顺化堡水浅后,去年因为西夏国主四处寻找我们的踪迹,为了避免惊动他们,去年我们没有继续派人。”

赵兴叹了口气:“一招之差,全盘被动你听见了没,这里连续两年大旱。”

:丘观试探地说:“现在是春季,正是水势最旺的时候,也许我们能顺利度过,也未可知。”

赵兴回答:“冲锋舟没有问题,也许运兵船也没有问题,但我的坐舟肯定过不去,装运大炮火药的物资船吃水较深,恐怕也过不去。”

:丘观懊恼的一击脑门,张琮、杨峰听的满头雾水,觉船舱中沉默了,张琮试探的说:“顺化堡江面极其宽阔,也因此,那里水势缓慢,适合摆渡。当地人常用羊皮渡江,那里是商户往来的要道,人口众多,大人要是担心船过不去,不如从当地征调人手……”

赵兴摇头:“来不及了,我们必须尽快通过顺化堡,可现在的方法,要么工程量太大,耗费时间,也需要大量的人手,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人力。”

军官们进舱报告:“太尉,前方即将抵达河套口。”

河套口这里,黄河分开地枝重新河流了,赵兴沉思片刻,慢慢的说:“只有沿途寻几段山梁,连续炸开高耸的河岸,让泥土堵塞河道,以此来抬高顺化堡的水位。不过黄河水势滔滔,用这种方法很可能导致黄河改道,甚至下游地堤坝决口。”

:丘观一惊,赶忙劝解:“太师,不行啊,汴梁城也在黄河边上。”

:丘观脱口而出的这句话也使得赵兴地身份终于明朗,张琮、杨峰彼此交换了一下目光,杨峰赶紧说:“大人,本官在这里有一些势力,能够征召到一些族人,不如下官先行登岸,引领族人在顺化堡填河,束堤以抬高水位。”

:丘观轻声提醒:“顺化堡河面有十余里宽。”

赵兴摇头:“这么宽的河面,征调一万人干上好几个月,不见得能达到目的,罢了,但愿温溪星在顺化堡做好了准备。”

张琮一惊,脱口而出:“温溪星,是那个西域归来的大商人温溪星?传闻他在两年前从西域带着千余头骆驼返回家乡,后来定居顺化堡,招募了上千人手,在顺化堡盖起了大栈房,原来他是你们的人。”

赵兴看了杨峰一眼,淡淡的解释:“如今也无需隐瞒了,温溪星是环庆第五将地兄弟,没错,他是党项人,两年前受托在顺化堡扎根,替我们做好接应工作……杨大人,我任命你为顺化堡留守,兼指挥使,你带你的族丁与我地情报官:丘大人先行登岸,从陆路汇合温溪星,请他做好接应准备。”

赵兴突然指派了杨峰,是因为他从杨峰刚才的表白当中明白后已经打算卖身投靠,连自己地姓氏都改了,说明此人已经坚定了信心。

自从听到闾丘观称呼赵兴为“太师”,杨峰就在庆幸自己表态地及时。其实这也不能责怪他立场不坚定,在杨峰表态地时候,更远的北方,辽东人马植也正在向童贯表达忠心。在这些异族人的眼中,大宋已经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地,这时候地大宋创造出难以想象的人文成就、科技成就,整个亚洲都在仰视着大宋,

峰与马植的决然投靠,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宋军战船放下了小舟,邻近顺化堡,江水已经显得缓慢,士兵们用桨划着小舟登岸,杨峰把族人召集在一起,叽里咕噜的说了一通党项话,:丘观冷眼观察,现杨峰的部属们听到他宣布的消息,顿时大喜过望,有几个激动的士兵反身拥抱了身侧的宋兵,而此前,因为兀刺海的大屠杀,杨峰的部属与宋兵之间,还存在着一层淡淡地敌意。

“兄弟,我们是兄弟!”那名党项兵用笨拙的汉语嘟囓:“我姓杨,我也是汉人啊!”

:丘观稍稍点头。

杨峰并没有把实情告诉自己的部属,他虚构了一段传奇,声言这是历代唐兀族族长保留的最高机密,而见识过宋军地威力,以及冷酷无情后,草原上的人出于对强地尊敬,立刻认同了宋军主人的身份,知道自己也是主人中的一员,许多党项兵已经无暇辨别真伪,只顾兴奋去了。

再度整队之后的唐兀族部属焕了高昂的战斗精神,不用宋军士兵教,他们自动唱着城中听到过的宋军军歌,兴高采烈地迈动双脚冲顺化堡奔去。

顺化堡,宽阔的江面已经修了一条长长地水泥码头,码头上孤寂的点着几盏灯,几名闲汉还在灯下闲逛,不一会儿,一名党项人装束地壮汉匆匆赶来,他挥手招呼灯下闲逛的汉子,一闪身隐入黑暗中。不久,顺化堡外出现了大队人马,他们直扑码头附近地一个庄园,没等他们走近庄园的高墙,随着一声呐喊,庄园中灯火通明,庄墙上,那名党项人披着大氅,阴沉着脸冲墙外呼喊:“来何人,止步!”

一个胖胖的汉子从队伍中奔出,他举着火把走近庄墙,让火把照亮自己的脸,沉声喊道:“朝露!”

庄墙上的人一喜,马上大声回答:“吉星!”

随即,庄墙上的人呼喊:“打开大门,立即打开大门!”

大门打开,这些人毫不客气的爬上庄墙,接管了全庄的防卫,庄丁们有点不满意,但庄主却毫不在意,他命令庄丁全部走下墙头,一起集结在一个院中。

等到庄中一切都稳定下来,庄主迎上了那个胖乎乎的汉子,低声说:“闾丘大人,太师到了吗?我以为原来的计划只是一个笑谈,没想到你们竟然真来了。

:丘观拽过一个人,介绍:“温观察,这是新任顺化顿指挥使杨峰,今后顺化顿的防卫由他接管。”

温观察愣了一下,他冲杨峰咧咧嘴:“这不是唐兀峰大人吗,我记得你还牵走我几匹马,怎么?……”

:丘观打断对方的话:“废话就要说了,杨大人,这是环庆路庆州观察使温溪星,温大人,战马准备的怎么样,物资呢?”

温溪星答:“我几经搜罗,才储存了约三千战马,可是这些战马比之南洋衙门的马远远不足,我就不明白,你们怎么放着好马不用,非要在当地寻找战马?”

杨峰插嘴:“我的部属都是骑兵,他们现在都没有马,三千匹战马不够,还要更多。”

:丘观皱了皱眉,回答:“用战船运马,每艘船只能运载三五匹战马,还要怕战马骚动起来,不好控制。龙骑兵需要战马,这三千匹远远不够。”

杨峰一拍胸脯:“包给我了,先把这些马给我配上,我的部属有了战马,会为你们弄来更多的战马!顺化顿附近的军镇还不知道我的消息,我穿上西夏官服,直接去附近的马场牵马,看谁敢拦。”

温溪星竖起大拇指:“南洋衙门了不得,连夏国的昭武大将、肃州(甘肃)宣尉使都是你们安插的奸细,了得。”

:丘观没有解释,他马上低声问:“你的庄丁可靠吗?”

温溪星回答:“有十个是我带过来地人,要是指挥他们对抗夏国官员的抢掠,我相信他们敢拼,但让他们投靠大宋,还没有把握。”

稍停,温观察又问:“太师何在?你们真的来了吗?前几日从辽境传来烽火,我还以为太师出动了,日日派人守在码头,怎么你们还没到?”

:丘观回答:“夏国连年大旱,顺化顿水位下降的厉害,我们的船队停留在顺化顿外面,不敢靠近,我们是从陆路赶来地。”

温溪星一指身后:“这几年我竭力收购,仓库里储存了约十万石粮食,足够大军补给了。另外还有一些布匹,货栈里我雇用了约一千名民夫,至今他们还在为我修建庄园,若是杨指挥杨大人出面,那就更好了,乡民无知,摸不着头脑,让他们帮忙拉纤,定能将战船拖过江去。”

:丘观讶然问:“不是让你修一条硬路吗?”

温溪星笑了:“在这顺化顿修硬路,太不现实,这里石灰全要从大宋购买,千里迢迢运到这里,价格昂贵的超出想象,我打听了,这黄河水底全是泥巴,虽然水位浅,但水底是软的,只要有足够的纤夫,就能将船生拉硬拽拽过去。”

:丘观思考了一下,答:“这样也好,太尉直担心船的轮子不结实,我们还以为过这顺化顿,至少要损毁三分之一船只,若是能拖曳过去,想必太尉更满意。”

温溪星指着身后的仓库,又说:“数十万布匹,全部让人缝成了布袋,这也是你们事先的交代,我至今还不明白,要布袋干什么?”

:丘观揭开谜底:“装土,而后用土袋填充河床!”

杨峰听了这两人交谈半天,不耐烦的催促:“快把马交给我,我们这大部人马来到顺化顿,瞒不了当地官员多久,必须赶紧下手。”

温溪星望向闾丘观,闾丘观点头,温溪星一摆手:“随我来。”

杨峰的部属刚刚完成了上马动作,顺化顿地方官已经打着灯笼,带着全部衙役赶到了庄园口,他站在弓箭射程之外,大声吆喝:“温庄主,现

时刻,你庄中突然来了那么多人,却是何方来客?”

杨峰催马而出,亮出自己的西夏官印,大声回答:“昭武大将、肃州(甘肃)宣尉使唐兀峰自黑山威福军司而来,准备征调船只过江,前去京城报信。”

一名衙役跑过来,验看了唐兀峰地印绶,转身冲顺化顿官员点头,那名顺化顿官员谄媚的笑着跑过来,担忧的问:“唐兀将军是从黑山来的,不知道东面情况怎么样?这烽火燃起了五六天了,东面音信断绝,我等人心惶惶,唐兀将军再不来,我估计京城来地人也要赶到顺化顿了。”

那官员凑近唐兀峰的马前,担忧地又问:“是辽国人吗,他们骚扰的规模大不大?”

唐兀峰散漫的点点头:“一点小骚扰,无需介怀。我正要去京城汇报,边境上的人大惊小怪,误报警讯,我已经斩了他们。

这不,正打算过渡去京师汇报。”

地方官长长的出了口气,答:“下官这就去连夜征调民夫……”

顺化渡地方官殷勤,等到天亮时分,他才现殷勤送错了对象。

第二天天亮,征的民夫拖曳着第一艘大船赶到顺化渡,这艘大船前方是百十艘小型地冲锋舟,顺化渡官员眯起眼睛,很是诧异的看着江上地船,与旁边的唐兀峰低声交谈:“好奇怪,这是什么船,我夏国什么时候制作了如此数量庞大地战船……兀刺海城……阿也!”

那位地方官刚想询问杨峰这战船是兀刺海城制作的吗,猛然间想起从东面燃气地烽火,他觉不对劲,翻身想逃跑,杨峰手快,不等他跑几步,已经挥刀砍翻了当地地方官。

码头上呈现一片骚乱,衙役们见到长官被杀,有点不知所措,他们等待杨峰作出解释……等赵兴的坐舟被拖曳到顺化渡的时候,顺化渡的骚乱已经平息,温溪星的庄丁代替了衙役在维持秩序,杨峰则四处搜罗青壮人员,一边填河一边驱赶他们拖曳战船。

赵兴乘坐小舟,带领侍卫登上顺化渡,他扫了一眼现场,现场倒落了几具尸体,为了震慑乡民,杨峰故意不收拾屠杀现场,正午地阳光让尸体旁聚集了很多苍蝇,当地的西夏百姓则畏惧的望着从船上下来的赵兴。

赵兴冲杨峰招了招手,杨峰满脸谄笑的走了过来,赵兴解下身上地腰刀,一边递给杨峰,一边夸奖:“好快的刀,希望你能为我大宋保持锋利。”

杨峰受宠若惊,他接过了赵兴的佩刀,嘴唇哆嗦的想表达几句感谢,但赵兴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他翻身解开外面披的大氅,露出了身上红色的大宋军服,而后他随手将披风扔给侍卫,豪迈的大声说:“我们已经走了一半路,过了顺化渡,前方不会有阻拦我们的东西,命令全军脱去伪装,我们要以大宋堂堂正正之师攻入西夏国都。”

杨峰还没有对赵兴的行为做出评价,强征地西夏民夫里已经出一声惊呼,有人在慌乱的不知逃向何方,但也有人扑出队伍,冲赵兴连连叩头:“宋军啊,故国的军队,瞧,我说的没错,我们地军队来解救我们了,他们会来的,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侍卫们已经赶过来,拉开了几名激动地百姓,他们叮咛了那些百姓几句,赵兴无暇与那些百姓交谈,他只是冲百姓摆了摆手,算作打过招呼,而后转身问杨峰:“大军通过了顺化渡,大约需要三天时间,这三天,我们安全吗?”

杨峰想了想,很认真的回答:“太尉,以我说我们一天都瞒不过去顺化渡不比我黑山威福军司,我黑山威福军司只是一个偏远之地,过了黄河,南面是乌拉特沙漠,接着是毛乌素沙漠。只有在河的北岸有一些居民,大军想要隐瞒,只要快速通过,后面的人追之不及,有消息也传递不出去。

而顺化渡不一样,顺化渡南面是优良的草场,这是仁多族的牧场,顺河再向南,是仁多族地白马强镇军司、嵬名族的右厢朝顺军司。这两大军司不同于黑山威福军司,只是起个报讯功能,他们是强镇,是拥有七万骑兵地强镇。

当日烽火传来的时候,论理天德军应该派出报讯人通知我们黑山威福军司,而我黑山威福军司见到烽火就要开始动员,等接到天德军地消息后,一边向后方的白马强镇军司、右厢朝顺军司送信,一边做出阻击,迟缓辽人地进军速度,而后面的白马强镇军司、右厢朝顺军司则负责正式迎击。

大人,天德军没有送出消息,我黑山威福军司这几天也该将消息送去了,但我们没有送去,一般来说,遇到这样的情况,则说明来犯的契丹人非常强大,以至于我们无法送出消息,在这种情况下,白马强镇军司、右厢朝顺军司会立即动员起来,他们会来到顺化渡,而且不是一个人来,是带着大军来。

我估计,也就是在这一两天,要是我们动作快的话,还能将半数士兵运过顺化渡,慢的话,可能我们全军都要堵在顺化渡上……”

赵兴摆了摆手,参谋人员拿过来一份地图,赵兴在这份相对精确的地图上比划了一下,抬起头来,盘算着说:“自天德军出来,我们没耽误时间,你现在到了顺化渡,那么离顺化渡最近的白马强镇军司会再等一天,明天他接不到你的消息,就会派出先锋试探,并向黑山威福军司方向进行武装侦查,而后天,右厢朝顺军司也会行动了,可我们必须在这里待三天。”

杨峰继续补充:“我夏人不擅玩水,现在是春汛,大多数牧民不敢靠近河边,害怕春汛泛滥,一不留神就被河水卷去。这黄河频频改道,此类事也是常有的,但顺化渡就不一样了,这里水流开阔,沿河常有放牧的牧民,我们在江上行驶,没准远处的山坳里就有牧民在窥视,所以,我认为白马强镇军司最早今天,最晚

能出动。”

赵兴回头看了一眼温溪星,温溪星点头:“没错,顺化渡居民居住的很零散,这里不像宋境的强镇,大家都毗邻而居,在这里,许多人喜欢离群所居,他们或居住在离码头二十里的地方,有的人甚至居住在离码头百里的地方,出了码头,你甚至走一天也见不到人。

这里没有固定地路,乡民们走路都喜欢抄捷径,这一片大平原上处处是路,我已经竭力堵截顺化渡的百姓了,但这地盘太大,没有三五天的功夫,我压根无法清点人数。

这就是说,下官目前无法保证是否有人逃离,这里的乡民都有马,他们骑上马,在大草原上你根本无法堵截,只能看着他跑远,也许现在已经有人去送信了。”

赵兴扫了扫四周,刚才宋军军官安抚的不错,已经靠上码头地补给船卸下了大量的面粉,面袋子摞的一人高,宋军军官还在那许诺,每拖过一条船付给几袋子面,这个悬赏令顺化渡百姓焕了很高的热情,前几艘船被拖过了之后,宋军当场兑现承诺,纤夫们兴高采烈的把分到的面袋扛到一边,坐在地上计算着如何分配,或有人劝说,趁着天还没黑,多拉几趟,而后统一分配,于是,这些顺化渡百姓从家里喊来了孩子,帮忙看管面粉,自己反身兴冲冲的又拉起了纤绳。

正中的青壮劳力在拉纤,老弱妇女则就地取土,将土装入袋中,而后将土袋扔入河中,借以收束河道。在宋军重赏的刺激下,顺化渡无论男女老幼都干的兴高采烈,他们忘了自己地国家所属,只想着多替家中挣几袋子面,以度过这个青黄不接的春荒时期。

赵兴手指在地图上画了画,询问:“前方有什么地势高一点的地方……嗯,地势稍高,又不离开河岸,据顺化渡又不太远。”

温溪星想了想,答:“这样的地方倒有一个,只是距离顺化渡稍稍远了一点,大概有二十里,那地方也不大,就是一个小土丘而已。”

赵兴转身,毫不猜忌地对杨峰说:“杨将军,顺化渡的防卫交给你了,温观察,你领几个庄丁头前带路,我打算在那里布设阻击阵地。”

温溪星担心地看了赵兴一眼,赵兴轻轻点头,示意他放心杨峰。温溪星想了片刻,此时此地,唯有让唐兀峰这个西夏官方人员留在顺化渡还能**作用,而宋军前往阻击阵地,又不能没有熟悉的人带路,他勉强点头,招手唤过来自己的庄丁,留下几名亲信的庄丁叮嘱了几句,:丘观望望源业平,也自觉的回答:“我留下,这里我盯着,源大人随军前往。”

等宋军赶到温溪星所介绍的高坡时,已经暮色苍茫,赵兴跳下战马,四处打量了一下地势,立刻下令:“马上用土袋堆砌胸墙,土袋之外需要挖设三道浅沟,沟无需深,但要宽……”

当夜,宋军点着灯火构置阵地,赵兴坐在阵地最高处地小土坡上,披着大衣假寐,不久,从顺化渡传来一阵马蹄急响,赵兴身体动了动,闭目下令:“把他们领过来,看看有什么急报?”

顺化渡来的人人未到,香风先到,士兵们低声提醒:“太师,是朝露夫人。”

鞑靼姑娘朝露跳下马,一路甩着马鞭出啪啪地响声,她不满的责怪:“夫君,这顺化渡我又不是第一次来,以前我也曾随族人攻破过顺化渡,我们鞑靼人女人也能打仗,你为什么让我留在船上,这船上颠簸不定,哪有马背上舒服。”

船上反而比马背上颠簸,赵兴撩了一下眼睛,问:“顺化渡情况怎么样?”

朝露身后,一名军官抢出汇报:“杨峰将军已经征集到七千匹战马,龙骑兵正在装备马鞍,进行休整。

大约明天中午会休整结束,现在顺化渡地百姓没有休息,正点着火把连夜拖船,已经拖过去的战船有三百余艘,大约已有五分之一过了顺化渡,闾丘大人说,河岸已经填了有一里,向前推进了约十尺,等到明天,大约能再推进十尺,水位能抬高约半米,如此一来,我们许多小船可以过渡了。”

西夏人把那里命名为顺化渡,不是说那里可以摆船过渡,西夏人不擅于操弄舟楫,顺化渡这个地方在春汛时代可以用羊皮筏摆渡,而春汛过后,西夏人只需要骑着马就能渡江,所以它地水位之浅可想而知。

赵兴点点头:“我这里只有青龙军,兵力太单薄,让朱雀军也下船,他们下船后,船吃水会减轻许多,大多数船都能顺利过渡,叫他们主要把精力放在那几艘大船上,一定要把大船拖过去。”

士兵们点头答应,反身奔下高坡骑马远去。朝露见到赵兴没打招呼,她也不客气,回身从自己的马上拿下三杆长枪,两把弯刀,而后从士兵那里借过来一条毡毯,偎在赵兴脚边朦胧入睡。

天亮了,朝露被早餐的香味引得肚子咕咕叫,她一睁眼醒来,营地里处处炊烟,小小的煤油炉上烧着头盔,头盔里是肉汤,勤快的士兵已经开始端着肉汤进食,赵兴身边蹲了几个士兵,正给他煮早饭。

朝露跳起来,冲着远处望了一下,她指着地平线尽出,说:“哎呀,敌人来了。瞧那烟尘,夏军大约不下三万人马。”

赵兴点点头:“知道了,他们似乎是刚刚拔营动身,赶到我们这里大约是正午。”

朝露摇摇头:“至少是午后西夏军制,早晨要行军一个时辰,才能埋锅做饭,但他们的饭比较简单,不像你们这支军队如此奢华。”

士兵们端上一碗水,黄河水,一碗水半碗泥,水很浑浊,赵兴皱了一下眉头,勉强将这碗水饮下,朝露惊奇的看着赵兴,说:“你竟然能喝下这样的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8。章节更多,支持**中文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