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雪视角 > 第13章 锻炼内心

雪视角 第13章 锻炼内心

作者:离月上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3: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本章接上回分析。

上章我们说到的重点是:

1、要把投资当成生意来做,把自己真正看作一家公司的股东,将你所投资的公司当亲儿子养。

2、不要用赚工资的打工思维去看待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永远是波动的,非线性的,忍得了一时才能赚得了一世。

3、要正确认识复利,知道复利就是马后炮指标,只要我们买的公司每年都在变好,都在增长,且增长的速度还比较快,长期持有下来的复利都会非常喜人。

上雪知道我重复到这里大家对这三句话已经很清楚、很明白以及很了解了。

但你听明白的东西不代表已经被植入了你的血液里,你听明白了,只能代表我表达清楚了,只能说明作为一个分享知识的写作人,上雪我的本职工作做得还可以,仅此而已,跟你其实没啥关系。

对于这些投资理念,上雪敢打包票很多人现在是清楚的,一旦到他们自己掏钱去投资了,都不用等一年,他们的忍耐力是按月,甚至按周计算的,这个月收入是正数,下个月收入是负数他们就受不了了,甚至这周赚了钱下周亏了钱他们就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割肉了。

他们老是打开手机刷股价,不停看趋势图,不停根据趋势图去做他们自己的预测,然后他们的手指就在手机界面的“卖出”或者“赎回”按键上反复挣扎。

卖?

不卖?

跌了,要不买点?

买?

还是不买?

天啊好糟心!

要不卖了吧?!

卖了就解脱了……

但是卖了就真的亏了啊?!

不卖至少还有机会涨上去……

晕死究竟卖不卖?

算了要不加仓?

或者做一个价值投资者直接装死?

……

这种心理活动是不是很熟悉?

你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

你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

如果你把上雪这本《雪视角》看到这里就直接冲进股市,八成也还是这样的人,因为你依旧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玩意儿,依旧没有把自己真正当成股东,依旧没有将上雪说的六维评价标准自己动手查一遍。

上雪知道很多人根本没查,你们不查上雪也没办法,再勤奋的我也救不了一个身患懒癌的你。

但有个方式还是可以救一下你,你现在可以不查,可以继续懒,但当你真正决定投资一家公司并长期持有的时候,麻烦你还是动动手,把那六个标准都看一看。

其实不能怪你们,很多很多年前上雪也很懒,总以为自己是科班出身还有谁能比我牛?当时的我自信心爆棚,所以该踩过的坑我也一样没少踩。

好在我那时候很年轻,很穷,亏也没亏多少。

所以投资这件事还是要趁早,最好趁自己穷的时候,这样犯错的成本就不是太大。

上雪我吃亏之前也看了一些书,什么价值投资,什么指数基金,我看完我以为我全都懂了然后我就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最后真的进去了,才发现一个道理,知识不是有就行,如果积累的量不够,没达到质变的效果,我就还是那个没看过书的傻瓜。

前章跟大家提及的那个总爱高买低卖的财务总监也是一样,她更惨,因为她比我有钱,她投资之前也看过几本书,然后觉得道理都明白了,明白了就要撸起袖子干,于是直接上手实践,结果实践了一轮下来全是血亏。

资本市场虽然不一定能帮我们赚钱,但一定可以教我们做人。

资本市场就是一个专治各种不服的好爸爸,你自己还没几两重就去找它表示你不服,几年下来保证把你教训得服服帖帖一点脾气都没有。

上雪想要表达的是:“看到”,“看懂”与“看透”,是完全不同的三个层次。

前面两个都不能保证我们能赚钱,而第三个——“看透”可以。

只有当我们把一样东西看得透透的,我们才能气定神闲,宠辱不惊,在股市里做一个安静赚大钱的美男子。

只不过目前我们的水平与“看透”还差了至少97本书。

上雪在《投行之路》里借用曹平生这个角色训斥现在的年轻人,“你只是看起来很厉害,看起来很厉害与真正很厉害差了10000本书。”

在上雪看来,10000本书其实是实现自我水平飞跃的最低要求,只不过这种飞跃是全方位的,如果单单是投资理财这个方向,我们其实仔细吃透100本也可以开始上手实践了。

这个领域写出来的好书本就不多,我们选择最优秀的,最受市场和专业人士认可的前100本已经足够。

言归正传,上雪这一章之所以没有直接论述新的干货,就是希望大家真正可以把上一章的内容消化,吞进肚子里并且牢牢地长在身上。

作为一个苦逼的打工人,到底有什么方法才能让我们以一家公司的股东视角去审视我们所投资的公司?

只说道理不说方法绝对不行,不是上雪的风格。

所以在这里上雪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用起来特别好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每月工资是10000元,之前完全没接触过股市,现在准备投资,我们可以拿出月工资的5%,也就是500元去投资。

因为金额非常小,即便我们入场后股价继续跌,让我们下个月就亏掉了20%,我们也不会特别慌,因为500元的20%也就100元,这个损失金额相信大多数人都能承受,如果我们买的公司本身非常好,是匹千里马,符合六维评价标准,股价也在左侧低估区间,那我们就应该一直拿着,而且股价越低,就越应该买入摊薄成本。

我们下个月的时候再拿出工资的5%买入,公司股价就算一年都起不来,我们的总投入也就6000元,这对于一个人全年生活影响应该不是特别大,如果你觉得影响挺大,那你就继续降低投资比例。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可以训练我们对于投资收益不确定性的承受能力,我们要让自己的情绪开始慢慢习惯市场波动,习惯这个月投资收益是正的,下个月投资收益是负的。

人的内心和身体其实适应能力特别强,就跟我们的大脑一样,经过训练的大脑就是比没经过训练的大脑更善于做某类事情,比如很多中国人英文一说就结巴,但你让他们做单选多选和完形填空那速度往往比美国人还快。

我们的心脏和情绪也全都可以被训练出来。

切记,训练的时候强度肯定是从小到大,就像举重运动员,他们训练的重量肯定是一点一点往上加的,没有哪个新人一上来就举那个最重的,不然运动生涯还没开始就直接骨折了。

这种训练至少半年或者一年,先找找感觉,在我们的思维里,我们要时刻想着:

嗯,我95%是个打工人,5%我也在尝试做点小生意,是个小老板。

我这个生意嘛失败了对我的生活影响也不是很大,但是如果成功了就算是给我改善生活赚外快了。

经营这个生意半年或者一年,市场给我的估值不上不下,没关系,我认真学习了,这个商业模式是非常好的,每年这个生意的收入和利润都在稳步增长,所以生意我还是要继续做,因为市场总有一天会意识到我的生意是门好生意,我的公司不可能只值这点钱。

均值回归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就像位于左侧的钟摆迟早会往右边摆一样。

这种小训练会极大帮助我们管理我们的情绪和增强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希望对大家有用。

后续论点见下章。

重要提示:文中提及的所有公司仅用于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