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雪视角 > 第20章 研发支出

雪视角 第20章 研发支出

作者:离月上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3: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8、研发支出

作者说他在研究上市公司的时候,会在财务报表里找一些容易被人忽视但又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数据。

其中的一项数据就是研发支出。

研发支出是指上市公司在进行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等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具体而言,研发支出包括上市公司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使用资产的折旧、消耗掉的原材料、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以及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和借款费用等。

研发支出对于上市公司保持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至关重要。

说白了研发支出就是一家公司愿意花多少钱在开发新技术上,一般而言,一家公司如果坐拥的技术专利越多,护城河自然也越宽。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比如,美国苹果公司公告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公司的研发支出分别是81亿美元、100亿美元和116亿美元。

2017年苹果公司的研发支出折算成人民币超过700亿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2016年,贵州茅台的销售收入是400亿元,云南白药的销售收入是220亿元,分众传媒的销售收入是100亿元,苹果公司一年的研发支出差不多是这三家行业龙头公司一年的销售收入之和。

在做分析的时候,作者一般会研究两个数据。

第一个数据是过去三年研发支出的绝对金额。作者希望看到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像苹果公司那样每年能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

只要看到上市公司持续不断地进行研发投资,他就不太担心未来几年公司的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第二个数据是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这个比率在10%~30%比较健康,理想情况是在20%左右。

如果比率太低,表明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不足;而比例太高的话,往往预示着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不可持续。

当然,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研发支出比率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研究的时候还需要多与公司自身的过往历史比较,同时也要与公司所在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

作者这么分析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上雪能够感受到作者作为专业的投资人士已经尽可能用最浅显的语言把道理说清楚了,文中的举例言简意赅。

但其实即便这么表述,也只有行内人看得懂,也只有在金融圈里混的人才真正会去关注一家公司的研发支出,圈外人连公司的研发支出在哪里查都搞不清楚。

研发支出这个指标究竟查还是不查,取决于你想投资的公司究竟属于什么行业。

首先研发支出这个指标并不难查,大家打开交易所网站下载你所要投资公司的财务报告,打开后关键词搜索“研发支出”四个字即可看到数据。

如果你要投资的公司属于上交所,就去上交所的网站查,如果你投资的公司属于深交所,就去深交所的网站查,同理北交所,科创板和新三板也是一个道理。

如果你连这个都不会查那还是别轻易入市搞投资,搞投资想搞得好,想不赔钱甚至赚大钱,并且长期赚大钱,就必须要做到价值发现和耐心,让你去查数据,就是价值发现和耐心的第一步,第一步都做不到那您老还是洗洗睡去买国债吧。

万幸的是,上雪告诉大家不是啥企业都需要我们去查研发支出,如果我们投的是某化妆品公司,那么全球顶尖的奢侈品牌研发支出也没谁超过5%,你如果用一个科技公司20%的研发支出指标套在化妆品公司身上,那所有的化妆品公司你都可以不用考虑了。

所以,究竟什么公司才需要看研发支出呢?

比如2019年全年,中国有10家公司的研发支出进入了世界前100名,大家可以感受下研发支出高的都是什么类型的公司。

这十家公司分别为:

1、华为(第3名)

2、阿里巴巴(第26名)

3、腾讯控股(第46名)

4、中国建筑(第54名)

5、百度(第66名)

6、中国铁建(第73名)

7、国铁集团(第74名)

8、中国石油(第78名)

9、上汽集团(第81名)

10、中兴通讯(第95名)

按理来说研发支出能够就进入世界前100已经是很注重科研的公司了,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建筑和中国石油这几年的股价基本就是横着走,无论你买它还是卖它,它的价格永远在一个小区间来回震荡,你进进出出,估计赚钱的不是你也不是这些公司,而是默默在收手续费的交易所。

所以上雪再次强调:好公司不代表好股票,好股票不代表好价格。

搞投资,先把上面这句话背下来,在你每次想剁手买入某家公司股票的时候,先默念这句话三遍,想清楚再说。

上雪认为研发支出这个指标如果很高,说明某家企业非常注重构筑自己未来的护城河,它不一定现在就很强,也不代表未来就很强,但至少代表它的未来有可能很强。

当然,正如上文所说,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通过研发支出构筑护城河,必须要看行业。

目前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才能构筑企业护城河的行业如下:

1、ICT产品(包括半导体,通信设备,电脑硬件,电子和电气产品零部件等等)

2、健康:医疗器械或者制药

3、ICT服务

4、汽车

2019年支出最高的是ICT产品,2085亿欧元,大家熟悉的华为,苹果,三星,爱立信,诺基亚,高通,台积电,博通,英特尔以及SK海力士等巨头都在这个领域。

2019年研发支出第二高的是健康,1856亿欧元,包括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制药业等。

排名第三的是ICT服务业,1528亿欧元,这里面的玩家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互联网公司,比如谷歌,脸书,阿里,腾讯和亚马逊等等。

排第四的是汽车产业,1473亿欧元,特斯拉,上汽,蔚来,比亚迪,丰田,本田,奔驰,宝马,奥迪都在这个行业里面。

其他的主要产业还有化工,航空航天,冶金和设备制造业,但其研发支出完全无法和上述的四个产业相比,最高的也就是494亿欧元。

我国现在的弱点其实是医疗技术的研发投入明显落后于欧美,这也是上雪个人一直不太愿意投资A股那些医药企业的原因,不是它们不好,是国外有更好的同类公司可以选,每次有朋友让我介绍一些A股医药科技类公司上雪都很郁闷,因为对我来说国内医疗公司虽然一大堆,但跟科技沾边的没两家。

投入到医疗技术的研发比例美国是26.4%,欧盟是19.2%,日本是12.5%,而我国呢?只有5.5%。

其实我国马上就要面临世界上最大人口基数的老龄化问题,而目前全球医疗的顶端技术依旧掌握在欧美手里,所以医疗器械和制药业的国产化至关重要,它的重要性根本不亚于半导体产业的国产化。

上雪写到这里,大家应该对于哪些企业应该着重观察研发支出这个指标有点感觉了吧?

在A股里,除了传统的那些公司,如果医疗类的某家企业连续几年研发支出都高于同行业,有理由相信这家企业的前途更有可能光明一些,在国产化替代的路上可以尽快抢占先机,这类的医药企业如果目前估值比较低,就是我们应该下手的对象。

研发支出只有结合国际国内发展趋势,行业的不同特点,以及公司自身产品的定位一起来看才是有意义的,至少上雪列举的上述那些必须要靠研发支出打天下的公司本身的研发支出不能低,否则就可以剔出我们的选股范畴。

后几章上雪把作者自己其他的一些经验以及数据查询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再往后上雪把作者提出的这八个指标与我们之前已经归纳出的六维评价标准汇总起来,把纳入体系以及暂不纳入体系的备选指标都给大家理清楚,相当于升级了选股装备,大家往后选股直接带升级版装备即可。

随着我们往后读的书越来越多,装备会不断升级,技能和认知也会不断提高,直接体现就是大家分析某家公司或者某个行业的水平会越来越高,所以希望大家都可以坚持下去,别连boss都没见到,就死在了小怪手上。

后续论点见下章。

重要提示:文中提及的所有公司仅用于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