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雪视角 > 第32章 心态别崩

雪视角 第32章 心态别崩

作者:离月上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3: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巴菲特小时候有一次偶然的机会,爸爸霍华德带他去见了高盛集团的总裁,华尔街传奇人物西德尼温伯格,这个人当时对巴菲特很友善,估计肯定是给巴菲特留下了好印象,所以2008年金融危机巴菲特才会阔气出手救了高盛集团,不然当时那么多濒临破产险境的大投行巴菲特不救,怎么唯独救高盛?

其实巴菲特投资的股票都跟他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

比如巴菲特非常爱喝可口可乐,所以他可以拿着可口可乐十几年都不卖;巴菲特还曾经重仓持有华盛顿邮报,因为他从小给家家户户送报纸,一送就是很多年,送的正巧就是《华盛顿邮报》。

巴菲特买公司总是买那些他能看得懂的公司,很多公司的产品还是他每天都在用的。

当互联网还没盛行的时候,报纸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媒介,巴菲特天天看报纸,所以买进报纸的股票对他来说他安心,睡得着觉,因为他知道就算华盛顿邮报的股价跌了,但报纸还是天天在送,该订阅的人还是每年都在订阅,卖报纸的生意还是那个生意,并不会因为市场价格波动而有什么大的变化。

上雪之前在国内一家大型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工作,我们公司的股价短期涨跌跟我做的项目没有什么必然关系,价格跌了,我每天该做的活儿还是那些,每年部门能做出的项目也基本都在预期之内,老客户也比较固定。

从这个层面看,公司股价的短期波动与公司业务关系真的不大,那些今天买进股票就开始为明天,下周,下一个月的股价走势担心受怕的孩子真的不适合搞投资,或者说这些人搞投资赔钱概率很大,因为他们之所以担惊受怕,就说明还是没有做到“价值发现”和“耐心”。

喜欢玩短线的应该把技术分析好好学学,《雪视角》往后会讲到,技术分析这个分支学科之所以到现在还没被淘汰,就因为它里头的门道对于预测市场情绪还是有一定的正确性的。

懂技术分析的人,其实比不懂得人更了解市场情绪,只不过这门学科里的论点不能回回都让我们赚到钱,因为市场情绪太难预测了,如果你去看那些技术分析的书,书里面的例子往回看都是对的,往前看就不一定了。

技术分析我们可以作为一种辅助装备,且这种辅助装备仅限于预测市场情绪,大方向还是要看基本面和公司的内在价值。

我们说回巴菲特。

巴菲特的例子告诉我们,我们要买自己熟悉的公司,看得懂的公司,最好这些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我们每天都在用。

比如购物用的平台,跟朋友聊天用的软件,点外卖第一个想到的公司,家里日常炒菜的调料,去便利店经常买的水,请客吃饭看人家拿出的酒……

这些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跟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危机来了是最能扛揍的,当这些公司的价格跌下来的时候,当市场对它们的业绩或者面临的政策性风险过于悲观的时候,价格非常低估的时候,就是我们投资人出来干活捡便宜货的时候。

买这些公司我们放心,睡得着觉。

很多大爷大妈天天用的都是这些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但他们不买,反而去追那些他们看不懂的热点,什么光伏、煤炭、化工、有色、军工……他们讨论起来头头是道,但你真问他们目前国家能源结构分布如何,储能技术发展情况如何,煤炭囤积居奇的程度如何,导弹在一场战争中的使用比重如何,他们多半一个问题都答不上来。

就像巴菲特说的,跟人们推销一样他们看不懂的东西往往比推销一样人们看得懂的东西容易得多。

这些人追热点就算赚了钱那也是运气,我们不需要眼红,因为他们这次靠运气赚的钱往后一定回凭实力赔回去,甚至会因为他们的贪心而加倍赔回去。

所以大家记住,想赚钱,就赚看得懂的钱,老是去赚看不懂的钱是病,得治。

巴菲特曾经也犯过同样的错误,想赚自己看不懂的钱。

他向他的姐姐募资,两个小孩一共花了114美元买了城市服务公司的3股优先股。

当时他的买入理由就是,他父亲觉得很好。一直在推荐别人买。

划重点:是巴菲特的父亲觉得好,并不是巴菲特自己觉得好。

这笔投资让巴菲特非常郁闷,因为他买进去之后,股票就一直在跌,而且他姐姐天天不厌其烦的提醒巴菲特:“小子,你的股票又跌了。”

巴菲特被姐姐搞得非常羞愧,所以当股票涨回来后,小巴菲特赶紧卖了股票保住了本金,勉强赚了5美金,但就在他卖出去后不久,这只股票就快速涨了5倍,涨到巴菲特都懵了。

巴菲特从中吸取了三个教训:

第一:买股票不能关注成本

第二:不要抓迎头小利

第三:就是千万不能跟别人借钱买股票

这三个教训上雪认为应该这么解读:

第一,不关注成本不代表多贵都可以买,我们说的是当一家公司的股价如果未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那么我们买入的价格只要确定是底部区域就行,至于到底是41块还是45块,差别真的不大,就比如当苹果156块的时候,你当初是8块钱买入还是5块钱买入,对你的收益影响微乎其微。

投资要把格局放大,观大势,不要在底部区间那10%的来回涨幅里斤斤计较,这样总想抓最底的人往往是抓不到底的。

第二,不抓迎头小利意思是不要一回本就跑。

上雪要跟大家强调,我们做投资,目的是为了赚钱,最好还能赚很多钱,投资不是为了回本的!

总有些人,自己在热点和风口占满新闻头条的时候就手贱,买了一个自己看不懂的东西,然后**裸成为了那个为市场买单的人,毫无悬念地被套在高点,然后还跟别人吹嘘自己有耐心,可以熬。

结果证明他们还真挺有耐心,几个月几年这么熬着,最后还真的把股价熬回了成本线,一看到自己收益变红,这些人立刻卖了,还跟别人骄傲地说:“你看!我没赔钱!”

上雪想说:“你是没赔钱,但你赔了时间。”

这些人把赚钱的投资活动做成了典型的“不赔本赔时间”的买卖。

投资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回本,大家把这句话背下来!

第三,千万不能跟别人借钱买股票,因为这会极大影响你的投资心态,而心态又会影响你的投资决策。

当我们把一笔钱投出去后,心态就决定了一切。

如果你心态崩了,一个原本赚钱的买卖都会被你玩到赔钱,所以在投资中加杠杆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我们输不起。

抵押房产搞投资,借父母亲戚的钱搞投资,透支信用卡搞投资都是绝对不能做的行为,想都不要去想,不要去挑战自己脆弱的心态和顽固的人性,用自己的钱,在自己的能力圈内买自己看得懂的公司,反复用一个好心态重复进行左侧交易,做大概率赚钱的事情,足以让你最后变得很富有,真的不差你借来的这点儿钱!

巴菲特之所以没能赚到后面5倍的收益确实就是因为他心态不好,心态不好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投资款里有姐姐的钱。

而且这个姐姐还神烦,整天提醒巴菲特他的股票还在跌。

我们周边其实有很多这样神烦的人来干扰我们,尤其是当上雪坚持左侧交易,一直在低估区持续买进股票的时候,我周围就有一群人提醒我说:

“哎哟你那个涨不上去的,一直跌!”

“你那个行业不行的,哪个哪个板块好,都翻倍了!”

“上雪你那个公司都被处罚了!风险太大了!”

其实我想说,现在涨不上去我才买,涨上去了我再买我有病么?

涨上去了我应该停止买入然后看看什么时候卖了犒劳自己。

我买热点上那些翻了几倍的不仅业绩高估,市盈率也高估的双高行业我有病么?

我不是救世主,不想高位接盘然后在市场估值回归的时候被戴维斯双杀。

还有我要说,被处罚的,警告的,所有的大家已经知道的对公司的一切不利影响,都已经反应在价格里了,你知道我知道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已经在价格里了,这不是风险。

上雪再说一次: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已经在价格里了,不是风险。

真正的风险来源于那些大家根本还不知道的事情,这种事情突然发生,那真的就是风险,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

再次说回巴菲特。

小巴菲特没赚钱,还有一个我们这本书里强调了无数次的原因:他不知道他自己买的是个什么玩意儿!

我们知道投资其实就是低买高卖,整个赚钱的过程我们操作就是两次,先是买入,后是卖出。

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买的是个什么玩意儿,我们很容易在错误的时候买入,然后又没在正确的时候卖出。

买入这个动作很容易听风就是雨,比如巴菲特听见父亲到处跟别人推荐的股票他也去买,但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个什么玩意儿,所以他不懂得什么时候卖,以至于最后只赚了5美元。

所以,懂得卖,与懂得买,同样重要。

后续论点见下章。

重要提示:文中提及的所有公司仅用于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