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雪视角 > 第86章 学市盈率

雪视角 第86章 学市盈率

作者:离月上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3: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市盈率,Price–earnings ratio,简称PE。

市盈率里的“市”指的是市值,“盈”自然指的就是盈利,所以市盈率的公式就是用公司总市值除以公司总盈利,只不过这个公司总市值在股票软件里没有每股价格那么容易看到,因为大家毕竟关注得更多的都是每股值多少钱。

所以市盈率还有一个公式:

市盈率=每股价格/每股收益。

相比于这个公式1:市盈率=公司总市值/公司总利润,公式2:市盈率=每股价格/每股收益就是公式1的分子分母都同时除以了总股数罢了。

市盈率的真正含义我们之前也说过,它反映了我们通过多少年可以拿回投资。

比如市场给某家公司估值5元,这家公司每年的利润只有1元,市盈率PE=5,这说明单单仅靠公司自己的赚钱能力,我们如今出5元买下它,回本需要五年。

所以大家明白了么,市盈率,其实是一个时间概念,即然是时间概念,我们是不是希望它越短越好?越短说明我们能越快收回投资。

现在热门行业里的那些大牛股,动不动就几百倍市盈率,这对应的时间长度我不说你们也应该知道,醒醒吧各位,别往里冲了,再好的公司,都会跌下来,跌到低估区, 古往今来没有一家例外, 重复一遍:没有一家例外,包括苹果、谷歌、亚马逊、特斯拉以及贵州茅台……

资本市场瞬息万变,哪有什么股价恒久远的事儿,听上雪一句劝, 等跌下来了再买, 真的不会少块肉。

股票软件上PE都是帮我们算好的,但很多人看到了这个数值后, 不会判断, 也不会正确地根据它做出投资决策。

大家仔细想想,市盈率即然等于每股价格除以每股收益, 那就自然跟公式里这两个指标息息相关。

每股价格其实就是市场投资者认为这家公司美不美, 每股收益就是这家公司真正能赚多少钱,巴菲特之前推荐透视盈余和股东盈余其实都是想直接忽略市场价格这个因素,去找一些直接体现公司盈利水平的指标。

那么是不是只要公式中存在市场价格这个因素, 就是不靠谱,不用学的呢?

错。

大错特错。

巴菲特确实主要考虑的不是跟股价Price有关的指标,但若说他买入一家公司股票的时候不看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或者市现率这些估值指标就是扯淡了。

巴菲特推崇的股东盈余、透视盈余和ROE其实都是帮助他判断一家公司是不是好公司,但他真正要掏钱去买的时候,如果不看当时市场的买入价,他怎么知道他到底是买贵了还是买便宜了?

我们的投资思维装备1.0版本里, 给出了8个判断个股好坏的标准:

1、净资产收益率(ROE);

2、资产负债率;

3、毛利率;

4、主营业务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

5、经营性现金流;

6、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7、商誉净资产比;

8、研发支出;

上雪说过, 好公司不等于好价格,我们把八项指标加上巴菲特的股东盈余和透视盈余就可以得到评价一家公司是否是好公司的“十维评价标准”。

看起来很多,但认真一想,我们可以合并同类项。

比如若我们会算股东盈余就可以直接跳过“第5项, 经营性现金流”这个指标,巴菲特的“股东盈余”就是对现金流指标的一个优化, 而“透视盈余”这个指标巴菲特看的更多的也是它的增长率,这个和我们的“第4项主营业务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也有重合的部分, 如果我们将“第4项”和“第1项 ROE”结合起来看,透视盈余的增长率不看其实也可以, 因为这三个指标基本上趋势是差不多的。

但大家注意了, 上面所有的所有只能告诉我们一家公司好不好,不能告诉我们它的价格到底贵不贵, 要看价格,大家就需要进一步学习估值: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市占率、企业估值倍数和现金流折现这些指标, 上雪将之归纳为判断一家企业价格究竟美不美好的“估值六维评价标准”。

我们本章学的就是标准中的第一个:市盈率。

市盈率之所以排在估值指数之首,就是因为它分子是市场价格, 反应了市场状况, 分母是每股盈利,反应了公司的赚钱能力,既照顾了市场,又照顾了基本面,比较实用。

如果市场上两家同类公司赚钱能力一样,公司A的市盈率比公司B低,那就说明公司A的股价目前暂时低估了, 很有可能在未来会上涨, 我们应该买入公司A。

这个方法是没错,适合同行业比较, 但基本又是扯淡,因为市场上没有两家一模一样的公司,比如摩根给阿里巴巴估值参考的是亚马逊、ebay和京东, 但这四家公司其实差别很大,就算做的都是电商业务,其客户群、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其实都有区别。

所以市盈率这个指标,大家最好只拿公司的PE自己和自己比,具体参考我们之前说的PEG那个指标,如果小于1就是低估了,硬要拿PE去跟同行比,除非同体量、同市场、同产品的公司估值相差很大,不然没有什么参考意义。

市盈率的分母是公司利润,所以这个指标对于公司利润的依赖度非常高,但是利润这玩意儿其实在有些行业里波动很大。

比如互联网、生物工程、有色金属、钢铁化工、还有其他诸多高科技行业,凡是利润不稳定,波动很大的公司, 市盈率就不适用了。

对于地产和钢铁这种强周期的公司, 市盈率甚至是一个反向指标,也就是不是越低越要买, 而是越低越要卖, 因为公司的股价越低它就越贵。

估计看到这里不懂财务的小伙伴又要看懵了,心想:“卧槽,居然还有越低越贵的道理?”

呵呵,当然。

上雪给大家举个例子。

比如一家公司每股股价100元,每股盈利10元,它的市盈率是10,但是过几个月,它因为周期波动,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做生意有旺季,也有淡季,淡季来了,公司产品不太卖得出去了,结果公司短时间内利润骤降,每股盈利变成了1元,这个时候即便市场上股价跌了一半,跌到了50元,但是市盈率反而变成了50,也就是公司赚钱能力下降了90%,但估值反而贵了5倍!

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周期股,周期股的特征就是:越跌越高估。

这个时候我们以为10倍市盈率买进去50倍卖出,谁知价格已经亏了50%下去。

这个例子说明了我们选股票,不会看市盈率,或者只看市盈率,后果有多可怕。

《雪视角》后期会给大家讲周期,仔细讲,掰开了揉碎了讲,目前如果大家对于周期一知半解,那就记住上雪的话:不要碰!不懂的东西不要碰!

再重复一遍:不懂的东西不!要!碰!

如果你们只会看市盈率,你们就去选那种长期利润非常稳定的公司,比如每年比上一年稳定增长个10%左右的公司,食品饮料,也就是俗称大消费就是这类公司,这类公司你们看市盈率就不会是坑,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上雪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虽然利润很重要,但一定要结合我们之前的八维评价标准来看,不要只看利润。

做过财务的都知道利润这东西可操纵空间太大了,对于有些行业而言,基本上就是我想要它有利润,它就可以有利润,熊市的时候隐藏利润,反正公司释放了股价也上不去,因为熊市基本上市场都没钱,牛市的时候释放利润才是正道,推升股价到一个极不理性的程度,然后高管陆续减持套现,不要太完美。

市场上有些投资者即便用扣非后净利润来算市盈率,其实也不一定靠谱,扣非后的净利润操纵空间还是很大,总归一句话,评价公司绝对不能依靠单一指标,因为每个指标,只要是财务指标,全都有缺陷,毕竟分子分母,加加减减的科目本身有局限,所以我们一定要多维度去衡量。

市盈率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它只管利润,也不看公司为了达到这个利润承担了多少风险。

比如公司A今年赚100元,这100元人家自掏腰包,从去年赚来的钱里抽出10元再生产,毛利率90%,另一家公司B也赚了100元,但这100元是创始人从隔壁老王家里借了10元达到的,这么一比,虽然公司A和公司B看上去的赚钱能力一样,但他们背后的风险是不一样的,如果公司B创始人赖账赖了几个月,晚还了隔壁老王的钱,隔壁老王一棍子把他打死了咋办?

这个例子有点不太恰当,但万事皆有可能。

所以我们才需要结合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去看,看看公司的杠杆究竟多大,加了杠杆的生意和没加杠杆的生意不能相提并论,君不见搞房地产的之前杠杆率这么大,相比于杠杆率,利润率其实并不高,所以就算这行业总是出土豪,但是公司市盈率就是上不去。

其实市盈率这个指标也有自己的优点,它最大的优点是非常适合给宽基指数估值,比如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或者创业板指数这些。

在这里上雪给大家列一下宽基指数的合理市盈率区间:

1、沪深300指数8-29倍;

2、上证50指数7-23倍;

3、中证红利指数7.5-22倍;

4、中证500指数20-90倍;

5、创业板指数28-130倍;

6、恒生指数7-19倍;

7、标普500指数12-24倍。

如果低于上述范围,就是低估,高于上述范围,就是高估。

一般而言,如果大盘指数在合理市盈率区间,组合适合股债均配,因为这个时候股票并不便宜,超配股票意义不大,反而还会提高风险。

除了宽基指数,市盈率也有个很好玩的玩法,就是用于量化选股!

比如有个人曾经做过一个回测,他假设自己把市场上那些市盈率相对而言非常低的股票全买了,一直拿着,长期回报达到15.2%,远高于市场平均的11.6%,而同期市盈率最高的股票长期拿年华回报只有8.3%。

这个结果其实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市盈率处于低估区,说明一定是便宜了,有些公司虽然经营不是太好,但是太便宜了,已经便宜到尘埃里了,我们也是可以买的,因为均值回归的概率很大。

当然,用市盈率做量化选股,大家一定要记住,要买就一篮子低估的股票全买,不要只买单一公司,否则一旦出现黑天鹅,你哭都没地方哭。

另外就是大家要注意,看市盈率一定要看年度市盈率,季度数据参考意义不到,因为企业的盈利一般会随着季节性波动,一年之内有一几个月订单上去了就特别能赚钱,后面几个月又没单了,于是工人都一窝蜂跑到别的工厂打工了……大家要避免这种雷。

我们总结一下这一章的内容:

1、市盈率=每股价格/每股收益;市盈率=公司总市值/公司总利润。

2、市盈率不适合在单家公司之间做过多的比较,同行业不比,跨行业更加不比,因为个体公司之间差别较大,若硬要比,市盈率可以用于公司自己和自己比,也就是我们拿公司现在的估值和它历史估值比,如果现在的估值处于历史估值的底部区间,但公司业务基本面又没怎么变,那绝对是低估了。

3、市盈率不适合用于评价受周期影响大的公司,如果大家根本不会判断周期股,你们就翻翻公司过去5-20年的利润,如果波动巨大,跟过山车一样,就说明市盈率对这家公司而言不适用了。

4、大家不能仅看市盈率而不看其他估值指标,因为利润非常容易操纵,《雪视角》后面跟大家普及财务知识的时候,会告诉大家那些上市公司究竟如何“合理合法合规”操纵利润的,大家看完了就会瞠目结舌。

5、市盈率无法衡量公司的风险,因为它无法判断公司赚来的这些利润中有多少依靠的是自有资金,有多少是靠加了杠杆。

6、市盈率可以比较精准地衡量宽基指数究竟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7、只看年度市盈率,如果年度数据没有出来,可以用季度数据结合历史情况预估一个年度市盈率,再用这个数与公司历史做一个比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