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末第一强藩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军粮改进构想

明末第一强藩 第一百七十三章 军粮改进构想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河南府的重建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自己的家园,虽然被水淹了两次,但是百姓们还是干劲十足。

赵宏在雁翎关、硖石关、朱阳关一带设置守军,严阵以待。不过想象中的流贼涌入中原的局面,一直没有出现。因为陕西现在才是他们的天堂。

三年旱灾,给了他们无数的兵源。固原兵变,给了他们强力的后援。毫不夸张地说,整个陕西,如今就是造反者的天堂。大大小小的反王,已经三十多个,除了入关被擒的高迎祥,历史上混出名堂的流贼头领,基本上都反了。

倒是每天都有陕西溃兵,逃到关内。赵宏照单全收,现在河南府俨然一个军镇,兵马这东西,多多益善。

文昌楼里,桌上摆着河南府的沙盘。朱由松听了赵宏的汇报,说道:“北边扼守函谷关,东边守住黑石渡,朝廷虽然焦头烂额,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哇,这个朱由检上台就敢办魏忠贤,完全不能以常理度之,这他妈的是个疯子。”

张元化身为王府如今的侍卫统领,虽然不知兵,但是非常爱发言证明自己的存在。

“王爷,那南边呢?”

朱由松、周舒夜和赵宏相视一笑,说道:“上次击败朝廷,汝州府已经被我们趁机占了。至于南阳府,恐怕天天都在害怕咱们这个邻居去找他麻烦,躲还躲不及。”

赵宏望着沙盘,眼红耳热地道:“南阳府好地方啊,从境内的新野县不出十天就可以到达襄阳城下。南下湖广一片坦途,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朱由松眼珠一转,摸着下巴说道:“要不要挑起点事端,把这个地盘抢了。”

周舒夜轻声说道:“那就要看朝廷的底线在哪里了,就怕咱们触了逆鳞,王爷要是有了全面开战的打算,倒无所谓了。随便寻个莫须有的由头,大军兵临城下,谁还讲道理啊。自古以来,热衷于讲道理的,都是弱势一方。洛阳兵强马壮,有充足的不讲道理的本钱。”

朱由松感受着三道热切的目光,心里一叹,说道:“我还是那句话,不可以使建奴有可趁之机。”

周舒夜和赵宏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里的失望。朱由松也有些意兴阑珊,这个时代的人,根本不理解自己的担忧。他们对清狗的狼子野心一点都不了解,甚至后来吴三桂这个带路党,牵着清狗入关的时候,还有人做着平西伯借兵满洲,平复中原的美梦呢。

想到心烦处,朱由松摆了摆手,把他们都赶了出去,只想自己一个人静一静。

赵宏和周舒夜有一次京城相救的情分,彼此又都是王府的红人,一文一武也没有权力冲突,是以私教极好。出了文昌楼,赵宏叫住周舒夜,问道:“王爷的担忧,你怎么看?”

周舒夜冷哼一声,说道:“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必不能抱有妇人之仁。要是咱们一直在后面,帮着朝廷消弭祸患。那么等他们腾出手来,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咱们洛阳。”

赵宏深以为然,点头问道:“但是王爷宅心仁厚,事事以朝廷大局为重,咱们也没有办法啊。”

“嘿嘿,没有办法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王爷有些事不忍心,要咱们做下属的,所为何事来哉。”

赵宏精神一振,说道:“你有什么好主意?”

周舒夜阴测测地一笑,说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赵宏看着他一瘸一拐的身影,六月艳阳高照的天气,心里竟然有些阴冷冷的感觉。“读书人真可怕,尤其是这个跛子。”

转眼十天过去,从黑石渡那边传来消息,江南的第一批粮食已经运到了。张浩派人运送道洛阳,朱由松亲自迎了出来,运粮车绵绵不绝,都是上次抢的周王府的,用起来十分方便。

方英范大为得意,他如今呆在洛阳哪都不去了,天天跟洛阳本地的豪门交游饮宴,一副在这里安居的架势。俗话说故土难离,但是他待在别处,实在是寝食难安,生怕这个女婿一不小心惹出什么造反的大罪,把自己全家陷进去了。

“怎么样,王爷,这个运送速度还可以吧?”

朱由松满意地笑道:“不错,不愧是南俞北方,当得起这个名头。”说完轻轻地将方英范拽到一旁,低身问道:“粮食能运,不知道其他的可以运么?”

方英范拍着胸脯说道:“王爷尽管吩咐,是丝绸还是茶叶?”

“火药,火器。”

“咳咳咳..王爷,你可别吓唬我了,那不是找死呢么。这可都是违禁之物啊,运不得,运不得。”

朱由松看着他的样子,估计不是作伪,看来想要运送火药火器过来,还还是不太现实的。他也不想强行逼人所难,万一连粮道都搭进去,就得不偿失了。

“看你吓的,不能运就不能运呗。”

方英范这才放下心来,忙应声道:“王爷英明。”

尽管如此,朱由松还是很高兴,自己的南北根据地已连接,粮食可以源源不断地运进来,解决了当下一大难题。毕竟新的作物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现在是青黄不接,再加上两次水灾。这些粮食,正好可以解河南府燃眉之急。

赵宏喜气洋洋地来到带人王府,如今粮饷供应最及时,最充足的,估计就是自己麾下的军队了。身为一个武将,岂能不喜。

朱由松随口问道:“军中士兵的军粮,如何食用啊?”

赵宏绘声绘色地描述起来,朱由松听得头晕脑胀,只记得什么水泡饭,醋蒸饼之类的,听得他头皮发麻。

“走,去军中看看。”深受马克思主义洗礼的朱由松,决定亲自去看看,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来到军营,朱由松一看那简陋的陶罐,脏兮兮的厨具,马上痛心疾首地走了出来。

“这样的卫生条件,光拉肚子就得减少多少战斗力。”

赵宏摸着头皮问道:“我们大明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军粮,有何不对?而且王爷,什么是卫生?”

朱由松鄙视的乜了他一眼,说道:“连卫生都不知道,怪不得这么不注意。看来我得带良医所的人,和工匠们,来指导指导炊事班的工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