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末第一强藩 > 第二十二章 离去

明末第一强藩 第二十二章 离去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府的一场大火,已经过去三天,仍然还是整个洛阳的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正值年关,百姓们走亲访友的时候,也不像往年一样正儿八经问候了。见了面必须先问一句:“嘿!王府那场大火你见着没?”被问的也万万不能示弱,必须挺胸昂头回答:“呵!怎么没见。”然后热切地讨论起来,如同亲见。

真正知道事情真相的几个人,此刻都在王府文昌楼里。朱由松坐在上首,赵宏和张元化坐在左右。如今的赵宏和朱由松是休戚与共,我死你也活不了的关系了。赵宏的那一刀,就像是投名状,出手的一刻,已经注定除非大明朝亡了,否则他都是对朱由松最忠心的人了。朱由松一向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什么事也不背着自己的心腹,看了看端坐着的赵宏,缓缓地说道:“赵宏,你以前是京城五军都督府的人?”

赵宏连忙站起来,抱拳答道:“回小王爷,卑职是大宁都都司卫所,奉调到京师宿卫和操练。”

朱由松听的云山雾绕,他只听说赵宏是京城随着朱常洵就藩的,哪知道这么复杂。笑嘻嘻地说:“赵宏,坐下坐下,你别拘谨,如今我们都是自己人,我这个人最平易近人了,对不对张元化.“

张元化忙不迭点头,正色道:“没错,小王爷是我见过最平易近人的人。”

赵宏心里暗骂:你连亲爹都敢杀,实在是当今天下数一数二的狠人。转念一想,自己与他越恭敬就显得越疏远,越疏远他就越可能灭口哇。连忙坐下。陪笑道:”那就请恕卑职无礼了。”

“正该如此,正该如此啊。”

朱由松沉吟道:“明天王府长史葛荣进京,你在京城待过,你护送他去吧。”赵宏拱手称是,却知道肯定还有事情,不然不至于自己亲自护送。果然,朱由松接着说道:“你去王府府库里,取几箱金银珠宝,往贵了挑,进京后照着这个名单,挨家送。”说完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人名官职。赵宏接过名单,打眼一瞧,就看到司礼秉笔太监魏忠贤,大学士首辅黄立极。

“不用看了,都是当朝最有权势的。你就算丢了这个名单,到了京城看谁家房子大,就进去送礼,也能送个**不离十。”

赵宏连忙收起名单,笑着说:“小王爷说笑了,卑职丢什么也不丢这个。”

“你来这洛阳也十几年了吧,背井离乡的,也不容易,家人可都接来了?”

赵宏连忙表忠心,“小王爷放心,我的家小都在洛阳,我..”

朱由松打断他说道:“你想什么呢?我可不是要留人质,我的意思是,你离了故土,在洛阳也不容易,一会去府库,拿一万两银子,和你的手下安家用。至于怎么分,我就不管了。”

赵宏大喜,一万两银子,在什么时候都不是个小数目。当初在边关打仗,一年的饷银也不过十两银子。

“我在迎恩寺,找人给皇上做了些新奇的木工玩意,你也一并带去,交给魏忠贤。”

赵宏答应道:“卑职马上派人去拿。”

朱由松脸色古怪地说:“不急,明天走的时候,从迎恩寺走过,顺便取了,不用去拿。那些玩意,额。有点大。带回王府不是很方便。”

赵宏第二天才看到朱由松嘴里有点大的玩意,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朱由松得意洋洋地看着眼前半个房子这么大的木制品,上面有各种精巧的机关。这是他集中了整个洛阳最好的木工,耗时三天,日夜动工打造出来的。赵宏面有苦涩,问道:“小王爷,这东西怎么运啊?”

“你不必担心,这都是可以拆装组合的,你带着这些图纸,一并交给魏忠贤就行。”说完一挥手,旁边几个木匠一拥而上,巨大的木制品瞬间被拆解成一根根的木头。

朱由松知道,现在的皇帝是个痴迷木工的人。对这样的人,你给他个成品,远远不如让他参与其中,那才有成就感。

“行了,时候不早了,出发吧。”

赵宏跃上马背,行了个礼“世子请回吧。”

朱由松叮嘱一声:“记住六个字:多送钱,少说话。但是一定要高调,要让整个京城都知道我给魏忠贤送礼,给皇上送木匠工艺。”赵宏轻笑一声,转身带着大部队浩浩荡荡进京城。

目送他们离去的朱由松,直到完全看不到他们的背影,才转过身,招呼张元化他们,往迎恩寺走去。

迎恩寺钟鼓楼里,沈慕鸿眼神复杂地看着朱由松。除夕夜世子带着十三骑人马,匆忙下山,当天晚上,福王府起了一场大火。滔天的火焰,在迎恩寺都能看得见,却离奇地只烧死了两个人。这两个人还都是他们在僧房审问和尚供出的主犯。朱由松看他神色不似往常,也把他的心思猜到了**分。

“沈先生,除夕的大火,是我放的。”

沈慕鸿长叹一声,天下谁杀朱常洵,他都要拍手称快,可是唯独朱由松,不能杀啊。沈慕鸿长鞠了一躬,语调低沉地说:“不想洛阳这大城大邑,北风如此凛冽,我近来不堪忍受,常有思家归乡之情,望世子保重身体。”

朱由松有些恼怒他的无情,也不想辩解。他有一个秘密,朱常洵不是他的父亲,但是他不能说,而且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

沈慕鸿躬身退出,回到厢房带上自己的一双儿女,行李早已打包好了。沿途的百姓纷纷挽留,沈慕鸿在迎恩寺百姓中威望极高,大家不知道为什么沈先生突然要走。沈慕鸿走到山门前,回头往钟鼓楼方向鞠了一躬,转身离去,只带了逃难时的衣物。

朱由松心里一堵,怅然若失,跑下鼓楼,来到山门前,已经看不到人影。

小路上,沈慕鸿牵着儿女的手,随风吟道:

“何必相望两相疑,丈夫能聚便能离。

隔帘风送花飞去,自在黄莺枝上啼。

行人笑我书生气,穿林片叶不沾衣。

挚幸此生人将老,须臾来世柳依依。”

这一别,再相见时已过经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