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风起汉末 > 第一百一十一章 颍川人杰

三国之风起汉末 第一百一十一章 颍川人杰

作者:就叫小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公达乃是文若侄儿,你与公达相交,那件到文若不是要叫上一声叔父”郭嘉调笑道。

“那你奉孝可是公达好友?”李风不甘示弱的反问道。

“虽是好友,但却有先后,我先与文若相交,再与公达相识,以辈分算来,我是公达长辈”郭嘉是何人,李风怎么可能斗嘴斗的过他,这不李风被郭嘉的话堵的无法还嘴。

“哈哈哈~~~郭奉孝这张利嘴,颖川是无人能及”正在这时,后方传来一阵笑声,适时的为李风解围,只见此人身高八尺,体型雄壮,走起路来龙行虎步,一看便知长年习武,但又做文士打扮,使其威武之中多了份儒雅,颇有李风义父卢植的风范。

“诸位,多日不见,严象有礼了”只见他大笑而来,对着众人行礼道。

“嗯~~听闻你前往长安,怎会如此之快的返回”见到来人,郭嘉与戏志才是一阵不解。

“正因文则回来,我才请来大军,让文则为我们说说长安战况”荀彧出口解释道。(严象,字文则,也是荀彧举荐给曹操,少聪博,有胆智,出任过扬州刺史,与于禁的字相同)

严象走到李风面前,对着李风深深一揖说道“长平侯临危不乱,胆识过人,长安如今能安然无恙,皆因长平侯之功”随着严象的话,李风顿时城了大军的焦点。

“不敢~~长安能无恙,全因皇甫老将军,在下那敢居功”李风忙摇头还礼道。

“如此说来,飞扬也曾在长安”在场都是聪明人,见严象如此也猜到少许,只是不知道这位长平侯在此战之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竟然叫严象对李风如此尊敬,而对于严象,李风只知道他也是荀彧举荐给曹操的,其他的一无所知。

“莫要站于门外,何不先入屋在论其他”身为主人家的荀彧开口道。

“如此,我等便打扰了”众人说道。

此后跟着荀彧进入庄园,只见宽阔的大厅之人,正站着三人,其中一人身高接近九尺,双目如鹰,面容刚毅,年约四十。

另外两人却要矮上不少,其中一人年约三十,相貌不凡,此时正在说话,声音洪亮,最后一位则十分年轻,估计只有二十来岁,面白无须,十分认真的倾听另外两人的对话,觉得那人说的有理是便忍不住点头附和。

“哈哈哈~~诸位别来无恙否”见荀彧领着众人进来,年龄最大的那位文士最先反应察觉,随即停下讨论,转向众人说道。

“原来是程公在此,我等无礼了”见到此人,郭嘉戏志才等人纷纷行礼叫道。

“这位乃是兖州名士,程昱,程公”李风身边的郭嘉偷偷为李风介绍道。

“那位年长者是颖川名士,钟繇,钟元常,而那位年轻的是陈群,陈长文”郭嘉一一为李风介绍,而后荀彧又为众人介绍李风。

经过短暂的交谈认识之后,众人分主客而坐,可是刚一坐定,又有下人来报,荀彧又再次起身,对众人告了声罪,再次走了出去,没过多久,领着一人走了进来,此人身高也有八尺,看上去也甚是体壮,与严象差不多,只是缺少一份练武气息。

杜袭,字子绪,颖川定陵人氏,又是一位颖川名士,也是经过荀彧举荐给曹操,不但长与军略,还精于政务,为人温和有礼,深受百姓爱戴,曹操帐下有双杜,全是都荀彧举荐给曹操,都是一时人杰,为曹氏一族立下汗马功劳。

“今已人齐,文则可为我等详细的说说长安之乱”见人已经到齐,荀彧说道。

“呵呵,诸位有所不知,在下所听到的都是道听途说,这里有位真正身处长安之乱中人,有他在,还还需要在下来说”严象站起来说道。

“哦,如此说来,飞扬当时正在长安,如今应当城门紧闭,任何人不得进出?”众人皆望向了李风,其中年龄最大的程昱忍不住开问道。

“诸位可是凉州刺史为人?李风见众人都看着自己,而他也想给在场之人留个好印象,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老夫游历过洛阳,曾听闻他与十常侍关系较好”程昱开口说道。

“我也曾听我父亲和叔父说过此人,只不过~~~~”说道后面陈群颇有些说不出口,想来定不是什么好话。

“的确,此人任人唯亲,宠信奸佞,他之死可谓是他自己一手造成”随后李风便将宠信程球,硬生生逼迫李相如,最终导致兵败身死。

“哼~~如此之人,死不足惜,可惜我大汉八万将士”听完李风所说,众人对耿鄙是气愤不已,性格刚戾的程昱更是破口大骂,李风静静的听着,他们这些骂几乎全是耿鄙,却从来不曾怪灵帝识人不明。

说来也怪,中国有一种忠君思想,即使是皇帝再昏庸,错都不在皇帝身上,最终说皇帝是遭奸臣蒙蔽,错都在皇帝身边奸臣,李风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反过来一下,如果皇帝真的贤明,他为什么不用贤臣,而是用奸臣,关于这个问题,李风是一直想不明白,即使现在,眼前这群当今天下最为聪明的人,也是如此,这让李风觉得颇为有些自欺欺人。

其实这也是李风想事有些过于片面,自汉武帝之后,皇权至上,整个天下都是皇帝一言而决,即使再大胆的人也不会公然议论皇帝,藐视皇权,挑衅天下,故而众人议事之时,都只会骂骂那些奸臣,这何尝不是暗中表面皇帝用人不善。

“听闻这个消息之后,诸位认为当如何处理?”李风问道。

“这消息相瞒定然瞒不住,第一要务当时出榜安民,向洛阳救援”杜袭回答道。

“确实,当时在下便是如此对长安守将大人如此谏言”李风点头道。

“不妥,叛军当时已有七八万,而且击败刺史大军,士气大盛,另外我方八万大军几乎已经是关中全部兵力,整个关中已无兵力再战,此时叛军只需长驱直入,一战可定长安”郭嘉摇头道。

“的确如此,耿鄙几乎抽调了凉州大半兵力,整个关中,只有长安那五千士卒”李风确定了郭嘉所说。

“如此,当时长安守将是如何安排”荀彧问道。

“起初是紧闭长安城门,等待洛阳援军”李风回答道。

“不妥,若如此,只怕长安早已经落入叛军之手”戏志才摇头道。

“原来如此”随即戏志才眉头展开,面带笑意的看着李风说道“飞扬确实胆识过人,长安之战之胜,首功确在飞扬。”

“确实,”就在这时,众人都反应过来,颇为佩服的看着李风,这伙人果然都是聪明绝顶之辈,马上就猜到了接下发生的事,李风接下所见,也确实印证了在场之人心中的想法,不过并没有把功劳全往自己身上领,而是如实的说出了一切。

“贾诩贾文和,将来若有机会,定当结交一番”郭嘉说出了众人的想法。

“可惜,我赶到长安时,城门已闭,无法入城,未能见皇甫老将军一面”严象颇为遗憾的说道。

“文则不必如此,若不嫌弃,将来我来为你引荐”李风笑道。

“如此,我便多谢飞扬了”严象听闻十分高兴的感谢道。

此后又听闻李风离开长安前的一场大战,众人开始纷纷各抒已见,分析接下来两军会如何,自己若是在军中会如何出谋划策,知道天黑,才结束了这场讨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