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风起汉末 > 第一百二十一章 荆州名士

三国之风起汉末 第一百二十一章 荆州名士

作者:就叫小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平四年,即187年,李风穿越而来的第十五个年头,这一年汉室天下没有任何的好转,虽然皇甫嵩在凉州取得一场大胜,汉室又对天下的各处叛乱都派兵进行了镇压,但是这却无法改变一个事实。

这叛乱犹如野草一般,除之不尽,就好比在荆州,虽然收黄巾之乱影响甚少,但并不妨碍叛军的诞生,江夏赵慈的叛乱刚被压下,长沙的区星便接手起兵反汉,为此大汉不得不调遣江东猛虎前往长沙平叛。

除此之外,连着去年武陵蛮叛汉之后,又一支异族大军宣布反汉,那便是并州的南匈奴,南匈奴单于于扶罗自小立志重振大匈奴,要将匈奴带回草原霸主的位置,眼见天下各处叛乱四起,于扶罗觉得时机已到,下令起兵反汉。

虽然并州刺史丁原早已觉得匈奴蠢蠢欲动,但是却没想到,于扶罗会如此果决,故而有些准备不及,不过丁原可不是耿鄙之流,他是凭着真本事一步一步走上并州刺史之位,初期吃亏之后,丁原随即稳住了局势,与南匈奴僵持在并州。

南匈奴反汉虽然声势不小,但却不是中平四年影响最深的叛乱,要说中平四年最具影响的叛乱,非荣阳起义莫属,要知道荣阳与洛阳中间只是隔了一个汜水关,可谓就在大汉帝都的眼皮底下。

而且荣阳起义近在咫尺,洛阳居然毫不知情,直到荣阳叛军攻下中牟,斩杀县令和主簿之后,洛阳的大老爷们才反应过来,灵帝得知都气愤不已,直接不顾形象在朝堂上破口大骂,最终经过群臣一番商议后由河南尹何功领军平乱。

由于中牟县县令与主簿皆被杀害,在何功平定叛乱之后,需要派人接任中牟县令,于是乎,陈宫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陈宫,字公台,东郡武阳人氏,汉末著名谋士,先仕曹操,后叛曹投吕布。

陈宫可谓曹操帐下第一位谋士,在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离洛阳后,正是被当时的中牟县令陈宫所抓,陈宫佩服曹操义举,故而弃官跟随曹操,但是在逃到成皋的时候,曹操误杀叔父吕伯奢,说出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之后离他而去。

陈宫一声可谓是一个悲剧,先是弃官跟随曹操,但最终发现曹操并非他心中明主,便离开而去,此后转走天下,欲寻一明主,可惜皆无所获,最终选择了吕布这位天下第一猛将,可是吕布何人也?

当今第一猛将,性格高傲自负,怎么可能听信他人之言,更何况陈宫虽然足智多谋,但却性格刚直,吕布如何受得了陈宫性格,故而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吕布不听陈宫之言,最终兵败身死,陈宫这位顶尖谋士也就此谢幕。

陈宫的死再次印证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很明显吕布虽然武艺天下无双,但是充分演示了“猪一样队友”这一角色,而陈宫也的确是足智多谋,以一人面对曹操帐下谋士群,还能如此坚挺。

而说到谋士,在荆州不得不提蒯氏兄弟,哥哥蒯良,字子柔,弟弟蒯越字异度,这两兄弟可谓十分难得,兄弟二人皆是智谋出众之辈,刘表一人一骑来到荆州,并最终成为荆州刺史,其中功劳最大便是这对兄弟。

要说汉末兄弟不少,好比诸葛兄弟,孙氏兄弟,曹氏兄弟,袁氏兄弟,虽然各有能力,但是却有上下之分,而这对兄弟却非常奇特,两人智谋相当,能力相当,可谓汉末三国最为平衡的兄弟。

虽然平衡但是却不平庸,要说三汉末顶级谋士之中,两人都可占有一席之位,只不过唯一可惜的是哥哥蒯良早亡,要不然曹操得荆州时便不是“吾不喜的荆州,喜的异度耳”应该是“吾不喜得荆州,喜得子柔与异度耳。”

或许是老天爷觉得自己对这对兄弟太过于亲厚了,以至于想要表现的公平些,故而使得兄弟二人皆不长命,哥哥蒯良先亡,弟弟蒯越在降曹后还来不及展现自己便也跟着病逝,不得不说这对兄弟实在让人感到惋惜。

新年过后,李风觉得是时候再次启程了,于是乎在离开的前一天,他邀来张仲景,就在黄府之中摆了一桌宴席,正式的想张仲景黄忠辞行,本来两人还想出言挽留,但是见李风意已决便也只能作罢。

不过在离开之后,李风再次如颖川那时那般,在黄府留下五十两的黄金,为了黄叙的病,黄家可谓散尽家财,就是黄叙现在所用之药的钱黄忠都几乎拿不出来,还是李风帮忙付的,故而在离开之时,故意留下五十两黄金。

当黄忠发现李风留下的黄金之时,心中有种说不出感激,李风自然知道,若是当面将黄金给黄忠,黄忠绝不会收,故而才用这种方法,“飞扬之恩,黄汉升只能用性命报之”黄忠对着襄阳方向遥遥一拜。

要说荆襄名士,当属蔡瑁之父,黄承彦岳父蔡讽,不过乃是老一辈,早已经隐退,现在荆襄名士之首当属庞统叔父,庞德公,庞家可谓襄阳望族,名誉荆州,而在庞德公之下便有黄承彦,蔡瑁等人。

说到荆襄,则不得不提蔡氏一族,荆襄名门望族之中,蔡氏一族为尊,蔡氏能量之大,从其关系便可得知,张温是妻子是蔡讽之妹,黄承彦妻子是蔡讽之女,即使刘表为了荆州稳定不得不娶蔡讽另一个女儿。

荆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的隆中对更是充分的讲明了荆州的重要性,其四通八达的特性使得荆州异常的繁荣,而荆州的中心便是襄阳,襄阳的繁华,在天下间也是数得着,李风自离开南阳之后,过新野,越樊城一路直奔襄阳,颇有些迫不及待。

而襄阳最吸引李风却不是繁华,而是襄阳的名士,庞统叔父庞德公,诸葛亮岳父黄承彦,以及诸葛亮庞统的老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