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佛门二教主 > 21.金蝉子

重生佛门二教主 21.金蝉子

作者:汉青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外天三十三须弥天中,檀香袭袭,梵音袅袅,一片净土。..云海之间,光明浩大千浮屠宝塔若隐若现,至妙瑞气滚滚垂落,如同霓虹贯天,让人欣羡不已。

准提和接引两位圣人相视而笑。两位尊者雄才大略。筹谋数十个示会,硬生生地日瘦西陲之地的旁门发展壮大,洪荒为之侧目,绕饶是接引准提为混元无极圣人,万事不萦于心,如今也为之激动不己了。

“天道酬勤,我们辛苦了这么多年,现在我佛教终于要大兴了!”接引高兴的道。

准提道:“师兄,如今唯有我佛门一枝独秀,呈现大兴之势,不若趁此良机,弘扬佛法,大昌佛门。!”

接引“善哉,善哉,师弟所言甚是。道门昔日气运正隆之际,咄咄逼人,如今日渐式微,也怪不得我等趁人之危,趁火打劫。

准提按捺不住,开始切入主题。

“师兄,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如今,东胜神州为道门所牢牢所控制,只拜三清,不闻梵音;西牛贺洲,除却五庄观周围,其余都是梵音檀唱,户户焚香,家家悬彩,诵经祈福,行善普度;北俱芦洲,毒瘴横行,人烟稀少,乃是有名的放逐之地,难有作为;唯有南瞻部洲地大物博,却是信仰混乱,妖魔鬼怪横行,正是教化良地。

我佛门一向以普度众生为己任,此乃大教之根本,不敢有违,所以我佛门欲要传经东土,解众生之苦,不知道道友以为如何?”

接引道:“众生疾苦,我佛门以慈悲立门,自当救济苍生,不忍其**苦海。既然南瞻部洲妖魔鬼怪横行,造下无边杀戮,还需用我佛法渡化,也是天地间一桩功德,善哉,善哉!”

准提听得,眉开眼笑道:“师兄此言大善!道门贵清虚,不参合俗事,哪有我佛门之慈悲仁,正该我佛门广开方便之门,为苍生造福!”

接引智慧第一,慧光千万重,影影绰绰,辐射诸天万古,让人望尘莫及,思付片刻,道:“如果佛门直接东进南赡部洲者,必会引起道门的直接介入,反倒不美。不如让南赡部洲者的某一国君王派取经人到须弥山来取经,这样我佛法东进便有堂而皇之的理由。

准提眼睛一亮。准提道:“师兄此计大妙!”

“不过,此事关系重大,还须细细思量,确保万无一失,否则被道门看了笑话去。”接引握着五花拂尘,上面五朵虚花若隐若现,白、黑、赤、绿、黄各占一朵,五行之气喷涌,滚荡如潮。

准提闻言,脸上绽放笑容,如同春风拂面,让人感觉倍感温馨,言道:“师兄说的是,我们将各个方面都细细思量一番,觉得万无一失时,才好行事。”

接引道:”取经之路起点在南瞻部洲,终点则是在西牛贺州,终点之处更是佛教灵山,期间妖怪恶魔异常之多,取经之路上多是穷山恶水,又有无数妖族盘踞,取经人看来必须是神通广大之辈。”

准提轻轻一笑道:“呵呵,取经人我已经想好了!”

不久,西方极乐世界飞落一道佛光,直落至灵山大雄宝殿内。

婆娑净土,无量妙境,灵山圣地,如来**,这日云淡风轻,风和日丽,凤和鸣,神龙盘旋,大雄宝殿上空瑞气千条,祥光万重,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释迦摩尼佛端坐宝座上,、遍撒辉光,照耀十方无量世界,荡涤邪恶,镇压妖魔。

突然,殿外飞来一道虹光,上面金辉四射,莲花虚影盘旋其外,异香氤氲,佛祖手一挥,飞出一道晶光,将飞虹卷落,烟霞散去,显露出一卷手谕。

佛祖睁开神眸,绽放金灯异彩,照亮乾坤,盯着手谕,看了一刻钟,而后辉光敛去,恢复了古井不波的神情。

婆娑净土,无量妙境,灵山圣地,如来**,这日云淡风轻,风和日丽,凤和鸣,神龙盘旋,大雄宝殿上空瑞气千条,祥光万重,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如来佛祖突然高宣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话音刚落,大雄宝殿上落下一道流光,闪出一个和尚来,手握佛珠,眉清目秀,周身光明萦绕,面朝如来拜倒:“弟子金蝉子拜见我佛如来。”

如来叹道:“昔日,贫道入佛,你在菩提树上借我功德,化形成功。如今你入我门下,也是该了此因果”

随后,世尊端坐九品莲台,宝相庄严,威德无比,威震诸天,法指一弹,一枚‘卍’型印记飞落金蝉子额头,金光熠熠,毫光绽放。

“如此,你当为本座门下第二弟子,名号就依你本名‘金蝉子’,你意下如何?”

世尊微开法口,盯着金蝉子。

诸佛、诸菩萨不明所以,大为吃惊,心中诧异:此人究竟何方神圣,居然可以越过世尊九大弟子,位置仅次于迦叶佛之下。

金蝉子明眸放光,对如来倒身下拜,右绕三遍,言道:“弟子愿意,拜见师尊,愿师尊早证混元劫不坏。”

世尊大喜,言道:“善哉,善哉你且平身。”

言出法随,天际垂落万千华彩,浩浩荡荡,形如飞瀑。如此这般,金蝉子就成为如来座下第二徒,仅次于摩诃迦叶,尊号‘金蝉子’。

就这样,金蝉子在灵山妙境修行,不时聆听世尊说法,如此过了百余年。

佛祖释迦牟尼佛居于灵山大雷音宝刹之间,功参造化,道行高深,威震三界,群魔畏惧,仙佛敬仰,主持佛门大教千百年,功德无量。

一日,佛祖唤聚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僧、尼等众言道:“今值孟秋望日,我有一宝盆,盆中具设百样奇花,千般异果等物,与汝等享此盂兰盆会,如何?”

概众一个个合掌,礼佛三匝领会。

关于盂兰盆会的缘起,却是:当初佛祖住舍卫国祇园精舍时,他的‘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以佛眼照见其亡母转生饿鬼道中,因没有吃的而瘦得皮包骨头。

目犍连为报母亲哺育之恩,心中难受极了。他便以钵盛饭给母亲送去。

可是,母亲左手抓钵,右手抢饭,饭还没有吃进口,就化成了火炭。

目犍连悲号涕泣,跑去求教佛祖,聆听妙法。

释迦摩尼对目犍连言道:“你母亲罪孽深重,非你一己之力可为。尔之孝心诚然天地为之感动,但天神和地祗对此也束手无策。”

目犍连悲恸不已,哀求佛祖指点迷津。

佛祖不忍,言道:“尔欲救己母,须在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这天,以百味饮食、汲灌盆器、香油锭烛、**敷卧具等放置盆中,虔心供养十方大德僧众,如此众生感大德,虔诚赞颂,可消尔母之罪孽,解脱其苦厄。”

目犍连听后,即按佛祖所说的去办理。他的母亲果然脱离饿鬼之苦,往生天上,享受福乐。

目犍连又对佛祖说:“弟子目前得以脱离了苦厄,其他众生也能如此吗?”

佛祖释迦摩尼回答说:“无论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宰相大臣、三公百官、万民庶人,凡是行慈孝者,只要采取以上办法,都能使现在的父母无病无痛,亦无苦恼,长命百岁;使亡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边。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此法,以报父母长养慈之恩。”

此后,目犍连与后辈弟子,皆欢喜奉行盂兰盆法,此盛会逐渐成为佛门宣扬其大德的最佳手段。

如今,如来开此盛会,诸佛、诸菩萨欣喜无比,纷纷赞叹佛祖大慈大悲,度亡者,功德无量。

如来却将宝盆中花果品物,着阿难捧定,着迦叶布散。大众感激,各献诗伸谢。

话说,释迦摩尼佛祖召开盂兰盆会,敷演**,诸佛、菩萨、金刚、珈蓝、罗汉、比丘、优婆塞于座下聆听,如痴如醉,众人行为怪异不一。或摇头晃脑,或呢喃自语,或坐立不安,或安稳不动,或皱眉沉思,种种百态,昭显无疑,唯有一人昏昏欲睡,眼皮不眨,甚至酣睡的打鼾声都响了起来。

如来世尊端坐祥台,周身绽放舍利圆光,照耀诸天,寰宇宴清,诸邪避退,百毒不侵,安稳不动,稳坐泰山,妙口微启,舌绽莲花,言出法随,异象频频。

突然,一声打鼾声传入世尊耳畔,世尊悚然一惊,口中法言顿止,天花、神泉、金莲异象纷纷消失不见,诸弟子苏醒过来。

世尊皱眉不已,这宣讲大道,可是顺天之无量功德之事,一旦中途被打断,必有大事生。

掐指一算,一幅幅道图、法镜闪过,最后世尊心中明晓了缘故,心中叹息:天数如此,合该金蝉子降世了

于是,慈悲法相一变,化作忿怒明王状,口绽惊雷道:“呔,金蝉子,你怎可如此怠慢我**,在道场之中居然酣睡,轻慢无妙经,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夺去你的佛陀果位,再赴人间红尘之中修炼吧”

话音刚落,袈裟一拂,一道狂风将被惊醒的金蝉子打出灵山大雷音寺,道果被夺,法身留在雷音寺,而神魂被贬到六道轮回之中,转世为人。

这一下,骇得诸弟子胆战心惊,唯恐聆听世尊**之时,偷懒行为被现,冷汗涔涔,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料世尊轻轻接过,继续讲道不提。

就在金蝉子因为轻慢如来**被贬之际,西方极乐净土之中,二位圣人看着八宝功德池中花开花落物凋零,再度复苏,眼中智慧闪烁,洞察人情。

准提道人神情一动,对接引言道:“哈哈那金蝉子如今因为轻慢**被贬,二十年后必定要东行取经,合该遭劫九次,以为圆满,不然难显取经艰险,亦难显我佛法精贵,不可轻传。”

接引闻言,高宣一声佛号,点点头,赞同道:“不错,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才能磨砺其成材,善哉,善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