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权倾山河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千甲士尸首归

权倾山河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千甲士尸首归

作者:沐潇三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2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文武会考已经告一段落了,玉箫关的难题便摆在了北渊国的面前。

如果玉箫关没有取回来,那么对于北渊国的威望和军士的士气都有极大的影响。但是怎么取回来便成了一件难题了。

攻打玉箫关,剿灭占领玉箫关的一众蜀军?这是下下之策了。

因为在这九州大陆上不仅有蜀国,还有一头隐忍不出的离国。若是北渊国和蜀国开战,那么最得利的便是在一旁观虎斗得离国了。

君羽易可不想让他人得利,因此一直迟疑不决的没有做决定。

“我……老了吗?当年的我可不是这种优柔寡断的性子。”君羽易独处皇宫深处时,眉头紧皱的喃喃自语着。

重要的不是玉箫关,而是北渊国的威望哪!而是死去的那三千甲士哪!而是北渊国无数百姓的尊严哪!

三千甲士的尸首被北渊国的将士运回到了距离玉箫关不是很远的一座城池——易城。

易城处于北渊国的边部了,自然不是很繁华,但是这里是北渊国的咽喉之地,是北渊国的重中之重。

若是易城被破,那么敌军便可通过易城大举进攻,杀进北渊境内,直达皇城。

因此,在易城所驻扎着的兵力足足有十万。虽然这十万雄兵镇守在易城周围,但是很少会去城中破坏安居在此的百姓的生活。

三千甲士支离破碎的肢体被摆放在易城的城门口不远处,无数的百姓尽皆沉默的落泪望去,无数的哀叹声从易城传至北渊国的四面八方。

“兄弟们,一路好走。他日,我刘勋济定然会屠戮来犯之敌,为兄弟们报仇。”驻扎在易城的不是别人,正是昔日征战天下的北渊十三将之一的刘勋济。

北渊十三将如今存于世上的只有两位了,一位是镇守在北边防止离国突袭的风擎宇,一位便就是眼前镇守在南方的刘勋济了。

刘勋济一生征战,杀敌无数,眸子深处露出着无数的血腥气息。

刘勋济能够位列北渊十三将,自然是不同凡响。壮年之时,他的一身武艺就已经算得上超一流了,再加上他在战场上的计谋层出,杀得来犯之敌纷纷胆颤不已。

刘勋济穿着一身深红色的战甲,头顶上带着的羽冠头盔显得他霸气非凡,手中的一柄长枪很是突显出他的威武。

刘勋济站在三千甲士的尸首面前,虽然面无表情,但是眸子里却是闪烁着熊熊的怒火。

在刘勋济的背后站着上千名气势汹汹的士卒,他们皆是看向了地上躺着的三千甲士,沉默不语的握紧了手中的兵刃。

“传我将令!将一众兄弟好生安葬,入土为安。”刘勋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而后仰头大吼道。

“是!”

上千士卒的怒吼回应声,震耳欲聋的响彻在天地之间。

随后,刘勋济便一步一步的朝着军营的方向而去,萧森冷意不断的从他手中的枪尖中散发而出。

三千甲士的尸首便在后方无数百姓的注视下,一个接着一个的被埋葬入了漆黑无比的黄土之中。

随着这些甲士的尸首被埋进黄土之中后,便意味着又有至少三千多个家庭支离破碎了,又有上千名的女子成为了寡妇,又有无数的孩童失去了父亲。

看着躺在地上的断臂残肢的士卒,易城的百姓轻轻抹去了眼眶中即将掉落下来的泪珠,然后望向了刘勋济渐行渐远而去的背影,眼底深处露出了浓浓的坚毅神色。

……………………

当三千甲士的尸首埋葬入土后,京城深处也终于传出来了声音:“传朕圣旨,派遣当朝宰辅皇甫玉林前往蜀国,与其商谈玉箫关之事。”

随着君羽易的此番圣旨一出,无数人都惊诧的瞠目结舌。

皇甫玉林哪!这可是当朝宰辅,一品大臣。一般情况下,使臣都只是不大不小的官员,这样避免了使臣被杀后,引起一系列的动荡。

当朝宰辅亲去蜀国,商谈关于玉箫关之事。不得不说,君羽易的心未免太大太大了。若是皇甫玉林在蜀国有了闪失的话,那么对于北渊国无异于是一场地震。

皇甫玉林德高望重,门下子弟遍布朝堂,可谓是极为的不凡了。就连君落殇等皇子都是在皇甫玉林的教导下读书写字的,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

“陛下,请三思哪!皇甫大人可是咱北渊的当朝宰辅,怎能轻易入蜀?”文武百官纷纷跪在朝堂之上的劝诫道。

“儿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莫要让皇甫大人以身犯险。”北渊国的大皇子君夜天也不由得跪倒在地,恭敬不已的说道。

此时,皇甫玉林却极为平静的接旨领命道:“老臣皇甫玉林,领旨。”

轰隆!

一时间,文武百官都是愣住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皇甫玉林在面对这种难题还要迎难而上,他们不明白皇甫玉林为什么脸色平静的愿意出使蜀国。

也许,当今天下,能够真正读懂君羽易的人便只有他皇甫玉林了吧!

“陛下此举,恐怕已经有些忍不住了哪!”皇甫玉林知道此番君羽易让他出使蜀国商谈玉箫关一事,已经是一种无奈之举了。

因为君羽易不能够派一个名声不显得文官出使蜀国,这样会让蜀国的觉得北渊对玉箫关不够重视。

但是却又不能够在派之前所去的杨大人了,因为杨大人之前已经出使过蜀国了,在派他去的话,可能不会让蜀国感到重视。

君羽易思索许久,文官之中能够胜任此使臣位置的莫过于皇甫玉林了。因为在今时今日,君羽易突然发现在文官之中,真正可用之人竟然没有几个,当真是可笑不已。

“蜀国君主,你的脑袋应该不可能糊涂了吧!”君羽易独处深宫,望着蜀国的方向眯了眯眼睛。

表面上看着皇甫玉林出使蜀国会有很大的危险,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蜀国不仅不会对皇甫玉林出手,而且还会倾尽全力的保护皇甫玉林的安危。

再者说了,皇甫玉林基本上快要到达大限之日了,就算当真出使蜀国出现了意外。那么也不会对北渊国的根基动摇多少,反而是还会激起北渊无数将士心中的怒火,提高了北渊将士的汹汹士气。

不得不说,君羽易身为北渊大帝,心思细腻的令人发指。

若是皇甫玉林当真在蜀国出现了意外,在加上之前玉箫关一事,那么北渊国的百万雄师定然会出兵兴讨蜀国。

真到了那个时候,北渊将士的士气磅礴无比,蜀国定然会溃败,当然北渊也会造成无法避免的损伤。

不过,到时候笑得最开心的应该就是离国了吧!想必蜀国大帝还没有糊涂到这个地步吧!

几天后,皇甫玉林便在一些高手的护卫下,出使蜀国了。

这一段时间,九州大地的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到了皇甫玉林的身上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