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掸零嗤之以鼻,一口拒绝了莫与的请求。
东方朔那是右贤王看中的大屠耆,你想用他来换两个女人?简直是说梦话。
莫与也觉得不太靠谱,可是他架不住车夷的苦苦哀求。车夷甚至威胁莫与说,如果你不能救回母亲,我就出家修行,不仅不做车师王,而且不娶妻,不生子。
莫与也急了。他就这么一个儿子,真要出家修行,岂不是绝后了。况且他也知道车夷崇信佛法,又是个孝子,他说要出家修行,那绝不是说了玩玩的,他有可能真的这么干。
莫与没办法,再三向先掸零请求。先掸零只是不允。莫与也急了,对先掸零说道,不用你答应,我自已去求右贤王。你给我两天时间,两天内,如果你发起攻击,害死了我的阏氏和王妹,我一定不会放过你。
先掸零想了想,答应了。他虽然不怕莫与的威胁,可是他不愿意得罪莫与,和车师国交恶。再说了,他已经见识过梁啸等人的厉害,一想到要再攻六道山口,他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有这个机会,他求之不得。
他的任务是追击梁啸,抢回车师国被劫的财物,现在既然梁啸就在眼前,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车师国的财物,那也是车师王要求放弃的,与他无关。
莫与命令莫安留下,监视先掸零,自己带着车夷,火速赶往右贤王的大营。
见匈奴人没有再发动进攻,佣兵们大惑不解,梁啸却笑了。他仅仅要了十匹马就放走车夷,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得知车夷是车师王莫与的唯一子嗣,而车夷又信奉佛法,崇尚孝道。他就开始考虑用他来拖延时间。
他要的不是杀多少人,而是挡住匈奴人的脚步,不让他们追击。
十匹马换车夷。是向莫与展示他说话算数。
放走车夷,是因为他是莫与的唯一子嗣。有说动莫与的能力。
而要求莫与用东方朔来换他的阏氏和王妹,也不过是拖延时间的一个计划而已。在这种诱惑面前,莫与就算没什么把握也要试一试。一来一去,至少能再拖一天。
他唯一不肯确定的是匈奴人的态度,所以他才要先进行一次激烈的战斗,让匈奴人见识到他的厉害,对强攻产生畏难心理。现在看来,这一点也是如愿以偿。
其实。这一战之所以能造成这么的战果,与匈奴人没有防备分不开。现在匈奴人有了准备,接下来的战斗不会如此一面倒,而且随着佣兵们体力下降,伤亡会越来越多,地利优势会被逐渐抵销。如果匈奴人狠下一条心,不怕牺牲,未必不能强攻突破。
现在嘛,就很难说了。希娅端着肉汤,走向帐篷。梁啸摆弄着短刀,看看希娅。“现在,你该回答我的问题了吧?”
“我丈夫教我的。”莫娅眼中露出不加掩饰的骄傲。“他读过很多书。”
“吴龟年?”梁啸若有所思。“他这么有才,车师王怎么没用他?”
“我丈夫不想为匈奴人效力,他只想躲在务涂谷,为都尉记些帐目,过些清闲日子。大人,你们汉家儿郎是不是都这么聪明,个个识文断字,能写会算?”
梁啸笑了。大汉又没有九年义务教育,识字率哪有这么高,文盲也是遍地都是。荼牛儿、庞硕就都是文盲,基本上除了自己名字,一个大字也不识。不过,比起整个部落找不出识字人的车师国,大汉的教育水平的确算是高的。
其实,别说车师,就连匈奴人、月氏人都没有文字。他们使用的文字不是来自东方的汉字,就是来自中亚的希腊文,随着佛学的传播,梵文也开始传入。但是对普通人来说,读书识字,还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梦。
莫娅对吴龟年的崇拜,有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对知识的崇拜。不过,从莫娅刚才这几句分析来看,这个吴龟年不仅仅是识文断字,而且通晓谋略,他应该不仅是读过书这么简单。
梁啸越发好奇。
“他的家乡在哪里?”
“大汉啊。”莫娅不假思索的说道。
“大汉很大。”梁啸忍不住笑了起来。“大汉从东到西有五六千里,从南到北也有五六千,像车师国这么大的县有上千个,你丈夫的家究竟在哪里?”
“这么大?”莫娅大吃一惊,目瞪口呆。
不仅是她,旁边的佣兵们都惊呆了。他们也算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可是听说有这么大的国家,他们还是不敢相信。在他们看来,大宛就不小了,帕提亚更是庞大的帝国,可是和大汉一比,帕提亚似乎就提不上嘴了,也许只有伟说中的亚历山大的帝国能和大汉相比。
莫娅犹豫了好一会儿,怯怯地问道:“既然……大汉这么大,为何还……还要来攻打车师?”
“我们来西域,不是为了西域的财富,也不为西域的土地,只为匈奴。”梁啸自豪地昂起了头。“如果车师不是依附匈奴,我才懒得去交河城呢。与我大汉的都城长安比起来,交河城不过是个土坷垃。你们那些所谓的财富,也不过和一个富家翁差不多。在我大汉,比比皆是。”
梁啸大肆夸耀了一番,莫娅等人听得如痴如醉,如在梦中。佣兵们后悔莫及,他们护送商队,已经到了汉境,却未能到长安走一趟,现在看起来,真是错过了一个大好机会。
“这么说,大人来到天山,真的只为匈奴?”
“当然。”梁啸肯定地点点头。“匈奴人习惯了抢,总想用武力不劳而获。天山南北诸国被他们当成了钱袋子、粮仓和马厩,我们来西域,就是不让他们利用你们的财富与我们交战。赶走匈奴人,不仅对我们汉人有利,对你们西域各国更有利。”
莫娅若有所思,沉默不语。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