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七百八十五章 探花

重生于康熙末年 七百八十五章 探花

作者:雁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3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 欢迎您的到来-

“曹家如何?”曹颙站在父亲身后,听到他喃喃自语,问道。

曹寅转过身来,看了看儿子,道:“颙儿,为父晓得你平素对宗亲血脉,都是平平。但是独木不成林,家族繁衍,彼此照应扶持才是正理。”

“父亲放心,小二他们都是父亲的亲侄子,儿子眼中,都是当成同长生一般的。”曹颙道。

除了曹颂已经当差不说,要是曹项兄弟这次会试榜上有名,那也要开始步入仕途。就算父亲不交代这些,曹颙也会尽力照看。

曹寅点点头,没有多说,背着手进了大门。

曹颙还要到衙门,就回梧桐苑换了补服,往衙门去。

到了衙门,刚好送来新一期的邸报,曹颙打开看了。上面提了一句,甘肃知府安插民人之事。这是河南府参加民乱的那些百姓,除了匪首斩立决外,匪属入官,从众千余户,都安插到西北苦寒之地。

明明是“官逼民反”,如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曹颙还以为遇到这般皇家.忌讳大事,涉及的知府、巡抚定然要为皇家背黑锅,难逃一死。没想到原任河南巡抚李锡与河南府知府李廷臣,一个拟为斩立决,一个拟为绞立决的,全部都免死,发往甘肃军前效力。

因为在河南府看过涉案案宗,曹.颙记得清楚。一个小小县令,就能借口火耗、杂税等贪污六、七万两银子。七品知县的年俸四十五两,这是一百几十年的俸银。

曹项在知府衙门下做了一年.属官,李廷臣给他的各种“礼贺”,折成银两的话,也有数千两。

曹颙放下邸报,康熙虽然越老越是性格叵测,但是.对官员这“宽仁”之心不减,也难怪上下会贪污成这样。

为何对别人这般“宽仁”,到自己这边却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曹颙心中冷哼一声,就算再想出开源的法子能.如何,要是这贪官污吏不惩治,银子还是不够花。他可没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觉悟……

*

阿哥所中,十六阿哥看着四阿哥,讪讪道:“四哥。”

四阿哥扫了眼.他的额头伤处,淡淡地道:“还疼么?瞧着气色比前几日好上许多。能见曹颙了,看来你也是放下了心。”

十六阿哥出事次日,四阿哥就曾过来瞧过他一眼。因他那是还迷迷糊糊的,所以兄弟两个也没说上几句话。

四阿哥心里有些不舒坦,不晓得是怪罪曹颙薄情,还是埋怨十六阿哥为曹颙所虑太多。

这话里好几个意思,十六阿哥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他耷拉个脑袋,小声道:“不疼了,都是弟弟愚钝,不堪妃母们驱使……”

听到这话,四阿哥不禁皱眉,盯着十六阿哥半晌没有说话。

“四哥,弟弟委屈!”十六阿哥侧过头去,倒是难得的真情流露:“弟弟出身低不假,却也有自知之明,凡事都躲得远远的,生怕碍了别人的眼。弟弟没想着要赚那擎天保驾的功劳,可也不愿意稀里糊涂地送死。皇阿玛在,弟弟做个闲散皇子,等到……那日,弟弟也只想做个闲散国公……”说到最后,已经满脸苦涩:“这算苛求么,为何他们还不放过我?”

四阿哥听出他话中的怨愤之意,也不好说什么。毕竟其中还有德妃在里头,想着德妃平素仁厚,鲜少算计人,如今这番事端不用想,定是为了十四阿哥。想到此处,他也觉得心中发苦,好没意思。

这些日子,听到各种传言,四阿哥心中对十六阿哥也有些疑心。毕竟都是皇子,离九鼎大位不过一步之遥,生出别的心思也是寻常。

现下,听了十六阿哥这般牢骚,又想起数年前就听他提过自己个儿的志愿,四阿哥不禁释然。

十六阿哥虽在内务府当差数年,但是与六部当差不一样。他所做的,不过是皇家内务,从不关心朝廷大事。往来皇子,也不过是十三阿哥与十七阿哥。

想到这些,他的神情柔和许多,道:“行了,知道你委屈。都是长辈,也没法计较。往后行事谨慎些。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你若惜福,福气自然不会跑。这才多丁点儿事儿,就发牢骚;要让你经过早年那些事儿,还不得委屈死?”

十六阿哥察言观色,心里已经松了口气,面上仍带着几分郁郁道:“不过是欺负弟弟年岁小,无人庇护。往后,还要请四哥多护着弟弟些。”

四阿哥见他眼神中露出希翼之色,想着长子若是在世,也同这个弟弟差不多,心中添了几分慈爱,板着脸道:“也不是孩子了,稳重些。要不然,就是皇阿玛纵你,我也要打你板子。”

他平素待人,骂得越狠,心里越是关切。十六阿哥与他做了二十多年的兄弟,自是晓得这点,腆着脸笑道:“四哥要是欺负弟弟,弟弟就求四嫂去。”

四福晋那拉氏有长嫂之风,对于这几个年龄小的小叔子,向来都很照顾。

四阿哥见他这般上脸,瞪了他一眼,道:“除了靠这个,求那个,就不能自己出息点?十二弟那边的差事撂了,你再养下去,内务府就要乱成一团……”

十六阿哥这边,将养了几日,已是好的差不多。听了四阿哥的话,他就不再矫形,次日就销了假,到内务府办差去了。

虽说额头上留下半寸来长的疤,但是却消了四阿哥的疑心,不晓得是不是因祸得福。

十六阿哥唯一不安的,就是十二阿哥,难免有些愧疚之意。他不是始作俑者,也没有害人之心,但是却是因他“逃了”,才使得十二阿哥倒霉。

十二阿哥在行宫拘了大半月,二月下旬才放回府。

十六阿哥得了消息,当日就过去探望。

十二阿哥缠绵病榻,脸色苍白的吓人,消瘦的怕人。因为在孝期,不能剔头,十二阿哥又不戴帽子,前面新长出的头发中,星星点点,白了大半。

“十二哥……”十六阿哥唤了一声,倒是不晓得说什么。

这其中涉及皇家秘辛,他们两个平素往来也平平,并不是能够交心的关系。

“十六弟来了,这边待客,怠慢十六弟了。”十二阿哥淡笑着说道:“太后出殡的日子定下了么?出丧琐事繁多,也够你忙的。”

“定了,三月二十三出殡。”十六阿哥低声回道。

十六阿哥的性子想来爽快,眼下只觉得胸口堵得慌。若是十二阿哥有怪罪之意,他心中还能为自己辩解一句,毕竟他也是无辜受累;现下十二阿哥没有半句埋怨,他心中愧疚之意越深。

却是辩无可辩,总不能说请你体谅,因为弟弟顾虑多,倒霉不得,就得哥哥倒霉。

就算事情重来一次,他依旧如是选择。

十二阿哥没有看十六阿哥,而是伸手摸了摸头顶,道:“也是熬人,总算没多少日子了。”

听十二阿哥这般说,十六阿哥心中大奇。

以十二阿哥向来胆小慎微的的模样,难得有这般抱怨的时候。

十二阿哥望向窗外,喃喃道:“早点暖和吧……”

*

曹项与曹頫两个是二月十七出考场的,兄弟两个回家沐浴更衣后,到西府来见大伯。

曹寅问了问他们应考的情形,曹项与曹頫两个都带了几分忐忑,都不敢夸口说自己个儿的文章好。

会试是天下举子齐聚京城,不少已经是地方名士。想要从中脱颖而出,谈何容易?

不仅他们兄弟两个没底,就是曹颙这边,也没指望他们一次就考上。这会试,三年一考,每次考生数千,只取百十来名。虽不能说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但是竞争甚为惨烈。

曹寅当着两个侄儿没说什么,但是对着曹颙却夸了两句曹项的文章做得好。今年的会试考题,两道之与民生相关。曹项做了一年地方官,对于民生之事,自然比拘在书房中苦读的儒生多,做出的文章不能说花团锦簇,也是言之有物。

看着父亲提及科举说两眼放光的模样,曹颙不禁冥想。若是当年父亲走科举仕途,没有去经营江南,那现下也是门生满天下。

东府那边,兆佳氏本没指望两个儿子考上。

在曹頫面前,兆佳氏少不得宽慰几句,让他看看哥哥们的风光,不要想着捧着书本。八旗子弟,除了没有亲戚提挈,或者是家道中落的,有几个指望科举混饭的。能考上举人,已经是了不得的功名。

曹项那边,她就没有好脸色。

本来就是,要是曹项在外头当官,不用花销府中月例,也能少十几个人的开销,省下嚼用。如今好好的官不当了,又回来考试,花家里的银钱,怎么不使得兆佳氏肉疼。

加上将军府那边的亲事,今年也要办了,这又是几千两银子,想想兆佳氏都觉得肉疼。偏生曹项的婚娶银子,是老太君生前留下的。就算她想要借口家中艰难,少花些,以长子那脾气,也不会许的。

曹项在外头应付了一年长官,也不再是大宅门里那个郁郁寡欢的庶子,眼界宽了不少。听到兆佳氏这些酸话的时候,他也躬身听了,放在心上的少。

这般忍让,也是因为感念长兄的仁爱,不愿家中多生事端。

左右他都十八,并不是童子,也不是兆佳氏想要打骂就能打骂的。

兆佳氏见庶子越发“木讷”,觉得无趣,唠叨了几次,见他没什么反应,就懒得口水。她心中也是纠结,到底是个将军府的宗室格格高贵,还是小儿媳妇这个内务府大总管的孙女体面。

素芯行事是规矩,长得也好,但是年岁大了;那个春华格格,今年才十四,正是娇嫩的年纪。

原本结亲的时候,她是欢喜的;现下就庶子与小儿子一起应试,她心中不免有了私心。要是庶子落第还好,也不惹眼;要是庶子中了,再迎娶宗室格格,来个“双喜临门”,那她才要怄死。

这样想着,倒成了她的心病。

她也使人请了座观音,早晚点上几柱香,请菩萨保佑小儿子能高中。若是小儿子名落孙山的话,也求庶子落第。省的一个中了,一个不中,引得小儿子伤心。

因她是不信小儿子能考中的,所以求来求去,只求庶子落第。

这种可笑的事儿,只有兆佳氏能做出来。她却是不想想,庶子也是子,庶子有了功名,也能给她赚个诰命……

*

转眼,到了三月初五,清明节。

圣驾在二月末已经回宫,今日免朝,率领王公百官到皇太后梓宫前祭酒。年后,除了几位大学士与六部尚书,宗室诸王还是头一次见到圣驾。

有不少人留心,偷偷地瞄着康熙那边,想要看看是不是如传说中的那般孱弱。但是因康熙在太后梓宫前哀痛不已,引得皇子们围了一圈,跪劝许久,使得其他人无法近前。站得近的,只是看着皇上低头痛哭;站的远的,只能看到那身素袍子。

因是清明,京城不少人家都去扫墓。

曹家祖坟不在京城,曹寅带着妞妞,提前一日出城,到房山给庄席扫墓。曹颙则是清明这日,在宫里祭拜完毕,快马赶往房山。

原本看着*光晴好,初瑜与想同婆婆一道跟着曹颙出城的。但是女眷出行的话,这需要预备的事儿就多了,怕清明这天赶不回来。

次日就是贡院放榜之日,虽说会试过后,还有殿试,但是殿试是分名次的。只要会试取中,定是位列三甲,只是名次高低罢了。

曹寅父子从房山回来时,已经是日暮时分。

曹颙将妞妞亲自送到榕院,心中想着那个慈爱的长者,很是难受。不晓得早些寻到名医,能不能使得他延寿几年。

到了次日,曹颙还没什么,如常到衙门。曹寅这边,已经是早早地使人去贡院外候着。

户科衙门衙门,家中有兄弟子侄的参加会试的同僚,也都关注着贡院那边。

曹颙这边,见父亲这些日子的期待,倒是真是盼着堂弟们有个榜上有名的,也算是了结父亲夙愿。

如此一来,他也有些坐不住,想着是不是到贡院那边看看,被蒋坚劝下。今日放榜,往那边看榜的人多,现下这个时辰过去,也难挤到榜前。

等到了下晌,贡员榜单出来,就该有人抄录,到时候六部这边也少不得的。

果然,到了将落衙时分,就有笔帖式从户部司部那边取了抄录的今科贡员榜单。

一百多人,密密麻麻抄录了好些张。曹颙翻看两遍,才在其中看到曹项的名字,后边标着“直隶”二字……

*

喜事,。(*^__^*)

手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