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去暗中摸底苗秋莲的事情自然就交给唐弘业了,在唐弘业有所行动之前,他们还是找了个时间,在第二天的一早开了一个碰头会,打算把眼下所掌握的情况以及案情,再好好的做一番梳理,尤其是赵英华遇害当晚与她打交道的人比较多,成分也比较复杂,偏偏因为赵英华所居住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遇害时间段也是凌晨时分,这就导致了一直找不到直接的证人或者证物,那么梳理清楚这些人与赵英华的关系,对于调查方向就十分重要了。
那些人当中,与赵英华关系不管好坏,相对而言比较直观明了的有两个人,分别是丁阳和伍博达,他们两个人前者对赵英华是玩弄了感情之后弃之如敝履,并因为分手的拉锯战而与赵英华交恶;后者则是献殷勤的时候付出了相应的物质,却没有得到期待当中的回报,因此恼羞成怒,与赵英华翻了脸。这两个人与赵英华的关系都实在是不怎么样,但是却又没有任何悬念,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比起他们两个人来,其他人与赵英华之间的关系,就要么更耐人寻味一些,要么更模糊不清一些,比如耐人寻味的是赵英华生前的雇主姚向阳,根据已经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姚向阳除了是赵英华的雇主之外,更是与赵英华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着不正当关系的情【河蟹】人,在那段时间里,他比较大方的给赵英华提供了不少的物质支持,包括一部分的现金以及各种名牌礼物。只是两个人后来因为关系注定只能停留在情【河蟹】人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上,不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两个人选择了分手。从对外界确实没有造成太大影响这一点来看。两个人的分手至少从面上来看,应该算是比较和平的,但是私下里到底有没有什么暗地里面的纠葛,仅凭姚向阳一个人的单方面说法也并不那么容易确定,毕竟以赵英华当时的处境来说,过于违背姚向阳的意愿,把事情闹得很大。对她也同样是没有的好处。姚向阳说是赵英华因为不可能有结果。主动提出分手,自己也忍着不舍同意了,实际上到底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儿。除了死去的赵英华没人知道。
至于其他在赵英华遇害当晚出现在她家中一起参加聚会的人,和赵英华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或者证人可以证明,他们都说与赵英华交情平平。没有什么特别的,可是从赵英华和其他几个人的交往情况也不难看出。这个姑娘生前或许并不算是什么左右逢源的角色,但是在对外隐瞒自己和某个人之间实际关系的这一方面,却可以说是“造诣非凡”,如果不是伍博达事后恼羞成怒的谩骂。几乎没有人率先从赵英华这里发现她与伍博达之间密切的往来,如果她自己不说,也没有人知道她对其他人清高冷淡的同时。却又对丁阳这么一个前男友不停的死缠烂打,就连家具厂里面的其他人。也不像是知道她和姚向阳之间关系的样子。所以到底那些极力撇清与赵英华之间交情的人,是真的如他们所说关系普普通通,没有深交,只是普通网友,还是另有隐情,也不得而知。
更别说除了那些当晚与赵英华把酒言欢的群友之外,和她一起租房子的蒋弘亮和苗秋莲也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同样比较值得玩味,一个就为了一千块钱的好处,硬是愿意帮一个来路不明的前男友偷赵英华的东西,还顺便假公济私的给自己的女朋友也偷了一条项链,另外一个就是对所有出现在自己男朋友周围的适龄女性都充满了戒备和敌意,觉得谁都想要勾搭自己的男朋友,并且还对赵英华的种种名牌眼红嫉妒,指桑骂槐,对外却又装得相处和谐的模样。从苗秋莲之前的种种表现来看,她的嫉妒心可以说是非常的强,凡是出现在她那个男朋友身边的适龄异性,都可能被她当成是假想敌来加以排斥,当然了,咱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会有这么荒唐的想法,可能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也有可能是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总之苗秋莲对于她男朋友周围的异性那种攻击性,大家也算是有目共睹的了,谁也不能保证她到底有没有把同住一个屋檐下的赵英华算在内啊。”
“可是,之前她曾经和住在一起的女室友,因为蒋弘亮的缘故闹得很不愉快,最后是以搬走不住在一起来解决的,如果她真的对赵英华有那么深的不满,之前也试过指桑骂槐,为什么不像之前那样,要么赶走赵英华,要么自己和蒋弘亮搬走,非得大动干戈的把人给杀掉呢?”方圆还是觉得有些说不通。
唐弘业抓了抓头发:“我的意思倒也不是说苗秋莲就一定是杀害赵英华的凶手,我要是能证明这件事,咱们不就不用在这儿费脑筋了么,我只是说不能够排除苗秋莲的嫌疑,反正咱们这一次都已经把范围圈得那么大了,也不差她一个么。”
方圆点点头,她认为苗秋莲嫌疑不大,也只是个人的观点而已,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把苗秋莲排除在外,嫌疑不大不代表完全没有嫌疑,现在确实也是每一个有可能有嫌疑的人都不能轻易放过的时候,并且唐弘业那句话说的也的确是很有道理的,谁也不能证明与赵英华当晚发生关系的那个人,和凶手一定是同一个人,所以她便很虚心的接受了唐弘业的说法,没有再提出什么异议来。
戴煦只是始终没有太发表这方面的观点,他沉默的思索了半晌之后,把话题拉向了被蒋弘亮服下的镇静剂这件事上面。
“咱们可以确定的是,在赵英华遇害当晚,作为室友之一的蒋弘亮确实服用过镇静剂,这一点咱们从第二天带他到公安局里面进行抽血化验,从他血液中残留的酒精成分和镇静剂成分就可以加以证实,这本身是没有什么悬念和疑问的,”戴煦在思索之后,开口对其他人说,“那么最大的一个疑问就在于,到底是什么人给蒋弘亮服下的镇静剂,那镇静剂又是什么时候被放进酒里面去的,要知道,除非是液体,否则一般的片剂镇静类药物如果不碾碎的话,是很难溶解于啤酒之类的液体饮料的,就算是碾碎了掺进去,也需要碾得很碎,确保粉末足够细腻,这样才不容易被人喝出药片的残渣,发现异常。那么这个下药的人,很显然是需要事先就加以准备的,目标也十分明确,就是要给蒋弘亮。”
“所以你的意思是……”戴煦的这番话隐含着某种意思,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汤力听出了一些端倪,“下药的人就是凶手?”
“我确实是有这样的一种倾向,”戴煦点点头,没有否认汤力的结论,“虽然说蒋弘亮说出来的那种解释乍听起来也有几分道理,但是细想一下又有些说不通,当天在场的人,包括赵英华本人在内,都是成年人,并且据法医时候检查的结论来看,当晚在与人发生关系的时候,赵英华也没有做出过反抗,完全是出于自愿的,那么这样一个你情我愿的行为,真的需要为了掩人耳目就不惜大费周章的给蒋弘亮这个室友下药么?除非蒋弘亮有偷窥癖,否则为了更方便就给人下药,这很显然有些多此一举了。这样一来,那个下药的人不管是不是与赵英华发生关系的那一个,目的都一定比蒋弘亮认为的那个原因要更严重,那人不希望被打扰的绝对不是单纯的男女之间的那点事情,而是为了防止对赵英华下手的时候会突然冒出来一个目击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