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116章 合适人选

工程代号521 第116章 合适人选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耀华非常清楚,研究室主任人选,科研水平和工作能力必须出类拔萃,但资历、人品和社会阅历也不可忽视,否则,在科研人员扎堆的单位,将难以得到大家认可。

虽然郭新民参加工作还不到两年时间,但他独立完成了T**T400的研制任务,在陈耀华的指导下,他还完成了T**T400的产业化,不仅如此,自从加入专家小组以后,郭新民表现出来的科研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令人刮目相看。

除此之外,通过这一年多的观察,陈耀华认为郭新民在职业道德、人品和为人处世等方面,也有上佳表现,所以,在研究室主任人选上,他第一个想到了郭新民。至于社会阅历尚浅,这倒是事实,但老陈认为,社会阅历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自然会丰富起来,这对其本职工作没有太大影响。

见陈耀华主意已定,周玉明没有再说什么,虽然觉得郭新民稍显年轻,但他也认为没有比郭新民更合适的人选。

放眼整个T**研究室,钱章良和孙良才是老资格的科技人员,他们的资历几乎跟陈耀华相当,但因为专业、人品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原因,他们两人显然都不适合当研究室主任。

五十年代末分配到521工程的几批大学毕业生,除了周玉明和许巍表现突出,田海涛和唐建林也还不错,其他人表现平平,不堪大用,但周玉明现在是521工程办公室主任,下一步可能还另有任用,许巍是521工程生产基地负责人,他们两人已经担当重任,现在的岗位离不开他们。至于田海涛和唐建林,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都不足以胜任研究室主任的工作。

高建生和黄哲明现在都是课题组长,虽然他们表现突出,是六十年代初分配到521工程那几批大学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但其综合素质还有一定差距。

倒是入职时间不到两年的郭新民,因为受教育程度更高,理论基础扎实,参加工作后独立完成了T**T400的科研课题,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等等,都符合研究室主任人选条件。另外,从培养新人的角度考虑,郭新民也是合适人选。

最终,经陈耀华提名,组织部门考核,院里决定任命郭新民为521工程指挥部T**研究室主任。

在接到正式任命的红头文件之前,陈耀华找郭新民谈话,向他提前透露消息,郭新民觉得有点突然,“主任,我还是想待在基层课题组搞科研。”

“担任研究室主任,不会耽误你搞科研,你可以兼任课题组长和项目负责人嘛。说实话,我就兼任了很长时间的课题组长和项目负责人。”

“可我没有多少工作经验,就怕顾此失彼,把工作做不好,辜负领导的期望。”

“只要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就能做到两头兼顾,啥也不会耽误,我相信你有这样的能力。”

郭新民从内心感激领导的信任,他暗下决心,一旦获得正式任命,将兢兢业业,竭尽所能把工作干好。

卸下科研管理的重担,陈耀华潜心于521工程各项业务的发展壮大,他的目标不仅要把特种密封材料的规模和性能做到全国最大最强,将来还要参与国际竞争。

但是在一次会议上,销售人员反映,最近几个月T**材料遇到的销售阻力越来越大,这引起了陈耀华的重视。通过调研,他发现市场上出现了多个品牌的T**材料,其中不乏国外大公司的进口产品,还有国内一些乡镇企业和个体民营企业的产品。

还没做好参与竞争的准备,竞争对手便蜂拥而至,这不免让陈耀华有些措手不及,但老陈毕竟是这方面的国内顶级专家,经过冷静分析,他发现市场上那些T**材料,几乎都是低端产品,甚至连T**T200系列产品都很少见。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在一次产销联席会议上,陈耀华一边让销售部门降低销售价格,一边让生产基地逐渐减少低端材料的产量。

“陈总,只要价格松动,就凭521工程的名气和产品质量,咱们的竞争力还是最强的,干嘛要降低产量啊!”

“521工程不参与低端产品的竞争,价格降低后,低端产品的利润将会大幅下降,最初的几种T**低端材料已经在521工程生产了二十来年,现在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淘汰低端产能,扩大高端产能,521工程应该勇于面对挑战,不断开发新产品,积极抢占高端产品市场。”

“陈总,高端市场就没有竞争吗?即使目前没有国内的竞争对手,会不会面临进口产品的竞争?”

“据我所知,国外这方面材料做得最好的是莫顿公司,在调研期间,我特别关注了他们的产品,除了低端材料,在国内还没见到莫顿公司高端产品的影子,我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端材料,他们不会轻易出口,除非跟他们国家是战略上的盟友。”陈耀华分析道。

不断开发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做高端产品,这是陈耀华为521工程设定的新目标,但要把目标变成现实,需要郭新民领导的T**研究室加倍努力地工作。

应对竞争的最佳办法唯有技术创新,因为陈耀华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科研开发,这么多年来无论机构如何变动,他始终紧紧抓住T**研究室不放,才陆续开发出了T**材料的一系列衍生产品,使521工程这个机构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由于T**研究室的存在,面对国内外的挑战者,陈耀华信心十足,因为521工程具有得天独厚的研发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只有521工程指挥部具有如此强大的研发能力,而国外除了莫顿公司,其他竞争者鲜有这样的创新能力。

新的目标摆在面前,郭新民十分清楚T**研究室肩负的重任,他不仅要求每个课题组长和项目负责人勇挑重担,更是身体力行,准备率先担负起T**T600的研制任务。

但是,在已经攻克了T**T500研制难题的情况下,研制T**T600的技术难度似乎不会如想象那么大,所以,陈耀华对郭新民的举措不以为然。

“新民,你还是应该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敢于往他们肩上压担子,不能啥事都冲在最前面,你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如果精力允许,我建议你最好更多地关注T**T700,从公开报道的资料得知,莫顿公司第七代高性能密封材料,将在明年下半年,最晚后年投入实际应用。”

陈耀华紧盯该领域的国际科技前沿,随时关注国际上的最大竞争对手莫顿公司的一举一动,通过近三四年的不懈努力,521工程将跟莫顿公司在产品上的技术代差缩小到一点五至两代,这样的追赶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但陈耀华并不满足于此,他想进一步缩小跟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甚至跟莫顿公司并驾齐驱,这就要求T**研究室的全体科技人员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研究室主任郭新民的单打独斗。

按照老陈的设想,他建议让其他课题组承担T**T600的研制任务,而郭新民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抽出精力探索T**T700的技术方案。

就在陈耀华带领521工程的技术人员奋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时候,一个艳阳高照的上午,他的办公室突然进来两位陌生的客人,对方递上名片,自称来自于老陈的家乡。

听说话口音,确实跟陈耀华位于南方老家那个地级市的方言几乎一样,但自从父母到北方跟他生活在一起之后,老陈已经快十年没回老家了。

陈耀华起身招呼客人在简易沙发坐下,沏了茶放到客人面前,“请问你们找我有什么事?”

客人跟老陈套了一通近乎,最后道出此行的目的,原来,他们是陈耀华老家的一家乡镇企业负责人,前些年开始做密封材料,不知从哪里知道陈耀华是这方面专家,不远千里前来拜访,“陈总,我们想请你当顾问,报酬方面你开个价就行。”

陈耀华两手一摊,“我是国家工作人员,单位给我发着工资,怎么可以为你们当顾问呢?”

“陈总,你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给我们当顾问,不会耽误你在单位的正常工作。”

“哦,我明白了,你们想让我利用业余时间挣外快,这主意倒是不错,但你们请我当顾问,无非是想得到业务上的帮助,只不过在为你们提供帮助的时候,势必损害我们单位的利益,这件事我认为不妥。另外,我工作繁忙,也没有业余时间可以利用。”

对方似乎很有耐心,“陈总不要急于拒绝嘛,南方得风气之先,尤其家乡那边环境非常宽松,是干事创业的热土,你没有时间不要紧,可以派你的助手帮我们指导,我们照样付给你报酬。”

“两位老乡,你们远道而来,中午我请你们吃饭,但这件事请就此打住,没有商量的余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