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13章 阶段性成果

工程代号521 第13章 阶段性成果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难怪陈耀华喜上眉梢,七批样品的测试结果均令人满意,其中三批样品的有关性能指标已经超出了多个行业的使用标准,即使性能稍差一些的另外四批样品,也达到了要求较低行业的使用条件。

陈耀华得把这个喜讯首先告诉在科研一线连续奋战了三四年的基层科技人员和试验工人,让他们紧绷的神经和疲惫的身体放松一下,他拿起测试结果汇总表和分析测试原始记录正准备离开办公室,研究室支部副书记老白推门而入,“你回来的正好,有件事我得告诉你,咱们的实验结果出来了。”陈耀华起身说道。

“哦,结果怎么样?”

“七批样品经过分析测试,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了使用标准,个别批次的性能甚至要高于实际要求。”

“好啊!连续奋战了三四年,终于可以松口气了!”老白也很高兴。

“我去跟职工们通报一声,一会儿再向院领导汇报。”

陈耀华首先来到他亲自带领的材料合成课题组,职工们正在各自忙碌,他略感兴奋地招呼道:“大家稍微停一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咱们前几天制备的七批样品,测试结果已经出来了!”

主任明明说的是好消息,职工们自然更加高兴,他们过来围在陈耀华周围,“太好了!总算没有辜负大家这几年的努力!主任,样品各项性能指标怎么样?”

“都在这里,拿去自己看吧。”

对于测试结果,只有技术人员,特别是陈耀华的四名助手最感兴趣,一般职工根本不关心具体数据。

依次传阅了测试结果汇总表,田海涛感慨道:“没想到第三批、第五批和第六批样品的性能如此之好!”

“从测试结果看,这七批样品都不错,除了性能比较突出的这三批,其余批次也达到了使用要求。”许威接话道。

“可是,毕竟七批样品的工艺条件不完全一样,将来用哪种工艺条件定型生产呢?”在唐建林看来,这个问题成了幸福的烦恼。

“嗯,这倒是个应该注意的问题,毕竟工艺条件不一样,生产成本会有差异,这影响到将来的产品定价。”周玉明考虑的似乎更长远。

助手们的话提醒了陈耀华,但他认为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是啊,工艺条件跟材料性能和生产成本密切相关,从试验过程和样品性能测试结果不难看出,合成过程工艺条件越苛刻,密封材料性能越好,相应的生产成本就越高。根据这个关系,将来是否可以把密封材料分成若干等级呢?等级越高,材料性能越好,价格当然也高。”

跟助手们的这番闲聊,让陈耀华萌生了一种想法,这正是将来密封材料分级分类的原始依据。

和本组的同事们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后,陈耀华又把消息告诉了负责原料研制的其他三个试验组,虽然他们跟T**没有直接关系,但作为配套的分项目,没有其他三个试验组提供合格的原料,T**材料根本无从谈起,所以,陈耀华对三个原料分项目的负责人非常尊重。

转了一圈,陈耀华最后来到天晨材料研究院办公楼,他在院长办公室的门上敲了几下,随即听到一声“请进!”

见陈耀华推门进来,梅院长抬头看了一眼,“耀华呀,有什么事吗?”

尽管两人是521工程的正副总指挥,除非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困难,否则,陈耀华很少到院长办公室打扰。

“没有其他事,梅院长,我来向你汇报工作。”

“哦,你坐吧。”梅院长指着办公桌对面的椅子,示意他坐下说话。

陈耀华向梅院长汇报了近两个月的工作,报告了最近七批样品的检测结果,并把手头的检测数据汇总表递给院长。

虽然梅院长是521工程总指挥,但他仅仅挂个名,具体工作完全由陈耀华负责,他作为全院的行政一把手,对521工程的情况只能是略知一二,面对偌大一张填得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梅院长根本不可能仔细查看,他只随便浏览了一眼,主要还是听陈耀华的口头汇报。

把数据汇总表放在桌上,梅院长略显高兴,但有上次的教训,他也非常谨慎,“从测试结果来看,这次得到的材料样品,各方面性能都不错,只是不知道分析检测过程做的是否仔细?可别出现什么疏忽。”

梅院长担心的事,陈耀华心知肚明,他耐心解释道:“院长放心吧,在对最近七批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之前,我特别嘱咐分析中心负责人,要他们在工作中慎之又慎,力求把数据做到既精又准。”

“如果这样的话,我就真的放心了!”梅院长眉头彻底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说实话,有上次那个教训,我比谁都谨慎,就害怕空欢喜一场。其实,我们两个多月前的试验样品,就有不错的性能,为了稳妥慎重,我宁愿推迟一段时间宣布结果,便又在优化试验条件下,专门制备了几批样品,就是现在看到的结果。”

“很好!521工程总算有结果了。不过在你看来,现在是不是可以向部里汇报呢?”还是因为上次的尴尬,让梅院长格外谨慎。

陈耀华非常爽快,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你现在就可以向部里汇报天晨材料研究院取得的成果。”

梅院长拿起桌上的一部专用电话,当即要通了上级机构主管科研攻关项目的部门,他向主管领导简要汇报了521工程的进展和目前取得的成果。

“你们最好带着样品进京,部领导想当面听你们的详细汇报。”

“要不要书面材料?如果需要详细的书面报告,可能需要再等十来天。”梅院长很有经验,他知道准备一份大型攻关项目的总结报告,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详细书面报告可以先等一等,但你们最好尽快来部里进行当面汇报。”

放下电话,梅院长看着陈耀华,“听见没有,部里要咱们尽快去当面汇报,催的这么急,不知道什么意思?”

“那就去吧,梅院长,咱们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你准备一下,咱们明天进京。另外,最近的样品还有多少?带上那些样品。趁这几天空闲,你最好安排些人手编写试验总结报告,上级部门早晚会要这些书面材料。”

第三天上午九点左右,上级机构的主管领导刘司长接见了梅院长和陈耀华,他们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向刘司长汇报了521工程的攻关经过和现已取得的成果。当天下午,他们继续向领导汇报工作,并展示样品和测试结果。

刘司长对天晨材料研究院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详细询问了研制过程中遇到哪些巨大障碍,以及克服困难的经过。

陈耀华显得非常谦虚,轻描淡写地提及克服困难的经过,然后问道:“刘司长,521工程可以结题了吧?”

“什么?结题?你把这项工程想的太简单了!”这位刘司长五十来岁年纪,鼻梁上架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转身从文件柜里取出一份打印材料递给陈耀华,“你跟梅院长先看看这个,我再跟你们谈今后的工作。”

两人并排坐在一张简易沙发上,陈耀华把材料递给梅院长,老梅接过去翻了翻,他的专业不是这个,对其上的内容只有个大概印象,然后又把材料回递给陈耀华,“还是你看吧,你是这方面专家。”

这是一份工业科技汇编,陈耀华从目录上看到密封材料一章,翻到有关章节,主要是讲国内各工业领域对密封材料的需求趋势。

因为时间有限,陈耀华还没看完,刘司长说道:“你们拿回去慢慢看吧,这上面的很多需求趋势,对你们今后的科研开发方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刘司长,我们接下来该做哪方面工作呢?”

“这正是让你们到部里当面汇报工作的目的,你们现在取得的只是阶段性成果,离521工程的立项初衷还有一段距离。现在取得的这些成绩,只说明这种高性能密封材料可以研制出来,但521工程的目的是要解决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工业等诸多领域的实际需要,显然,这个目的还远未达到!”刘司长是国家层面的行业主管领导,自然站得高看得远。

“科技攻关的目标,除了证明这些材料可以被研制出来,还怎么解决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各领域的实际需要呢?”梅院长是基层科研机构负责人,对行业趋势和政策走向自然缺少全局性的把握。

“让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工业化和产业化,用实实在在质量过硬的产品,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工业各领域的需要,只有做到这一点,521工程才算完全达到了立项目的。”

“让科研成果实现工业化产业化,这不是那些生产型企业的事吗?我们作为科研单位,没有这方面义务啊!”梅院长说的是一种普遍现象,科研单位确实只管科研,不管应用。

作为行业主管领导,刘司长当然知道这样的现状,但他希望做出改变,“靠企业对科研机构的成果实现工业化产业化,那是被动的,因为缺乏沟通,企业几乎不知道科研机构有哪些成果可以实现产业化。所以,我提倡科研机构应该主动把自己的成果利用起来,一方面可以向市场提供优质产品,为社会做贡献,另外,也能给自身创造经济收益,两全其美的事,何乐不为呢?”

这样的观点令梅院长和陈耀华耳目一新,他们认为今后可以多加尝试。

但是,面对现在所取得的T**成果,陈耀华和梅院长不知道如何让其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工业的实际需要,“刘司长,如果让我们在本单位实现T**产业化,天晨材料研究院一无资金,二无厂房,三无设备,可以说一穷二白,我们该从哪方面着手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