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19章 货比三家

工程代号521 第19章 货比三家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根据职责范围,521工程实行总指挥负责制,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具体执行,杨副院长很清楚,他既不是项目的总指挥,也不是副总指挥,当然无权对521工程的有关事务指手画脚。

外人有所不知,杨副院长的岳父是机修厂老韩妻子的一个远房叔叔,论起来他跟老韩有点亲戚关系,不过要不是老韩为设备加工的事找过他两次,杨副院长绝对不会过问这件事,毕竟他知道这样做是越权行为。

陈耀华这话让杨副院长觉得刺耳,无论如何,老杨觉得自己是上级领导,他认为陈耀华这样说话是对他不敬,但又害怕陈耀华把这件事捅到梅院长那里。

思虑一番后,杨副院长解释道:“我又不是521工程总指挥,哪有决定权呀!我只是提个建议,耀华同志,你别想多了,我这个建议的目的,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正机修厂的一百多号人整天呆着没事干,让他们为你们的项目加工设备,一方面为他们找到了事做,另外,也可以为项目节省一些成本。”

“杨院长,你的想法当然好,但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也是有原则的,那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能耽误工期,价格也要合理,否则,即使我没意见,梅院长也不会同意。”陈耀华故意搬出一把手。

“你的意思,就不考虑咱们本院的机修加工厂了?”

陈耀华想了想,“也不是完全将他们排除在外,要不这样吧,咱们来个货比三家,谁承诺的质量最好,价格最合适,工期最短,就让谁加工这批设备,你看怎么样?”

按照这个条件,杨副院长觉得老韩他们胜算不大,但面对陈耀华的合理提议,老杨再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设备图纸定稿以后,按照部门分工,陈耀华将设备蓝图交给院供销处负责仪器设备采购的部门,并提出采购条件,一再要求采购人员货比三家。

一晃十天过去了,梅院长还没得到市教育局修副局长的回音,虽然他也是整天忙个不停,但他这种级别领导,承诺的事绝不会口头说说而已,老修当时答应一个星期给他消息,现在已过十天,尽管陈耀华前天来谈工作并未催问那件事,但他有点坐不住了。

梅院长抓起桌上的电话摇了一通,“交换台,给我转接市教育局修副局长办公室。”

电话很快接通了,梅院长首先说道:“修局长吗?我是天晨材料研究院老梅。”

“梅院长?你好你好!你是为了那件事吧?”老修倒是热情。

“打扰你工作,不好意思啊。当时你说一个星期给我消息,今天已经第十一天了,我想问问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上次我就说过,现在市内小学教师编制紧张,事情不好办呀!我联系了多所小学,都没有空余岗位。”

“也就是说这件事没法办了?”梅院长颇感失望。

老修考虑了一下,“也不是没法办,虽然市内小学没有编制,不知你们那位职工的女朋友愿不愿意去郊区乡镇的小学?那里有岗位。”

“郊区乡镇小学?哎哟,这可说不好,这种事我不能替别人当家。呃,你说那个乡镇小学离市区有多远?上下班交通问题怎么解决?食宿是否方便?”梅院长想的倒很周到。

“学校离市区大概二十公里,上下班有市里的长途汽车从那里经过,交通费用自理,星期一到星期五住在学校,星期六下班才能回市里,食宿方面,学校有宿舍和小食堂。”

“哦----,我通报一下,让他们自己决定吧。”

梅院长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说修副局长没给帮忙吧,人家还真给安排了单位,不过他对这个结果很失望。

小周的女朋友本来就在老家的乡镇小学当老师,如果调到这边还是去乡镇小学,而且每个星期只能礼拜天回家一次,平时还是两地分居,来往学校和市区的交通费还得自理,这样的调动没有多大意思!

虽然梅院长对结果并不满意,但他随后还是把消息告诉了陈耀华,“你转告小周,让他跟女朋友商量一下,如果不愿去乡镇小学,咱们再想办法。”

陈耀华也觉得这个结果对解决小周的实际问题没有多大帮助,在向周玉明通报情况时,他一再声明:“梅院长说了,如果你女朋友不愿去乡镇小学,还可以继续想办法。”

毫无疑问,对结果最失望的当然是周玉明,好在有梅院长那句话,他觉得事情并没有绝望,于是马上给女朋友写了一封信,把情况作了说明。

过了六七天,周玉明收到回信,不出所料,在信中他女朋友拒绝调去乡镇小学任教,这让周玉明十分沮丧。

得知情况后,梅院长跟陈耀华商量,“你问小周,他女朋友愿不愿意到咱们单位工作?”

“到咱们院工作?”陈耀华略感吃惊,梅院长所说的另想办法原来是这个!“可是小周他女朋友是小学教师,专业上跟咱们单位不对口呀!”

“随着图书资料的增加,情报室图书馆缺少一两名管理人员,他们已经给我打过两次报告,再不解决有点说不过去了。小周他女朋友是小学教师,虽然专业知识有所欠缺,但起码的图书管理知识还是具备的,我认为她适合做这个工作。”梅院长考虑这个问题,看来不是一两天了。

“好,我这就转告他。”说完,陈耀华匆忙离开了。

当周玉明从陈耀华这里知道消息后,简直是喜出望外,“太好了!没想到梅院长能给我们安排这么好的工作!我马上写信,把消息告诉女朋友。”

因为害怕女朋友嫌专业不对口,在信中周玉明一再淡化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强调其舒适的工作环境,这番用心果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回信中,周玉明的女朋友表示愿意尽快调过来。

供销处负责仪器设备采购的工作人员,向陈耀华送来一大摞资料,“陈主任,这是你让我们落实的几家设备生产单位的情况,这上面有设备报价、质量保证和工期,请你过目。”

陈耀华草草看了一遍,“唉,这上面怎么还有咱们本院的机修加工厂呢?”

“你不是让我们货比三家嘛,杨院长告诉我们,机修厂是咱们自己的设备加工单位,本着肥水不留外人田的原则,他让我们把机修厂的情况放在这里跟其他单位进行比较。”

“哦,这个情况我知道,你们回去吧,等我看完了各家的详细情况,最后再做决定。”

用了半天时间,陈耀华终于看完了各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情况,给他印象深刻的有两家企业,不仅质量信誉良好,而且工期短,但报价比其他几家要高百分之十,这说明企业有实力,技术力量强,否则不敢保证这么短的工期,而且优质优价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计划经济时代,所有成型的标准设备都是全国统一价格,但这种试验性质的非标设备就不一样了,因为都是第一次加工制造,成本和所用工时各不一样,各家的报价和工期自然也就不尽相同。

陈耀华注意到,本院机修厂的报价是最低的,但工期比较长,他觉得老韩一定知道了其他厂家的报价,故意把他们的价格放到最低,老韩想用这一招说服有关领导,最终拿到这批非标设备的加工合同。

通过综合分析,陈耀华圈定了价格较高,信誉良好,但工期最短的两家企业作为这批设备的加工单位,把包括本院机修加工厂的其他单位排除在外。

面对这种情况,供销处负责仪器设备采购的工作人员有点为难,“陈主任,你把机修加工厂排除在外,这让我们很不好做呀!”

“怎么不好做?”陈耀华显然是在明知故问。

“你又不是不知道,杨副院长是倾向于让咱们本院的机修加工厂做这批设备的,你把机修厂完全排斥在外,他会怎么想?”

“他是跟我谈过这件事,但我的原则是货比三家,当时我跟他讲得很清楚,我想他是理解的。”

“但你选的这两家单位报价并不低呀!我们跟杨副院长没法交代,要不你跟他交涉清楚了,再交给我们具体承办吧。”采购人员很为难的样子。

陈耀华毫不犹豫地说:“可以,这事儿你们先别管,我现在就去找他交涉。”

在杨副院长办公室,陈耀华把手头的资料往桌上一放,向老杨陈述了选择设备加工单位的原则,“从设备报价、工期和企业信誉等方面综合考虑,我选择了这两家单位。”

“哟,你还真把咱们本院的机修加工厂排除在外了?”老杨皱眉问道。

“杨院长,让机修厂加工这批设备不合适呀!”

“怎么不合适?难道就因为他们报价最低?说了半天,看来你的原则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虽然我不是521工程总指挥,但我主管全院的采购业务,有责任对价格进行把关!国家的科研经费来之不易,该节省的就得节省!”老杨似乎想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

这通训斥让陈耀华始料未及,他定了定神,“杨院长,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听我给你详细解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