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48章 实际效果

工程代号521 第48章 实际效果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许长期主管后勤工作,对有关政策不甚明了,原以为天晨材料研究院有了生产性收入和可以支配的资金,他这个主管后勤的副院长就可以大干一场,为全院职工的住房和福利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哪知事情根本不是如他想象那么简单,梅院长的提醒,让老许再度失望。

计划经济时代,只要列入国家计划的产品,都不存在销售问题,产品销售完全按计划调拨,但获得的利润也不能随便支配,而是先上缴给有关部门,再根据情况往下拨付,特别像天晨材料研究院这种部属科研机构,即使自己能够创造经济收益,自由活动的空间也非常有限。

听了梅院长的一番解释,老许觉得自己的理想又将落空,“如此说来,你刚才提到的好消息,对解决天晨材料研究院的职工住宅问题,也没啥帮助呀!”

梅院长总是冷静的,面对现实,他既不盲目乐观,也不唉声叹气,站在他的高度,他始终能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不要这么悲观嘛,我不是说过吗?521工程的主要意义在于为国家建设和国防工业提供性能优异的T**材料,但项目毕竟是天晨材料研究院研发成功的,而且项目的产业化又放在咱们这里实施,它总会带来一些利益上的好处。”

“怎么体现呢?如果按照你那说法,我看不到对天晨材料研究院的任何益处。”

“现在看不到,但我认为将来会体现出来。只要521工程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创造的收益即使全部上缴,咱们再向上级机构申请资金,我就不相信还会像现在这么难。”梅院长认为,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话自有其道理。

“不是还要打报告向上级机构申请吗?麻烦一点也没少!”老许气呼呼地说。

“那没有办法,虽然麻烦照样少不了,但申请资金的优先权总会有一点,对我来说,这就很不错了。”梅院长见多识广,他现在是个容易满足的人。

“哎哟,如果按照你这说法,三年之内能让职工住宅紧张状况得到缓解,就算是快的。”

“嗯,差不多吧。凡事不要着急,关键是你再着急也没有用,程序得一步步走,审批得一道道过,民间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的心情我很理解,但咱们也要面对现实。”

虽然单位各项事务都有专职副院长分管,但哪一方面做的不好,作为全院的行政一把手,梅院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许副院长分管后勤,职工住房紧张状况得不到缓解,令他心急如焚,对于住房问题,梅院长为此又何尝不是焦虑不安?这些年来,哪次进京开会,不是一有机会就找上级机构主管部门负责人诉苦?因为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梅院长早就觉得愧对全院职工。

许副院长提出贷款修建职工住宅,方案虽然不可行,但梅院长赞赏他这种积极工作的态度。一旦521工程建成投产,即使情况不会像老许想象的那么乐观,毕竟条件更加成熟,解决职工住房的问题就多了几分希望。

......

新职工岗位培训已经进行了三个来月,这天下午,陈耀华和周玉明从设备安装现场回来,途径521工程工业化试验装置小生产基地,他突然刹住自行车,“走,进去看看新职工培训情况。”

两人来到小生产现场,不动声色地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一连观察了多个岗位的操作情况,既没发现一个老师傅给新职工讲解操作过程,也没见到新职工主动上前询问,积极跟随老师傅学习操作技能的现象。

“这不对呀!这次岗位培训,你跟这里的工段长是怎么交代的?”陈耀华侧身看着身后的助手。

周玉明也觉得奇怪,“我一直跟他们强调,培训过程要按照指挥部制定的程序进行,看来在具体执行时打了折扣。”

“叫人把这里的工段长找来,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儿!”

不一会儿,工段长来到跟前,陈耀华劈头盖脸地问道:“指挥部交给你的岗位培训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了?”

“岗位培训......,一直在做呀!怎么啦?哪个地方做得不对吗?”工段长一脸茫然。

“一直在做?这么多岗位上怎么没见到老师傅跟新职工的互动?一个也没有!”

工段长这才意识到领导不高兴的原因,“陈总,事情是这样的,新职工们不是已经参加培训两三个月了嘛,即使‘上一休二’,他们对本岗位的操作过程也很熟练了,所以,你现在看不到新职工跟老师傅们的互动,刚开始那段时间,不仅老师傅们教的认真,新职工们学的也很积极。”

“本岗位的操作都很熟练了?你是对他们进行过考核?还是听他们自己说的?”

“这个......,我听他们自己说过,也听岗位上的老师傅们说过。”

“那不行!要看实际效果,这两天让指挥部出面,对各岗位的新职工进行考核,过关了,轮转到另外的岗位继续培训,不能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了。”

陈耀华的这番话,实际上是给521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周玉明布置的任务。

从第二天开始,周玉明迅速组织人员对新职工们进行岗位考核,不出陈耀华所料,考核结果跟工段长所言大相径庭,至少有一半人还未达到合格标准。

“幸好及时发现,如果产业化装置投产后,让这些人贸然进入正式生产岗位,将会出现什么后果?”知道考核结果后,陈耀华非常严肃地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周玉明觉得这是自己工作上的疏忽,便主动检讨自己,“把新职工安排进入培训岗位后,我就很少过问这边的事,这是我的责任。”

“行啦,产业化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之中,指挥部事情太多,无暇顾及这边的事也情有可原,要说疏忽,从一开始包括我在内,整个指挥部可能都没把新职工的培训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陈耀华就是这样的人,即使不是自己直接负责的工作,一旦出了问题,也主动承担自己该负的责任。

根据陈耀华的指示,周玉明把通过考核和考核不过关的新职工分为两部分,那些已经通过本次考核的新职工,被转到另外的岗位接受新的岗位培训,而没能通过本次考核的职工,不仅将在原岗位继续接受培训,而且还会受到推迟转正的处罚。

经521工程指挥部讨论,并报请院劳资处批准,决定将新职工的岗位培训期限,跟他们将来的转正时间挂钩,无论是谁,岗位培训期限延长多少,将来的转正就后延相同的时间。

这条措施公布以后,在新职工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有几名未能通过本次考核的新职工找到指挥部讨说法,指挥部工作人员的解释并未平息他们的怨气。

谁都知道521工程指挥部的真正决策者是陈耀华,这几名新职工在指挥部并未讨得任何便宜,他们当然不甘心,便来到陈耀华办公室继续讨说法。

在陈耀华面前,这些人直接表达了对新措施的不满,“陈主任,新职工们都是同时进厂的,凭什么把转正时间跟培训期限挂钩?”

一帮既没有多少文化,又缺乏上进心的年轻人,不把心思用在工作学习上,却反过来挑管理制度的毛病,这本身就让陈耀华很反感,他没好气地问道:“怎么,你们没通过考核,还有功劳吗?”

“我们承认没通过考核,但指挥部为什么不在培训前宣布这项措施?”

在陈耀华看来,作为还没正式上岗的新职工,本应该老实本分,专心于工作学习,如果现在就对单位的规章制度横挑鼻子竖挑眼,将来还怎么管理?

“指挥部的工作千头万绪,新职工的岗位培训只是其中之一,什么时候出 台什么措施,指挥部有自己的工作计划,这一点用不着你们操心。另外,我们曾以良好的愿望认为,即使没有约束措施,大家也会自觉接受培训,尽早熟悉岗位操作,没想到就有那么一些人,不仅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还不懂装懂,企图蒙混过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好用新的措施对大家进行约束,这种做法没有什么不妥!”

陈耀华的强硬表态令几位新职工无言以对,什么缺乏自觉性,不懂装懂,企图蒙混过关,等等等等,不就是针对他们这些人说的吗?

“陈主任,岗位培训前期,我们确实不够认真,这是我们不对,但你也不能用这些话损我们呀!”到这个时候了,这些人还很要面子。

“我说的是事实,无意伤害任何人,但前提是大家要有自知之明!就为指挥部出 台的这条措施,你们几个不检讨自己,反而跑到我这儿讨说法,难道你们认为我会推翻指挥部的决定,为你们几个说话?”陈耀华认为面前的几个年轻人太自以为是了!

原本是来讨说法的,却碰在一颗钉子上,几位年轻人没想到面前这位文质彬彬的主任,是个如此强硬的人,他们面面相觑,没有人再想说什么,有人提议到:“咱们回去吧。”

“那,主任,我们回去了。”

陈耀华巴不得这些人尽快离开,“回去吧,你们不是下班了吗?回去好好休息,用充沛的精力去工作和学习,争取下次考核全部通过。”

第二天,在新职工中间传开了一个说法,说陈耀华是个不好说话,特别强硬的领导,这样的言论很快就传到了陈耀华耳朵里,他心想,对刚入职的这些年轻人严厉一点,其实是对他们的爱护。

在指挥部和周玉明的关注下,新职工岗位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个月后组织的第二次考核,所有岗位的新职工果真全部通过,知道消息后,陈耀华欣慰地笑了。

从原料制备开始,到T**合成,整个521工程有二十余个岗位,假如每个新职工在一个岗位培训一个月,需要近两年时间才能熟悉所有岗位,而产业化装置最多还有五个月就能建成,如果到时候员工培训还没完成,那将是不可思议的!

为了缩短培训时间,指挥部征求陈耀华的意见后,再次作出决定,无论在哪个岗位培训的新员工,只要觉得自己完全掌握了本岗位的操作技能,随时都可以申请考核,一旦合格便可转到下一个岗位继续培训。提前多少时间结束岗位培训,将来就可以获得同样的时间提前转正。

这条措施极大鼓励了新职工们的积极性,在有些岗位培训的新职工,一个星期就申请考核,这样的培训效率,令陈耀华也始料未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