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51章 新的任命

工程代号521 第51章 新的任命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计量设备本来就结构简单,机修厂的工人很快就找到了导致计量不准确的根源,这个错误也算不上多大的麻烦,如果抓紧时间,最多两天就能排除。

但是,正如陈耀华预料的那样,这些人干活根本没有紧迫感,即使周玉明就在旁边盯着,几位工人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歇下来抽烟,一天八小时,真正干活的时间,最多三四个小时。

周玉明虽然是521工程办公室主任,可他毕竟还年轻,他又管不着机修厂的工人,所以,尽管他不时在旁边催促,但机修厂的工人没谁拿他的话当回事儿。

就是这么点活,机修厂四五个工人整整干了五天才完成,好在材料合成釜的制造单位远在外地,等对方赶过来解决了设备的密封问题,已是一个星期以后,所以,由本院机修厂制造的计量容器虽然出了问题,但总算没有耽误521工程产业化项目的试车投产。

因为有很好的工业化试验做基础,产业化项目的投料试车非常顺利,当产品出来以后,陈耀华吩咐检测中心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仔细测试。

过了一个星期,测试中心的组长小汪终于将几批产品的测试结果送到陈耀华面前,并说道:“我们做的很仔细,几项关键指标都是我亲自测试的,结果应该很准确。”

陈耀华从头到尾看了面前的数据统计表,又从抽屉里取出两张类似的表格,一张是小试样品的测试结果,另一张是工业化试验所得产品的测试数据统计情况,他用了足有半个小时,对三张表格中的数据进行了仔细对比,然后抬起头来,脸上带着欣慰的表情,“从测试数据上看,工业化大生产的产品性能,跟小试和工业化试验的样品性能差不多,这证明521工程的产业化取得了成功!”

“这回应该向上级部门报喜了吧?”看见领导少有的欢喜,小汪也跟着高兴。

“是啊,上级领导正在等消息呢。”

陈耀华首先向梅院长和党委李书记汇报情况,知道结果后,两位领导自然很高兴,他们决定以电报的形式把这个喜讯告诉上级部门。

接到天晨材料研究院发去的消息,上级机构主要领导当即打来电话,对521工程成功实现产业化表示热烈祝贺!并决定派遣科技司的刘司长亲自到天晨材料研究院慰问。

梅院长和李书记商量一番后,决定在刘司长前来慰问的时候,举办一个简单的正式投产仪式。

在此后的几天里,天晨材料研究院和521工程指挥部,陆续收到多家用户发来的祝贺电文。

一个星期后,科技司刘司长和工业司的夏司长代表上级部门,到天晨材料研究院对521工程指挥部现场慰问,第二天上午九点,指挥部为521工程产业化项目举行了正式投产仪式,刘司长、梅院长和李书记分别代表上级机构和本院党政领导班子讲话,夏司长当场宣布,将天晨材料研究院的T**各种规格型号的产品,立即纳入全国调拨计划。

不得不说,科技司刘司长当初的建议很有远见,521工程完成小试之后,在申请工业化试验项目立项的时候,刘司长就希望天晨材料研究院一鼓作气,让该项目在本单位一举实现产业化,现在,他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这位科技司长感到非常欣慰。

送走了部里来的两位领导,陈耀华代表521工程指挥部找到梅院长和李书记,商量521工程的后续班子问题。

“两位领导,现在521工程产业化项目一期工程已经正式投产,是不是应该把产业化工厂的领导班子明确一下?”

“这有什么可商量的?还是你们原班人马,继续干就是了。”李书记觉得这不是问题。

“原班人马继续干,这倒没有问题,关键是产业化工厂一期工程有六百多人,如果二期工程上来,职工就得超过一千人,我们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原班人马肯定管不过来呀!”陈耀华解释道。

梅院长点头赞同,“这倒是个问题,耀华同志的意思,想为工厂配备一套专门班子,这件事还真是需要考虑,让T**研究室的领导代管上千人的工厂,精力上确实顾不过来。”

“还有一个问题,去年我去部里汇报工作,人事司的领导告诉我,521工程产业化项目正式投产后,属于生产性质的机构,其管理人员也应该划到企业那边,不能再享受财政拨款待遇。现在项目已经投产,估计用不了多久,上级部门就会过问此事,咱们现在应该想个对策。”陈耀华道。

“还有这种事?”梅院长跟李书记都觉得不可思议。

“如果产业化工厂的管理人员属于企业干部,我估计没有人愿意去那边工作。”陈耀华提醒道。

“可不是嘛,好端端的在科研部门工作,享受财政拨款待遇,谁愿意去企业工作?”

“如果按部里要求那样做,这个生产部门的领导班子很难搭建起来,去生产部门做管理工作没有问题,要是让他们享受企业待遇,不要说科技人员,就是试验工人也不愿意。”

这种同一个单位两种体制的事,两位领导也是头一次遇到,他们一时也拿不出主意,一番议论后,现场陷入沉寂。

梅院长对陈耀华比较解了,在他印象中,只要陈耀华提出问题,必定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尤其是这件事,陈耀华一年多前就知道部里有这个要求,想必也早就有所考虑。

过了一两分钟,梅院长问道:“耀华同志,你认为这件事怎么处理比较合适?”

陈耀华不自然地笑了笑,“我只是汇报情况,主意还是你们两位领导拿,我怎么好说呀!”

李书记摆了摆手,“耀华同志,别想那么多,既然你在这里,这件事还是共同商量比较好,集思广益嘛,谈谈你的看法吧,没有什么不好说的。”

“说说你的想法吧,我知道你一旦提出问题,就已经有解决问题的方案了。”梅院长再次鼓励道。

“想法到是有一点,不过称不上方案。”当着院长和党委书记的面,陈耀华还是有些犹豫。

“有想法就好,先说来听听,这件事太突然,我们连想法都还没有呢。”

陈耀华把思路梳理了一下,然后说道:“就像两位领导刚才说的那样,如果严格按照部里的要求办,产业化工厂的班子可能根本搭建不起来,从新职工中提拔,他们参加工作的时间尚短,现在还没发现合适的人选;如果享受企业待遇,研究室的职工肯定没人愿意去企业工作。所以,我觉得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521工程指挥部这个机构,以模糊体制的形式管理科研和生产。”

“保持521工程指挥部好理解,你这个‘模糊体制’是什么意思?”李书记问道。

“所谓模糊体制,就是在521工程指挥部的机构里面,不要把科研和生产截然分开,有关T**材料的科研和生产,对外继续归521工程指挥部管辖,但内部分工需要明确,否则就体现不出各负其责的岗位责任制了。”陈耀华解释道。

“其实就是对外模糊,对内清晰,是这样吧?”

“是的,对外模糊,可以向上级机构有个交代,一旦有人问起来,咱们可以说521工程这套班子是为T**材料的科研工作服务的,实际上机构内部有一部分从事生产管理的人员,但这些人仍然享受原来的待遇不变,他们并不是企业干部。”陈耀华进一步解释道。

“这不就跟我刚才说的原班人马是一回事吗?”

“李书记,如果单指521工程这个机构框架而言,确实跟你说的意思差不多,但要想实现模糊体制的管理形式,需要对机构进行大规模改造和人员扩充。”

“谈谈你的具体想法吧。”梅院长道。

“我也只有个大体设想,说不上多么具体。连同科研和生产,现在的521工程指挥部,是个管理着上千人的机构,既负责科研管理,也有生产管理,不仅原有管理人员显然不够,而且原来的职责部门也需要增加。”

梅院长已经基本弄清了陈耀华的思路,“要不这样吧,521工程指挥部继续保留,耀华同志升任总指挥,下设科研和生产两个分部,因为你对基层人员最了解,由你提名分部负责人人选。除了设置科研和生产分部,还需要设置哪些分支机构,也由你确定。”

陈耀华连连摇头,“不不不,虽然我跟梅院长的设想差不多,但我不仅不会担任521工程总指挥,甚至连现在这个副总指挥的头衔我也想辞去,我的愿望还是待在基层课题组做科研工作,那才是我的本行。”

“耀华同志,我还有话要说呢,你干嘛这么着急推辞呀!首先,我赞同梅院长的提议,让你升任521工程总指挥;另外,521工程是个上千人的机构,我提议在521工程办公室设立总支部,由你担任总支书记;第三,我建议将521工程升级为副院级机构,请梅院长报请上级部门批准。”

李书记的三条建议,都得到了梅院长的赞同,这是天晨材料研究院党 政一把手的一致意见,实际上是对陈耀华新的任命,但老陈对此却并不领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