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59章 两全其美的事

工程代号521 第59章 两全其美的事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老白是521工程指挥部专门负责党群工青的专职副书记,为了让陈耀华专注于管理和科研工作,经院党 政部门主要领导特批,只要不涉及业务方面的会议,一般情况下,521工程指挥部均可由老白代替陈耀华出席。

虽然院办在电话通知中没有告知会议内容,根据以往惯例,需要陈耀华亲自出席的会议,大半跟业务有关。

幸好考察第一批配方的试验已经结束,陈耀华这两天也抽得出时间。

当天下午,陈耀华按时下班,两个孩子已经放学回家,正在写作业,老陈上前问长问短,孩子们都用一种陌生的眼光看着他。

“怎么,你们两个不认识我了?”

“认识,怎么好长时间都见不到你了?”

陈耀华伸手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对不起,爸爸太忙了,现在不是见到了吗?”

孩子们不再理他,陈耀华不太会哄孩子,觉得很无趣,他转身进了厨房,准备帮范红英做晚饭。

“孩子们难得见到你,不跟他们待在一起,你跑到厨房干什么?”范红英不经意地问道。

“嗨,这两个家伙跟我一点也不亲近,他们不搭理我,还不如来厨房帮忙。”

“这不能怪他们,两个孩子都一个多月没见到你了。”

“是啊,都怪我。”陈耀华乖乖承认错误。

老陈早就摸清了范红英的脾气,只要乖乖承认自己的不是,再大的气她都会消了。

晚饭时,桌上的气氛有点沉闷,陈耀华故意逗两个孩子说话,可孩子们只顾闷头吃饭。

“你们两个怎么回事儿?为什么不跟爸爸说话?”范红英放下筷子问道。

老大是女儿,冲母亲说道:“我们不是不理爸爸,只是觉得他离我们有点远。”

“看见了没?以后即使工作再忙,隔几天也要跟孩子们见个面。”范红英告诫道。

......

第二天的会议在天晨材料研究院办公楼的大会议室举行,因为实验室的事耽误了一阵,陈耀华到达会场时,会议室已经座无虚席,主管科研的副院长正要讲开场白,见陈耀华进屋,又停了下来,“耀华同志,快找个位置坐下。”

陈耀华拉把椅子坐在会议桌的下首一角。

据会议主持人介绍,参加会议的除了本院主要领导,还有院科研处和对外合作处处长,以及各研究室的主任,除此之外,坐在对面的,是本市一位副市长和市里主管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部门领导。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地方经济部门希望得到驻地中 央机构的支持,对本地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帮助,这实际上是一次地方政府与驻地机构的联谊会。

虽然没有给521工程指挥部和各研究室分配具体任务,但梅院长在会上代表天晨材料研究院作了表态,他希望各基层单位不要辜负地方政府的期望,尽最大努力为地方工业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会后,梅院长特意让陈耀华留下,“耀华同志,请到我的办公室,有件事需要跟你商量。”

陈耀华跟着梅院长来到办公室,面对面坐下后,梅院长说道:“本市新来的市 长,是我大学期间的一位校友,这个情况是他到任后我才知道的。前段时间我们见了个面,他谈到想在本市做出点成绩,让我帮他想办法。”

“哦,这是好事呀!咱们天晨材料研究院职工,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当然希望驻地各项事业得到发展。”

“这几年你在基层工作,经验比较多,你认为怎么才能帮助地方发展工业呢?”

“梅院长,你的老校友跟你谈这件事情的目的,自然因为你是天晨材料研究院院长,我估计他是想跟咱们建立某种联系,或者咱们以某种方式帮助地方政府发展工业。”

“我认为后一种可能性最大,他就是想让天晨材料研究院帮他们发展地方工业。如果是这样,你有什么建议吗?”

“我?”陈耀华摇了摇头,“说实话,我整天忙于管理和科研工作,在这方面实在没有什么想法。”

梅院长想了想,“以前天晨材料研究院有不少成果都转给企业了,你觉得咱们在这方面是不是可以有所作为?”

“可是,521工程产业化项目已经落在了本院,这也是上级部门希望的结果,不可能把它转给地方吧?”

“不不不,你想到哪儿去了?521工程产业化项目是天晨材料研究院的第一个生产项目,而且是上级部门希望咱们这么做的,怎么会转给别人呢?我的意思,有没有类似比较成熟的项目可以操作?”

“类似成熟的项目?”陈耀华觉得梅院长特意把他留下来,似乎对他抱着某种希望,“梅院长,你指的是哪个项目?”

“我哪有目标呀!不是让你帮忙想办法嘛。”

陈耀华伸手在自己头上挠了一把,“哎哟,我一时还真想不起来,要不你给我点时,让我想想?”

“当然,这件事并不着急,我那老校友到任还不到半年,两三年内出政绩也不迟。”

从梅院长办公室出来,陈耀华打算回实验室准备下一批配方的试验计划,刚走到2号试验楼的入口处,他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又往院部办公楼走去。

看见陈耀华推门进来,梅院长略感诧异,“耀华同志,你怎么又回来了?”

“梅院长,我想起了一件事。”

“快坐下,你想起了什么事?”

“关于支持地方工业发展,我认为天晨材料研究院也许可以做点什么。”陈耀华好像已经有了想法。

“哦,这件事你认为我们应该从哪方面着手?”

其实,自从有了研发工业领域和日用医疗领域需要的特种T**材料的计划,陈耀华脑子里就一直在想,521工程产业化项目要不要继续把原料生产包括在其中?

521工程产业化项目现在除了生产几种通用型号的T**材料,还包括了三四种原料的生产制备,如果将来再增加一些特种型号的T**材料品种,再增加相应的原料生产设备,不仅投资巨大,还需要扩大生产厂区,而且管理这样一个庞杂的生产部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将给以科研为主的天晨材料研究院带来很多麻烦。

不仅如此,将来增加特种性能T**材料品种的生产,也需要扩大生产场地,这些问题萦绕在陈耀华脑子里,一直没有答案。

上午的会议,特别是跟梅院长的单独谈话,让陈耀华意识到长期困扰他的问题,似乎快要找到答案了。刚才从梅院长办公室出来,在回实验室的路上,陈耀华脑子里形成了一个大致方案。

“我觉得可以把现在和将来自制的所有原料剥离出去,521工程只保留现有的几种T**通用材料和将来一系列特种材料的生产。”陈耀华道。

“你的意思,可以把521工程自身配套的原料剥离出去,让地方企业为咱们配套?”

“是的,记得521工程立项之初,本来不包括原料的研制,只是因为当时有几种原料国内不能生产,不得已才增加了原料配套研制项目。”

“是有这么回事儿。如果把原料配套项目转给地方生产,既能减少闸咱们的麻烦,又能支持地方工业发展,倒是个两全其美的事,只是......”梅院长似有难言之隐。

“怎么,你认为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我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就是不知道院里其他领导有没有意见。另外,这是你们辛辛苦苦搞起来的项目,将其转让出去,你不心疼吗?”

“梅院长,这不是心不心疼的问题,毕竟521工程主要是T**系列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原料生产只是配套项目,当我们正在研发的三类特种材料需要投入生产的时候,如果不把现有原料生产项目挪走,就需要再次征地,那将非常麻烦。而且,现在研发的三类特殊材料也有两种原料需要配套,何不将所有原料生产项目全部转让出去?让地方企业为我们生产配套。这有什么不合适的?谁要有意见,我去向他解释,因为这个问题困扰我很长时间了,借着这个机会,正好解决了521工程下一步面临的问题。”

陈耀华的分析很有道理,不仅可行,而且势在必行,梅院长连连赞同,“这就算个初步方案,我先跟党委李书记商量一下,如有必要,你再跟他当面解释,抽个时间,我跟市里那位老校友通报一声,让他们有个思想准备。”

“是啊,这只能算个初步方案,具体怎么操作,还要坐下来谈。另外,除了设备,包括原料生产的所有技术,都应该是有偿转让。”

“当然,这也是国家投入经费,天晨材料研究院花费大量精力研发的技术,即使支援地方发展工业,也应该收取报酬。”为了单位利益,梅院长会坚持原则。

“但是,这件事也不能操之过急,毕竟521工程产业化项目的用工人数,原料生产占了一半还多,如果现在就把原料生产项目转让出去,剩下的工人将没法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