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62章 面子问题

工程代号521 第62章 面子问题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田海涛小组负责的课题,最先开展工作,而且他是专职课题组长,工作任务就是搞科研,陈耀华跟周玉明负责的课题,不仅开题时间晚,他们两个还有行政职务,每天都有一大堆行政事务需要他们处理,搞科研只是兼职,所以,课题进展要比田海涛小组缓慢一些。

根据前期掌握的情况,陈耀华知道田海涛小组负责的课题已经接近于成功了,突然听到这个消息,不免让陈耀华吃了一惊。

听了田海涛对问题的陈述,陈耀华好长时间没有说话,他不明白随着T**材料耐高温高压和强度性能的增加,柔韧性怎么会降低?难道是交联剂出了问题?

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陈耀华决定集思广益,把周玉明叫来共同参与讨论,“我认为是交联剂不合适,在高温高压下,现在使用的交联剂也许出现了挥发或分解等情况,使合成材料的交联度不够,最终导致其韧性降低。海涛和玉明,你们两位有什么看法?”

“这是可能的原因之一,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呢?”田海涛是该课题的负责人,他此前没想到从交联剂上找原因。

周玉明并没有急于发言,根据刚才听到的实验现象描述,他在分析原因,过了一会儿,他点了点头,“嗯,我也认为问题出在交联剂上,海涛,你们现在使用的交联剂,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其挥发度增加很快,既然让我参加讨论,我提两点建议,第一,继续使用现在的交联剂,但适当增加其用量,第二,改变交联剂种类,采用一种挥发度较低的交联剂,看看会有什么效果。”

周玉明不仅是521工程办公室主任,而且他兼职负责的科研课题,现在正处于关键阶段,说实话,要不是陈耀华让他过来参与讨论技术问题,他根本不想参合其他课题组的事,因为他自己就忙得不可开交,所以,他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想尽快结束讨论。

“我也是这个观点,海涛,你回去试试这两种办法,要么增加交联剂用量,或者选择另一种交联剂,相信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

虽然曾经都是陈耀华的助手,但跟周玉明和许巍比较,田海涛的综合能力显然略逊一筹,实际上,上次机构变动时,让田海涛当材料合成课题组组长,陈耀华对他的业务水平并不那么放心,当老陈听说他遇到技术难题时,赶紧帮他想办法,免得让他产生挫败感,对于这位羽翼未丰的年轻课题组长,陈耀华加倍呵护。

不知因为年轻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还是业务水平尚不足以担当课题组长的重任,田海涛小组负责的课题,自从遇到技术难题,即使在陈耀华和周玉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后,也不见进展。

好在一个多月后,负责研制医疗和日用工业所用T**材料的周玉明小组传来好消息,他们研制的样品,分析测试的数据显示,各项性能指标完全符合要求,只要再进行一些重复试验,把工艺条件稳定下来,就可以宣布研制工作取得了成功!

陈耀华对此非常重视,他亲自到周玉明小组了解情况,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尽快交出一份完美答卷。

因为T**前期项目的产业化,每年都要产生可观的利润,虽然这些钱绝大部分都要上缴,但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现在的521工程指挥部可谓鸟枪换炮,他们不仅掌握着一定的资金,也有上级部门的政策许可,一个项目无论小试还是工业化试验,只要研发费用不超出规定范围,都可以由指挥部确定,而无需像以前那样,去上级部门跑立项要资金。

周玉明小组的课题很快结束了小试,陈耀华马上批准了工业化试验,因为周玉明主导了521工程前期项目的工业化试验设备安装,他对这套流程驾轻就熟,只要资金有保障,陈耀华基本不用为此操心。

除了处理指挥部的行政事务,其余时间陈耀华还是一如既往地潜心于自己负责的科研课题,不过,他对田海涛负责的课题同样非常关注,两三个月过去了,海涛那里一点令人鼓舞的消息也没有,不知上次出现的问题是否解决了?在每月的工作小结中,田海涛总是闪烁其词,没有明确答案。

本来想跟田海涛当面谈一谈,一方面陈耀华实在太忙,他确实很难抽出时间跟田海涛沟通,另外,他也怕田海涛产生误会,以为老陈想干涉他们的具体工作。

但是,为了有计划地安排下一阶段工作,陈耀华需要根据几项科研课题的研发进展,来决定原料生产线的搬迁进度,田海涛这样捂着,已经影响到了指挥部制定工作计划,让陈耀华非常为难。

通过一番考虑,陈耀华还是决定找机会跟田海涛面谈。

第三天上午,田海涛报送下月的材料采购计划,他把计划表往陈耀华桌上一放,转身就要离去,陈耀华叫住了他,“海涛你稍等,我有几句话想跟你说。”

田海涛停下来,转身问道:“主任,你有事?”

陈耀华指着对面的椅子招呼道:“你先坐下,我想跟你谈谈工作上的事。”

田海涛小心翼翼地说:“工作上的事?主任,我在每个月的工作小结上都写得很清楚呀!”

“海涛,咱们不谈工作小结,我只想知道,上次出现问题后,咱们三个不是在这里讨论过解决办法吗?不知道问题最终是否解决了?你们的试验在这两三个月是否取得了进展?在你的工作小结中只能看到日常工作汇报,并不涉及这两方面问题。”

田海涛犹豫着,好像有什么难以启齿的心事。

“海涛,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吧,问题解没解决?这段时间试验有没有进展?如果问题没有解决,咱们继续想办法,试验没有进展咱们继续找原因,没有什么不好说的。”陈耀华开导道。

“主任,实际上,问题已经......”田海涛涨红着脸,吞吞吐吐地继续说道:“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

“那不就得了嘛,这是好事呀!你怎么遮遮掩掩的?”虽然听到的是好消息,但陈耀华也很疑惑。

“主,主任,我作为课题组长,遇到问题不能独立解决,我对自己很失望。”田海涛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

“海涛,你说什么呀!科学试验本来就是探索的过程,谁都可能遇到难题。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至于谁解决的问题,那是次要的。当初咱们几个在一起工作,我不也是照样跟大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吗?你怎么把事情看得这么重?”陈耀华以前没有发现田海涛的处事风格,他感到很诧异。

其实,那次探讨后,田海涛回到组里就展开了试验,他根据陈耀华和周玉明的建议,首先增加了交联剂的用量,但试验结果并不理想,然后改变交联剂的种类,使用了一种挥发度更低的交联剂,试验结果马上出现好转的迹象,沿着这条思路,他又选择了几种挥发性更低的交联剂,得到了跟预想几乎一致的试验结果。

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田海涛本该高兴才是,但他转念一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陈耀华和周玉明提供的,得到研究室主任和曾经的老师在业务上的指导,田海涛觉得这在面子上还说得过去。

但田海涛跟周玉明曾经都是陈耀华的助手,论起来他们两个属于同门师兄弟,周玉明现在不仅是521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而且带着另一项科研课题,这次又对田海涛遇到的难题给出了解决方案,田海涛认为自己很没面子。

由于存在难以名状的自卑心理,在试验取得良好结果后,田海涛并不急于让外界知道,在每月一次的工作小结中,他故意向研究室主任陈耀华隐瞒试验结果,因为每批样品都是他亲自送检,甚至本课题的同事对检测结果也毫不知情。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淡化陈耀华和周玉明的建议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得不说,田海涛有点心胸狭窄,格局太小。因为心无旁骛,潜心于自己的工作,周玉明早就把那次探讨的情况忘到脑后了,要不是关注田海涛小组的课题进展情况,陈耀华也不会把那次的建议当回事。

面对陈耀华十分诧异的表情,田海涛感到很不好意思,“主任,不是我把事情看得重,你跟玉明作为局外人,都看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作为当事人,却没有想到问题出在交联剂上,我感到自己很没用。”

“海涛,你这不像个大学毕业生和当代知识分子说的话,我不赞同你的观点!难道你没听说过旁观者清,当事者迷吗?为什么提倡集思广益和吸收集体智慧?就是为了让当事者和旁观者同时面对问题,总有人保持清醒,不被问题的表象所迷惑。”

在陈耀华的宽宏大量面前,田海涛像个做了错事的小学生,“是我把事情想复杂了,主任,对不起!”

陈耀华哪有心思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摆了摆手,“海涛,啥也别说了,我关心的是你们那个课题究竟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现在进展到何种程度了?请你跟我说实话!”

田海涛只好如实相告,“通过选择低挥发性 交联剂,试验得到的样品不仅耐高温高压性能优异,而且柔软性得到了保留,应该说已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试验结果。但是,因为刚才提到的原因,我们这两个月的工作抓得不是太紧,所以,还需要一些时间对原料配方和合成条件进行稳定性试验。”

没有任何责备,陈耀华只是叮嘱道:“海涛,尽管你的观点和处事方式让我不能苟同,但你带来的消息还是让我感到高兴。回到组里继续工作吧,希望你们尽快完成各种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早日把最终配方和工艺条件确定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