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7章 为了省钱

工程代号521 第7章 为了省钱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实验室工作,的确按时下班的时候不多,虽然陈耀华的话实事求是,但老韩根本不理解,“实验室的工作环境跟这里能比吗?你们那里一年四季没有风吹雨淋太阳晒,机械加工的工作环境啥样的,你亲自看看就知道了。”

“不就是环境差点吗?每个人从事的工作不一样,所处的环境自然有差异,这种事谁也没办法,但这不是随便要加班的理由。”陈耀华直言不讳。

“这么说来,陈书记是不想给预付款了?”

“因为咱们都是一个单位的,我认为真没有必要。俗话说肉烂了在锅里,干嘛分的这么清楚?等设备做好了,一次性把钱划过来,省得麻烦。”

计划经济时代,物资无偿划拨,人们没有成本概念,老韩这样做的目的,跟机修厂单独核算无关,他无非是想趁机弄几个买烟的零花钱,因为机修厂的一百多号职工,平时主要工作就是对各研究室的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作非常轻松,基本处于休闲状态,他们几乎从未接受过大中型设备的加工生产任务。

陈耀华明白老韩的意图,要说机修厂的工人师傅因为完成额外的设备加工任务,工作辛苦劳累,弄几包烟钱也可以理解,但他也有自己的苦衷,一方面手头科研经费捉襟见肘,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另外,陈耀华作为研究室主任,按规定他只有审批经费支出的权力,无权随便动用资金。

见老韩无动于衷,陈耀华只好说道:“如果韩厂长非要预付款,正好我去找院领导在图纸上签字,我把你的要求向他们汇报一下,看院长怎么说。”

“行啦!就这么点小事儿,至于向院长汇报吗?”老韩心虚,他也怕对方把事情捅到院领导那里。

陈耀华非常鄙视老韩这种行为,他盯着对方问道:“韩厂长,那我们的设备怎么办呢?”

“回去等着吧。”老韩冷冷地说。

一个星期后,陈耀华向机修厂打电话,催问设备加工进展,老韩慢悠悠地回答:“正在加工,着什么急呀!”

过了十来天,试验一组的马学远和三组的钱章良同时来找陈耀华,进门便问:“主任,我们需要的熔盐加热炉,什么时候能用上?”

“怎么,你们急着用吗?”

“这要看怎么说,如果你不在乎试验进度,我们等着就是了,试验可以慢慢做嘛。要是不想耽误试验进展,你天天在后面催进度,自然是越快越好啦!”一组的项目负责人马学远,总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态度。

“试验慢慢做?那可不行!521工程只能提前完成,绝不能往后拖!”陈耀华生怕同事们工作松懈,赶紧强调紧迫感。

“既然如此,请你催问一下,熔盐加热炉何时能用?”

两位下属离开后,陈耀华骑上自行车就往机修厂跑,到了那里,他没去厂长老韩的办公室,而是先到加工车间转了一圈,见两三个工人拿着卷尺和粉笔正在一块钢板上比划着,他上前问道:“师傅,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一位戴着老花镜的师傅抬头看了他一眼,“正在下料。”

见没人再搭理自己,陈耀华离开加工车间,他推门进入老韩办公室,老韩正在抽烟看报纸,“韩厂长,你好悠闲呀!”

老韩坐在椅子上一动未动,只抬头白了一眼,“你来干什么?有事儿吗?”

“当然有事,否则,谁愿意往你这里跑!”

陈耀华跟老韩已经打过两次交道,说实话,他们之间谁也不喜欢谁,但相对而言,陈耀华更不喜欢老韩,就像他自己所说,要不是因为工作需要,他根本不想跟这种人打交道。

老韩把报纸扔在桌子上,直了直身子,“又有什么事,说吧。”

“我来找你,还是为了上次委托你们加工两座熔盐加热炉的事。”陈耀华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来。

“前几天打电话,我已经跟你说过了,熔盐加热炉正在加工,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倒是没有其他问题,但你们的加工进度太慢了!刚才我去了一趟加工车间,只看见两三个工人在干活,他们说正在下料。”

“准确地说,才刚开始下料,因为前天才把钢板备齐,管材和阀门还在备料中。”老韩一副稳如泰山的样子。

“韩厂长,我把图纸交给你十多天了,怎么到现在才开始下料?照这个进度,两台熔盐炉得什么时候才能完工?”尽管心里十万火急,陈耀华仍然强压怒火,好言相问。

“陈书记,是不是需要我给你汇报一下我们的准备工作?你确实把图纸交给我十来天了,首先,我们要看懂图纸的要求,搞清楚材质类型和规格,然后再计算钢板用量,最后,再去仓库把材料领出来,你说哪道程序不需要时间?至于什么时候完工?这可说不好,也许两三个月,或者三五个月,很难说,看情况吧。”

老韩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彻底激怒了陈耀华,但他转念一想,为了工作,还是要以大局为重,不能意气用事,“韩厂长,我们的试验正等着用设备呢,你能不能想办法,多安排些人手,尽快把设备加工出来?”

“陈书记,你总把事情想的太简单,整个机修厂是有一百多号人,但真正懂得看图下料的又有几个?高级焊工、钳工、铆工有多少?这些情况你清楚吗?同时,我们还要负责全院的设备保养和维护,你让我上哪儿给你多安排人手?”

“不是说机修厂的技术力量不错吗?怎么一到干活的时候就没人了?”陈耀华也不客气。

“机修厂的技术力量确实不错,但只限于那么几个人,其他都是打杂的。要想加快设备加工进度,我上次已经跟你提过,只能让他们加班加点,不过,你们研究室需要出点血,没有加班费,光喊口号,即使我给工人评个先进又有什么用?如果只靠耍嘴皮,这工作我没法给你做!”听这话的意思,老韩倒真不像故意刁难,可能他也有难处。

本来嘛,大家上班都是八小时工作制,凭什么让那些加工设备的职工无赏加班?无私奉献的人肯定有,但那毕竟很少见,不能要求人人都有那么高尚的思想境界。

陈耀华这人喜欢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他认为老韩也不容易。多劳多得一直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如果让加工设备的工人加班加点,却不给人家一点额外报酬,即使老韩是机修厂厂长,也没法向职工提出那样的无理要求。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陈耀华和老韩不仅文化背景不同,而且是性格迥异的两类人,他们在一起不会有共同语言。虽然态度不甚友好,但老韩给出了一种加快设备制作进度的方案,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陈耀华认为老韩已经尽到了责任。至于方案是否可行,只能由陈耀华做出判断了。

为了加快进度,可以考虑给设备制作方提供加班费,但陈耀华既拿不出这笔钱,他也没有权利这样做,考虑再三,他决定向521工程总指挥汇报,了解情况后,梅院长也有点为难,“我有两个问题,第一,这种设备用的很急吗?为什么不能按照常规进度要求人家?第二,你跟机修厂是否做过深入沟通?除了加班加点,就没有其他办法,比如增加人手,照样可以达到目的呀!”

“梅院长,熔盐加热炉关系到原料质量的提升,这是一种关键试验设备,两个试验组的项目负责人已经向我催问过不止一次,他们甚至警告,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设备问题,他们负责的试验项目将会延期。我从机修厂老韩那里得知,按照常规进度加工制作,两台炉子至少需要三四个月才能完成,根据T**项目总进度安排,这样的时间损失,我们承担不起。”

陈耀华停了停,试图把意思解释的更加清楚,“我也想让机修厂用其他方式加快工作进度,就这个问题近期跟老韩沟通过几次,但他们实在想不出其他方案。增加人手当然是最好的办法,老韩说机修厂抽不出多余的人。”

“不对呀!机修厂有一百多号员工,怎么会抽不出人呢?”梅院长疑惑道。

“都说机修厂的技术力量不错,以前外界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情况,据老韩讲,在整个机修厂,真正懂得看图下料的技师和高级焊工、铆工、钳工、管工以及车工,加在一起也就十来个人,而且还要负责全院的设备仪器维护,其他人都是打杂的,所以,真正能干活的人并不多。”

“你们当初为什么决定由本单位的机修厂加工制作,而不是从外面采购呢?”

“还不是为了省钱嘛!梅院长,T**项目的科研经费有多紧张?你是知道的。我们让供应科对外咨询后,得到的答复是市面上没有现 货,需要定制,而且价格很贵。根据我们估算,如果由本院机修厂加工制作,起码节省一半资金。”

“哦----,”梅院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省钱是主要目的,那么你需要我怎么做呢?”

“为了加快设备制作进度,唯一可行的办法是让机修厂负责设备制作的职工加班加点,问题是他们的加班费怎么解决?”

“嗨,你是T**研究室主任兼支部书记,还是521工程副总指挥,这点小事你自己决定就是了,没有必要跟我说。”

“那可不行!根据院里的办事原则和规章制度,我只有审批支出的权力,无权动用资金,这件事还得由你决定。另外,由于T**项目资金有限,梅院长,加班费是否可以考虑从院里的其他经费里列支?”

梅院长先是一怔,随后笑言道:“绕了一大圈,后面这句话才是你找我的最终目的吧?”

这是陈耀华第一次在院领导面前动心思,见自己的目的被院长识破,他有些腼腆地说:“梅院长,为了确保T**的科研资金被全部用在该用的地方,我们不敢从项目经费中挪用一分钱,根本不可能从科研经费中为机修厂列支加班费,所以,我只能向你求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