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95章 另有考量

工程代号521 第95章 另有考量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试验二组这几年,高建生虽有上进之心,却一直得不到孙良才的重视和提携,就连陈耀华都看不下去了,他在不同场合多次提醒组长们给年轻技术人员锻炼成长的机会,但他的提醒都成了耳旁风,在整个T**研究室,除了老陈兼职的课题组重视年轻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其他课题组的组长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

在孙良才负责原料生产线搬迁这段时间,高建生终于等来了机会,陈耀华让他负责试验二组的日常工作,并趁此机会果断给他施展的平台。

高建生果然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在老陈的指导帮助下,他不仅独自带领团队完成了硅烷原料小规模生产线的建设,为生产T**T201做好原料配套,而且承接了八号原料的分离提纯任务,并且成功实现了小规模生产。

在此过程中,陈耀华进一步看清了高建生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认为他是个具有培养价值的年轻人。

指挥部做出成立试验车间生产工段和高建生的任命决定后,消息很快就传到孙良才的耳朵里,尽管他还在指挥试验二组负责的三条原料生产线的搬迁,但就像白副书记预料的那样,老孙心里感到五味杂陈,他抽空跑到陈耀华办公室叫屈,“老陈,你们把我的得力助手调走了,也不跟我商量一下,是不是有点太官僚了?另外,少了小高这样的技术人员,将来试验二组的工作还怎么开展?”

陈耀华朝对面的椅子指了指,示意老孙坐下,然后慢悠悠地说:“把小高从试验二组调出来,完全是因为工作需要,你别多想。至于你们试验二组的工作,有没有小高,恐怕无关紧要吧?”

孙良才当然很清楚,陈耀华是研究室主任,因为工作需要,别说想从某个课题组调出一名普通职工,就算是课题组长,只要当时没有在研课题,他也根本不需要跟谁商量。老孙心知肚明,即使小高在他手下,他何时给过人家机会?今天没事跑到陈耀华这里叫屈,只是做个样子给外人看,以此证明他老孙是个有情有义之人。

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孙良才故意强调小高的作用,“老陈,你这话就有点主观了,有没有小高,对试验二组的工作有很大影响,组里的好多事情都离不开他。”

陈耀华笑了笑,“良才,都已经过去了,何必再说这些呢?对试验二组的工作有没有影响,恐怕高建生自己比谁都清楚吧?平心而论,小高在你手下工作了几年,你说他从你这里学到了什么?”

如果孙良才点到为止,只是做个样子给外人看,陈耀华不会说出让他难堪的话,但他非要翻出以前的事情,老陈只好实事求是地指出他的所作所为。

被当面揭短,老孙面子上有点过不去了,“老陈,这话从何说起呢?他在我手下工作这些年,我也没亏待他呀!”

“谁也没说你亏待他,我是说在对年轻技术人员的培养锻炼方面,你们几个都没尽到责任!好啦,以前的事不要再提了,我也没有责怪任何人的意思,但现在工作需要,为了人尽其才,我们把高建生从二组调出来,你也不要有其他想法,我希望大家在工作上还跟从前一样。”

以前,陈耀华确实担心负责原料研制的三位课题组长有人撂挑子,他们三位都不重视年轻人的培养,老陈的几位助手虽然比较优秀,因为专业不同,一旦某个组的组长出现不负责任的行为,确实没有人接替。

现在不一样了,通过半年多的锻炼培养,高建生迅速成长起来,在原料研制方面,他不仅对实验室的小试驾轻就熟,在工业化试验和生产组织方面,小高的经验比现有三位组长中的任何一位也不差。对高建生的提拔重用,陈耀华还有自己的考量。

试验一组组长马学远,估计正是看到了高建生带来的威胁,才突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不再跟陈耀华处处闹别扭了。孙良才是个不好琢磨的人,他跟陈耀华的关系一直限于工作层面,虽然算不上融洽,但面子上都过得去。钱章良是个直性子,说话办事直来直去,他跟陈耀华之间互有好感,至少在工作上不会故意出难题。

有了高建生做替补,从此以后在原料研制方面,陈耀华可以高枕无忧,他再也不担心哪位组长中途退场了!

离开自己才半年多,高建生就脱颖而出,不仅职务上跟自己平起平坐,而且试验车间生产工段的重要性,比之一个普通课题试验组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想起这些,孙良才心里就不是滋味,但他只得面对现实。

由高建生负责的试验车间生产工段,现在有三十余名职工,负责硅烷原料的生产和八号原料提纯,但陈耀华告诉他,除了维持两种原料的正常生产,将来一旦有科研课题需要做工业化试验,生产工段必须全力配合。

曾经的梦想,现在变成了现实,高建生对陈耀华的知遇之恩深表感谢,“主任,我只是个寂寂无名的科技人员,现在成了试验车间生产工段的负责人,非常感谢指挥部领导对我的信任,今后需要我做什么工作,请随时吩咐。”

尽管自己发掘提拔了高建生,但陈耀华不想在工作上掺杂个人感情,“建生,我们把你提拔到这个岗位,主要看中你的工作能力,你不要有任何其他想法,我们希望你跟以前一样,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心无旁骛,一切以工作为中心。”

高建生没有辜负陈耀华和指挥部其他领导对他的期望,试验车间生产工段负责生产的两种关键原料,不仅数量得到保证,而且质量稳定,完全满足生产基地的要求。

......

由陈耀华兼职,黄哲明负责具体实施的T**T202工业化试验项目,已经完全具备了试验开车条件,陈耀华暂时放下手头的其他工作,准备亲自指挥这项试验。

对设备做了最后一次调试,在陈耀华的指导下,T**T202工业化试验正式开始。

尽管前几天曾组织职工观摩学习了T**T201的生产过程,但包括黄哲明在内,都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试验,对具体操作比较陌生,在一些关键步骤缩手缩脚,不敢动手操作,陈耀华一边亲自示范,一边讲解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所有具体操作都是经验的积累,其中并无深奥的学问,小黄虽然学的是理科,但毕竟聪明,在老陈的示范作用下,再细细品味操作要领,动手实践两三次,他就基本熟悉了。

因为第一次接触这种大型试验,所以第一批次试验以锻炼职工为主,不看结果,当黄哲明把得到的样品送去检测后,得到的数据自然不尽人意,陈耀华根本没拿这当回事。

接着进行的第二批次试验开始后,陈耀华尽量在旁边指导,一般情况下让职工们亲自动手操作。

在T**T202的合成过程中,核心操作还是温度压力的控制,这也是整个工艺的操作的难点,即使陈耀华亲自动手,第一次也控制的并不成功,这也是第一批次样品性能数据不佳的主要原因。

第二批次试验过程中,老陈再次亲自控制合成温度和压力,有了第一次积累的经验,第二次的温度压力虽然控制的仍不理想,但波动范围小多了。操作过程中,老陈同时让黄哲明和其他职工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第三次试验,陈耀华不再动手操作,在他的指导下,操作以黄哲明为主,其他职工也各司其职。这时,一名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跑进试验车间,老远就喊道:“陈总,梅院长打电话找你。”

“要我接电话吗?”

“他把电话挂断了,让你直接去他办公室。”

“好,我知道了。”跟黄哲明交代一番后,陈耀华转身走出试验车间。

到了梅院长办公室,陈耀华进门就问:“领导找我有事吗?”

“耀华同志,你请坐!”说着,梅院长站起身来,把一份红头文件递给陈耀华,“你看看这个。”

“这又是什么呀!”陈耀华接过去一看,原来是部里的一份通知,“原来,又要进行财务大检查了?”

“可不是嘛,不过这已经推迟半年多了,按原计划,今年初就该来检查。”

“可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吗?我既不是财务处长,又不是主管财务的副院长。”陈耀华疑惑不解地看着梅院长。

“把你叫来商量,自然跟你有关。”

“哎哟,我们521工程指挥部又不是财务独立单位,跟我有什么关系呀!”

“耀华同志,还记得因为修建职工住宅,院里借用521工程指挥部科研经费的事吗?”

“记得,怎么不记得!为了平账,不是每年都要倒账吗?上次检查时,已经声明借用不是挪用,不算违章违法,梅院长,怎么现在又要提起那件事?”

“上次检查期间,我打了个擦边球,从规章制度上讲,偶尔借用科研经费虽然不算违章违法,但长期借用,就很难说了,所以,在部里的检查组到达之前,咱们得想办法把以前的窟窿堵上。”梅院长严肃地说。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可是,我能做些什么呢?”

“你忘了?我曾经说过,如果为了堵窟窿,咱们是不是可以从你们的合作伙伴那里预支一部分利润,或者暂借也可以,哪怕事情过去以后再还给他们也行。”

“合作伙伴?梅院长,跟地方企业商谈合作事宜的时候,是院里的对外合作处出面的,我们基本没有参与啊!”陈耀华两手一摊,无可奈何地说。

“我知道是对外合作处出面商谈的,但我对他们办事一向没有信心,那些人只会做表面文章,实际需要时,根本派不上用场。”

“梅院长,我跟地方企业打交道不多,即使我出面,那些人也不一定给面子,还不如你直接找你那位老校友市长更保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