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道君,从蓬莱筑基开始 > 第57章 阴极反阳,羽化登仙

山海界此元会,已历经十万年岁月。

天地众生早已忘了上个元会的事情,就连千百年前的事都已经成为了历史,似乎亘古不变的只有那庞大古老的王朝和那些长生不死的鬼神。

天地众生自不会知晓,在如今这末法人间之前,十万年前的上一个元会,上上个元会,乃至更早之前,在那漫长的百万年岁月之中,一直都是仙神统御山海三界。

在那时,星海有天宫,司理四季轮转,诸天星象,掌风调雨顺,太平人间。

在那时,幽冥有地府,掌管轮回往生,赏善罚恶,主鬼魅魍魉,净污除秽。

只可惜,仙神的时代结束了,昔日的仙神早已殒落无踪,余下的仙神也早已没了往日的清灵浩然,失去了正大堂皇,只能在这山海界里苟延残喘,如同这一方即将破败的世界一样,无法阻止的走向末路.

幽冥之中,应天启运永命玄冥森罗天子,或者说上个元会的幽冥府君罗睺,正站在自己那王宫正殿之前,眺望着南方。

哪怕是相隔亿万里之遥,哪怕是幽冥天地之间的劫气浊气与幽冥之气混杂茫茫,难分四方,罗睺依旧清晰的看到了那惨烈的厮杀。

他经历了九万年的筹备,九万年不断培养起来的鬼神们,被一群初生不过三月的新生天神们给拦住了。

九万年的积攒,九万年的磨砺,这些鬼神吞吐了多少香火之力,吸纳了多少黄泉灵气,却被一群稚嫩无比的新神给挡在了虞朝境内。

但罗睺并没有觉得恼怒,反而觉得这才正常。

“到底是天地正神,本就是清正堂皇之尊,寄居幽冥,躲在陵寝之中凭借香火之气苟延残喘,终究是失了气度。”

“不过,够用就行了,本就没指望他们能成事。”

罗睺说着,看向幽冥的另一方,看向那西南之地。

山海界的生灵都知道,自绝天地通后,人间和幽冥都是三分,北方被大乾王朝完全占据,东南属于虞朝,西南则是一群遗民的蛮荒之地。

但这只是表象,西南看起来是一群被流放的野人建立起的小国联盟,供奉着那些茹毛饮血的野神。

然而实际上,西南的那些遗民都是罗睺的有意为之,包括那些供奉的野神。

早在虞朝建立之前,罗睺就开始在西南布局,而若是论起在人间,在幽冥的布局,更要推到十万年前,推到上个元会之末时。

十万年前,元会大劫尚未爆发时。

幽冥地府尚是一片宁静,鬼魂往生轮转,司理有序。

作为幽冥府君,罗睺于幽冥之北立下庞大的地府之城,统御整个幽冥。

之所以山海界天宫由紫霄帝君历阳统率,幽冥归幽冥府君罗睺治理,就是因为天帝神舜时常不在山海三界之中,因此才将山海界的一切托付给了自己最信任的左辅右弼。

而无论是历阳,还是罗睺,都清楚,神舜将山海界托付给他们,并非神舜不关心山海界众生,也并非神舜沉迷修行无心理会外物。

实际上,上个元会时,山海界就已经无法诞生真正的太乙金仙了。

其生灵修行所能抵达的最高境界,便是大乘。

天帝神舜也是在山海界天地加持之下,才登临那太乙金仙之位,封临纯阳。

而神舜成为纯阳之后,一开始也是亲自统理三界,事无巨细,山海三界风调雨顺,虽偶有小灾小难,却总体太平。

直至上个元会过去一半,山海界中的灾劫忽然多了起来,天地浊气在增加,劫气开始弥漫,无论是人间还是幽冥,都多有变故。

神舜亲至渊墟,观山海界之劫气,又去那混沌虚洞前,查看山海界天地胎膜的情况,最后召集了自己最信任的左辅右弼,紫霄帝君历阳和幽冥府君罗睺,告诉他们,山海界即将走向末劫。

因为混沌虚洞的缘故,山海界沉沦在混沌深处太久,山海界之本源遗失太重,山海界,支撑不下去了。

“此元会之末,那元会大劫,便是我山海三界之终劫。”

“那时,混沌虚洞将吞噬三界,天宫腐朽,幽冥堕渊,人间亦会崩塌,一切之道统传承,一切之传说史记,都将荡然无存。”

这是天帝神舜亲自对罗睺和历阳说的话,随后神舜就让罗睺和历阳兼理三界,而神舜则消失在天宫之中,去寻找救世之法。

罗睺曾在幽冥某处通往归墟的渊洞处发现神舜的痕迹,也曾看到幽冥之下出现那独属于天帝的气息。

渊墟、界海、天地胎膜,混沌虚洞

处处都出现了神舜的踪迹,罗睺也亲眼见证了那历万劫而不灭,长生久视,功参造化的天帝神舜一步步变得疲惫,老朽。

身为纯阳,神舜无时无刻不维持着巅峰的状态,其神魂真灵之强悍,修为之浩渺,堪比宙宇,几乎不会出现疲惫一说,所谓老朽更不可能出现在纯阳身上。

但罗睺能清晰的感知到,神舜的确是疲惫的,那并非身体上的疲惫,是神魂之上的疲惫。

神舜苦寻三万年,没有寻到救世之法,最后神舜再次前往渊墟,企图寻到上上个元会乃至更早之前的仙神踪迹,企图寻到一丝能让山海界起死回生之法。

最后,神舜寻到了。

那便是以山海众神之功果性命,结合天宫重塑山海界的天地胎膜,以万千仙神之力,为山海界再争取一元会的时间。

面对这一个堪称疯狂的想法,罗睺还是同意了,他甚至同意的比历阳还早。

然而在回到幽冥,回到自己的地府之后,罗睺思索起来却陷入了深思:这一切,当真值得吗?

以万千仙神之性命,当真能为山海界再争一元会的时间?

而陷入这样思索的罗睺,心态不知不觉有了变化,他辛辛苦苦协助天帝司理三界,主掌幽冥,数万年来为天地众生的轮回往生兢兢业业,到底是为了什么?

自己积累了那么多的功德气运,到底为了什么?

难道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最后就是为了替山海界的三界众生再死一次?

在不断的思索中,罗睺已经不再专注幽冥之事,他开始不断闭关,不断寻找,企图找出一个更好的方法。

结果罗睺绝望的发现,根本没有所谓更好的方法,神舜的计划虽然疯狂,却是最有可能实现的。

天宫本就是统御三界的庞**器,可以化作法阵梳理三界之气脉,作为填补天地胎膜的法阵完全可以,再用万千仙神的性命功果祭炼天地胎膜,加持之下再维持一个元会当真不是什么问题。

如今唯一的问题,就剩下了罗睺自己。

以往漫长的岁月在罗睺看来,都变得短暂无比,他抓不住岁月的流逝,而未来的结局,又是那么触手可及。在这样长达数万年的光阴之中,罗睺在不断挣扎之中,发现自己似乎多了些奇异之处。

罗睺在自己的幽冥地府中看到了一朵瑰美的墨莲。

那是一朵生着七瓣的墨色仙莲,明明扎根幽冥最污浊之地,却是那般洁净无暇,无浊无垢,令人陶醉。

而这株七瓣的墨莲,沟通了罗睺的意识。

“府君坐镇幽冥,司理山海天地轮转,主魂灵往生,梳理浊气,有大功德,大气运在身。”

“遑论府君更是天帝的左辅右弼,执掌太岁阴星,无论人间众生,亦或幽冥之神,对府君无不尊敬。”

“此元会十二万载来,府君之功德天地可鉴,府君之修为更是与日月辉.”

“如今天帝执意要以天宫去填那混沌虚洞,延山海之寿,固然是大无畏大功德,可此番万千仙神填进去,又能为山海延寿几何?”

“以府君之尊,若天帝以自身献此三界,当可代天帝之尊,御极至尊,便是那太乙金仙之位,亦非不可得之物”

“若得天帝位业,证太乙金仙之果,便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自此无灾无劫,自此长生久视.”

罗睺浑浑沌沌,却见那七瓣的墨莲上生出诸般妙法,万千神通,那一门门勾连大道,直指宙宇光阴的神通**,那清晰的道纹和天地法则,让罗睺如痴如醉。

等罗睺清醒过来时,他手中已经多了两瓣墨色莲瓣。

莲瓣之上,书神通两方。

一曰:《永命玄冥森罗鬼神洞真玄章》

一曰:《太阴返虚炼形阴极纯阳金章》

而罗睺,也无师自通了这两门玄章密法。

先修永命玄明森罗鬼神洞真之法,堕自身正神之躯,再凝一鬼神之胎,合以真血源胎,再按照《太阴返虚炼形阴极纯阳金章》的上半部在幽冥布置太阴返虚炼形大阵,封自身之性。

再散功果真灵,使自身充斥天地三界,合山海之玄幽。

等到天地大劫落,等到山海崩朽时,可凭自身之功德气运,强聚道果,没入幽冥,使其归于本尊之躯,重塑真身。

至此,性命合,精气聚,可行功法下半部,以阴极化纯阳之法,接引真灵归落。

自此,精气神三元汇,真灵归,阴极反阳,得太乙金仙之道果。

回忆着往事种种,罗睺,这位上元会的天帝左辅右弼,幽冥府君;这一元会的大乾太祖,玄冥森罗天子,缓缓张开了双臂。

幽冥之中,战事愈发激烈,在劫气弥漫之下,污浊之气汹涌遮天蔽日。

血色之月高悬幽冥天穹,那非幽冥之月,乃是罗睺上一元会的命星,其位太阴岁星。

太阴岁星朗照幽冥,腥红之光洒落四方,鬼神们愈发的癫狂,不顾一切的向虞朝剩下的疆域发起进攻。

而在西南,罗睺早早布置的暗子也随之发动,那些野人蛮族们的野神也开始进攻虞朝,让虞朝那本就脆弱的防线彻地崩溃。

与此同时,在人间,乾朝和西南蛮族们也展开了对虞朝的进攻。

他们都接到了至高无上的尊神的意志,他们不断地杀戮,来让人间重现大劫。

劫气,终于从幽冥开始不断向人间蔓延。

山海三界之间那一层脆弱的膈膜开始破碎。

随着山海人间与幽冥不断相连,随着劫气在人间肆虐,罗睺能清晰的感知到自己的种种变化。

他感知到,那幽冥之中埋藏的真身正在金玉棺椁之中不断颤动。

他感知到,自己上个元会为天地献身和治理幽冥十二万九千六百载的功德气运正在从山海三界的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幽冥那茫茫浊气劫气混杂的污浊之中,有纯粹之灵性汇聚,化作斑驳之光冕。

罗睺轻声喃呢着:

“人有三宝,精气神。”

“界有三分,天地人。”

“天法通玄,地法通幽,合以命真,定极中禹。”

“以真灵真性真命,合三元三玄之果。”

“天地流离外,真命常伴身,定命魂之真性,引地魂之玄幽,接天魂之阳纯,合无浊无垢之不朽初胎,证无量玄机妙法之真形.”

“此为,阴极返阳。”

“此为,羽化登仙。”(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