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锦衣夜行 > 第450章 投石问路

锦衣夜行 第450章 投石问路

作者:月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20:57:59 来源:小说旗

众人纷繁从夏浔府上出来告辞离去。刘玉珏翻身上马刚刚坐定,身后忽地响起一个声音:“玉珏!”

刘玉珏扭头一看,拱手道:“纪兄!”

纪纲催马上来,微笑道:“朝廷艰屯之际,南北镇抚又刚刚建立,诸事缠身,我兄弟难得见个面句话,走吧,到我府里聊聊。”

刘玉珏犹豫道:“纪兄,火器匠作营刚刚重新组建完成,皇上急于建立神机营,我这里……”

纪纲淡淡一笑,道:“走吧,再忙也不差在这一刻,我那里,还有一位故人等着……”着催马向前行去,刘玉珏略一游移,便也提马跟了上去。

户部尚书郑钝刚一上轿,便连声催促道:“快,快快,马上回户部。”

轿夫们不知道老爷何事如此慌张,只好甩开大步走起来,等他们赶到户部,已是满身大汗。未等轿子停稳,郑钝就一个箭步从轿子里蹿出来,健步如飞地冲进衙门。

“快些,快些,快查查,咱们户部有没有收到有关河南考城的公函或者皇上批下的奏章,近两个月的,但凡涉及考城的公文,全都找出来。”

王钝把阖府官员都叫出来,神色紧张地叮咛下去,左右侍郎、各司堂官、主事们莫名其妙,却也不敢怠慢,一时间整个户部都忙碌起来,近两个月所有的公文全都翻了出来,策动全部人手逐一查阅起来。

郑钝在大堂上扼着手腕走来走去,他知道,辅国公杨旭不大可能是针对他,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还真怕差池出在自己户部。如果是在建文朝的时候,疏忽了一份公文其实不算甚么大事,拣选时有所疏漏,或者哪个吏不心遗失了不算甚么大不了的罪过,可永乐皇帝不合,他做事的强硬风格可是与洪武皇帝八两半斤。

太祖时候,荆、蕲等地产生水灾朝廷令户部主事赵乾前往赈灾,赵乾不肯前往灾区,居然磨磨蹭蹭的半年都没解缆,太祖闻讯大怒,立即把他砍头示众,知情不举的上下官吏全部问罪流放。

后来,青州地区有些处所产生干旱和蝗灾,处所官府不以为然既不赈灾也不上报以致饿死许多难民处所上推举年老德昭的乡伸进京告御状,朱元璋闻讯之后,又是屠刀高举,那几个尸位素餐、坐视苍生饥饿而死的处所官员全部剥皮揎草,以平民愤。

永乐皇帝即位,宣布三大诏,其中一道诏书就特意明凡是处所上产生天灾**,处所官府无需请旨可先行开官仓赈济灾民,延误救灾抚民者,格杀勿论想不到还有人敢顶沿儿上,偏偏此事又被那陈瑛毛遂自荐了去,若换一个官员核办此事,不定还会维护一下,给犯事的官员一个解救机会,陈瑛m那可是唯恐天下稳定的主儿呀。

“千万不要是我户部出了纰漏,干万不要…六郑钝口干舌躁,却连一口水都无心喝,等了好久,部堂各司主官纷繁回报:“大人,咱们这儿并未查到有关考城的上下公文。”

郑钝松了。气,一屁股坐到椅上,庆幸地道:“没有就好,没有就好,阿弥陀佛,讲天谢地!”

各司堂官面面相觑,有人忍不住问道:“大人,考城出了甚么事?”

“嗯?”

郑钝突然清醒过来,挺身喝道:“都在这儿干什么?遇事不成慌张,怎么这么沉不住气!做事去,统统做事去!”

茹常坐进官轿,轿子悠悠而行,他的一双眼睛便眯了起来:“辅国公这可不是无的放矢呵,这么一件事,他要想查,从信驿司、通政司、内书房着手就成了,至少无需在他设宴款待朝廷各部大员的时候当众要人去查吧。辅国公虽然年轻,这么幼稚的毛病却不该该犯,他是有意给甚么人听,还是。”…要借众人之口,把这件事宣扬出去呢?”

茹常捻着胡须沉吟良久,沉沉低笑起来。事情的关键,他还没有掌控到,不过做为一个宦海沉浮多年的老练政客,他已经感觉到,辅国公近来一连串反常行为,似乎是有的而发。这对他来,绝不是一件坏事,他茹常没有能力在朝堂上标新立异,可是以他三朝元老,兵部尚书的身份,不管对哪一方势力来,都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奇货可居呀,…

轿窗外边,一顶绿昵官轿仓促奔过,看那轿夫几乎是一溜跑儿冲过去的,茹常有些惊讶,掀开窗帘看了看,这才怡然一笑:“原来是陈瑛,这个陈瑛,咬起人来真比那个纪纲还要迫不及待。殊不知树大招风,刚极易折,这样的人,在官场上可是嚣张不了多久的,哼!”

茹常冷笑一声,把轿帘一放,微闭双目养起神和…

※※※更※新※最※快※当※然※是※百※度※锦※衣※夜※行※吧※※※

“纪兄,是哪位故人呐?”

一进锦衣卫衙门的大门,刘玉珏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纪纲把他让进客厅,脸色凝重地道:“贤宁被抓进京来了。”

“什么?”

刘玉珏大吃一惊,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怒道:“纪纲,、我,还有高兄,昔日同窗就学,情同手足。如今虽人各有志,各保其主,却也不该忘了旧日交情。抓贤宁做什么,他一个济南布政司的幕僚属吏,于的功业又能增添几分光彩?”

纪纲其实不着恼,只是苦笑道:“玉珏,道我想捉他回来么?这是皇上的叮咛,我能怎么办!”

“皇上的叮咛?”

刘玉珏惊疑不定地道:“不要诳我,高兄职卑位微,在济南三司官员中根本排不上号,皇上怎么会惦记着他?”

纪纲叹气道:“玉珏,我还能骗不成?不错,贤宁在济南简直是排不上字号,不过皇上兵困济南时,他却曾为铁镭写过一篇《周公辅成王论》大骂皇上虚情假义,名为靖难,实则谋反。这篇文章骂得慷慨淋漓我也没想到竟被皇上记住了。”

刘玉珏这才信了,不由脸色惨白,颤声道:“皇上要杀高兄么?”

纪纲轻轻摇了摇头,刘玉珏纳罕地道:“那么?”

纪纲道:“皇上很欣赏贤宁的文笔想召他入朝为官。”

刘玉珏一呆,随即大喜道:“那是好事,我三人本是好友,如今又能同朝为官,这太好了!”

纪纲冷哼道:“不要一厢情愿,问题在于,贤宁不肯降!他不肯为现今皇上效力。我已经劝得口干舌燥了,可他这人倔得很就是不肯垂头,皇上那儿还等着回信呢,我只怕对皇上一,皇上恼他不识抬举,那时他就真的没救了,所以才找来,如果能服他最好,如果不克不及,咱们也好商量商量,如何保全他的性命!”

刘玉珏这才明白事情原委,连忙向纪纲报歉道:“纪兄,弟刚刚言语冒犯,还请兄长莫怪,弟实在风”,“嗳。。”

纪纲不耐烦地把他扶起来:“我三人昔日同窗书,最为友好,要是对贤宁的处境丝毫不为所动,我才真要寒心呢。拌几句嘴没甚么大不了的,当务之急,是如果劝得贤宁回心转意!”

刘玉珏握拳道:“纪兄,他在哪里,我去劝他!”

纪纲带着刘玉珏来到诏狱,这处所鬼气森森,似乎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血腥气,不过关押高贤宁的牢房却很干净,看得出来是着人扫除过的。

二人到了牢房门前,隔着栅栏望去,只见一人穿戴一身白色的囚衣躺在床上,正背对牢门睡觉,看他头发整齐,身上一尘不杂,显见是没受过什么折磨虐待。

刘玉珏几步冲到牢前,抓住栅栏向里边唤道:“高兄,高兄,我是玉珏!”

床上那人身子振动了一下,缓缓转过身来,慢慢坐起,看见刘玉珏,脸上便露出淡淡的笑意:“玉珏,也来了。”

“是,是,我来看了。快,打开牢门!”

牢头儿连忙打开牢门,纪纲和刘玉珏走进牢去,纪纲道:“贤宁,我把玉珏也找来了,我们这两个老朋友一片赤诚,还不肯回心转意么?”刘玉珏忙道:“是高兄,我已经听纪兄过了,想想,写拨文辱骂皇上,皇上不念的罪过,反而欣赏的文才,要许高官厚禄,这样的皇上不值得咱们保吗?

高兄,现今皇上是太祖亲子,取建文帝而代之,这不过是皇族的家务事,向现今皇上称臣,也不算是失了气节。几多朝廷重臣、鸿学大儒都已奉侍新朝天子了,在建文朝时,不过一介平民,仕途屡屡不顺,如今又坚持的甚么?”

高贤宁微笑道:“玉珏,自建文元年,我兄弟三人各奔前程,今朝还是头一回聚首,能看到和纪兄,我很开心。咱们兄弟只叙私谊,国家大事不要了。”

纪纲顿足道:“贤宁,不提国家大事,那咱们三兄弟很快就没私谊可谈了,当初写搬文骂皇上,皇上爱之才,不想追究,可要是拒绝皇上封官的好意,皇上还能容么”

高贤宁呵呵一笑,自在道:“皇上不克不及容我,也不过就是砍头罢了,有甚么了不起?”

纪纲气极:“有什么了不起?玉珏,听听,听听,他就是这副不死不活的臭德性,我恨不得一顿大嘴巴子抽醒他,这头犟驴!”

高贤宁见他真心为自己着急,不由有些感动,便对他们道:“纪兄,不要以为,我是为了什么伦理纲常而坚不垂头,其实对这一点,我已经看透了,在我心里,建文帝才是正朔,所以我要为建文帝效力。如今,建文帝已经驾崩,再要坚持,已经毫无意义,难道置天下黎民苍生于失落臂,只为坚持而坚持么?”

刘玉珏喜道:“对,高兄既然想的这么清楚,怎么……”,高贤宁摆摆手,正容道:“纪兄,当初因为常发疯言,被府学驱逐,要忠于新朝,有的事理,我不怪,也不会视如仇。玉珏,早在洪武末年,便已成为锦衣卫,锦衣卫整个儿降了永乐皇帝,要为永乐帝效忠,也有的事理。”

“那…”

高贤宁挺起胸膛道:“我是禀生,在府学时,吃穿用度就出自于朝廷。我屡试不中,出仕无门,是铁公识我用我,委以重任。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如今,铁公已然捐躯,高贤宁不克不及追随于地下,已然愧对铁公,若再效忠新帝,百年之后,何颜去见天公?”

“贤宁!”

“纪兄,玉珏,们回去吧,不要再劝了。

高贤宁耳以死,却不克不及忘恩负义,做出对不起铁公的事情!此事,休要再提!”

纪纲和刘玉珏面面相觑,面对高贤宁决绝的态度,再也不出话来。

二人怏怏地离开诏狱,站到阳光下互相看了一眼,刘玉珏无奈地道:“高兄一向脾气执拗,认准了的事理,九牛不回,我们……怕是劝不了他了,纪兄,怎么办?”

纪纲仰首望天,缄默片刻,才轻轻叹了。气,缓缓道:“如今,我也没了主意。只好如实回复皇上。”

刘玉珏急道:“纪兄!”

纪纲望了他一眼,苦笑道:“安心,好歹。”。”我为皇上牵马坠镫,伴驾冲锋陷阵,还有些许苦劳。话只能照实,不如“我会请求皇上,饶他性命的。”

刘玉珏决然道:“好,那我跟一起去!”

纪纲凝视着他,忽然一笑,拍拍他的肩膀,沉声道:“好兄弟,我们m一起去!”

《明史》佞倬传里,纪纲排名第一。国人习惯于捧一个人时,就把他揄扬的毫无瑕疵;贬低一个人时,就把他的一无是处。可人性是复杂的,哪可能像黑和白那么简单。至少,在纪纲热衷于用他人的鲜血染红自己的冠戴时,对自己的故友知交,还是不乏义气和温情的。

纪纲和刘玉珏也不知向皇上求情是否会惹恼皇上,两个人还是硬着头皮进宫去了。

此时,送了客人出府的夏浔被荻扶着,刚丙回到书房。夏浔是主,要让客人尽兴,喝得自然不克不及少了,回到书房坐下,犹觉头重脚轻,晕晕乎乎。

荻扶他坐好,夏浔打个酒嗝,马上满屋酒气,荻皱着鼻子扇扇气儿,回身把窗户打开,时已深秋,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窗户一开,冷风进来,夏浔马上精神一振。

荻捧杯茶过来,嗔道:“少爷呀,灌那私多黄汤干吗,看喝得,这多难受,快喝点茶,已经晾温了的。”

“唔唔!”

夏浔正觉口渴,接过杯来咕咚咚一口干了,醉眼朦胧地睨她一眼,忽然想起那件心事来,借着酒兴,几乎不假思索,便突兀地问了一句:“荻,是不风…喜欢许浒家那子呀?” 人人都爱十三娘 人人都喝木木奶——锦吧更新组为您奉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