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锦衣夜行 > 第495章 铁索横大江

锦衣夜行 第495章 铁索横大江

作者:月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20:57:59 来源:小说旗

朱高煦一派的人真的紧张起来。

夏浔现在已经套上了金光罩,刀枪不入了,不过他能脱险,对朱高煦冲击其实不大。朱高煦的原本目的只在于保住自己的军中势力。

一切的you因起于浙东剿匪晦气,而淅东战局是由丘福指挥的,丘福是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淇国公、靖难功臣中武将序列三巨头之一。靖难功臣中有三大巨头,在武将中拥有高尚的地位,他们都有许许多多的部下,在军中担负着各个级另外官职。

这三大巨头是张玉、朱能、丘福,其他山头比起这三个人差了不止一筹半筹,虽然不克不及忽略不计,却也不是决定性的力量。而这三个人中,张玉已经战死沙场,他的儿子张辅虽然袭了父爵,可是还没有太大的威望,不足以对张玉派系的力量绝对控制,他现在得维护好本派系的大佬,只能守成,不克不及扩张。

剩下的就只有朱能和丘福,如今丘福已经被他争取过来,这就是他争天下的本钱,所以他绝不克不及让浙东危机影响到丘福的地位,否则就等于削去了自己最大的一股力量。嫁祸双屿卫就是为此,而双屿卫背后站着杨旭,要拿双屿卫开刀,就不克不及不对杨旭脱手。

这样做倒不是他们判定杨旭为了双屿卫一定敢与他们为敌,而是他们不敢冒这个险。军事上的事,动辄涉及不计其数的人,想把事情做得滴水漏,叫人完全找不出破绽是不成能的。成功的关键是,背黑锅的人在朝里没有强有力的人物支持,那么他们纵有天大的委曲,也没有能力把冤屈上达天听。

所以,要拿双屿卫开刀,杨旭就必须得搞下去,至少在“通倭案”盖棺论定前,让杨旭丧失能够干预的能力。

事情计划“的很是好,却因为三个意外而功亏一篑。这第一个意外,是意外给他们送上门的更有力证据:通番。

一俟发现这件事,他们如获至宝,想都不想便把它也纳入冲击杨旭的计划“之中,结果怎么也没有想到,杨旭还有一个极机密的身份,执行着一项大明最高级别罅机密任务。结果“通番罪“不单不成立,反而助长了杨旭的气焰,让他在“受贿罪”这方面,也陡然强势起来。

第二个意外,是他们没有想到夏浔居然是个公门高手,比一个身世捕快巡检世家的子弟经验还要老到。那账本儿可比后世整治他人的举报信要有力的多,后世“一封信八分钱至少恶心半年……”,因为不清道不明,得让人反频频复的查询拜访核实,牵扯绝大部分精力无暇他顾。可杨旭居然能敏锐地发现这么多问题,就凭账本儿自己,就把账本儿推翻了。

第三个意外,是在这两个意外之上建立起来的,杨旭无罪了,就有能力干预案件的审理。更糟糕的是,他以前没借口,只能用迂回的体例为双屿卫撑腰,可他现在牵扯其中了,并且又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他就可以以受害人的身份,堂再皇之地插手其中,打着还我公道的借口,直接干预此事。

同时,杨旭掌握着飞龙秘谍,这表白他能动用的力量,不但仅限于原本对他的估量,并且很可能他早就开始行动了,他现在手中掌握着几多有力证据,谁也不知道。这是一种绝大的威慑力,不知道,才会恐惧,才会不惮于把事情考虑到最严重的境界。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就是如此了。

因此,陈瑛果断作出了决定:“壁虎断尾,弃卒保帅!”只不过,丘福原本是要派心腹秘密赶赴淅东,老谋深算的陈瑛却突然想到了另一个可能,杨旭在公堂上刻意提起“通倭案”的绝大漏洞的念头,一开始还以为他是话赶话儿,与任剑回嘴时顺嘴提到了这一点,可是陈瑛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安知杨旭不是故意打草惊蛇呢?

可陈瑛也不是易与之辈,他浸淫官场几多年?权谋术数、智略经验,那是积年累月、一点一滴地积累沉淀下来的,这些经验知识可不是看两本权谋智略的书籍,或者坐在家里一拍脑门就能拥有的。夏浔虽然顶着一个“穿越者”的称号,却不成能在这一点上无师自通,一步就超出这些宦场沉浮几十年的老政客。

夏浔在公堂上刻意提起此事,确实是想打草惊蛇,迫他们自乱阵脚,以便捉到更多的证据。他动用的实际上不是飞龙,而是潜龙,潜龙的人早已把这五军都督府盯得风雨不透,就等着他们派人赶赴淅东报信了。

而陈瑛像一只狡猾警惕的狐狸,一俟嗅到其中危险的味道,立即给朱高煦又出了个主意:无需秘密派人,而是堂而皇之地派人去。五军都督府正管着淅东军事,这些日子因为调剂剿倭摆设再加上双屿卫通倭事件,每日来来往往的公函信书无数。大可以把他们的人夹杂在这些公人傍边,公开赶赴浙东,事情摆到明面上,对方反而无从施展了。

朱高煦和丘福依计行事,立即找了心腹,嘱咐明白,同时随意找了一桩公务,放置了一些往浙东公干的人员,把这心腹安插其中,一切准备停当,便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等待升堂了。

如果这“通倭案”能定下来,即可高枕无忧了,虽然希望渺茫,可是但有一线希望在,他们还是不肯轻易自斩手足的。

※※※更※新※最※快※当※然※是※百※度※锦※衣※夜※行※吧※※※

这一中午,朱高煦、丘福、陈瑛等人好一通忙碌,仓促准备,忙着应变而夏浔则在二堂,和郑赐、薛品谈笑风生,悠然自若。

忽尔,有人走入,悄悄走到夏浔身边,附耳低语了几句,夏浔微微一怔,轻笑道:“倒沉得住气,呵呵,由他去吧!”

上午审讯结束,他就料定朱高煦那边必有反应,可是对方居然没有马上做出反应却出乎他的意思。五军都督府马上就有一行人要往淅东公干,这事儿他已经探问到了,马上便猜到对方要把si谋挟杂在这公事中进行,这样一来他简直未便出手了。

对名正言顺赴淅东公干的军务人员掳人搜身么?他的特务还没有那么张狂,为了他人不法的事,自己再干一件不法的事,这证据就算拿到了手,也无法公布。何况,他原也没指望凭这一件事,便能直捣仇敌腹心,完全瓦解对方全部的势力甚至把朱高煦拉下马,如果对方真的如此不堪一击全无还手之力那倒奇怪了。

他在公堂上故意先行出双屿通偻案的最大疑点,本就是阴谋与阳谋并举的一招。

如果对方上当,遣派密使赶赴浙东,那就实施抓捕,掌握五军都督府直接介入构陷双屿卫的第一手资料。如果对安不上当,对方还是得想体例自剪羽翼,以绝后患。通过敌手的手,削弱敌手的实力,刀不染血,仇敌自除,不战而屈人之兵,何乐而不为?

这是铁索大江,无避无逃的杀招。

眼看就到下午了,夏浔同郑赐、薛品简单地吃了些点心,喝着茶正靠时间,朱高炽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夏浔等人一见连忙起身相迎:“臣等见过大殿下!”

再一抬头,瞧见朱高炽身旁还站着一人,夏浔不由一怔:“郑公公?”

郑和微微一笑,将手中黄绫金龙的卷轴轻轻一举,道:“皇上谕旨,杨旭接旨!”

夏浔一听是谕旨,那就是令出中宫,未经内阁,不需要跪接的,忙退后一步,长揖梨地,恭声道:“臣,听旨!”

郑赐、鼻品连着皇子朱高炽也都退到一边,双手拱揖静立。

皇上这道中旨未经内阁润色,依旧是朱棣惯常的风格,全是些。语,并且压根就不是直接对夏浔的语气,而是朱棣对郑和的话,因为事情重大,不克不及只捎个口信儿过来,内书房就一字不落全抄在旨意上了:“去跟杨旭,既然无罪,着即释放了吧。他既涉入通偻一案,叫他留下与两位皇子一起听审,莫急着回来,一块儿听听,回来告诉俺知道。”

这倒不是朱棣不客气,他是皇帝,是君父,雷霆雨lu俱是君恩,需要对谁客气?前些天璛朝鲜国王派使节来大明朝觐天子慕谒天颜,朱棣令人随该国使节回访的时候,旨意也是这么下的:“此去朝鲜跟国王,有生得好的女子,选拣几名将来。“夏浔领了旨,这才对郑和笑道:“有劳公公!”

郑和笑道:“国公受苦了,好在真相大白,皇上遣奴婢来听审,就是要看看,是谁这么大胆,竟敢构陷朝廷命官、一等公爵,总要还国公一个公道才是!”

郑和对夏浔也很有好感,原因无他,因为夏浔对他很尊敬,一直很尊敬。郑和现在只是朱棣身边一个亲信太监,太监的势力现在其实不大,郑和也没有后世那种名气,论职位论地位,无论哪一方面,他在朝廷大臣方面根本排不上号。

官员们因为习惯性的对阉人的岐视,见了他即便客客气气的,也只是面子功夫,其实压根没把他放在眼里,甚至没把他当作一个平等的人看待,郑和岂能感觉不出?可是很奇怪,无论是当初杨旭没落不名的时候,还是如今位居国公的时候,对他的尊敬始终是发自内心的,所以郑和对夏浔何止心生亲近,甚至有些感ji。

两下里正着,主审官龙飞龙断事亲自来促请他们升堂了,龙断事一进屋就不竭地址头哈腰:“大殿下、辅国公、郑大人、薛大人,……还有这位郑公公,时辰到了,咱们……该升堂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