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我家娘子猛于虎 > 第917章 动静

我家娘子猛于虎 第917章 动静

作者:宋御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3:40:52 来源:小说旗

粮草已经到位,各州府存粮不多。

若是再将战线拖长,只怕北吴军不打过来,各州府持续无粮,也要闹民变。朝廷再想筹集粮草也没的筹集。

谢显不说假大空的话,向来有一是一,尤其这等关键时刻。

萧司空心里有了底。

趁着粮草、银子全部到位,士气高涨,着薛敬儿带两万马匹趁后半夜人困马乏放火偷袭北吴军,连夜追杀出去三十里地。

一场仗打胜了,振奋军心,在那之后又接连打赢了几场小规模的战争。

整个大梁士气算是彻底恢复了。

雄纠纠气昂昂,不知道的以为丢掉十几座城池的不是他们大梁,而是北吴呢。

北吴那边自然是冷静,看得透彻,可军心不可逆,大局虽然未改,但接连几个仗失利,于军心不利,人心浮躁。

下边不稳,上面难免就急于求近,也想打几场胜仗,两边战事再度激烈起来。

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将近一个月,胜负各半。

直到北吴后方传来消息,柔然忽然大举进军北吴,已然攻占了五六座城池,吴王彻底怒了,当即拔刀就把桌案都给砍了。

“柔然人出尔反尔,明明大军出发前已然给足了他们好处!”

“两族还是连姻,居然这般扯我大吴后腿!”

可是撤军回去也不现实,吴王敢肯定他前脚撤,南梁后脚就得跟进。

又等了两天,柔然又攻下了一座城。

吴王沉不住气了。

他怕这边南梁没打下来,自己那几座城都让柔然给打秋风扫走了。

恨的牙都让他给咬肿了,腮边肿成了小拳头高。

不能不撤了。

“不若,分兵而撤之,咱们固守不出,先行撤军三分之一,回防,狙击柔然。剩下三分之二,先观其行势,再决定是固守,还是后防。”

说话的人三十多岁,刀条脸,细眉长目,一把山羊胡,正是梁人殷青。

于废太子一案被玉衡帝打包到广州流放,在那之后鼓动广州刺史谋反,以响应江州刺史。结果,以失败告终之后,殷青看明白了大梁局势,径自北上投奔了东吴王,也就是现今的吴王,深受重用,无所不应。

殷青当然不愿意费尽全力鼓动吴王南下征伐就这么草草收场。

可他也看出来了,吴王兴致尽失,心都悬在柔然边境上了。

毕竟那才是北吴的大本营。

至少南下征伐了十几座城池,打到现在也还占据七八座,至少在胜负方面,北吴占上风。

现在撤回去,也不算败兴。

一番话说到了吴王心坎里:“那就依侍中所言。”

殷青受吴王厚待,早于年前就封了侍中。

殷青抱拳拱手:“陛下英明。”

“大梁局势急转直下,几年内休养生息也很难回到鼎盛时期。如今的永平帝目光短浅,格局小,又爱猜忌,难成大事。”

“只可惜,那毒没要了谢显的命。”

吴王点头,可惜:“一次不行,那就两次。”

“毒不行,直接就派刺客上,永平帝小崽子不是倚重谢显吗?就把他弄死,朕就不信了,他还能蹦跶几天!”

“来人,撤兵。”

殷青:“微臣留下。”

吴王沉吟:“给你三个月时间,这边局势稳了,立刻回京。”

“遵命,陛下。”

于是,当天晚上吴王就带着三万人马回防柔然。

至此北吴闭关不出,任你大梁骂上天去,把吴王祖宗十八代都给带上,人家就是沉得住气,坚守不出。

谢显看到回传,笑了。

还没等高兴,把好消息回禀给皇帝呢,皇帝那边却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永平帝这边一直心系前方战事,睡觉都睡不着,几天了半个时辰都很难维系,于是私自加大剂量,喝了大量的安神汤,安神药,结果一直到天光大亮都没醒。

多福惊了,怕直接给喝死过去,朝会是开不了的了,直接就派人去将谢显给请进宫里来了。

好在还有声息,谢显便着太医院会诊。

可惜谁也不敢出那个头,怕万一说错了,是抄家灭族的罪。

谢显只好与院判商议给皇帝灌下催吐的汤药,有谢显顶着,谁还有二话呢,好坏也轮不到他们顶缸,一直折腾到快下午了,也不知道是让他们给折腾醒了,还是药劲过了,永平帝悠悠转醒。

整个人都是懵的,就见御医们跪了一地。

“徐州急报。”谢显凑到皇帝身边。

皇帝一听眼睛就亮了,又醒了大半。

“怎么朕的御医都跪在这里?朕是怎么了?没事就都退下吧,徐州急报——可是好消息?”

御医们长舒一口气,鱼贯而出。

论忽悠哪家强,谢家郎主属第一,比不过呀比不过,忽悠到皇帝头上了。

“陛下可以着褚护军前去与北吴和谈了。”

哈?

和什么和?

“朕还失了半个徐州,丢了七八座城池呢。”永平帝可怜巴巴,就这么算了?

再者,你说和谈就和谈?

人家干吗?

会不会人家就是想以粮草耗死大梁啊?

谢显:“想必是柔然出手打击了北吴边境,北吴在咱们这边耗不起了。司空派人暗察,北吴那边骂阵不出,减兵减灶,吴王想是已经撤了。”

“那咱们不乘胜追击吗?”永平帝兴奋了,又精神了不少。

“咱们粮草也已经所剩无几。”

永平帝:没钱是个大问题。

“不如安守现状,给彼此个喘息的时间。否则两败俱伤,大梁也捞不到好处。”谢显劝道。

吴王那边定然也是看出了大梁的颓势,知道自己便是撤了也无妨,翻不出大浪来。

带到如今,永平帝不应又能如何呢?

写罢了圣旨,永平帝慢悠悠地吹干了笔墨:“这柔然出兵倒挺是时候,诚如爱卿所虑,只怕大梁打不起旷日持久的仗了。”

“当日交好十七王子果然是对了,他倒是个念旧情的,适当时候还知道助大梁一臂之力。”

再耗下去,对大梁也不利。

谢显微微一笑。

正是时候吗?

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凑巧?

皇帝当他将假公主嫁过去,又搭银子又送嫁妆,连技术人才都送过去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物尽其用,各司各职。

只靠旧情,只怕临死走马灯的时候有个念想,大梁皇帝倒是个不错的,当年给了不少好东西,于我柔然有利——得这么句话就是不错了。

情?

那不是国与国之间该讲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