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迷梦 > 第321章 亚视的电视剧流毒和《长江七号》

重生迷梦 第321章 亚视的电视剧流毒和《长江七号》

作者:薛定谔的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15:02 来源:小说旗

不得不说,《魔法学徒》的成功确实是沾了别人的光,罗琳的小说和《魔戒》这部电影造成了某种魔法小说的热潮,即使是在欧美地区也有大量的跟风之作,在这方面,《魔法学徒》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这部小说本身的质量,另一方面是欧美的读者对于异域中国的小说的好奇,特别是居然还是这个题材,反过来,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就好像是某个外国人写了一本武侠小说,而且写的还不赖,这样在心理上实际上是有加分的。但是归根结底,这还是资本的胜利,要知道,推广《魔法学徒》的小说、动画一开始沈正辉都是没有想到赚钱的,他想的更多的是拓展国际市场,但是伴随着某种热潮的蔓延,当进展发展到这一步——拍摄电影,那么只能说最开始的花钱推广终于达到了某种效果,接下来《魔法学徒》本身能不能像是滚雪球一样继续壮大影响力,操作权就不在春日和沈正辉的手上了。

市场没有让沈正辉失望,但是也带着某种侥幸,沈正辉是相信网文的发展的,他甚至有信心推动这一产业的迅速发展,但是他也没有想到现在居然有这样的效果,以至于当6.9亿美元的票房出来的时候,其他人比他想得更多更疯狂。

最起码起点的高层就有向他建议说趁此机会,做出更好的业绩,到纳斯达克上市的。而且不仅仅向他建议。还向王安萍建议。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王安萍是天生忽视所谓的娱乐业上游产业的,毕竟起点的营业额和她所从事的行业相比。还太小。即使号称中国第一,世界第一,但是总量也就那样大。即使把财务报表做得再好看,把未来的前景吹得再好,在王安萍看来,只要沈正辉不从起点的作品库里面选择作品来改编电影,起点所吹嘘的资源就如同鸡肋。更不要说他对于旗下作者的控制力的天然弱势了。在网文界,大概有那么些人真的重视合同。保证每一部签约作品都不太监,但是除非是全职专业写手,谁会全心全意扑在写作上?每天更新好几千字,思考剧情纠结得如同狗一样。结果到了月底也不过一千多块钱,这还是在有全勤奖或者是作者低保的情况下的成绩,起点的签约作者绝大多数都是这种状况,努力工作一个月赚得还不如农民工。

而且绝大多数的作家都是兼职,他们都有本职工作,即使是学生,也面临着诸如考试、复习,要哄女朋友等等事情,往往都会在现实中面临选择的难题。一般而言作为一个网络写手,如果你没有太监过,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当然。这个行业的顶尖人士也有每天按时更新,每天强迫打字一万的存在,他们全年无休,辛苦程度一点也不输给普通的上班族,也配得上他们所拿的白金或者钻石合同,但是网文改编这个行当还处在发展期。网文之所以适合作为娱乐圈的上游产业,在沈正辉看来是因为基数大的缘故。因为作者基数大,所以作品题材多,风格多,同时网络小说本身的流行与否可以作为判定这部小说题材作为改编是否成功。不过在此之前,你要对于网络小说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因为网络小说的门槛特别低,无论是对于看小说的还是对于写小说的都是一样。因此,在评价小说的商业艺术价值和受欢迎程度上,往往出现偏差。

另外一个问题在于,网络小说是一种很有想象力的创作方式,即使伴随着它的发展,很多桥段已经固定化了,但是相比较传统文学来说,在想象力方面,深受现代文化熏陶的年轻人远远胜过了追求艺术和思想性的作家们,于是,在表现方式上,网络小说改编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可以这样说,《魔法学徒》如果不是索尼、哥伦比亚和春日集体烧钱,即使明白这会是一部受欢迎的作品,也不会有人去制作这部作品——投资太大。而作为上游产业的网络小说产业本身有不足以产生这样巨大的资本,让它插足下游产业将自己本身实现。

也就是说,在未来,即使作为上游产业的网络小说展示了足够的重要性,但是要将它上游产业的地位基础奠定起来,它就需要它之外的资本来起作用。

但是正如王安萍也看到的那样,虽然起点的人自信满满地宣告自己这个产业的前途和前景,但是他们的前途和前景并不掌控在自己的手里面。

日后的起点、纵横、创世一系列的网站的合合分分就说明了这一点,在资本主义的世界里,资本才是最重要的,你本身的重要性也需要资本来协助你你才能够自己证明自己。

所以,就更不要提起点对于旗下绝大多数签约作家近乎于无的约束力了,虽然在几位网文作家闯出了大名头之后,起点也意识到了版权的重要性,但是管理层采取了一个比较符合自己利益的方法,他们在和作者签vip上架协议的时候,毫不客气地把普通作者的所有的版权都一次性买断了。包括不限于图书的英文版、日文版、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等的外文版权,中文繁简体版权,动漫、影视改编权等等。当然,起点解释说,他们会在这些版权的出售中努力帮助作者争取利益,并且在卖出版权后给作者二次分配,绝大多数的作者觉得自己看不到有这种希望,也就不在乎这种空头版权了。只有寥寥的几个人能够享受自己掌控版权,这其中就包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蓝晶。

不过即使起点将法律合约写得周密无比。但是还是架不住很大一部分签约作者伴随着心情毫不留恋的“太监”现象,毕竟码字对于精神和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特别是每日不间断地更新更是如此。绝大部分兼职的作家根本做不到数年如一日地更新。

起点面临的另外一个尴尬的情况是:网文界的审美观和电影界、电视节、动漫界完全不一样,起点旗下广受欢迎的几大白金天王的作品,完全吸引不到电影改编的目光,这也许和他们所选择的题材有关——太幻想了。主流的穿越类历史军事脱离了历史的轨道,根本没有人投资拍摄,而在起点销售不是太好的小众作品,反而脱颖而出。

不提如日中天的蓝晶。他凭借《魔法学徒》这部作品,已经进入了主流的文学圈。被浦海的作协吸收成为了浦海作协的会员和全国作协的会员,还成为了中国编剧协会的会员,风头已经远远超出了网文界,比提前他成名的今何在、都梁都混得好。他已经混到好莱坞去了。

单说起点一向不太重视的女频作家,在去年和今年也迎来了大爆发,金子的《梦回大清》经过亚视的拍摄一下子红遍了整个亚洲,尽管广电因为这部电视剧不良的价值观,误导青少年等原因对它进行了封杀,但是还是压制不住电视剧的流行,各种盗版碟在全国风行,禁与不禁没有什么区别,亚视还凭借这部剧压倒了自己的老对手tvb。因为爱这部戏的年轻人太多,亚视的广告价格也趁机大涨,在亚洲电视台完全被沈正辉收入囊中之后。立马止损开始盈利,让很多人大跌眼镜,这也让人加深了某种印象——沈正辉根本就是早有预谋,他对于电视产业早就有计划和打算了。

然后趁着穿越剧的热潮,亚视继续推出了好几部女性作者所写的小说的改编剧本,当然。也不是一味地扎入了清穿的大坑里,而是多种多样架空穿越的玛丽苏电视剧。那些还没有受过熏陶的女文艺青年们被感动得目不暇接。大家还到被这种玛丽苏文雷得天雷滚滚的时候,如果再任由网络小说发展几年则不一定了。网络小说也是有某种流行的,在这方面,沈正辉先行一步,敏捷得多,而不是像日后的电影圈和电视圈反应那样迟钝,不过即便是如此,《甄嬛传》、《杉杉来吃》、《何以笙箫默》不也是红透了半边天。

亚视得了先手,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加上有沈正辉这个穿越者,选片目光精准。亚视旗下那票花瓶一样的女演员就在这批玛丽苏电视剧里积累着自己的演技。尽管面临着种种批评——譬如演技,但是人红了就是红了,没有是非的人那叫做红了吗?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亚的日、韩、台也迅速跟进,无论是日本选择轻小说改编,还是韩国选择流行小说,又或者台湾选择自己的畅销作者等等,他们在起步和经验上都逊色亚视一筹,作为标准,亚视的电视剧被同行们引进,马桶台也开始琢磨着是不是能够翻拍一下亚视的电视剧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周星星的《长江七号》如同一声霹雳震惊了大家的视线,它惊天动地地上映了,然后迅速地吸引了业界和观众们的眼球。自从《功夫》之后星爷沉寂了两年的时间,打造的这部儿童片效果和成绩如何,这变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即使是整个东亚地区,也受到了影响。

沈正辉固然是大牌,的那是他并不是闯荡好莱坞的唯一打牌,周星星同样凭借两部作品得到了好莱坞的认可。虽然普通观众不知道他为什么回到香港和大陆来捣鼓了这样一部作品,但是既然是周星星的作品,那么他们是自然拍手欢迎的。

《长江七号》是周星星的公司和中影合作的产物,业内人士自然清楚,周因为受到了自己上部作品《功夫》的成绩的刺激,终于下定决心自己独立制作一部电影,所以所有人期待的《功夫》续集没有制作,而是这部非常具有新意拍给孩子们看的电影。当然,虽然这是一部专门拍摄给亚洲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孩子们看的电影,但是它依然是全球发行的电影。周星星在缺乏了春日的合作之后,惯例地发作了自己的强迫症,整部电影选角就用了一年时间,终于选好了他认可的“男”主角,然后又是星女郎上位,这又是一场大戏,电影戏份拍摄完成进入后期制作,又是漫长的周期,这样看起来,两年时间完成这部电影已经算得上是神速了。

在香港电影彻底不景气的今天,不知道多少人把周星星本人当做是香港电影唯一的希望,盼着他开工呢!

于是《长江七号》果然不负众望地获得了好成绩,上映半个月时间,亚洲地区票房突破三亿人民币,内地上映半个月时间,票房突破了2亿人民币,虽然在香港的票房数据看上去有些让人不敢相信,不过整体而言,这是一部相当赚钱的片子,中影借助和周星星合作这个机会大赚了一笔。尽管欧美市场还没有上映,不过周星星和韩董事长都对欧美市场充满了信心。

沈正辉也第一时间发出了自己的祝贺,尽管他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空去电影院里面看这部电影,按照福田光美的说法是,“这是一部很热闹的电影,虽然星女郎的存在完全没有意义就是了。”

所以实际上虽然《长江七号》票房高企,横扫国内同时段的各类其他电影,但是对于这部电影本身,许多星爷的资深影迷还是觉得不满,星爷在这部电影里面退居幕后——虽然《功夫》里面他就有这种倾向,电影里面小“男”主角小狄异常抢戏,各种星爷电影里面的梗都被用了出来,特别是《功夫》,这让这部电影变成了一部有情怀的电影。星爷风格的电影,如果不是他本人担任第一主演的话,总让人感觉有所欠缺。

所以,虽然《长江七号》票房飘红,直升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几位,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的标准自然不是人民币3.5亿,而是之前《功夫》的美元3.5亿,但是亚洲市场的情况其实已经非常说明问题了,再把希望寄托在欧美市场似乎也是白瞎。果不其然,尽管《长江七号》在欧美上映获得了好评,票房也一度飘红,但是最终《长江七号》也不过收入约5千万美元罢了,不过中影方面已经赚翻了,因为最终《长江七号》相当于全球票房超过了一亿美元,毕竟这个故事还是主要拍给亚洲人——东亚人看的。

周星星本人在宣传的时候谈到票房依然是微笑的,只不过他心中是不是有对照《功夫》票房的失落感就不知道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