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摄政大清 > 第192章 太子之争

摄政大清 第192章 太子之争

作者:公子令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9:43: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早朝。.最快更新 。

因为已是初夏。所以京城的天气亮的很早。

早朝开始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而且空气中带着三分湿润。被夏风携带着吹在脸上很是舒服。

文武百官立在朝堂。可能是因为早得到消息的缘故。今天早朝上的官员显得特别拘谨。而一些许久未曾上朝的老臣亦或者老王爷。今日竟然也都让下人扶持着上了朝。

圣上要选立太子了。太子是大清以后的皇上。他们就算已经很老了。可这样的大事他们又怎能不理不顾。

乾隆皇帝坐在龙椅之上。见许久未曾上朝的老臣和王爷今天竟然都上了朝。.小.说.网 心头微微一沉。进而明白自己要立太子的消息还是泄‘露’了出去。这让他有些温怒。不过所有大臣也沒有开口言明。他这怒气也不好撒。只望着那些老王爷道:“瑞亲王您老怎么想起上早朝來了。”

瑞亲王是乾隆皇帝的叔叔。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已显老态。站在朝堂之中双‘腿’不停的抖着。可能是站的太久的缘故。

乾隆皇帝虽然察觉了这些。可并沒有开口。只是望着他等着他的回答。

瑞亲王年纪虽老。可心里却不糊涂。道:“圣上。老臣听闻圣上从江南回來了。这便想着來看一看你。老臣这身子骨是越來越不行了。不知道还能活几天。正好趁此机会跟圣上叙叙旧。”

瑞亲王是有急智的人。他这一番话说的可谓是天衣无缝。乾隆皇帝听完也不好发作。只得笑道:“朕看老王爷的身体还好的很。再活个几十年也沒有问題。”说到这里。他见瑞亲王的身子抖的更厉害了。心中也生出一丝怜惜來。于是又吩咐道:“给老王爷赐坐。”

太监领命。瑞亲王则连忙谢恩:“多谢圣上吉言。多谢圣上赐坐。”

这样一番话罢。早朝才终于开始商讨国家大事。。

先是一些国内的事情。然后是边关与俄国的事情。这些在乾隆回京之前都已经被柳舟安排妥当。因此并沒有讨论多才时间。而所有人都心系立太子一事。因此也沒有在这些事情上过多讨论。本來在这些事情上有异议的人。也是能息事宁人就息事宁人。

大概小半个时辰后。该讨论的事情已经讨论完毕。众臣此时望着乾隆皇帝。眼神中满是期切。终于要宣布立太子的事情了吧。

所有人的心都是扑通扑通的‘乱’跳的。

乾隆皇帝看到自己的臣子如此。心头一声轻叹。不过很多事情该办还是要办的。因此他也不再推辞。望着群臣道:“朕已经老了。可太子尚未选立。朕这次江南之行看明白了很多事情。也看清了很多事情。诸位爱卿都是朝中重臣。你们且说一说。选立谁为太子最为恰当。”

乾隆皇帝这边开口后。群臣顿时感觉浑身一紧。皇上这可是要他们开口发言啊。他们是不是应该开口推举呢。

很多大臣站在一旁保持观望。在他们的头沒有表决之前。他们不敢有任何逾越。

和珅站在大臣的前面。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浅笑。他已经决定了。只要有人提出立十七皇子为太子。他立马开口。而他相信只要他一开口。刘墉、阿桂他们也必定纷纷跟着附和。到那个时候。朝堂上百分之八十的官员都会反对十七皇子为太子。如此。就算圣上再坚持只怕也要犹豫一下了。

可是和珅左等右等。整个朝堂之上的大臣并沒有人推举十七皇子为太子。这让和珅有些吃惊。他微微扭头看了一眼柳舟。见柳舟此时竟然也表现的气定神闲。他不由得心头微微一沉。

多年的朝争经验让他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山雨‘欲’來风满楼。风雨前的宁静让和珅的心中有一种莫名的不安。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先发制人了。既然沒有人推举。那他就由來推举。他是大清第一权臣。他有这个资格最先发言的。

可就在和珅准备开口的时候。柳舟突然站出來道:“圣上。微臣有话要讲。”

和珅见柳舟终于忍不住站了出來。心中顿喜。看來自己的推测沒有错。柳舟这是要推荐十七皇子了。好。只要他站出來事情就好办了。他只要站出來。大家一起攻击他。

和珅刚迈出的脚又收了回來。.小.说.网

此时。所有大臣都将目光投到了柳舟身上。他们倒要看看柳舟要说些什么。而此时的刘墉阿桂等人。则隐隐有一种期待。

乾隆皇帝见柳舟开口。心中也是有些兴奋。道:“柳爱卿有何话要讲。”

“回圣上。微臣觉得。立太子当立长不立幼。如今八皇子最长。当立八皇子为太子。”

柳舟说完。和珅顿时大是震惊。他怎么也沒有料到。柳舟竟然会举荐八皇子为太子。这怎么可能。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題。

朝堂之上顿时议论开了。他们本以为柳舟要推荐十七皇子的。。可怎么推荐成了八皇子。

气氛有些诡异。每个人的心里都泛起了嘀咕。

和珅在这样的情况下。却依旧保持镇定。可他的心却慌了。可他更清楚的知道。他必须尽快平静下來。只有平静下來后。他才能够‘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和珅是个聪明人。而且他很有经验。当他平静下來后。他已是明白了柳舟的用意。柳舟这是要帮十七皇子避其锋芒啊。只是他有沒有想过。如果他和刘墉都不争的话。八皇子可就真的有可能成为太子了。

不过和珅又微微摇头。他们不可能不争。也许在其他事情上他们可以不争。.小.说.网 可在选谁为太子这件事情上。他们却必须争。不争就沒有未來。

和珅看了一眼刘墉。刘墉脸上也比较平静。而这个时候。刘墉却也站了出來。道:“回圣上话。虽说以前各朝各代皆有立长不立幼之说。不过我大清却是沒有这个规矩的。再者。圣上有不少皇子皆已成年。微臣觉得当以立贤为根本。微臣推荐十五皇子。十五皇子德才兼备。定能让大清龙脉沿袭千年万年。”

和珅见刘墉此时站了出來。心中顿喜。可很快他又觉得不妥。本來大家是想一致对付十七皇子的。可如今柳舟提出支持八皇子。.小.说.网 那刘墉也就只能支持十五皇子。他则支持十一皇子。如此一來。就又成了他们三派之间的争斗。最后谁胜谁负。又成了未知数。而那十七皇子则成了坐山观虎斗的人物。

此时的和珅很犹豫。如果他站出來支持十一皇子。那么必定是随了柳舟愿的。如此谁能当上太子。除了看他们谁的势力更为强大外。还要看圣上的决定。而圣上是倾向于十七皇子的。他这样贸然站出來支持十一皇子是一件很不明智的事情。

可如果不支持十一皇子。只怕他们连最后的机会都沒有了。

和珅的额头慢慢‘露’出汗水來。不知道是因为随着时间流逝。温度越來越高的缘故。亦或者是他的心又开始不安。

这个时候。阿桂站了出來。

“刘大人此言差矣。既然要立贤。八皇子一点也不属于十五皇子。八皇子文武双全。请问十五皇子可比的了。”

刘墉一点也不肯想让。与阿桂就这样探讨开了。

柳舟在说完第一句话后。就不再多言。他不过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只要朝堂上闹起來后。他就不必要再管了。至于闹成什么样。他更不关心。因为只要闹开。不管是刘墉是否遵循他前几日跟刘墉说的情况。朝堂三派是再难一致对外了。只要他们不一致对外。十七皇子就有机会。

而如果刘墉按照与柳舟约定的來办事。那八皇子与十一皇子之间必定有一场大战。如此他们两败俱伤后。剩下的就是十五皇子和十七皇子的角逐。而十七皇子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欢。这便是他们最后的资本。

柳舟浅浅一笑。然后将目光投向和珅。此时的和珅仍旧在犹豫。

乾隆皇帝望着朝堂上发生的一切。终于明白 了柳舟的用意。柳舟要帮十七皇子。可在此之前必须除去八皇子、十一皇子和十五皇子。而他乾隆皇帝就算真要立十七皇子为太子。也必须压服朝中三大势力。

如今三大势力相互之间闹开了。这正合他意。只是隐隐间。乾隆皇帝又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如果只是这样。柳舟也就不是柳舟了。他必定还有后招。

朝堂之上。因为立太子的事情嚷嚷开了。每一派都有自己要支持的人。因此只要他们这样争吵下去。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最后还只能听乾隆皇帝的。

可乾隆皇帝并沒有开口多言。他要看看这些大臣都能说出些什么來。要想打败对方。只呈口舌之快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更加有力的证据才行。

就在朝堂之上这样闹哄哄的时候。和珅微微抬手擦去了额头上的汗水。这种情况。他觉得自己必须出手了。为了十一皇子。为了他自己。他都必须站出來了。不然。整个朝堂的人还以为他和十一皇子沒有争夺之心呢。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小.说.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