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本宫专治各种不服 > 第493章 毕其功于一役

本宫专治各种不服 第493章 毕其功于一役

作者:柳暗花溟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7 08:33:45 来源:小说旗

赵平安了解穆远,所以知道他绝对不是这样。

而以穆远的头脑和战争艺术来说,也不可能一弱至此。不然,怎么配长胜将军四个字。

其实反过来想想,大夏军看似强大,简直是摧枯拉朽的局面,但金耀也是骑虎难下,只能进,不能退,未必好受。

在时候战争在进行过程中,局面就不是人力可以扭转的了。一切,要看临场发挥和之前的周密准备,哪有那么多曲折?

就像下棋,举手无悔。

“咱们这是往哪儿走?”阿英,阿米,阿鹏三大贴身侍卫看赵平安盯着地图好久,忍不住问。

“这条河,是古河道,名为土延水。沿着土延水下去……”赵平安纤细的手指划过一条细线,一直向南,向南,最后定在一个黑点点上。

“清涧城?”阿英看了看地名,扬眉。

“没错,就是这儿了。”赵平安点头。

大夏兵强马壮,尤其马匹优秀,大江则步兵居多,还有部分沿岸水军。她记得穆远对她说过,清涧城虽小,却是这一条西南之线的关键所在。因为再退,后面就是一马平川,有好战马的一方就会占据巨大优势了。

而且从清涧的山川地貌来看,特别适合排兵布阵,以弱胜强。

大约,就是这儿了吧?

那么如此且战且退的话,顶多还有十来天……

只希望绥德军在东北那边争气些,别让高丽小国插了刀子,威胁到西北的战事。

这一仗必是绝大阵仗,无论如何,都会毕其功于一役!

“穆大将军那边有什么消息?”她皱眉问。

“听说朝廷要穆大将军撤退,京里也会派大使来议和。”阿英回道。

“哼,老套路,早想到了。这帮子人,也没点新鲜路数了。”赵平安哼了声,“但穆远必然不肯。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算朝廷下旨,也可以推说没有接到,或者战事太紧张,暂时不能回转的。”

“可是朝中发下来的不是圣旨,而是金牌。”阿米补充道。

赵平安吓了一跳。

金牌!

那可是比圣旨还强大的命令!

“听说至今已经连下了十二道。”阿鹏又补充。

三名侍卫忧心忡忡。

十二道!赵平安也惊了。

连下十二道金牌,她从前只在小说演艺和评书里听过。

在她所听的故事里,这样被针对的只有民族英雄岳飞!

岳飞实在抵不过,回去了。结果呢?等待他的是风波亭之死!

难道这场战事是穆远在今世的死劫吗?前世他死于她手,这世她重活,她拨乱反正,于是命运就在其他地方等着杀掉穆远吗?

“不能回!不用理!”她拍案而起。

“公主别急,穆大将军根本没理会。”阿米连忙说。

“就是不要理会才对!”但赵平安的心还是提得紧紧的,“去找人传讯给穆远,告诉他抗旨不尊也没什么,万事有我顶着呢。就算将来回到京中,我看谁敢以此事来攻歼他!”

再说只要能赢了这场战事,一切纷扰的人和事,她就会赐给他们一个字:滚!

阿鹏应了声,跑了。

“京中恐怕很是不太平,甚至危机重重了。”想了想,赵平安重新坐下,脸上的神情没有放松,反而更凝重了,“九哥儿是傀儡小皇帝,手里根本没有亲政权。但别说金牌,就算圣旨也必要他点头。哪怕是面子上,程序上,也会有这样的一环。可小九虽不聪明,可我走之前嘱咐过他,这种危及到我与穆大将军的事,他断不能点头的。”

虽人心难测,但小九还小,目前这点事她还能保证得了。而小九不点头,圣旨就无法下达,金牌也无法发出。何况,还是十二道这么紧急,这么多!

惟一的可能就是:小九是被迫的。

而什么事能威胁到皇帝,又是什么情形令皇帝的玉玺大印不保?小九身边,不还有宋衍大学士做老师呢吗?那位宋大人有点门道,不可能放任不理的。所以……

妈呀,事情大条了!

但愿京中的花三能顶得住,刘指挥和杨计相能撑得下来。她现在真是鞭长莫及,虽考虑过形势会十分紧急,却没料到最坏的情况这么快就出现了。

“公主,那要怎么办?”阿英看到赵平安目光闪烁,显然是形势不乐观,连忙问。

赵平安沉吟半晌,最后却摇摇头,深吸了一口气道,“就算天塌了,也得等穆远打完这一仗再说。你们派人,一定要护紧军需供给的通路,就算穆远有安排专人负责,你们也要暗中加以保护。毕竟,大军不能断了粮草。而后,要把京中来的所有消息都拦住。我过了,才能到穆大将军那里。别的什么也不要管,就让他安心上战场,不为后方的琐事分心。”

“真的天塌了呢?”秋香在旁边小声问,十分忧心。

“真塌了?”赵平安心神剧荡之后忽然冷静了下来。

或者说,横下一条心,胸中升起一股豪气和狠意,你死我活的狠意,“那我们就把这天再支上去,补回来。切,多大点事啊,还能比大江国的生死重要吗?”

而她坚定的样子,给了身边人极大的信心,纷纷下去办事了。

赵平安这才缓缓坐下,喃喃自语道,“只不知京中到底如何了?花三,你可给我顶住呀。”

因为东京城和西北之地路途遥远,哪怕有专门的官道,军路,人力传递消息也是极其缓慢的,和现代根本无法相比。

这是坏处,但也是好处。

好处是,赵平安这边的决定和穆远对朝廷命令的拒绝,暂时没有传回去。

坏处是,京中发生的巨变,赵平安也是过了好多天之后才知情。

率先感到不对的是杨计相,因为在上朝的时候,以穆定之和苏意为首的保守派,提出要以金牌令召回穆远。哪想到平时唯唯诺诺的不皇帝态度强硬,说什么对战之时,怎可轻易言退,那岂不是自毁长城吗?

在场的大臣没一个看是起小皇帝的,都觉得他是个吃货,平时连功课都不怎么好,哪懂得国家大战,战争对决?铁定是他背后的赵平安势力在作祟。

为此,他们更要对着干才能压制公主的势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