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只鸡的悲剧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只鸡的悲剧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根据叶曙青的讲述,一幕悲剧就在张守仁面前拉开了序幕。

在崇祯四年八月,皇太极率清军急攻大凌河,辽西将门畏缩不敢战,坐视大凌河守军被清军围困良久,却是没有一个将领敢领军援助。

最后朝廷无法,只能从别的军镇调兵去援助大凌河,在登州的孙远化也是接到了兵部的命令,叫他派遣精锐部下,前去援助大凌河的友军。

大凌河一役,其实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战,修好大凌河堡,可以隔断辽西,与锦州互相呼应,锦州就不再是一座孤城,而是十分有用的战略要塞。

大凌河,小凌河,锦州一线联成一片,清军想要绕道入关就将面临被明军骚扰追击的危险,所以在大凌河修筑到一半的时候,皇太极率重兵出击,将明军团团围住。

到这时候,明廷上下慌了手脚,想调辽西兵援助,但吴襄等辽西将门拒绝出兵,坦言不是对手。而调集其余兵马都是缓不济急,但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这时候也能看出明廷对后金集团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不可移的,始终贯一的大的战略构想的缺陷来了。

在明神宗晚年,对后金的战略是采取调集各镇边军,集中优势力量痛加还击的做法,然后沈阳一战,近十万精锐明军全部丧身,光是总兵官都战死好几个,接着就是所谓的辽人守辽土的战略,孙承宗在督师辽东时,大修土木,造了几百个军堡,训练了四十万农兵,还有几十营的关宁军铁骑营战兵。

每营有八十八门火炮,其中还有大口径的红夷大炮,火铳四千余支,还有骑兵营,水师营,论起装备什么的,不要说别的明军军镇或是后金,就算放眼全球,恐怕在火器化程度上和装备的精良上,全球士兵都得对关宁兵瞠乎其后,甘拜下风。

但装备好不代表战斗力高,这种战略下的关宁兵一千人里可能没一个打过仗的,一万人里可能才有一个杀过人的老兵。

全部是菜鸟新手,根本上不得战场,一行军就可能炸营,这样的军队,只能说是徒有其表,根本无用。

但孙承宗的这种修堡垒的办法被延续了下来,后金一战就拔了几百个明军的堡垒,但明军又继续向前修,反正国家的财力投在辽西,不修的话,那么多银子没地方用,也没办法贪污克扣。

很多时候,张守仁认为,这才是辽西那边拼命修堡垒的原因所在。

但修堡垒的同时,却没有一支敢和后金野战的军队,张守仁不知道这样修堡垒的意义何在?一边放弃了万历年间的野战思维,一边又拼命扩张,而无视王在晋一伙索性退守山海关,并且加强蓟镇防御的措施,拼命在辽西修筑无人敢守的堡垒,浪费大量钱财,是真真正正的把明王朝的财力给耗尽,耗死了。

总之,辽西那边就是一个黑洞,督师换了一个又一个,战略也是混乱不堪,对后金始终不肯正视现实,当成是敌国,这就是造成明朝对辽东战略混乱的根本性的原因。

大凌河这边就是如此,一边派人修堡,却没想过,后金岂能坐视你把军堡修的固若金汤再来攻打?

敌军一至,无有准备好的后续计划,仓促之间却催促各地派遣援兵,而最要命的朝廷根本没有事前准备,仓促下令,也没有后勤补给的计划,反正军令一下,就得叫当兵的动身,管你是不是有饭吃。

孔有德诸部平时驻扎在登州,虽然清苦,但孙元化是个好上司,总能叫他们的部下有口饱饭吃。

正因为如此,在他们发动叛乱后抓住了孙元化,在诱惑孙元化造反不成后,还是毕恭毕敬的把这个老上司礼送出境。

当然,孔有德也没想到,崇祯可不会理会孙元化是一个技术官僚,而且孔有德等人的叛乱有其原因,孙元化一被送归,就被判了死刑,在阵前给斩首了。

而孔有德等人的叛乱原因说来也是十分简单,就是因为要援助大凌河,军队仓促北上,沿途官府都借口没有得到通知,拒不供给军队饭食。

在明朝,军队调动,除了有能力的自己带干粮外,沿途的饭食就是由文官把持供给的。

文官说给就给,不给武将也只能忍着,下头的小兵就只能饿着。

等他们赶到了吴桥时,风雪交加,士兵饥寒难耐,而百姓对士兵畏之如虎,纷纷关门罢市,士兵就算想花钱买也买不到吃食。

这种情形下,一个士兵不耐饥寒,偷了当地望族王象春的一只鸡。

在得知此事后,王象春要求孔有德将这个士兵插箭游营,也就是在这个士兵耳朵上插上一只箭,在他犯事的地方游街,在鲜血淋漓的时候,警示其余的军人不得违法犯禁。

原本明军的肉刑极多,稍犯军法就是会箭游营,或是割鼻子,断手断脚的也不在少数,斩刑更是多的叫人记不上来,军人犯法,是斩首还是砍掉鼻子,完全是看将领在当时处置犯法军士时的心情。

按理来说,偷一只鸡箭游营不算太厉害的惩罚,估计这王象春也是考虑到客兵过境,不能做的太过份了,所以才勉强降低了处罚的严厉程度……但就算这样也不成,饥肠辘辘的士兵听闻此事后立刻爆炸,兵变迅速发生,然后所有士兵拥戴孔有德等将领造反,接下来发生的事不必多想了,那个要求处罚士兵的王氏家族肯定死光光了,吴桥百姓也肯定遭殃,但事情的起因,不能不说是一个完全的悲剧,就因为文官的贪污**无能加上把士兵当奴隶,把武将当傻子,结果就因为这些人,加上一只鸡,把明朝耗费财力,把用尽了徐光启和孙元化师徒的心血的一支强军就这么逼反了。

孔有德等人的叛乱使得登州和旅顺等地彻底糜烂,而且他们投降了后金这个原本的生死大敌,使得后者掌握了强劲的火器部队。

后人被满清所谓骑射无敌的宣传所迷惑,以为清军就是靠着战马加弓箭征服了天下,其实在皇太极时期清军已经开始大量铸炮,并且工艺并不落后于明军和整个世界,一直到两百年后的嘉庆年间,新铸的火炮经过试验,在射程上还不如明末时天聪年间的老炮,至于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其实还是在使用前装滑膛炮,但使用的是有延长引信的榴弹炮,这种炮在清初时也曾经有过雏形,不过在鸦片战争时清军遭遇这种炮弹时就吓的失魂落魄,以为是妖人妖法,后来还有将军在城头挂月经带,洒狗血来破阵……历史的悲哀,也就莫过于此了。

“原来如此……”

对一个历史不是那么好的后代人来说,实在很难想象,一个国家花费了巨资来培养训练的武装力量,担负着陆防和海盗的双重重任,结果就是因为一只鸡,数万人的强兵就被逼反了。

“真是一群混帐王八蛋啊。”

“嗯,畜生不如。”

在张守仁的心腹部下和起家的班底中,三个人的脾气最象,孙良栋和黄二,再加一个钱文路。全部是嘴上没把门的,而且脾气暴躁。

区别是孙良栋要机灵点,也阴沉点,黄二直率点,钱文路则是大方和厚重一些。

不过此时两个家伙在这里就够叫张守仁头疼了,在他们同时发声之后,张守仁停止了自己脑海中的愤怒和莫名的感慨,回过头来,对着两个白痴厉声道:“都给我闭嘴!”

“是,大人!”

两个家伙迅速闭上了嘴,不过叶曙青却是哈哈一笑,向着张守仁道:“国华,贵属下还真的是心直口快啊。”

“呃,我对他们太纵容了。”

“不妨,不妨的。”

明军的体制森严,将领之间相差几级就是判若鸿沟,如眼前这两个白痴在上官面前胡乱说话,并且口出狂言的将领下场肯定都不大好,将领们之间也是官场,在官场保持赤子之心就是在找死……不过张守仁自己又何尝不是?

在后世他就不是那种混官场的人,所有的荣誉军衔都是自己一手一脚奋斗得来的,今世他也是凭自己的能力奋斗到如此地步,所以他也不希望遏止自己部下,强迫他们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从制止说话开始,接下来就肯定希望部下们奉迎,然后就只能听到好听的话……这样下去,就只能往一个独夫独裁者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尽管人皆喜欢别人在自己面前柔顺听话,而不喜欢强梁顶撞上司的人,不过张守仁觉得,为上位者,有时候还是做不得快意事的。

最少,他在浮山这个团体之中有着足够的威望,这就已经足够了。

“老夫适才的话,没有别的用意,”临别之时,叶曙青向着张守仁正色道:“只是国华你现在少年得志,未免有春风得意,视天下人为无物的看法。但思想起来,孔有德等人坐拥重兵,朝野看顾重视,恐怕在国华你此时之上。一朝谋反,天下人皆欲食其肉,史书之上,必留千年骂名。吾辈武人,就算被文人欺凌小视,但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行差踏错,行得正,坐的直,凡事不欺人也不欺于心,这才是处常上进之道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