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别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别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们这些混帐东西,最近欠收拾啊……”

对这些部下,张守仁也有点无可奈何。他再怎么教导,人的见识和思维暂且还是不能超脱于时代之上的,这个年头,马队才是军中精锐和主力,这是普天之下的共识。

在浮山营,马队官兵也确实待遇更优厚一些。

倒不是张守仁也是把马队当主力,而是马队官兵要更辛苦一些。

因为除了全套的步战训练外,马术和马战训练也是十分辛苦的……只是眼前的人还没有意会到这一点,所有人都是希图马队指挥官的风光和骑在马上的舒服,却忘了其中的艰苦之处。

“好了,我们回来再定人选,你们这群家伙,等着就是了。”

张守仁难得坏笑一声,接着便是翻身上马,林文远等一群随员,也是在他身后一起上马,这些刚买来的战马还不大适应新主人,都是在原地踢打和嘶鸣起来。

“好马,好马。”

“大人的菊花青真是好,毛发明亮,眼睛牙齿都是有神有力,大人,起个名字吧。”

“就是,马得有个好名,才能配主人。皇上的御马,都是有好名字。什么吉良乘,太平驹、玉龙媒……都是怪好听的。”

崇祯有四匹御马十分知名,连浮山这边都是知道。

这几匹马都是太监从天下骏马中精心选取出来,然后长期训练,使得马匹温良无比,就算加鞭受惊,马也不会奋蹄疾驰,只能在宫中慢走小跑而行。崇祯骑这,自忖也是能骑,不过他的射术倒还可以,五十步能中靶,对一个深宫中长大的皇子亲王到皇帝来说,算是难能可贵了。

“就是叫追风吧。”

某人似乎对四大名捕还有点兴趣,兴之所至,便是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嗯,大人可真没想象力啊。”

“好烂俗的名字,大人的品味到哪儿去了?”

“唉,真是糟糕,真是糟蹋了好马呀。”

下头一阵腹诽,不过话一出口就是不同,所有人都是交口称颂,极言大人取了一个好名字,富有文艺气息和实际意义,两相结合,真是神妙之极,也是神来之笔,反正就是神之再神,不愧是大人所取云云。

“都闭嘴罢,好坏我自己知道。”

事关马队队官取举,这些平时丝毫不给张守仁面子的恶棍们也是满嘴胡柴起来,张守仁横了他们一眼,在马屁股上挥了一鞭,那马顿时四蹄翻飞,在原地大跳了一下,然后才在张守仁的操控下,风驰电掣一般,向着堡门疾驰而去。

这马动作这么快,加速奔行时的速度犹如追风,确实是一匹上佳的好马,当时的武人也就唯有宝刀名马和重铠这三样可以收藏,此时一见这马如此,众人都是十分眼红。

议论声中,林文远等人也是打马跟上,没一会儿,都是相随到了堡门附近。

原本的旧堡楼也是重新翻修过了,飞云拱卷的三层新楼,正矗立在堡楼之上。堡门白天大门打开,由守备兵马抽调盘查可疑人等,傍晚时关闭。

此时守门士兵见张守仁等人过来,自是连忙在堡门前列队,等张守仁接近了,便是一起举枪致意,行礼如仪。

林家老爹两口子,加一个林云娘,正是在去地里的样子,扛着锄头带着吃食,就在门前等候。一见一群人过来,一家人便是迎上两步。

“知道了,爹,娘,你们不要累着了。小妹,你一会早些回去,日头毒,别晒坏了。”

林文远对家人自也是不舍,此时一个个嘱咐过去,情谊也是在话语里头了。

“哥,早些回来。”

林云娘自也是一副不舍模样,眼睛也有点微微发红。

林文远却是笑道:“妹子,这话是对哥一人说么?”

“当然是了。”林云娘发狠,不过声音听起来怯怯的,柔柔弱弱的,也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里头。

“我会早些回来的。”

对着明眸皓齿,神色关切的女孩子,张守仁心中也是一阵感动。

无论如何,云娘会是一个好妻子,尽管她年纪才十七左右,但论起心智成熟的程度来,后世二十七的也未必比的上。

这年头,女孩子五六岁就上灶做饭,家务都做,十来岁就能自己做鞋子袜子,还能缝纫衣服和做被子,甚至是坊纱织布,养蚕出丝,什么样的活计这双小手都能做的下来……后世的女孩子,这年纪怕是还在父母怀里撒娇呢。

“嗯,我知道了。”

声音比刚刚还柔了几分,不过也就仅限于此了。若不是张守仁的身份,未过门的媳妇就这么在这里送行,怕是全堡人的牙齿都要笑掉了。

“那好,我们走了!”

张守仁点一点头,把自己心中的一点柔情又收了回来,转而掉头,已经又是意气风发。

……

……

从浮山堡赶向所城,沿途也是看了几项工程,在张家堡和所城中间,一个较大的工匠营的新址正在选址之中,原本的堡城面积太小,现在又成了老营所在,铸炮和造火铳兵器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工匠的人数也将有突破性的发展,现在是供应数千人,将来可能是供给数万人甚至十万大军,匠人的数目会一再增加,所以困守堡中的主意并不高明,张守仁已经自己把它给推翻了。

在所城和堡城之间选一地方,靠近一条小河,是小白河的支流,在河水较少的山东,能靠近河边是十分难得的地理优势了。

码头的地址,储藏物料的库房,匠人们的居住环境,都是在考量之中,现在还真是选址划定范围的时候,一旦确定,就要准备大量人手和工料大干起来了。

“大人,堡中的高炉停了工,看来也算是少费了不少钱粮。”

因为没有生铁供应,保中有限的几个小炉子都不能保障,计划中的大高炉当然也是没有修筑的起来。

现在重选地址,无疑算是因祸得福了,高炉的费用是省了下来了。

“我倒是宁愿没有省。”

提起这件事,张守仁也是有点不大开心。高炉熔铁,这个要在回风和热度上费很大功夫来改进,鼓风和焦煤的选用,包括份量和鼓风机的位置等等,都要查考。

别外中国的兵器打造有一个误区,就是用煤多而不用木炭,粹火和除碳,一定是要用木炭才来的更好,钢火才更好,兵器的韧性才越佳,锋锐程度,自然也是不必说了。

熔铁水后加热成钢,就需要大量的木炭,虽然有破坏环境之嫌,不过为了民族的百年大业,浮山这边的森林只好牺牲一下了。

很多细节上的事情,张守仁也不是很清楚,他也不是正经的工科科班生,只是出于爱好和得益后世信息大爆炸才略知一些,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生铁转为熟铁精铁,再转为钢,这一套流程,他未必比一个熟手工匠懂得的更多。

所以要大量的试验才行,在这个大炮制造十门成功二三门的时代,缺乏物资就是一个致命的瓶径,跨不过这个瓶径,想发展就难了。

当然,他如果降低标准和要求,不是要给自己的军队最好的,就如刘泽清这样的军阀一样,核心是几千精锐,再裹挟两万民壮,一样能得到很大的发展,只是这样的道路已经证明了是行不通的,他要求的是自己改变历史潮流,逆天而行,而不是自己的一已富贵平安。

要是为了后者,在鲁境发几年财,带几百人于天崩地裂时扬帆出海,吕宋诸地,都可以去得,搞不好数百年后,身家数百亿的大财阀中就有他的后人……

这又如何?

对一个军人来说,这样的事实在是太缺乏吸引力了。

对张守仁的情绪变化,林文远也是十分清楚,好在这一行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所以也不必放在心上,只是又向张守仁问道:“大人,对经营铁矿,你是否有腹案?”

“这,还真是没有。”

这件事张守仁还真的没有腹案,铁矿怎么进行运伤,派谁经营,要怎么提高产量,运输的麻烦,这一系列的麻烦还真的是叫人头疼的很。

现在唯一可告安慰的就是他手头银子还真不缺,各家大商行在与他的合作中都是赚的盆满钵满,大家都是扩充了经营的范围和力度,整个山东现在一分为二,除了济南和泰安济宁一带还是淮盐的地盘,德州方向有一些是天津过来的盐之外,一半多的市场已经是被浮山盐给抢了下来。

价格不贵,盐如白雪一般,质量十分上乘。

现在济南城中,用浮山盐擦嘴的富户已经不少了,这盐不贵,用起来的效果也不比山西那边贩卖过来的井盐差,价格还不贵,精加工过的浮山盐也就是四两一石,非常干净,效果也是极好,用贵的还真不如用这个浮山盐好。

但盐卖的多,张守仁手上的销售人才还是极为匮乏,更乏能主持一方的军政商都来得的三栖型人才。

他的私盐买卖,说是卖盐,其实在开始时就是一种强盗行为。

我能卖,你不能卖,你若违规,钢刀临头。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未来在山东一带盐利争夺将会更加激烈,有时候商业手段说白了,就是看力量的展现。等张守仁有足够的力量时,他才会和天津的长芦盐还有淮盐一决高下。

这个时候,就是叫他头疼的时候到了。

“唉,再看吧,人才难得啊。”

“怪不得大人多办学校,怕也是有此感叹,才会大把的花银子吧。”

“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啊。”

“不过,你现在的话也是提醒我了,嗯,不如先带几个人过去,能用的就先留在那边,先学着再说。”

“大人英明!”

“莫拍马屁,大舅哥。”

大笑声中,众人也是快马加鞭,向着胶州方向,疾驰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