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一百八十九章 赠书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一百八十九章 赠书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哈哈,笑死人了……”

“嗯,一群不知世务的老爷哟。”

“这些老爷说的话文绉绉的俺是不大懂,不过今天的这事,这黄老爷肯定是被人骗了,坑的不轻啊。”

黄道周正在得意,其下弟子们也是正在奉承,不提防先是一个粗豪大气的声音接口,哈哈大笑声中,其余的人声调各异,都是操着鲁人口音,说话也是直率爽直,把黄道周等人刚刚的行为,贬的一钱不值。

“你们是何人,竟敢如此胡言乱语!”

黄道周一回头,先是看到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长的身躯长大,面相还算英俊,但不是后生气质,却是有十足的上位威严。

腮下还没有留长须,只有一溜短须,根根如似钢针,手长脚长,身上似乎是有无穷无尽的力气一般,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孔武有力,十分厉害的一个习武的高手。

看衣着打扮,青布箭衣,却没有佩弓箭,只在腰间有一柄腰刀,马身上还挂着一支长火铳,另一边则是火药包和一个个小瓶子,还有装弹丸的弹囊。

这副打扮,要是在数十年前,沿途巡检一见到就会擒拿下来,火铳是国之利器,民间仿制一些鸟枪打鸟,也是守在本乡本土,不敢拿着外出,这青年汉子,却是堂而皇之的带在马上,丝毫没有顾忌的样子。

不过最叫黄道周等人瞩目的,还是那股子自信从容的味道。

“一个行商,最多是行商商会的头目,怎么举止之间,有如此的尊严味道?”

黄道周也是觉得十分希奇,只是以他的身份,绝不会和一群商人搭话,刚刚就算是张守仁出声大笑,别人嘲讽,黄道周也是忍着没有出声。

和一群商人辩论,就算吵赢了,传扬开来,也会是他清白名声的耻辱。

这种信念,是他束发读书就有了,商人奸狡无信义,四民之中,唯商最恶。而且商人所行最无用处,囤积居奇,从中牟利……在这种固定思维下,他当然是对商人有无限的鄙夷,绝不会与一个商人有什么交接。

“我们是何人不要紧。”黄道周自恃身份,不肯出声,张守仁当然也不会自落身份,和一群白衣秀才辩论吵嘴。在他示意之下,林文远接口,答道:“我们只是觉着,列位都是好心,黄老爷还是大官,被小人欺蒙,太不值当。”

这说法是比刚刚的那种嘲笑讥讽中听的多,黄道周微微颔首,对自己的弟子道:“问问他们,这其中有什么鬼花样?”

他的神色也是变的冷峻,此人读书大成,于世道人心其实一无所知,此时知道自己可能被人欺蒙,大损形象,也是变的无比愤恨起来。

按原本的轨迹,他出手管了此事,然后对方回报了结,就此上路,心胸中自是快意无比,此时却是被张守仁等人赶了上来,当面先嘲笑一通,勾起了他的好奇心,再一想自己可能被一群商人都瞧不起,黄道周的心火,自是怎么也按不住了。

也不等那弟子发问,林文远便又道:“这县丞在方下镇,所为之事就是征调铁课,现下各处缺铁,铁课收铁不收银,而且一日数变,这其中能是下头一伙衙役所为?要是真如此,怕是板子早就打下来,直接仗毙的可能都不小。黄老爷的帖子过去,这镇上的狗官们害怕出事,所以直接应承下来,把人也放了。但现在过了正午,他们最多等两个时辰,算算黄老爷走远了,就又会大举出动,再次抓人。这一次抓人,恐怕这些狗腿子心里有气,动手还要更狠几分哩。”

林文远的话,在情入理,连黄道周在内,众人都是被他说的面面相觑,半响答不出话来。

“这话只是揣测,如何能证明?”

半天过后,才有一个黄门弟子惴惴不安的发问。

“这很简单,”张守仁笑道:“留下来,静观其变。”

“我等有要事在身……”

“黄先生不过就是遭贬斥,不过受贬官员,不宜在京留居,应急速出城,不过出城之后,或快或慢,不打紧的。”

这话说的十分内行,黄道周深深看了张守仁一眼,终于点头道:“我也动了好奇之心,想看看地方上如何行事,吏治败坏,我也是知道的,如果真如你所说,我会回返莱芜,着县令穷治此辈。”

“呵呵,老先生,离此不远我看到有座茶亭,我们不妨下来,闲谈喝茶,以待其变,如何?”

“想不到一个商人,居然也有如此雅兴。”黄道周神色间仍是十分傲然,不过终于也是首肯,点了点头,便是当先而行,相隔不到二里地方,也是有一座很象样子的茶亭,里头几个大桶,煮着茶水,茶博士见有客来,便是上来殷勤招呼,把茶水和点心小食全端了上来。

“适才听诸位批评一本书,听说里头有经济之道,在下是经商的人,很想知道书名,还有作者姓名,得闲买上一套,也来研习一下。”

坐定闲聊了几句,张守仁便是笑呵呵的套黄道周几人的话。

“噗嗤!”

黄道周忍不住将一口茶喷了出来,其余的黄门弟子,也是都笑的打跌。

“你这个人,真是好玩。”

一个青年士子忍不住,对张守仁道:“这个经济,不是你想的经营发财的那个经济,是经世济用的经济……瞎,说白话吧,就是治国秉政的学识。”

张守仁出了这个乌龙,好在他脸皮极厚,常年在海边,肤色也谈不上白,是有点红黑的肤色,所以就算是脸红了,人家也瞧不出。

当下就有点讪讪的,不过还是接着道:“就是这样,也有财制,赋税制度,运转学问什么的,在下还是想读一读。”

“唔,不错。”黄道周敛了脸上笑容,点头道:“想不到你一个商人子弟,居然也知道读书上讲,好奇心倒是蛮强。既然如此……”

他只沉吟了一小会儿,就是叫人把一套几十本的书籍搬抬了过来,笑道:“这是松江陈卧子与诸位大贤,加起来怕有二三百人,陈卧子主编出力,费时多年所编成的皇明经世文编,虽然路子走偏了,不是读书人的正道,不过你们商人瞧一瞧,倒比你们看什么话本故事,传奇志怪的多了。既然你有心向学,我送你这一套就是了。”

张守仁这才知道,这一套书有这么多本,而且是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才能编写出来。

想来也不奇怪,这个年头,信息传播慢,采集慢,写话本回事,正经的学问书籍,特别是关系到军事政治财制赋税农田水利等诸多时务经济的书籍,那下的功夫,当然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

这本一本书,花费如此精力,动员这么多人,所费的资金肯定也不少,能在这年头以个人之力,编写如此复杂的专著,这个陈卧子,确实非同凡响。

听了他的话,黄道周笑而不语,倒是他的弟子们七嘴八舌的道:“几社六子之一,幼而聪慧,精习古文词,论诗才,大明殿军,论词赋,当推第一。”

“卧子兄应该最擅长农政,听说现在在家中闲居,正在把故徐大学士的《农政全书》重新梳爬整理一遍,这般的大功夫大智慧大定力,常人不能及。”

“松江府人杰地灵,卧子兄曾经是秀才试第一,拔贡出身,后来会试名次不前,是温体仁作祟,不然的话,一甲也不在话下。”

“人生在世,能被称为‘惊才艳艳’者几希,卧子兄当得起这四个字。”

一群弟子七嘴八舌的夸赞,黄道周也只是摇头不语,一脸宽容的笑。

当时的青年士子,谁不以加入“复社”和“几社”等江南学社为荣?现在陈子龙就是复社的骨干,复社又是东林党的后劲,黄道周虽然对陈子龙花功夫在经世文编和农政全书上并不赞同,但不代表他不欣赏这个东林小辈。

除了正经的理学学问外,陈子龙的经史典籍功夫,也是下在实处,十分扎实。

当官的官声也好,干练聪慧,在家闲居,就是不愿奉迎,不喜阿谀,这样的后辈,众人这么夸赞,黄道周也是觉得当的起。

刚刚听到这姓陈的还在整理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时,张守仁眼睛中瞳仁一亮,此时更是将腿一拍,若有所思的道:“这般大才,可惜我是商人,交结不起,可惜了的,可惜了的。”

明末文人互相鄙夷,彼此结党互斗才是常态,就算山东乡下地方的穷酸秀才,彼此都是乌眼鸡一样,提起天下文人,除了少数几个文宗,能被他们真心推崇的也是不多。

眼前这伙秀才,能是黄道周这种大儒的弟子,想来实力也不差,不过竭力推崇这个陈卧子,看来此人确实是一个非常杰出优秀的人才。

当然,如果是什么儒学大家,什么理学宗师,这个张守仁是不会有兴趣的。他所在意的,就是对方的“经济之道”十分精通,就是说,是一个用力在时务实事上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在明末这种讲理学和不尚实际的大环境下,犹如徐光启和孙元化师徒一般的闪亮,而这个人整理徐光启的遗书,说明此人可能和徐光启也有瓜葛,明末时,在自然科学上有所成就,并且不固步自封,愿意开眼看世界的,舍徐光启其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