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战斗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战斗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所有鞑兵的战马都被围拢在一起,在临河的地方,他们打下几截木桩,把马的缰绳扣在木柱上,这样防止马受惊后四散奔逃。

临河近水,也方便涮洗和喂水,对骑兵来说,战马是他的最强的兵器和最亲密的伙伴,宁愿自己受点苦,也不能叫战马受一点点委屈。

每匹马每天最少要喂八斤草和四五斤料,还要喂盐,否则的话,每天都会掉膘,养的再肥的马,十天半月之后就瘦弱不堪,根本不能当做战马来驱使了。

就算是这样每天精心照料,几个月后,战马也会疲瘦不堪,勉强骑乘会瘦弱的更加厉害,会大批死亡。

这也是明朝方面判断清军最迟也在明年春夏时就得退兵的原因,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和把战马撤回,经过夏秋几个月长时间的休息,重新把战马养肥。

这也算是一种战马局限,游牧民族的战争曲线也是和马匹息息相关,除非是生死存亡,不顾忌战马大批大批的死亡时,才会有跨春夏秋几季的长时间的奋战。

那几个有马跟役穿着青色或绿色的箭袍,没有和别的马甲一样穿着战袍铠甲,不过他们的腰间也佩带着一柄腰刀,身上也背着长大的步弓……清兵和蒙古兵不同,蒙古兵喜欢马上开弓,所以爱用短小的骑弓,也有一些好手会下马步射,所以还会带一支长大的步弓,女真八旗中的弓箭手却只是一支步弓,并不使用骑弓,一旦遇敌,很少有马上射箭的情形……一人多长的步弓力道很大,开弓时要双手使劲,并且还要瞄准,再厉害的人也没有办法在马上开步弓,一旦遇敌,只能是下马步射。

所谓骑射,倒是蒙古人的马上轮射算的上,但那种轮射只是扰乱阵脚,用的是力道很弱的骑弓,短小,在马上稍一用力就拉开,可以不必耗太多力气维持,所以可以稍加瞄准,然后就施放伤敌。

倒是清军的步弓,力道一般都很大,射的远,杀伤力强,清军一般都受用重箭,箭杆长,箭头沉重,有破甲和放血的功能,一旦被射中,可能血流不止,瞬间就失去战斗力。

所以说清军骑射无敌是有真有假,骑是机动能力,射是破敌手段,但两者是分开的,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在马上骑射制敌,那是纯粹的胡说八道。

“三个在睡着休息,其余的人坐着吃喝,中间有三四个掠来的女人,三个跟役在涮马……”

已经接近临战,朱王礼神色仍很从容,这种小规模接触战虽然是第一次,但他对自己和那些马队的同袍们有着无比强大的信心。

这些人都是精中选精,不是那些普通的马队官兵可比的。

骑术精良,可以在马上使用马槊和长枪等重武器,刀术什么的也十分精良,对手只是阿礼哈哈营的侦骑,和传说中恐怖的巴牙喇营的精锐鞑兵不同,而且人数只有十三个,还多半是或坐或卧,相隔不到一里路,一旦冲过去,对手最多来的及把兵器拿在手中,想上马调整姿式应战,绝无可能。

最后一次清算了敌人的数字后,朱王礼没有再压制自己的嗓门,他在马上将自己的铁枪向前一举,暴喝道:“随我来吧,杀这些狗鞑子!”

“杀奴!”

身后的骑兵们也一起怒吼起来,他们身下的战马开始不安的刨地,等主人将手中的缰绳一松,都是一起向前飞驰而去。

听到响动后,躺在地上的清兵猛然惊起起来,先是全部站起,然后就是顺着声音看向朱王礼这一边。

一看到是骑兵来袭,这些清兵一起大叫大嚷,开始去摸自己手边的兵器。

两边相隔大约是三百来步,半里多点的距离,而且浮山军这边是居形胜之地,以上向下的冲刺,所以清军在乱纷纷反应的时候,浮山这边已经把马速提到最快!

第一轮的马队冲刺而出后,特务处的十来人也是紧随跟上!

所有马匹都是风驰电掣一般,向着不远处的清军疾冲过去。

按说这一片林地的地势较高,清军应该哨探侦查,或是直接在此处休整,而不是在河口。当然,在河口方便取水和涮马,可能是这些清兵入关后所向披靡,没有明军敢于反抗和交战,所以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就麻痹大意了。

现在该是他们付出惨重代价的时候了。

几乎就是眨速冲刺的战马就奔驰到了这一队清军侦骑的近前。

“射!”

所有马队成员都举着投枪,在听到朱王礼的命令后,相距不到三十步的距离,大家都是把投枪给投了出去。

二十一支投枪在天空飞翔着,在半空中发出嗡嗡的抖动声响。远程打击,在马队还是一个弱项,这种投掷武器虽然有很多问题,但聊胜于无。

在这种突然飞驰而至,猝然接触的情形下,第一轮的投掷就有了效果。

一支标枪刺中了一个清兵马甲的脖子,半截标枪的枪尖滴着鲜血,在脖子的另外一边透了出来,那个马甲咯咯叫唤,但没有叫出一声,两眼瞪的如牛眼一般,就这么原地一翻,就这么死去了。

一支标枪刺中了人的胳膊,扎穿了,那个马甲哇哇叫着,眼睛都红了,人却更加凶恶的模样,丢了虎枪,把一柄精铁镰刀挥在手中,看样子是要单手迎敌了。

还有几支投枪,或是扎着了腰,或是刺中了腿,这么一投,鞑兵死了一个,伤了四个,算是效果极佳。

“杀……”

朱王礼和麾下骑兵都是声嘶力竭的叫喊着,挥舞着手中的兵器,紧随着朱王礼继续前冲。

相隔数十步,眨眼一息间,几乎就在投枪落下不久,结面的清兵也是投出了几根标枪,还有阔刀、小飞斧、短剑等投掷武器,但因为仓促投出,平时的准头虽好,这一次也是没有什么效果,投的最近的也是在朱王礼等人的耳朵边上擦过去了。

眨眼之间,两边就是撞在了一起。

朱王礼先迎上的是一个臂挟虎枪的清兵马甲,事起突然,不及上马,但这个马甲的战场经验十分的丰富,刚刚他迎面投了一柄飞斧,朱王礼顿马躲了一下,这就给了这个马甲缓冲之机,趁此机会,他把虎枪双手握紧,右臂前展,就想用虎枪把朱王礼挑落下马。

但朱王礼动作更快,反应更迅捷。

在马背上,他大喊一声:“杀!”

手中的长枪一下子就刺入了这个鞑兵的心口,这个马甲发出了骇人的怒吼,用力想把手中的虎枪戳向朱王礼,但朱王礼又是狠狠把枪口搅动了几下,然后狠狠向后抽出!

“啊……”

那个马甲终于顶不住,浮山营的长枪,是用纯粹的木炭打铁淬钢,韧性,强度,以及破甲的能力,都还在清军的精铁武器之上。

当时的中国,铸造兵器的水平比起唐宋年间是下降的,比起倭人也是远远不如。

张守仁觉得这种情形十分可耻,后人不如前人,如何使得?

当然,这种情形原因很多,主要是淬火除碳的过程中,中国因为产煤,过早的使用了煤来打造兵器,在他下令不得用煤打铁,而是全程使用木炭之后,果然打出来的武器极佳,远远超过之前的产出。

破甲之后,朱王礼的长枪抽回,这个马甲在惨叫数声之后,直接翻倒在了火堆之中。

柴火还有余烬,在火焰的炙烤下,那个马甲的皮肉被烧出一股恶臭来,不过此人已经被朱王礼一枪刺死,连呻吟声也没有发出,就这么死在火堆之上了。

正在此时,又有一个挥舞着长铁镰刀的马甲在朱王礼的后面向他劈过来。

这个马甲刚刚被标枪刺中了胳膊,不过他伤的是左手,此时用右手挥舞兵器,虎虎生风,劲力十分的大,动作也是娴熟老练。

清军中,等级森严,最下等的当然是包衣奴才们,然后就是旗丁中的跟役,有马跟役,弓手,步甲,马甲,能到马甲一级,最少是壮年的旗丁,当兵打仗在五年以上,武艺纯熟,胆色过人,战场经验十分丰富的才会在考核中合格,成为一个马甲。

清军的等级,不是按资历,就是从本事中来,这也是一个新兴的游牧和渔猎民族建立的军政一体国家的本色,在清军中,成为一个战兵十分不容易,不是想象的那样,只要成年旗丁就能成为披甲人,在披甲人中,最低等的是步甲,并不是说是步兵,而是一种等级划分,很多步甲也是骑马行军,甚至也是一人数马,但他们的等级要比马甲略低,一般也不会被选入阿礼哈哈营这样的精锐战兵营中。

从挥舞精铁镰刀的马甲的身手和战斗意志来看,不愧是一个新兴军事强国的精锐战兵,身受重伤,却丝毫不惊不乱,悄没声息的摸到朱王礼的身后,猝然暴起挥刀,砍的还是朱王礼的后手肘,并不求一击毙敌,而是务必一击必伤,以备后手源源不断,而敌人却无力还击!

这一下暴起发难,便足见这一股清兵的凶悍与强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