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二百七十一章 细雨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二百七十一章 细雨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高阳城陷入火海之时,在冰冷的细雨之中,一队骑士也赶到了一座庞大的军营之外。

在一个缓坡上,骑士们打量着军营中的情形。

到处都是身着铠甲,并且涂抹成红黄两色的骑兵,一座座帐篷在雨中摇动着,雨水肆意淋漓而下,把营盘内浸的十分泥泞,睡在这样的环境里,当然是骂声四起,隔着老远,也能听到军士们的抱怨声响。

“总督旗,总兵旗,副将、参将、游击……嘿,大官儿真不少啊。”

尽管雨水冲涮而下,把这坡上的骑士也笼罩在雨水之中,这种冷天,雨水打在身上,就算穿着油衣,滋味也是并不好受,但这些骑士的为首者仍然是兴致极高的样子,不停的打量着营地中的情况,还用心数着营中有多少旗帜,多少帐篷,并且查看粮草和车辆辎重储放的地方。

但看了半天,他也没瞧着搁着粮车和储存粮食和干草束和豆料的地方,他不禁有点吃惊,转头看向众人,大声道:“难道宣大军不吃粮食不成?”

队伍之中,有个相貌清秀英俊的男子摇了摇头,叹道:“丁头儿,看样子宣大军已经断粮好多天了。”

被称为丁头儿的自是特务处的丁宏广,他和马三标是一文一武,都是特务处顶尖的好手。浮山营为内核,胶州为外核,莱州和登州是外围,整个登莱,到青州府,特务处已经经营起好大的一番事业,这其中,丁宏广当然立功不小。

这一次特务处奉命出征,也是文武兼备,马三标和朱王礼配合,几十骑去营救孙承宗。而丁宏广和现在风头正劲的参谋处的参谋姜敏一起,奉命持公文赶赴宣大军的营中,求见卢象升,以挽救已经在覆灭边缘的宣大军。

和辽镇的铁骑营相比,宣大军一直就是北中国对抗东虏的中流砥柱,在满桂为总兵官的时候,也是清军第一次入侵的时候,五千宣大军就敢与奴骑血战厮杀,并且有所斩获,而同时的辽东军号称激战,其实畏惧避战,导致北京城头的百姓用砖石瓦块砸那些辽镇军人,满桂死后,杨国柱等将门世家执掌宣大,虽然杨国柱的个人勇武不及满桂,但将门世家也不是吃白饭的,这些年来,宣大军算是北方军镇战斗力最强的一部边军了。

再加上卢象升这个允文允武的宣大总督,这一支兵马被白白吃掉,实在是太可惜了。

张守仁以这种心理,派丁宏广和姜敏前来,也是做最大的努力。

如果能保住卢象升和宣大军的实力,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断粮了?”

丁宏广不觉骇然。

浮山军是被张守仁照顾的太好!

大家自加入亲丁队那天起,银子每月初一早晨发,从来没拖过午时。

都是足色足纹的上等成色的银块,开始时是每月每人一两五,穷军户哪见过这么多银子?平时都用铜钱,没钱就以物易物,偶然得块银子也是又黑又碎,都是最坏的下等货色。

吃是吃的粗粮和细粮杂混着,顿顿有肉,入营之后,就不知道什么是饿和馋了。

一支军队,居然在为国家和皇上效力的时候断粮,饿着肚子行军扎营,丁宏广等人都是面露怒色,丁宏广沉声道:“入他娘的,宣大军谁管粮草的?该当抓起来凌迟处死。”

“这又不关粮官的事。”

姜敏在参谋处,知道的消息比丁宏广要全面,毕竟特务处主要是面对内部,防止叛乱,阴谋,勾结,外来的威胁等等。

军情处是放眼全局,对外消息更多一些。

参谋处就是汇总,把各地的情报综合归纳,分析之后再上报给张守仁。

因为如此,姜敏对全国各地的消息都十分敏感,因为他要时时上报,并且要形成自己的看法。

按参谋处的结论来说,宣大军的覆灭就是迟早的事。

兵微将寡,已经和东虏的兵力不对称,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高起潜掌握着关宁兵的主力,陈新甲则掌握着王朴等大同兵马。

卢象升身边只有杨国柱的宣府兵和虎大威的兵马,加上自己的总督标营,人马已经很少。一旦决战,最多几千可战之兵。

这个局面,和他从宣大奉命出征时截然不同,当时三镇兵马,加上一些勤王兵马的会合,在通州时,到处都是精锐强悍的边军,战马骑兵很多,完全有与东虏一战之力。

卢象升是打算以宣大兵为主,关宁兵配合,加上其余勤王兵马,就算不能完全击败清军,但最少可以打清军打上几仗,使得对方不能放松警惕,到处攻州克府,残害百姓。

只要明军保持不胜不败的局面,清军这一次入侵就算失败了。

但这种打算,现在看来显然是落空了,兵马被削,职权被夺,只是崇祯害怕军前换帅引起骚动,甚至是溃散,所以才留了卢象升在军中,然而大家都是清楚,卢象升已经失去皇帝的信任,被解职只是时间问题。

这是京师中战和之争的延续,太监和大臣都不愿与清军真正决战,崇祯是害怕打光明军的有生力量,大臣们则是畏惧怯战,反正只要鞑兵不攻京城,在外管他怎么闹,抢走一些银子人民,倒也不必太放在心上,而卢象升却是坚决主张决战,这样的人当然不为人所喜,参谋处都收到情报,卢象升在京师被召见时,和主持军务的杨嗣昌大吵一架,自此之后,他一再被分兵,然后粮草供给也日渐不足,到如今,已经是快要断绝的地步了。

这些事情十分复杂,三言两语的也是解释不清楚,所以姜敏只是选了个最简单的回答:“卢制台和监军太监高起潜不对,所以这权阉断了宣大军的粮草。”

“的阉奴!”

“皇上怎么就不知道阉人不可信?”

“哼,家奴当然比外人可靠,你想,那些富家大户人家,有短工,长工,家生子,短工最不可信,长工又不及家生子奴才可信,这太监就是皇帝的家生子奴才,当然最信的过。”

“没有粮草怎么打仗?卢制台也该想想法子不是。”

“应该打附近州县调粮,不然的话,往河间诸府去,那边富裕,粮草肯定够。”

众人都是议论纷纷,特务处情报组的人倒是果然比那些只会蛮干的武夫要强的多,三言两语的,说的居然都是十分在理。

姜敏听的暗笑,正想再说什么,突然看到一队骑兵向这边飞驰过来,因向众人道:“诸位且请小心了,那边营中发觉咱们的踪迹,已经派人过来了。”

带队的是一个游击将军,姓张名岩,姜敏和丁宏广都知道这个将军是宣府总兵杨国柱的爱将,十分忠勇,加上人家官位很高,所以看到披着大红披风的张岩过来,各人都连忙跳下马来。

张岩挥动着手中的马鞭,也是用警惕的眼神打量着眼前这一队兵。

说是兵,但个个都看着十分机灵,眼神中是那种见多识广,并且读书识字的人才有的智慧灵光。

说是读书人,又是个个孔武有力的样子,而且头戴铁盔,身着铁甲,手中拿着的兵器都是熟铁打造,十分精良。

马匹也是上等好马,是从口外来的大马,不是靠近河南和山东的本地矮马。

这一队兵,怎么看都不对劲,但又瞧不出哪儿不对,饶是张岩见多识广,一时间也是迷糊住了。

“你们是打哪儿来,有无公文知照,路引凭证?”

“回禀将军,”此行一路过来,这种场面向来就是姜敏出头,他拱起双手,毕恭毕敬的对张岩答道:“我等是莱州府胶州守备游击将军张守仁大人麾下,奉知州与将军之命,押解一批粮船往河北,今粮船停留在临清,我等先行,垦请求见制台大人。”

“呵呵,你们家将军和这个知州还算有人心,难得,难得。”

验看了知照公文和路引,还有姜敏的百户把总的腰牌印信,一切确认无误之后,张岩脸上神色十分感慨,甚至是有点惊奇。

毕竟山东地方官,一路送粮食到临清,虽然还相隔数百里,还要叫宣大军去取,这有点口惠而实不至的感觉,但人家有这种心思,也是十分难得了。

张岩对张守仁显然一无所知,只当一个平常的将军,不过他还是很内行的笑道:“你们将军一定是将门世家,在胶州很有势力,不然本地游击兼守备,朝廷一般不会授给的。”

“我家大人是百户出身,不过曾经阵斩海盗千级。”

“哦,哦,原来如此武勇,倒是我失敬了。”

“不敢,将军远在宣府,不知我家大人事迹,也份所应当。”

“请吧!”

都是正根军人,虽然眼前这一伙军人气质有点不对,但军人的气息还是瞒不了人的。张岩虽然满怀心思,但对方盛情可感,因翻身上马,对着众人笑道:“远来辛苦,不过我们已经断粮数日,只怕是没有什么好招待你们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