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二十九章 年货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二十九章 年货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浮山所回来,张守仁也是给所有的部下放了大假。

先是一个多月的集训,练的是速成的枪法,并没有加强体力。张守仁供应吃食,因为手头并没有太多的积蓄也不敢敞开了叫部下吃,所以每天都是杂粮和精良掺半吃,就的菜也很普遍,没有什么大鱼大肉。

张家堡虽然靠海,但现在是深冬时节,海鱼难捕,就算偶然有收获,军户们也是到集市上卖了换点零钱,不大可能自己舍得吃的。

至于牡蛎等一些高蛋白的东西春夏时节不少,现在也是难寻,所以想补充营养,也是没有办法措手进行。

营养没跟上,训练却很辛苦,没有体能训练,简单的练了练队列,后世军队中的绝大多数有用的东西,还都没有开始进行。

因为那些训练,不比速成的枪术,是要靠时间的积累才能显示出效果来的。没有事前打好的身体底子,也真的不容易进行。

训练加上真枪实刀的与海盗的战事,再加上夸功游街闹的很紧张,当街行军法时,对人的精神也是一重考验,等回到张家堡时,不少军户从精神到体力都很疲惫了。

更要紧的,就是春节没有几天了!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过多的娱乐手段,而且从春到秋,一直忙碌不休,只有在深冬时,土地沉睡,天气太冷,一切生产活动都多半停止,甚至连敌军犯境和农民起义军的流动都停止了的时候,整个中国,都会进入到一种慵懒和无所事事的情形之中。

在这种时候,部下也十分疲惫了,正好算是放个春节长假,给所有人,包括张守仁自己,都过上几天轻松的好日子。

……

……

前次的雪还没有化开,在年前没几天的功夫,又是一场大雪落了下来。

张世福一大清早就顶风冒雪,赶到了浮山所的东北方向,即墨县的西南方向的一处集镇,也就是浮山盐场所在的方家集。

这里是民户聚集的地方,也是大道通衢所在,人烟稠密,非浮山所那样的军户地界可比。

一大早晨赶到方家集,张世福也是赶着来置办年货的。

原本家中的女人孩子也要跟了来,但相隔二十来里地,一路上有山峦坡地,还有密林,道路也不算好,天又大雪,所以家里再闹腾,张世福也没有答应。

他好歹识得几个字,就在一家老小的围拢簇拥下,拿了一张红纸,把要备办的年货一五一十的记录下来,然后也不约人,自己戴好毡帽,围好蓑衣,路途遥远,不便换上木屐,只能叫脚受一点罪了。

若是往常,哪有这个闲心跑几十里路去办年货!

身为总旗,日子比普通军户好过一点,但也欠下不少债在身上,过年时,也就是跟过来堡里的货郎买点炒豆子,捏糖人,哄孩子玩儿就是,再量一升精面,过年时吃几天好的,除此之外,也就是放放炮仗,贴个喜字春联,图个热闹响动罢了。

一年二年的,不过就是这样,穷军户还能过出花来?

民户好歹能凑点银子,舞个龙灯什么的,穷军户连龙灯也舞不起,要是天好,就全家到方家集来看,一来二去的,过年的心思慢慢都淡下来。

但今年是和往年不同了!

打完了海盗,百户大人……不,是现在的副千户大人直接发了十两银子给张世福,后来升了试百户,全家大小,高兴的几夜没有睡好。

张世福是有军籍的,为总旗时就有五十亩赐田,加了试百户,以后转成百户官,赐田最少在百亩以上。

到时候,不敢说大富大贵,最少将来的子孙都可以得温饱,衣食无忧了。

有了这个依仗,所以今年的年货置办起来张世福也格外大方,除了预备还债的三两多银子,再去掉买布买棉花的三两,积存一些不敢动用,预备来年打只好犁……牛是不敢想了,太贵!这样一来,还有足足二两银子,预备到方家集去,好好的挥霍一把。

“客官,这两条大鲤鱼整十斤就要你四钱银子,够便宜的了。”

“是浮山来的军户大人吧?”有人眼尖,认出了张世福腰上别的铜腰牌,脸上敬意十足,不过杀过来的刀也更锋利几分:“这一板熟羊肉,收大人你一两二钱银子,足足八斤重呢!”

“上好活肥鸡,一只一钱,价格公道,童叟无欺了啊。”

张世福几乎就是在市场中落荒而逃的。

哪一样看着都好!

用草绳串了嘴,离水很久还在活蹦乱跳的河鲤鱼。

煮的雪花也似肥嫩的牛羊膏肉,看着就松软可口,叫人食指大动,靠近一些,就是馋人的香味扑鼻而来,叫人口水都忍不住向下流。

堆成小山似的猪肉,一只只活鸡,活鸭,嘎嘎叫着,扑腾着。

还有各种菜农囤积在菜窖里的鲜疏菜,已经吃了两个月腌白菜的张世福,嘴巴里都快伸出一只小手来了。

可惜手头一共才二两银子,还预备给小孩买点零食玩艺回去,再买几挂鞭炮,请福神喜字,这些开销最少就一两多银子下去了,剩下来的一两不到,可买哪些是好?

这时候,他也是庆幸了,还好副千户大人已经发了精白面在家里,要是凭自己买,能吃上白面就不错了,还想买肉菜,真是穷的失心疯了才是!

一时决断不下来,张世福索性就是先慢悠悠逛到了杂货街,给家里的小孩子买了一些玩具吃食,用纸包一一仔细包好了,放在扁担挑子的一头。

再又买了爆竹,门神对子喜字,也是包着放好。人太多了,这么一挤一买的,到午时,正在踌躇的时候,远远看到张世禄在不远处向他招手。

张世福和这个堂房兄弟向来相处的好,两人都是本份厚道,能吃苦也能做事的本份人,但也都聪明,毕竟一个是总旗,一个是小旗,见过些世面,不比那些两眼一抹黑的普通军户。

当下就是大步迎过来,靠近了之后,两人都是相视大笑,原来两人是一人一个扁担挑子,买的东西,也是大同小异,相差不多。

张世禄先开口抱怨:“银钱到手觉得发了财,等到了集上,才知道银钱真不够用。”

这话张世福听了当然有同感,点头道:“现在的物价,大约是万历四十年时的两倍左右,不论是米面,还是牛羊肉,鸡鸭鱼,都是如此。”

张世禄苦笑一声,手点了点不远处的骡马市场,苦笑道:“之前我还想,拼着过年再苦一些,买一条牛放在田里,来年要省不少力气,省下的力气打柴熬盐,也多赚几个。不过,一头三岁口的牛都得十一二两,就算把我的全部家当都拿出来,也是不够。”

“牛价是早就起来了,不过万历年间还是八两左右,现在的价格,真是说不得了。”

张世福年纪大一些,万历年间的物价还记的很清楚,在他的记忆当中,现在的物价比之当年都是涨了一倍到两三倍,说来也怪,一样的银子,登莱这边的人口还减少了,为什么这些民生上用的物价,却比当年贵这么多?

这个道理,普通的百姓闹不明白,就算他们这样有点见识的小军官也不会懂,两个人感叹了一会儿,就又抢着要请客,到街上的小食摊弄点吃的垫垫肚子。

“你们两个,就不要在街上东拉西扯的了,一点官威体面也不讲了。”

两人正客气,耳边传来熟悉的声响,转头一看,却是孙良栋和钱文路两个,正笑嘻嘻的看向这边。

“你们俩也来办年货?”

“屁的年货,俺们是来吃酒耍子的。”

孙良栋这阵子其实是和林文远相处的最好,两个人都是因为杀韩六的事起来,现在都授给了小旗官。眼看张守仁这里要大干起来,跟着这么一个有前程的上司,两个人务农经商的心都淡了,一心想着练好武艺,跟着张守仁升官发财。

不过这年前几天的功夫,林文远可是有妻室家小的人,当然没有办法跟着孙良栋这厮到处鬼混,所以这厮找了钱文路这个脾气一样直爽的光棍,两人并做一处,来这方家集一起耍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