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三十五章 探视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三十五章 探视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下官给大人贺喜新年,祝大人今年再升官,再发财。”

“那是一定的。本官升官发财,也少不得总旗官你一份就是。”

“谢大人!”

“哈哈,起来,起来说话!”

一番礼数之后,还没来的及多说两句,接着便是孙良栋大踏步的进来。到了官厅阶下,也不多说,这个泼皮汉子就是跪下叩头,嘴里大声道:“卑职给大人叩头,多谢大人提拔赏赐的恩德,这么多年,卑职今年才过了一个好年,昨夜就想,这一切都是大人赐给,新一年里,要好好跟随大人,做一番大事业出来!”

“好,真好!”

张守仁动容,下阶去扶起孙良栋,在对方肩膀上重重一捶,大笑道:“这个贺年词别致,不过他娘的就是真诚直爽,听着提气舒服。你小子,就照你说的跟着我好好干,老子可没有亏叫你吃!”

“是,大人!”

孙良栋昂然答应,自有一股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貌。此人之后,就是钱文路,张世强、张世禄等人依次而来,都是下跪拜年,嘴里都是说着贺年而又感激的话语。

张守仁守越以来,领着大家也就是做了几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又下发了一些必须的福利下去,就是这样,就收获了一颗颗热腾腾人心!

接下来拜年的人就越来越多了,这些总旗官小旗官当然是第一批,就算有人动心思想巴结,也不敢越过这些人的上头去。

官厅的院子里没过一会就站了一院子的人,张世福等人贺完年后也是留了下来,帮着张贵一起张罗,不管官多大,上门来就是客人,要上茶水点心,这些礼节也是一点不能错的。

一直闹到快午时,普通的军户拜了年都走了,大年初一是彼此迎来拜往的日子,张守仁这里是第一站,底下肯定还有不少亲戚要走。

普通的客人一走,张世福等人便也要离开。

“别的小旗官都走吧,总旗官要稍等一下。”

张守仁此时眉宇间也是有点倦色,这样迎来送往,后来的客人都不是心腹,说的都是客气话,所以人就累了。但他没有歇着的意思,叫张贵拿来官靴套上,也换了一身崭新的副千户官服,同时叫住了张世福,吩咐这个助手把厢房里准备好的挑子给挑出来。

张世强早就挑了一副挑子,洋洋得意的在大门口处等着。

现在徐以显肯定是要被处置了,估计最好的结果也是免官,这样堡里就空出一个总旗官的位子来,各小旗现在上进的心都很热,大家都在努力巴结,能在副千户大人这里多巴结一桩差事,将来委扎下来的可能就越大一些。

不过要说卫所官真的是一真架子也没有了,堂堂从五品和六品的官员,说起来比知县还大,但这些粗重活计还是自己来做,根本没有什么不悦的心思。

“大人,这是?”

张世禄用探询的眼神看向张守仁,其余各人的眼神之中,也满是疑问。

“五家重伤患的家人刚刚都来过了,他们为本堡出力,为本官效命,现在睡在家里,本官又怎么能不去看他们。”

听着这话,众人眼神中都是震惊和不可思议之色。

这种探视伤患在后世的军中是理所当然之事,不仅上头的人做起来很自然,下头的人也会觉得应该有这种荣誉。

如果战士卧床重伤,上司却踪影不见,这实在是一件很影响军心士气的事。

不过在此时此刻,兵书上记录的主将对士兵恩结同心的事虽然很多,但现实中可是一桩也没有见过。时间久了,大家也就浑然不觉有什么不对,只当没这一回事就是。

就算是当年赫赫有名的戚大帅和辽东的李大帅,起居一样很豪奢,一样贪污军饷。李成梁有家仆数千人,努儿哈赫年轻时就是李府的马夫厮养,戚继光给张居正送礼,一送就是价值数万金,如果不贪污军饷,根本不可能有这一笔钱。

当时的官风吏治就是如此,也不足为怪。

要说张守仁驭下已经够仁德恩结了,现在这样的举动,就算是他身边这些最亲近的心腹,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张世福扛着挑子,原本是一派轻松,此时浑身一震,似乎就是觉得这挑子有千均之重。

“大人行事,真是,真是……”

张世禄是一个很精干的人,黑黑瘦瘦的,身体内却是蕴藏着极强的力量,这个小旗也是有自己心思的,平时说话办事也很干练,但在此时此刻,却是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大人这心思,值得俺们拿命来拼!”

孙良栋倒是爽快,这话一出口,同样豪爽的钱文路便是点头赞同,也道:“咱们是光棍,别人是有家小的,以后跟着大人,谁还有后顾之忧?俺反正是跟定大人了。”

“别在这里卖乖了!”

张守仁对孙良栋这样脾气的十分对味道,照实了踢了对方一脚,对着众人笑道:“晚上老子请客,你们都给我滚过来,谁也不准缺席。”

这话看着是说笑,但就是等同军令一样,众人听了,一下子就都收敛了笑容,抱拳躬身,都答道:“是,谨奉大人将令!”

今天这个时候,按理张守仁应该一直呆在官厅之中,等着人来拜他,亲谊关系近的,还要留着吃饭,还要给晚辈派红包。

张氏一族在浮山所已经很久,在张家堡也有几十户人家,按行辈来说,张守仁也是世字排辈,不过取名时是请的一个秀才来定,后来对方摇头晃脑,把世仁定成了守仁,所以名字上和张世福、世禄等人有所不同。

这件事也是小事,反正宗谱上有记录就行,倒是张守仁听说之后,没来由的感觉到一阵庆幸……要是真的叫了世仁,自己这会还得想方设法的改名才是。

宗亲不少,但真正近房的就很少了。从张守仁曾祖父起就是单支独苗,到祖父、父,连续几代,都没有把别的孩子养大,所以到了张守仁这辈时,只有远房的堂房兄弟,近支亲戚是一家也没有了。

这样倒也省事,不过街面上的人看到副千户大人带着人出门,还是吃了一惊。

“这必然是往所城去了,听说千户大人对副千户大人十分赏识,初一到所城跑一圈拜个年,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我看未必,都挑着挑子,没有牵马,走路到所城去,这得走多久。”

“这个倒是了,不过本堡之中,难道有谁当得起大人去上门拜年?”

“喔,我知道了,必定是往那几家秀才家里去吧?”

要说明朝的习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象军户人家,更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谚语,就算是本堡主官,加副千户的百户,在秀才人家面前也是讨不了多大的好。

搁几十年前,举人和参将副将平起平座也不是没有过,就是现在,张守仁去拜那几家秀才,礼数上也说的过去。

这些话正好是被一个姓孙的秀才的邻居听到了,于是连忙跑回家去,叫道:“孙秀才,副千户大人恐怕要来府上拜年了。”

“咦?”姓孙的秀才不到三十,十五岁童生,二十一岁秀才,在以普通军堡军户身份读书的来说,这个速度简直是神速。

当时国家的命脉,经济和政治都是掌握在南边的人手中,特别是苏、松、常这三府人的手中。特别是中央机枢六部等要地,更是苏松常三府人的天下。这些人是世家大族,世代书香,小孩一出生到成长,就比别的家族经受更优良的教育。

到考试时,更容易得到大略的试题范围,得到提示,等考卷交上去,也会有种种办法使考官优先照顾。

这种做法,虽然不是明着来的作弊,但也是对别的考生很不公平。

整个明朝三百年时间,江南几省的生员中进士的名额,远远超过北方诸省,而北方的军户人家的生员,就差的更远了。

孙秀才这么牛气,平时当然是牛皮哄哄,不怎么把人看在眼里。他已经中了秀才,虽在堡中,也不应份当差,赋役全免,所以更加不把本堡中人看在眼里。

听说张守仁来拜,他也只是冷然一笑,洒然道:“他是本堡头目,来拜我,便以清茶一杯招待便是,要想别的,那可是自己找难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