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三百九十六章 封赏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三百九十六章 封赏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还真是无巧不成书,钱长史兜兜转转,送了孔三爷出城后,生怕回程路遇熟人,不想就在街上遇着了酣饮过后回营的张守仁。

“哦,是他……”

钱长史沉吟着,掀开轿帘。

长街对头,便是骑在一匹高大黑马上的张守仁了。

虽然在众内卫的拱卫之中,四周全部是身形壮硕的内卫将士,但一眼看过去,还是张守仁最为显眼夺目。

那种英武气息,久居上位者才有的睥睨万方的自信,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度神情,哪怕是万军之中,怕也是能被一眼就认了出来。

“哼,且看你能得意几时。”

自觉已经结成同盟,以庞大势力将张守仁撕碎,但在此时,钱长史心中却是明白,自己在此时的能量,还有能用出来的办法,和眼前这个人相比,都是差的太远了。

他在轿中顿了顿脚,轿班会意,连忙停下轿子,然后钱长史从轿中下来,在道边拱手恭谨肃立。

文武官员引避制度,原本就是事事躬亲,恨不得把子孙后代所有事都规定好的朱元璋老先生所定,包括平时见面怎么揖拜,路边遇着了谁进谁退,在道路边上是站着还是跪下,老先生都规矩的巨细糜遗,但规定是规定,时世转移,事情总会有变化,朱元璋的不足之处,就在于他觉得世事是可以固化的,大明天下,可以千年万年,按他的规定运行下去就可以了……

张守仁虽饮了几杯,但距离喝醉还有相当远的距离,他叫卫士取出几片干茶叶来,在嘴中小口嚼着……军中正常是不准饮酒的,他这个主将,当然得以身作则,叫人闻着酒气就不好了。

等他看到穿着蓝色官袍补服,站在道边肃立的钱长史时,其实还是有些晚了。

“长史官别来无恙?”

在马上,张守仁随意的拱了拱手,向对方问好致意。

“下官一切均好,也敬问游击大人安好。”

钱长史低头拱手,特别在“游击”上加了重音。

张守仁微微一笑,刚想再说点什么,突见对面几十骑狂奔而来,马蹄声如同几面同时击响的大鼓,轰隆隆的敲打个不停。

“大人,大人!”

稍近一些,才能看到是朱王礼等骑兵军官打头,张世强和钟荣等人也是夹杂在队伍之中,远远的,朱王礼的大嗓门就叫了开来:“大人,颁旨钦差到了,大人,钦差到了,朝廷的封赏到了!”

这么大嗓门,别人想听不清也是困难,一时间,所有内卫队员都是齐声欢呼了起来。

道路两旁,所有的济南城的军民百姓,亦是一起高兴的大叫起来。

守备济南,张守仁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大功,他的浮山营也是济南城的定海神针,西门一战,是朝廷这几十年来的最大一次胜仗,城中的官员和百姓早就翘首以盼,不知道捷报到朝廷后是什么封赏,这几天没有动静,全济南城都是在议论,都是窃窃不安……但其实张守仁知道,道路难行,而且封赏之事涉及到兵部和内阁等诸部,还得看户部有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功劳越大,上头的人就越是难办哪。

现在封赏和钦差已经抵达,这说明此次大功是绝对让朝廷兴奋异常,崇祯的高兴和赏识也是爆了棚,不然的话,应该是兵部派人覆核,山东巡抚、巡按等地方官再复核,最后首级送到京师,到那个时候,封赏才会正式下来。

这个流程,可能走上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时间也不稀奇。

此次前后十来天时间,孙良栋回来几天,朝廷钦差也到了,说明崇祯操切急燥的性子又发作了,应该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了。

张守仁沉吟之时,他的部下们却是一个个喜笑颜开,此时都是跳下马来,俯首躬身,罕见的没有行军礼,而是用传统的礼节,表达对自己主将最衷心的祝贺。

“这件事,是大家的功劳。”

张守仁神色严肃,抬手道:“随我回去接旨吧,朝廷不吝封赏,诸君也一定会有恩赏的。”

“嘿嘿,大人没准会封爵咧。”

朱王礼笑道:“打从大明立国至今,一次斩首近两千级,特别是对东虏这样的大敌,人家都说,朝廷可能会给大人封伯爵。”

“瞎说,”张守仁摇头一笑,喝斥道:“朝廷爵禄,岂是我们能随便议论的。”

“那最少也是山东镇总兵!”

“就是,丘磊已经没猴子牵了,凭甚他还能当这个总兵?”

“还得加将军号,咱们大明,以镇为最贵,征其次,平再次,咱们家大人,最少加征虏将军才成。”

“还要加师保!”

“这个就未必了,不过,等着瞧吧。”

众人都是兴奋异常,朝廷封赏这么快就下来,显然是对张守仁的功劳已经认可,大家从普通的最穷困的军户,到摇身一变成为营伍兵,再成为军官,俸禄之优厚,有时半夜醒自己想着都不敢相信,得点灯起来,看看家中已经有的变化,看看挂在墙上的武官袍服,还有腰牌印信,看完这些,才能安然入睡。

这变化前后不过一年多时间,现在大家才刚适应了千总百户武官的身份,新的封赏又是要下来了。

所有人都是笑的合不拢嘴,不过顾盼之间,也是十分骄傲和自信。

浮山上下的功劳,都是大伙儿提着脑袋,跟着张守仁用血汗换来的,这种说法,是张守仁有意无意透露出来,浮山将士原本就接受了相当高的文化教育,对这种说法,自是全部接受,并且深以为自豪和骄傲。

到此时,所有人众星拱月一般将张守仁护卫在正中,大队人马,开始往西城军营方向赶过去,沿途之中,百姓也是开始聚集,看到浮山众人过来,就是一起叫起好来。

在雷鸣般的喝彩和叫好声中,钱长史却是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嘿嘿冷笑起来。

“想当山东镇总兵,下辈子罢!”

……

……

人群拥堵着,笑闹着,甚至是在不少人家自发的鞭炮声中,将张守仁一行,送到了城西浮山军营之中。

营门口处,堵了怕是有过万人,今天这座山东省城的各衙门的差役也是苦命了,先是城中民壮和流民差点斗殴,隔了一个多时辰,这军营外头又是得叫他们来维持秩序……好在是没有人抱怨,替浮山营做些事情,上上下下都是十分乐意,百姓们也算自觉自律,没有弄的秩序大乱。

等张守仁等人赶过来时,营门处处,俱是欢声笑语,人头攒动,竟如同过年时的庙会一般,而高兴程度,还在庙会之上。

等看到骑马过来的张守仁时,所有士绅百姓,不论老幼,突然静默下一为。

接着便是齐涮涮的一起抱拳,作揖,弯腰之音,千万人如同夏初倒伏的麦子一般。

只有用这种大礼参拜,这些济南的人们才能表达出自己感激的万一,才能表达出,朝廷封赏至时,大家都是对张守仁的这种由衷的祝贺与欢喜之情。

到此时此刻,张守仁只觉得自己眼角酸涩,平时不大喜欢动感情的人,也是差点儿流下泪来。

为军人者,还有比眼前的一切更令自己心潮澎湃,虽百死而不悔的吗?

……

……

营中早就已经是冠带云集,山东的地方官员已经从德州回来了不少,连待罪在身的前巡抚颜继祖都是以白身的身份回了济南,并且也出现在这浮山营的临时军营之中。

看到英武之极的张守仁时,这个前任巡抚脸上俱是愧悔之色。

他是听了倪宠和丘磊的昏话,不调浮山前来济南,结果现在自是百悔莫及。

巡按御史宋学朱一脸得色,此次大功,他也捞着了不少好处。

都司冯馆及兵备道,按察副使们,都是绯色官袍,官靴玉带,头上戴着梁冠,都是盛装打扮。

一见张守仁进来,各官都是脸上带笑,用眼神向他致意问候。

钦使是一个内宫监的少监,三十来岁年富力强的样子,随员是一个锦衣卫百户,还有一队京营骑兵,各人的脸上都十分疲惫,在这种时候,从京师到济南来,真的是十分不易。

张世福等人,都已经在营中简单的校场中间等候,将士们则是排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方阵,从伍到什,从排到哨,每一队都是全副武装,枪尖耀眼,火铳在肩。

“末将浮山游击张守仁,叩见天使,恭请圣安。”

到得传旨钦差面前,张守仁正色大礼参拜,所拜者,当然不是没卵子的太监,而是他身后所代表的君皇。

这还是张守仁真正接的第一份圣旨,大明的文武官员上奏折的不少,不象我大清,专折奏事权是一定资格的大臣才有的,明朝那种让平民百姓普通生员也能把奏折送到皇帝案前的开放在清朝是绝无可能的……虽然如此,皇帝的旨意也不是那么轻易来的,特别是经过内阁拟定,司礼批红的正式诏旨!

“圣躬安!”

这个姓麦的司礼少监,用好奇的眼神上下打量了张守仁一会儿。

简直……年轻的不象话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