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四十一章 开始押运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四十一章 开始押运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到了二月初二这天,一大早晨,张守仁就来到张世福的家中。

“大人,不能请你进屋了,味道熏人。”张世福全家都迎了出来,全家上下都是站在门前迎候张守仁。

和几个月前相比,张世福一家人都变富态了,原本瘦的跟豆芽菜一样的妇人也胖了两圈,几个小孩子脸色都变的红润多了,因为常吹海风,肤色是比那些有钱人的小孩要深黑的多。

这些人看向张守仁的脸色,也是敬仰孺慕,十分恭敬。

这些日子下来,张守仁这个副千户是什么样的,每家军户都是看在眼里了。除了煮盐和练兵,象慰问孤寡,奖励良善,这些地方官最该做的,张守仁做的也是分毫不差。

街道干净,民心向善,治安更是好的离谱。

在有亲丁队之前,本堡就有一些二流子混混,欺人闹事。有了亲丁队后,遇到这样的就是抓起来痛打,按罪行轻重来打棍子。

那种细棍子亲丁们都是挨的多了,用这棍子打别人,打的虎虎生风,特别有劲,被打的人鬼哭狼嚎,发誓再也不敢犯下一回。

本堡的混混治好了,外堡过来的也是一体办理,时间长了,没有哪一个不开眼还敢到张家堡来闹事,连带着附近的几个堡也是民风好了许多,各堡的军户甚至是百户官在提起副千户时,都是没口的赞颂。

这样的一个上司,又有本事又亲民,此时屈尊来拜访,张世福全家老小,都是在脸上露出十分荣幸的表情。

不过他们不能请张守仁到屋子里坐了,因为院子里有太多的装盐的麻包,不大院落里堆的满满当当的全都是盐,海盐的味道不小,坐在盐包边上不会舒服的。

一个来月,张世福这里最少有十五石盐,这个试百户还真能吃苦啊……

看着一脸从容的张世福,张守仁仿佛也能看到这个总旗官的活动踪迹。每天白天在官厅那边训练,傍晚散队了,他就回到海边,和全家人一起辛苦煮盐,一直要弄到半夜三更,然后睡三个时辰,再接着回来训练。

这人已经将近四十了,每天这么熬法,居然还精神奕奕。

对部下追求幸福的渴望张守仁是不会阻止的,他也知道不少亲丁下值后都是要帮家里煮盐,毕竟张守仁这里已经决定大干一场,五钱银子一担的价格足够这些人拼命了。

他的打算是靠以后加薪来叫这些骨干退出这种体力劳作,当然,还有别的办法,只是现在还不能拿出来。

看一看院里的盐包,张守仁笑道:“世福,你可够辛苦的。”不等对方回答,他话锋一转,又道:“现在各家的盐都储存的差不多了吧?”

除了一些极没出息的,对张守仁还不大信的过的人家,多半军户并没有熬成一担就送一担,而是把盐存起来,预备在张守仁要出货的时候一起送来算银子。

张世福这样的都有十来担盐,更不必说那些全家老小齐上阵一直在熬盐的人家了。

“最多的人家已经有四十来担了,全堡加起来最少有五百担。”

说起这个数字,张世福也很兴奋。以前军户烧锅煮盐,一户人家最多一个月七八担盐,这就算极多的了。

现在大家干劲高,心劲大,所以煮盐的速度也是极快。

当然,四周荒山上的树木也遭了殃,被砍伐的不少。不过此时整个浮山地区才这么点人家,就算再多十倍,林子也遭的住这么祸害。

“世福,这数字够了,我们要出一次货了。”

说这话的时候张守仁自己也好笑。后世的他原本就是一个边检军人,也不知道和多少干贩毒勾当的犯罪团伙交过手,现在自己居然也干起这种违法的勾当了。

当然,他贩卖的不是毒品,只是盐。

在后世的工业化出产和运输条件下,盐变的极为易得和低廉,大约后世的人很难想象,在明朝这时候,盐还是重要的国家控制的经济货品,盐利也是极重要的赋税来源之一。

明朝的行政效率这么低下,一年好歹还有小二百万的盐税收入,清朝接手的两淮盐田,一年最高的时候有近千万的收入。

张守仁当然不能和国家机器比,不过对一个百户堡来说,一次出五百多石盐也是不小的数目了。

虽然大多数军户人家都不会在出货前要他的银子,但他的手头不过六百多两,年前已经用了二百多,年后练兵又是二百多,其中除了粮食肉菜的用度开销外,还又买了一批军需物资,多是制作长枪的必须品。

五家匠户虽不多,但以每天十支长枪的速度在出着成品,最多几天,全部亲丁就都能装备上长枪了。

还有事前答应好的鞋、靴子、新的军服、帽子、水囊、皮盒、饭盒等物品,这些东西制作都要大笔的银子,再不出货,张守仁自己都快顶不住了。

“利丰商行那边,苏万年早就说好了,只要我们把银子送到白河口,人家自己的运盐船装了就走,水路上也不会有人再查,他们平安,我们银子落袋。”

“价格呢?”

“他们从巡检和盐场那里拿是一两三,给我们一两二,因为我们是小路来的,算是真正的私盐,所以价格要再低这么一点。”

盐商是大宗买入,大宗卖入,虽然到百姓手里不过是二两,但这种大商行一直能辐射到济南府和德州一带,一年可能是几十万石甚至过百万石的生意,算算这些大盐商的利润,真的吓的死人。

至于产盐行销天下的淮扬一带,大盐商身家在百万两以上的实在太多,这些盐商有了钱就拼了命的花,修园林造假山石,讲究饮食穿着,后世赫赫有名的淮扬菜,就是源于此时此刻的两淮盐商。

盐利之大,在这时代,除了一本万利的海上生意,就属这个最来钱了。

对这些,张守仁其实不要人说也很清楚。

后世就是两淮一带的人,几百年后的淮盐还行销天下呢,盐田还有很多,大规模的国营盐场到处都是。

张守仁是没吃过猪肉,但见的猪就很多了。

“这个价被抬的有点高,他们应该是想从巡检司这边打开一个缺口吧。”

山东的盐分成好几个市场份额,淮盐占据了济宁泰安一带,也有小半进入济南市场,本地的海盐行销登、莱、青州、济南等州府,占了一多半的地盘。

还有一些大富人家用的上等青盐是从青海陕西那边过来的井盐,更细更白,质地十分上乘。

登莱胶州这边是纯粹的海盐市场,大半份额就是在胶州巡检司的治下,说来可笑,这巡检司是辑查私盐的衙门,但巡检司却把持了登莱一带最大的私盐市场,不论是收盐到价格,都是由巡检司把持住了。

这一次这个利丰商行在浮山盐场的人愿意收盐,也是想看看能不能打开一个缺口。

当然,死的人不是他们的人手,这商行的人自是乐观其成。

“成,俺现在就去召集人手,敢问大人,要出动多少车,用多少人?”

“不急,先放风出去,就说我们要出一大笔货,后天五更再起身,所有的亲丁和小旗官都出动,运盐的车就是全堡能拿出来的全出动,五百担,这可不是小数字。”

虽然不知道张守仁这样的做法是什么用意,不过张世福早就养成了言听计从的习惯。老实说,对着这么一个强势的上司,想保持独立性也很难。

到了第三天早晨,整个张家堡都燥动起来。

别的事不和大家相关,可能还未必这么齐心,打海盗虽然同仇敌忾,毕竟气氛有点悲壮。这一次可是人人都带笑,家家在出力的时候都十分轻松,脸上都露出笑容来。

这一个多月,大家熬盐吃尽了苦头,眼看到了收获的时候,自是欢欣鼓舞。

也有不少人担心运盐的路上会出事,这么多年了,不把盐给盐场和巡检司的,下场都不算好。冯三宝心狠手毒,养着好几百的盐丁,虽说眼前堡里的亲丁也是全部出动了,接近一百四十人的队伍看着也是兵强马壮,也苦训了一个多月,核心的四十几人都练了好几个月了,但究竟如何,还真的不是那么有底气。

对着自己堡中的亲人邻居,亲丁人人手中都是一杆长枪,都是站的昂首挺胸,身姿不凡。练了一个多月军姿,好歹也是有个样子出来了。

小旗官们是加佩一把腰刀,用来区别士兵和军官,副千户张守仁有一匹马,堡中其余的马也不是战马,这一次全部用来拉车了。

十几辆马车和骡车,还有四十几辆鸡公车,五百多担盐,已经全部装好上车。

“走吧!”

天还没亮透,启明星还散发着亮光,残月还挂在半空,但整个车队已经准备停当,所有人都是面露些许紧张,只有张守仁浑若无事,翻身上马,右臂用力向前一劈,似乎有千均之力:“车队,听我的命令,全向南,出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