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好了,”杨国柱夸了几句后,终是把笑容一收,正色道:“此处不是久谈的地方,后头制军大人在等着……张将军,恕老夫托大提醒一句,高太监已经得罪了,那是没办法的事。当着弟兄们,要面子就不能顾忌太多。眼前的孙制军,他对你是十分欣赏,但此人脾气也是急燥,胆大而忌刻,对武将约束甚严,和已故的卢制军是两回事……唉,我年纪大了,说话罗嗦,还请张将军莫怪啊……”

这老将军,其实身份犹在张守仁之上,张守仁的荣誉,比如左都督,柱国之类的勋阶,杨国柱自然也有,而将军号也在征虏将军之上,只是十分欣赏张守仁,所以说话十分谦和,有礼,令人心生敬仰。

“杨将军放心,末将省得了。”

张守仁历史不是很好,但穿越至今,麾下还有内卫和军情两大情报系统,要是一听之下还不知道孙制军是哪个,那就是十足废柴了。

孙制军,无非就是现在的保定总督孙传庭!

此人能力十分出众,不论是屯田,练兵,战场临阵指挥,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妙就妙在,此人还精骑射,和卢象升一样,也是一个能在阵前砍人的文官中的猛将兄。

今日也是因为情形特殊,若在平时,孙传庭其实是喜欢穿甲胃,披斗篷,在武将从中旁若无人穿梭,不知道的,还真的以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将领。

这人优点和长处当然极多,短处也很明显,就是城府不够,太过傲气,不能容人,而且残忍好杀,且只讲成功,不讲信义和仁德这一类约束人的东西。

说他是儒家信徒,反正看来看去不是大象。

这是一个和在浮山营里呆着的老孙头截然相反的另外一类文臣,老孙头虽然位至一品,但与之接触的,有时候就感觉这老头象自己的爷爷,只是有点严肃,眸子里也有太多的学问而已。孙传庭这种,就是救世济时的一副猛药,用对了,可以除病,用错了,可会是要命的。

哪怕是历史细节不强,对孙传庭,张守仁也是有几分了解的。

对这样的一个明末历史上的大人物,自然也是不能怠慢。

当下便是跟着两个总兵,一起打马急驰,孙传庭与他的距离不过三四十步,连脸上的表情都能瞧的着,只是这位大爷肯定是矜持身份,不可能和两个总兵一起跑出来,所以张守仁只是略夹了两下马腹,便是已经赶到了孙传庭身边。

“末将张守仁,见过制军大人。”

对孙传庭,张守仁却是比对高起潜要恭谨的多,下马之后,弯腰躬身,报后抱拳一礼,虽然不是跪拜礼,但现在这世道不比几十年前,总兵一级见了总督行这种礼节也是够了。

“哈哈,征虏将军太客气了!”

孙传庭为人十分骄横,自尊心很强,此时张守仁的态度也是满足了他的自尊心,令得他在自己的心腹面前有了十足的面子,当下大笑几声,也是从马上跳了下来,与张守仁把臂执手,十分亲热的道:“学生久仰了!”

“制军大人太客气了!”

“哪里,哪里!”孙传庭感慨由之的道:“一阵斩首东虏首级并汉军、蒙古过千,这种武功,本朝近四十年代无人能及,当年的戚帅与李帅,亦不过如此。学生听闻此事后,就是渴欲一见,今日能见着将军,也是真的快慰平生。”

“制军过奖了,末将只寻常人,只是将弁用命,乃能克敌制胜。其实说到底,东虏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敢打敢杀,军需充足,宣大兵一样能杀鞑子。”

这话里的意思,也是替宣大镇和山西镇叫屈了。

孙传庭点了点头,叹道:“朝中有奸佞小人啊……卢制军死的冤枉,若是不分兵,不断粮,安能如此?不过,国朝与奴争战这么多年,能见事如此明白,且又兼勇武的,也只有你张将军一人了。”

“末将不敢当。”

“当得,当得。”

孙传庭十分亲热,牵着张守仁手,笑道:“但愿日后你我二人,能有机会共事。”

这么**裸的拉拢,张守仁倒也不必拒绝。他是武将,不论如何都是要受文官节制,这个顺手人情,不妨做上一做。

当下便笑答道:“制军大人如此赏识末将,末将亦早听说过制军大人领军驭下之能,能在麾下效力,也是末将的幸事。”

人一旦有了既定印象,就是很难更改。张守仁其实并不如孙传庭想的那么单纯,但刚刚就在眼前,孙传庭还看到他顶撞高太监,哪里知道,张守仁看似单纯的面孔之下,也是机心百变?

他只是觉得十分开心,敢于顶撞总监军的青年将领,亦是对自己敬礼有加,这一次不顾高起潜的忌恨而追出来,这一注是博对了。

他舒眉了一下眉目,笑道:“将军虽是登莱镇副总戎,学生亦未必留在保定,将来如在河南一带征战,飞檄将军助阵,还望将军到时真的鼎力相助啊。”

孙传庭做事是喜欢谋定后动的,他对农民军的判断就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特别是他根本不相信张献忠等人是真心归降,而一旦回任三边总督,甚至是总理几省军务,专责剿贼时,手里就一定要有信的过的武力为基础。

他原本的部下,洪承畴是一定要带走的,杨嗣昌是一点精兵也不给他留。孙传庭不认为是朝廷有决战的决心,只是觉得这是在为难于他。有此认知,才对杨嗣昌十分不满,而在回任之前,也是一心要拉拢一个能用的上的又有实力的将领替自己卖命。

杨国柱和虎大威资格太老,而且失去精兵后,虎大威已经没有什么实力,杨国柱久镇宣府,朝廷不会留他在内地,所以张守仁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了。

“好,只要有诏旨和调兵的文书,末将自然率部飞驰而至,绝不会叫制军大人失望。”

“如此甚好,得将军一诺,学生就放心了。”

整体的合作当然不会这么草率,眼下所谈,只是一个合作的开端,真正调张守仁到自己麾下,总得是孙传庭总体负责剿贼军务的时候了。

此时泛泛而谈,只是预做伏笔罢了。

当下孙传庭又是勉励了张守仁几句,最后才慨然道:“学生这里虽然也是十分紧张,但绝没有叫将士们饿着肚皮赶路的道理……杨将军,请你派中军去提调吧,给张将军的浮山营拨五十石精粮,百五十石豆料,干草束什么的,不拘多少,任意支取吧。”

“是!”

得到这样的军令,杨国柱也是精神抖擞,他的营中兵马不多,而且军粮控制全在孙传庭手中,若是没有这个命令,哪怕心里再想,也是不能擅自做主的。

张守仁这边,自然也是十分感激的模样,虽然预先已经通知林文远在半途中接济,但能省事就省事的好,有了孙传庭的这些接济补给,俭省些吃,足够到京师的了。

“制军大人,”张守仁很不安的道:“末将得罪杨阁老与高监军不浅啊。”

“不妨。”

孙传庭十分傲气的道:“别人怕他们,学生却是不怕的。”

他的自信,来自于他的领军能力。陕西和河南战场,一向就是洪承畴为主,他孙传庭为辅,陕西兵马,有不少就是他直接练出来的,对流贼的军事胜利,主要也是他和洪承畴的功劳。在他看来,朝廷不敢动那些跋扈的武将,更加不敢动他这样擅长领军的封疆大吏。

罢免了他,或是治他的罪,剥夺他的军权,流贼复起,岂不是拿国运来开玩笑?

就算是皇帝,也该知道他的能耐,绝不会坐视别人攻讦于他。

孙传庭的悲剧,就在于过高的看待了崇祯,这位皇帝,论起识人之不明,对大势之不了解,把一手好牌打烂手本事,实在是千古第一帝,历史上孙传庭就是得罪了杨嗣昌而被设计,在崇祯面前被训斥,后来孙传庭托病辞职,也是赌气之举,崇祯不仅不安抚,还悍然将其投入监狱,一关就是好几年。

洪承畴去关外,孙传庭被关押,陕西,河南只留下如汪乔年和丁启睿这样的无用庸材,局面大坏,和这种人事上的用人胡来的做法,实在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细节上头,张守仁不大清楚,不过这一次孙传庭的下场,他还是知道的。

只是此时也不能乱说,于是也只能用悲悯的眼光打量着这位自信满满文官大佬。

他现在是什么也不能做的,招揽孙传庭这种层次的文官大佬,那不是试探,是愚蠢,是比现在他单身到沈阳干掉皇太极还逆天的事情。

“京师之中,风波颇恶啊……”

临别之时,孙传庭对着张守仁微笑道:“请代我向薛韩城致意。”

“是,制军放心,末将一定把话带到。”

“时隔不久,学生亦会赴京,到时如果将军还在,我们再会吧。”

“好,制军保重。”

抱拳一礼,张守仁也是拔马而回。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孙传庭良久不语。

一个幕僚上前奉承道:“大人着棋布子,十分得力,将来回陕,至豫,此人都是一个很得力的部属。”

“二十来岁年纪,立功的心正切,不象那些老油条,不好使唤。”

“他倒霉的时候,制军如此恩遇,想来有人心者都会感恩戴德,将来提调时,就从容的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