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变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变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职方司负责的职能很多,其中官员的考评也是在其中,当然,最为要紧和权重的是武选司,如果不是因为张若麒是杨嗣昌最亲信的心腹,考核战功之事,当然也轮不着他。

此时张若麒老猫戏鼠一般,用得意之极的眼神打量着张守仁。

张守仁心中却是只觉得悲凉。

他是一个穿越客,已经有了办法对抗这种人和这种莫名其妙的体制。但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普通的武将,在辛苦搏杀,麾下兄弟死伤惨重后得到战功,而在述功之时,某个五品或六品的兵部文官就是看他不顺眼,然后就是要把他的功劳削个三成五成下来。这个文官是直管文官,哪怕上司压迫,只要他坚持已见,很大程度上这个事情也就是该管的文官就能决定下来了。

哪怕是事后寻仇,当时的委屈却是只能默默承受,毫无办法可言。

国朝二百多年以下,文官中不乏这种楞头青或是老谋深算者。用武夫的委屈甚至是脑袋来邀自己的直名,清名,这个买卖是做的过的。

武将的委屈没有人可以伸张,文官如果被打压了,却是有大量的同年为之奔走呼吁,就算是当朝一品,在此事上也是只能屈从于公意。

百年之下,武将的委屈,也真是罄竹难书了!

回想当年抗倭名将俞大猷,一生行状,岂不就是如此?屡次被文官针对,屡次打压,屡立大功而屡次被一免到底,俞将军一生的心境,大约就是在这种事里起伏不定吧?

……

……

张守仁的感慨与浮山众将形诸于脸的愤怒都是被张若麒看在眼中,沉默和感慨在张若麒眼中却成了退缩与忍让,他心中得意,双手按在桌案上,逼视着张守仁道:“如何?由本官派人去验看吧?贵部和张将军,先在京城里头候着,等兵部诸衙门验看清楚,祝捷之事,大约就能提上日程了。只是,这时间是定不下来了……”

这么说法,明显就是要用拖字决,把浮山拖疲,拖累,拖的烦燥了,而在皇帝和人们心中的那种对大胜的高兴,在拖了一段时间后,自然就淡忘了,稀释了,等日子正常过起来后,人们操心的还是柴米油盐,皇上还是在为军饷发愁,关外又在进行大战役的筹备工作,没准这几千人就被扔到蓟辽去了,在那里,在庞大恐怖的辽西将门的羽翼之下,这几千浮山兵算得什么?

泯然众人矣!

吴昌时心中极是犹豫,不知道自己是否要出面说话。在此前,他是受薛国观的嘱托,要使兵部之行不要太过叫张守仁等人难堪,但现在看来,张若麒抓住规矩一事,非要重新再验看首级,这一验看,派人拖两天,验看拖十天半个月,结论再拖十天半个月,皇帝那里,案头上每天都是几十几百桩事,祝捷虽然是喜事,也很难保皇帝在这件事中还保有多大的热诚……皇帝的记忆,向来不是很好。

现在的症结就在于张若麒的刁难到底有多少是意气成份,又有多少是杨阁老的安排?

若是前者,不妨叫张守仁做一些委屈的姿态,叫对方出了这一口气再说。

如果是后者,就是把此事做为政争,薛国观知道以后,也就有了反击的理由和借口。

光是张若麒要出气的话,站在同为文官的立场上,薛国观这个首辅也不能强自出头,否则,必定万蜂蛰头。

大明的传统就是以小制大,首辅在某些事情上,也是不能自专的。

无论如何,吴昌时认为事情的症结就在于张若麒身上,此事不解决,一件大喜事就能拖成大麻烦。

他虽不是薛国观的真正心腹,在薛国观身边也是另有目的,甚至是不怀好意。但对张守仁这个武将,他也极有兴趣,是真正的想做一些拉拢的工作。

复社同仁,张溥功夫下的早,已经和刘泽清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同盟,吴昌时想加强自己的地位,就非得在这方面多下一点功夫不可。

“少保,”吴昌时原本就坐在张守仁身边,此时便是低声提醒:“想来昨天薛阁老也有过吩咐,有的时候,该低头便低一下头吧?只要和此人赔情认罪,曲则在他不在你,若此人仍然刁难,公议便是错在他身上,意气成了党争,韩城阁老就好出手了……少保莫做意气之争,如何?”

吴昌时说的时候,也是情真意切,十分真挚。

张守仁却是轻轻摇头,也是低声回道:“姑且待之。”

“怎么,张将军是不愿被复查吗?”

张若麒不知道怎么回事,看到张守仁脸上那种云淡风轻的笑容就是十分光火,就是恨不得飞身过去猛chou对方几个耳光子才能痛快……当然,他心中明白,要是动起手来,自己这样的一百个也不够张守仁几刀砍的,所以也就只能寄望于嘴皮子了。

“是心中有鬼吧?”

他冷笑,脸上一副鄙夷之极的样子。

被张若麒用这种姿态蛊惑,一边的各衙门的人员,也是眼光中有疑惑之意,整个兵部正堂的围观人员,也是开始低声议论,形成了低低的嗡嗡声响。

“浮山营所斩获的首级,当时就经过山东官员验看,包括巡抚御史,布政使,兵备道等相关的大吏,张大人这么说法,是不是太过孟浪了?”

“别人验看是别人的事,兵部职守所在,必须重验。”

张若麒板着脸回复,此时就算得罪几个文官,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了。

“既然如此……”张守仁仍然是不温不火的答说道:“那就验看好了。”

“呵呵,”张若麒点了点头,狞声道:“首级是跟随入京了吧?本官这两天就挑选积年老吏,知道壮夷嘴脸面目,看牙看相都十分有经验的老吏,择日到将军营地去验看。”

“不必了。”张守仁淡淡的道:“我已经安排人手,将首级送到兵部来了。”

听着这话,厅内众官都是不以为然。

这张守仁还是太过年轻了啊。他以为把首级送来,别人就没有刁难的理由了?只要想拖,只要想为难你,就是一个光头秃瓢的男子首级,兵部验看的人一样怀疑是妇人首级,是在杀良冒功。等一次又一次的复核完毕,确认是壮夷首级,恐怕那时候都是几个月之后的事了。

一切冷却之后,谁还记得你的功劳和你的部下所立的战功?

不肯低头,那就多吃些亏罢。

便是吴昌时,也是怀疑起自己的眼光来。这个青年将领,似乎太过刚直了。这种脾气秉性做朋友可以放心,做一个武力上的盟友,似乎是不太够格吧?

张若麒的脸上,更是挂满嘲讽的笑意……这张守仁是怎么到今天的这个位子的?难道就是此人十分勇猛,战场上一再获胜,硬是凭功劳到如此地位?

这样也好,看起来,这张守仁和他的浮山营,好运是慢慢到头了……

“大……大,大人!”

一个穿着盘领青衣,头戴吏巾的兵部小吏,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

“这成何体统!”

张若麒沉下脸去,大声喝斥着不讲规矩的部属。

“您老出去看看吧……”

小吏跑的一脸油汗,三月的天虽然温暖,但兵部大堂里高屋叠架,十分空旷,穿堂风还颇有几分凉意,这个小吏却是生生跑出了三伏天的感觉,两眼睁的又圆又大,十足是走夜路时见了鬼的情形。

“到底是怎么回事,快说!”

“瞎,说不清楚啊!”

吏员盘踞各部,声气相连,而且大明的吏是能够家传世袭,所以更是根深蒂固。所以张若麒表现的再凌厉,这个吏员也只是连声催促,并没有太多害怕。

真正叫他惶恐惊惧的,反而是兵部衙门以外发生的事。

长安左门的六部一条街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那就去看看,如果没有什么要紧,当心你的世职!”

张若麒毫无威慑力的威胁一句,然后一展衣袍,便是急匆匆的赶了出去。他一走,吴昌时也按捺不住,也是跟着赶了出去。

一郎中一主事两个当家的文官一走,太仆光禄两寺的官员也是跟着出去。

等大家一起到了门外时,才发觉武选司那边已经蜂拥而出,北边的车驾司也是如此。整个兵部大堂,犹如一堆没王蜂般,官员和书办吏员们都是一窝一窝的往外跑。

这样的场景,是叫不少人开了眼界,大明兵部,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场面!

人群之中,也只有张守仁保持着镇定。

昨天与薛国观长谈后,两边是就合作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包括皇宫之中,薛国观也是承诺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在皇帝面前把他的利益最大化,而且浮山营将来会获得很多方面的支持,甚至可以挤出不少军饷支持。

军饷这一块,张守仁知道虽有承诺也是希望不大,毕竟辽镇宣大一带才是军饷的大头,北边军区也是直面北虏和东虏的边防区,鲁军是内镇,皇帝再重视,最多也就能调他们打一打流贼,和真正的北方边军的待遇绝不可能相同。

倒是别的承诺,包括在政策上的支持,那才是十分要紧的。

但强横如薛首辅,也是劝他在兵部里头暂且低头,被张若麒折辱一番也没有什么要紧。能得实惠不比斗嘴皮子强?但薛首辅却是料错了张守仁的性格,在久为上位锻炼出了一点上位者的隐忍和对外的圆滑,但骨子里头,张守仁仍然是军人式的耿直和凌厉!

没有人能骑在老子头上,既然规矩如此,那么,就是把这规矩破掉!

如果眼前是山,就把山劈开!

现在,劈山之剑,已经高高扬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