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四百八十四章 种子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四百八十四章 种子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是玉米苗吧?”

看到那些幼苗,张守仁吃了一惊,先问一声,接着自己又把幼苗揽在手中细看。

果不其然,这些青绿的幼苗就是玉米幼苗没错。这玩意,后世播种面积极广,张守仁小时候见过几百上千次,这苗是怎么也错不了的。

“国华你居然识得?”

陈子龙也是吃了一惊,这玉米种子是去年年底从倭国那边买回来,和番茄、番薯、辣椒种子一起送了过来,这也是张守仁拜托郑家做的几件要紧事之一。

当时的种子张守仁当然是见过,不过这苗才出不久,怎么他便认得了?

“这是辣椒,这是番薯,哈哈,哈哈哈。”

张守仁叉腰大笑,状极开心。

他身边的内卫们都是吃了一惊,便是李鑫等文吏也是头一回看到张守仁高兴成这般模样,一时间各人都是有难以置信之感。

“番薯有甚稀奇的?”

陈子龙颇为郁闷,挠头道:“这玩意我大明北方早就有不少人种值,就是产量太低……先师,也就是徐文定早就设法改良过番薯,但多方设法,见效不大,不知道见此种苗有什么可高兴的?”

去年弄回种子,有番薯在内就是被陈子龙好一通埋怨。这玩意传入中国很早,已经有几十年种植的历史了,但是产量太低,但好处是容易成活,而且不需要怎么照顾,所以还是慢慢流传开来,捡一些不用的荒地旱田种下去,好歹收上一些来,人吃或是喂猪都可以,一亩地能收一二百斤,最多也不超过三百斤的产量,若不是省事省心,藤蔓也能烧锅,怕是这玩意真没有什么人去种它……毕竟不是正经粮食。

至于辣椒,也是在几十年前传入中国,但只限于从沿海到西南一带,然后慢慢传入四川湖广,最终才传遍华夏。

不过要说中华大地到处都能食辣,那得是物资流传特别发达之后的事了。

玉米则是被张守仁人为干涉,提前了几十年进来。

“这作物,郑家运船的人来说,倭国已经有不少地方播种,产量低,也不好吃,甚至还不如黑米和小米、高粱,但关键在于耐旱,只需少水则可成活,随便抛洒,不怎么去管它也成。国华,前次我接到吴次尾的书信,他路过河南回南都,一路但见赤地千里,处处都是饿死的人,全家老小一起死于途中的情形,非止一例。如此惨事,我读了也是十分伤心。虽然我不是河南人,亦不是陕西山西人,但人同此心,试想自己的家人父子饿死于途是什么感觉,那心就象是在油锅中来回反复的煎炸一般……现在我浮山这里是高产了,但天下之大,不能实行大人之法的地方也极多,如果能推行这些不畏寒而耐旱的异种,天下人少点冻饿之苦,便是足了我平生之愿了!”

陈子龙又黑又瘦,说到最后,声音有点哽咽。

如此看来是吴应箕的信给了他很大的冲击,这些南边的才子向来风流自诩,一向又居住在南京和苏州等富裕地方,平时虽然读书不止,但也追欢买笑,管天下再乱,也只是嘴上谈资罢了。

现在有自己的亲朋好友亲写书信过来,言及惨状十分详细,如历历在目,这自然也是给了陈子龙很大的冲击。

张守仁也是心思复杂,他一直是把浮山的事放在首位,而现在陈子龙的话也是叫他有点惭愧。玉米和番薯只是兴之所至叫人引进,而随着种种办法的实行,浮山这边作物的产量已经大为提升,所以对新品种的事自己已经不大放在心上。

但想想陕北和晋北那样的地方,根本搞不起自己这生态圈来,想叫百姓能过上温饱的日子,一则是将来科技进步,二来便是这些可以对抗自然的种子。

他心中复杂,一时只抚弄着那玉米种苗,喃喃道:“这东西是耐旱的很,但开初不识其法,产量不会很高的。”

在农作物的栽培历史上张守仁是有所了解,玉米这玩意一直到康熙中晚期才真正推广开来,种植之法也是渐渐成熟,产量也渐渐提升起来,有了这玩意,加上番薯,中国在乾隆年间人口大爆炸,人口第一次超过两亿和三亿,一直到四亿。

但现在来说,栽培之法不可能一下子就成功,产量提升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那不是和番薯一样?”

听张守仁这么说以后,陈子龙也不禁一呆。这番薯也是外来的种子,特点也是耐旱耐寒,还能作养地力,好处极多,但要命的就是产量很低,难道这玉米也是一样的货色?

“番薯产量低,该是栽培不得法吧……”

张守仁也是挠头,他记忆里番薯这东西产量不要太高,当然后世的种子好农药肥料都上,产量高是必然的,但一亩番薯高产达四五千斤,就算没有化肥农药,也不该是一二百斤的产量,这里头肯定是有问题。

“先师徐文定试种多年,虽有改善,但不曾改良其根本。”

陈子龙站直身子,苦笑道:“若是国华你有办法改良,我愿拜你为师。”

此人痴于农事,竟是真的疯魔了一样。凭他的身份地位,文才名气,加上在复社中的地位,怕是张守仁拜他为师也不会**份,更何况他一个两榜进士拜一个秀才都不是的武将,传扬出去,恐怕人家大牙都笑掉了。

张守仁也是哑然失笑,身边的李鑫等人都是微笑摇头,均是觉得匪夷所思。

“没法子就莫要吹嘘了。”

陈子龙斜眼挑衅,模样十分可恶。见他如此,张守仁被激不过,便是大声道:“卧子兄,我也不要你拜我为师,若是今年我将这番薯收成提升一倍,你需入我营务处,以你之才,替我主持屯田!”

现在的屯田局是钟荣的差事,此人十分精细,也任劳任怨,不过要说屯田局正的职务换成陈子龙,怕是谁也提不出异议来,便是钟荣自己,虽是脸上神色一变,但嘴上却也是只道大人有识人之明,陈推官任屯田一职,毫无可挑剔之处。

“屯田是好事,学生自当襄助。”陈子龙想了想,赌气道:“张天如上次写信来,说是你与刘帅有点误会,叫我做冰人,替你们和好。便是刘帅自己,也曾亲写书信来,叫我代为解释。我不愿多管闲事,但也却不过复社盟兄弟的情面。不过如果在你麾下做事,倒是可以少了很多麻烦……不过,还是要看国华兄你能不能真格把番薯收成提上去。”

张守仁淡淡一笑:“击掌为誓吧。”

两掌相击后,陈子龙又是只顾忙活自己的事,他这里辣椒种子有,番薯和番茄种子都是有,现在是春夏之交之时,正是这些种子出苗的时候,他自己精心照顾,还有几个打下手的农人,真的是每天忙的不可开交,别处地方都是顾不上了。

到此时,张守仁才明白自己确实有点计较了,眼前这人,是真正纯粹的人,用常人的心理来计较,十分无味道。

同时心中也是心惊,复社的触角伸的也真的是长,这一次济南的事刘泽清和复社因为自己的安排失了一城,但居然迅速收拾好心情,刘泽清明里向复社示好,给张守仁压力,暗中安排兵马想咬上浮山一口,如此作为,却哄的那些君子团团转,只当刘某是可供驱使的粗人,这帮家伙,迟早会在这乱世中被玩死为止。

在陈子龙这里盘桓了一个多时辰,接下来看鱼池,看田地,再看鸡棚猪舍,看到鸡满舍猪满圈,牛羊放的一群群的,一行人不管是谁,俱是笑的合不拢嘴。

“便是万历年间极富时,怕也不曾有如此太平盛景。”

张德齐由衷赞叹,他三十岁不到,万历年间是赶上了一个尾巴,不过父辈谈起隆庆、万历年间时却都是极为赞许,虽然朝廷鸡毛鸭血,但百姓的日子也是十分过得,物价还不如崇祯年间高,但贸易大兴,天下货物极盛,百姓手中也有余钱,日子过的十分滋润,城中百姓更是比农民要舒服的多,提起当年,自是感慨由之。

“但愿大人的布置成功,我浮山能够再进一步。”

李鑫也是神情越来越激动,浮山四周的生态圈已经形成,确实是难得的人间奇景,到了此时,他才彻底明白,为什么沿途所见的麦田都是十分高产的模样,原是下了这么多功夫在里头!

“还要但愿大人能真的提升番薯的收成。”

“叔平你是想叫大人将陈卧子收入囊中么?不错,陈卧子是知名的江南大才子,复社的中坚,有他加入,大人的声望就与普通的总兵官完全不同了。”

“不,不!”张德齐的神色十分坚决:“得一人才当然要替大人贺,但我更看重的,是番薯收成增加之后,或许能使不少人家免于冻饿和流离失所,甚至是家破人亡。哪怕多救得一家,大人的恩德,也会上动于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