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六百八十章 欢庆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六百八十章 欢庆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荣成伯为山东镇总兵官,哈哈,哈哈……还是提督军务总兵官!”

以张守仁的身份,当然不可能任职为普通的军镇总兵,前番为了调度他去辽东,只能暂加团练总兵,已经是叫张过仁委屈的任命了,现在叫人家回来救火,在任职上朝廷自是无法再克扣小气,所以直接在总兵官之前,加了提督二字。%&*";

有提督二字,等若武经略,有便宜行事和节制诸军之权,便是刘泽清这样的他镇总兵,见张守仁也需持下属之礼。

这还是张守仁没有大将军印和荣成伯的爵位前提下,有这两样,加上尚方剑与令箭等物,刘泽清这个太子太师左都督总兵官只能是属下,口称末将,地位差的太远了。

一听到朝命,还在军前指挥围困商团的刘泽清顿时就是哈哈大笑起来。

笑的那般开心,投入,一边的人还以为大帅得了什么彩头,等刘泽清将手中一纸公文一抛,刘源清接下来一看,顿时就是脸色惨白。

“大哥,这他娘的真是卸磨杀驴,朝廷和皇上这不是拿我们改着玩儿吗?”

要说武人脾气就是直爽,这么在大街上非议朝政,攻讦君皇,没有一般的胆魄还真的是不成。

“算了,不必说了。”刘泽清到底是当家主事人,面色惨白,人却是很快镇定了下来。他摆了摆手,喝道:“甭叫人看笑话了……传我将令,收了包围的将士,先且回营。再拿我的帖子向商会的那些会首们致意,一场误会,不必再叫朝廷派员调查,弄的大家难做……叫人准备官袍,我去见巡抚,请中丞大人出来收拾残局,安定人心,另外替我们准备行粮……大伙儿随我回兖州去吧。”

这话说的凄怆无比,在场的刘部诸将都是红了眼圈,不少人都心有不甘,但所有人亦是明白,这办法是现在迫不得已的最后的法子了。

再耽搁下去,可能真是要把老本赔光。

“只委屈了大伙儿。”刘泽清神色淡淡的,向着众人道:“随我辛苦这么一遭,原说叫大家都挪挪位置,各有生发,现在是不必谈了。回兖州后,我自有一些体己,拿出来赔补大家……大家不必说别的,只要随我一起回南,团结一心,不给我生事捣乱,我刘某就算承情之至!”

他神色虽淡,口吻却是渐趋强硬,说到最后,隐然若金石之交,令得众将都是凛然俯首,不敢相抗。%&*";

到底也是统兵多年的统帅大将,这么一点拿捏人的本事倒还是有的。

当下刘部诸将纷纷答应下来,接着便是开始撤回包围圈。

整个刘部兵马六千余人将商会一带几里范围内围了起来,看起来是隔绝内外,但人数太少,兵也不精锐,出来到现在诸事不顺,士气疲塌,做事都懒洋洋的不起劲,这包围圈有什么效应,可想而知。

“撤了撤了,收队!”

一声声尖利的叫声次第响起,响遍了济南全城。

看到一队队曹州来的官兵开始收队,旗帜垂了下来,所有人都扛着枪矛,无精打采垂头丧气的走着,先是商团的团丁,接着是闻讯出来观察的商会的执委和掌柜伙计们,再下来是那些普通的百姓们,士绅们,所有人都是在同一时刻,毫无保留的大声欢呼起来。

千万人一起欢呼的声响,真的是响彻云宵,有若雷鸣海啸,有如阵阵冬雷,振聋发聩,令人警醒而振奋。

在这样的欢呼声中,所有的曹州兵将都是面色人色,这些天来他们因为顾忌商团反击,没敢在城中作恶,此时看到全城是如此模样,上下也是觉得庆幸!

如果真的在济南城做出多少恶事来,现在想全城而退,凭眼前这情形,可得乎?

“看来我们真的是步步做错。”刘泽清心中更是一阵灰恶,他是真的深悔此行了。实力未至,名望未至,火中取栗,剑走偏锋这样的选择,确实是太轻率了。

但他心中也是在发狠:“等老子回兖州,积蓄实力再说。”

此次争夺,到现在想一想,有不少事情怕是有浮山集团和济南商行插手在其中,处处能看到张守仁的影子。

刘泽清被弄的如此丢脸,灰头土脸之际,自然也是深恨张守仁,心中一次又一次的发狠,绝不会与张守仁善罢干休!

“他这个山东总兵官,一定不能叫他干的轻松,如愿!”

……

……

曹州兵将都是一头白毛汗的时候,城中鞭炮声是渐渐响起来了,从城东到其余各处,到处都是一片欢呼声和鞭炮的炸响声。

这些日子,外头有临清被围,响马势大的威胁,城中有官兵与商团的对抗的战事,虽然都十分收敛,不象崇祯十一年时伤及城中无辜,但百姓心中何得自安?

阖城不安之时,自然是商旅绝迹,百业萧条,城中不知道有多少商行铺子关门歇业,有时候买壶醋都得跑几十家小商铺才买的着,民生不便,城外的米和菜供给都出了问题,再这么下去,谁知道局面会变成什么模样?

“曹州兵识趣了,这下平安了!”

“皇上拜咱们的大将军为山东总兵,以后济南归大将军镇守了。”

“好哇,好哇!”

不知道多少人在奔走相告,眉宇间满满当当的全是喜气,要说全大明的武将能在省府之中受到如此的肯定和欢迎,估计也就是张守仁一个人独一份了。

守备济南一大功劳,两次平息城中乱兵祸乱,光是治安上的这份功劳就已经使全济南人为之归心敬服,这是武将最大的令人功绩,别的事情,安抚流民,治服瘟疫,这些事情,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在这样的乱世里头,百姓心中,当然是以安稳为第一,有张守仁在,不少人心里就是有了定海神针一样的感觉。

这种感觉还不止是小民百姓有,连品官士绅和宗室之家,都是有相同之感。

“大哥,听到鞭炮声了没?”

朱九妮刚刚不曾停步,在镇国将军府邸里来回跑了一圈,观察着城市四周的情形。身为宗室,等闲不便到那些百姓所居停的地方去露面,特别是女孩子家家的,但自从任命下来,举城欢呼,朱九妮的性子怎么按捺的住,到底是在自己家里的四个角楼上上下下的跑了一圈,看足了城中风景之后,这才满怀欣喜的下来。

见她如此,朱恩赏也是满脸的微笑。

“对了,你从王府回来的吧?紫禁城中,对这事儿有什么议论?”

说起这话的时候,朱九妮脸上是一脸的嘲讽,看来王府上下,能叫这个女孩儿瞧的起的人还真的不多。

朱恩赏确实是从王府刚回来,出了王府的紫禁城之后,才得稍解胸中闷气。

看着妹子,他颇感无奈的道:“咱们这帮叔叔大爷侄儿侄孙可不都是在抱怨,说是这阵子闹腾的厉害,戏班子都涨价了……二叔和五叔为了争一个班子中的花魁差点打起来……说起来是笑话,可为兄是真的笑不出来啊。”

这年头,宗室没心没肺的多,居安思危的少。象他这样,关注国事民生的宗室,更是百中无一。

这也是和大明的国策有关,按成祖以后的规矩就是把宗室当猪来圈养,本城之中的亲郡王等闲不准见面,不准串连,亲藩不得交结外臣,尤其是武臣,不得朝觐,不得擅自出城,连出城给自己家祖宗上坟都得事先打报道,不准为官不准考试,当然亦不能经商,从军,总之就只吃饭不干活就对了。

这样的制度上,亲郡王到镇国将军一级日子过的十分舒服,大量的皇庄庄田,加上赐给的盐引,暗中再做一些生意,日子过的十分惬意,加上不用负政治的责任,自然每天就是酒池肉林了。

镇国将军以下,因为无处可以生息,宗室俸禄一年不如一年发的全,所以竟有不少宗室不免于饥寒交迫的。

崇祯年间,多次有将军或中尉上书,极言贫寒,种种困苦之事,连崇祯看了也为之不忍,但不忍归不忍,国策是不能改的。一直到崇祯晚期才放开禁令,允许宗室经商和应试,但到那时已经积重难返,太晚了。

种种原因之下,宗室不明大势者多,清醒者少,糊涂者多。在这样的时世之下,如朱恩赏兄妹这般关注国计民生大事的,更是寥寥无已。

听到大哥这般说那些宗室里的叔伯,朱九妮只笑的打跌,一时说不出话来,朱恩赏却是心情灰暗,摇了摇头,不理这个疯疯癫癫的妹子了。

其实宗室中还有更可笑的,德王不少卡子被浮山那边给清了,只在济南一带还有一些,对此事大为不满,因知朱恩赏与张守仁关系不坏,几次试探,叫朱恩赏代为致意,王府税卡,质铺,都想恢复,更想在盐利里分一杯羹。

其余的郡王,将军,都有此意,经常用言语挤兑朱恩赏,种种情状,令朱恩赏苦不堪言。

此番张守仁奉命镇守济南,还真的不知道以后的情形如何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