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七十二章 辽民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七十二章 辽民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昏黄的油灯下,一张小小的榆木桌上摆着一碗稀粥,几块杂粮饼子,加上一碟萝卜干,张守仁坐在小板凳上,稀里哗啦的吃的正香。

“大人,这实在……太简慢了。”

屋子里头不大,地面也是泥地,只是用重物夯实了一些,看起来平滑一些。凳子都是自己打的,时间不长,还有中间的贡桌,连漆也不曾上过。五供也是瓦制的,估计十几二十文钱就买的到,实在是寒酸的很。

就是这样,也能看出来这屋子是精心呵护过的,到处都洒扫的干干净净,桌面上一点灰尘也是没有,瓦制的五供都是擦的透亮,散发着柔和的光泽。

在墙上,有几副看着还崭新的年画,福禄寿三星和仙童们的脸都是红润润的,一个个都是笑容可掬的样子。

坐在这样的屋子里,叫人感觉温馨从容,特别舒服畅快,有一种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就是匠人工正林重贵的家,也是平时招待客人的正室,今日张守仁过来,老林特别把饭桌搬到这正堂来,全家老小也是都在这屋子里陪客,小孩子们老老实实的站在壁角,用好奇的眼神看着这个全堡最有权力的大官坐在自己家里喝稀粥,吃杂粮饼子。

“老林,现在你一个月领五两俸禄,还有米面发给你,还有布匹,连药材都是吩咐过,你家有人有头疼脑热,免费支领。怎么家里还这么寒酸,吃饭也还吃杂粮?你是做活计的人,不吃米面和肉食,没力气怎么办?”

“小人哪这么娇贵了……”林重贵陪着小心,又是给张守仁的蓝边大碗里添了一碗饭,然后陪笑道:“白天是粮,也吃肉来着。晚上寻思着也不做活,吃的太好了觉也难睡,所以就吃的简单一些。没想到大人会来,要是知道,一定提前备办……”

“呸,我还挑你这吃食不成?”

张守仁其实吃的很香甜,吃的眉开眼笑,一边陪吃的孙良栋就象牙疼一样,吃的没精打采,十分的不开心。

这厮就是肉食动物,别看是陪着张守仁吃,一样吃的这么不乐意。

换了别人,求也求不到的事,能陪着一堡之主一桌吃饭,这是多大的光彩,多大的脸面!

就是林重贵,看到张守仁坐在自己家的饭桌上吃的香甜,心里那种自豪和骄傲,那自然也是别提了。

明天一早,徒弟和帮手们全来了,这淡淡一提,然后众人惊叹,那滋味,就别提了。

现在林重贵已经有吏员的身份,也是一个攒吏,但有了管辖大量工匠和学徒的资格。在这几个月,张守仁知道有不少辽民流落在登莱一带,境遇都不算好,因为孔有德之乱,是把明王朝最会造枪铸炮的地方给祸害了一遍,到最后事败时,这人也是把大量的工匠给带走。

要知道,当时的登莱巡抚是孙元化,物理和几何的水平在中国怕也是第一人,铸枪造炮的水平也是第一人。而孙元化带出来的工匠,自然也是中国造炮水平最高的一群。

除此之外,登莱还有葡萄牙工匠和大量的镗床车床等机床,都是耶苏会从欧洲不远万里的运过来,每台机器最少在几百两银子之上,这些机器也是被损坏或是带走了。

而孙元化的师傅徐光启计划的全部革新大明官兵火器系统的计划,也是在登莱之乱后就彻底失败了。

工匠和机器没有了,主事的技术官僚孙元化因为失城丧土被崇祯下令砍了脑袋,什么计划都自然是不必再提。

至于工匠之中,原本就有不少辽民,后来张守仁四处寻访,又是找了十几家熟手匠人过来。这些人都是当初在登莱效力的辽民工匠,战乱之后侥幸逃生,又是陷在苦海中不得脱身,被张守仁寻访来后,自是一门心思在这里扎根效命,所以这一场登莱祸事也算是帮了张守仁不小的忙。

如果登莱完好,孙元化尚在,恐怕这些工匠绝落不到他的手中。

除了匠人,还有五台完好的膛床,也算是制枪造炮的一大助力。

现在老林这里有二十几个熟手匠人,有一百多个学徒,每天也是在源源不断的出产兵器和火铳。

本堡打造的火铳标准都是一样,质量上乘,炸膛什么的自是几乎没发生过,不过最近老林他们的重心不是放在火铳上和兵器上,而是转向了铠甲和火炮的研究。

打造火铳就是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研究,火炮这玩意看似简单,但要想平滑炮膛,减轻炮身重量而易于携带运输,方便在战场使用,还有后座力的麻烦……明军火炮都是固定炮位,用木榫来抬高炮位瞄准,打完一炮复位就要好久,所以火炮在野战上几乎没有用处,只是在守城时大量使用。

这几个问题,恐怕以林重贵一伙的水平是解决不了的,就算是孙元化铸的炮也还是比葡萄牙人的大炮差一个档次,明朝自己铸的炮最少要比欧洲重三分之一或是更多,在技术上,欧洲人已经是把中国人甩了下去。

现在老林一伙只是在不停练手,反正现在铸的是给墩堡所用,都是固定炮位,移动和复位的问题尚不在考虑范围之中,老林他们要做的就是把炮膛平滑问题和张守仁提出的铁芯铜胎的技术攻关问题解决掉就可以了。

除了铸炮,就是张守仁今晚跑来看的东西了。

“好了,吃饱了。”

张守仁推开饭碗,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

看着一边笑的脸上开花的女主人,张守仁微笑道:“嫂子做的一手好菜,这萝卜干味道调的正好。饼子也烙的很香。”

“大人喜欢,没事就常来……”

“屁话,大人没事来吃你的杂粮饼子!”

老林脸一红,当下便是上前,让着张守仁道:“大人莫说笑了,今晚实在慢待,等下次吧……不过要看的那东西倒是真造好了,就摆在外头,请大人去验看就是。”

张守仁倒是真的夸赞,最近这段时间他每天为了加强体魄,天天都是大鱼大肉的补着,也实在是腻味了,这一晚吃点清粥小菜,倒还真的觉得开胃。

当下也不便解释,只一笑起身,向着女主人和几个孩子们点头一笑,这才大步出门。

外头等候的人也很不少,影影绰绰的站了好几十人,见张守仁出来,忽啦啦的就是跪下一地的人。

“说了多少次,你们表示谢意就是好生做事,不在嗑头上。”张守仁颇感无奈,向着众人大声道:“把事做好了,我就高兴。事做不好,嗑头虫我要来做什么?”

一番话说的众人都是燥眉搭眼,只有老林几个老匠人都是乐呵呵的,显是看到众人出丑,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

他们在辽民中是最幸运的,早早就在这堡中安家。

现在全堡重建,张守仁大笔一挥,东北角这里扩建半里多的范围,这么大的地方,全部是匠户们所居。

所有的匠户都是搭建了新居,借着堡中正在大兴土木的便利,在东北角这里开辟了几十亩地,全部是三间正房两间偏房带一间门户的小院,标准化建筑给全堡居民展现了威力,也是十分的美观,底基是大块条石,院子里铺设了青砖,开了暗沟排水,水井厕所什么的都有,居住起来十分的方便舒服。

搬迁进来的时候,那几十家辽东匠人全家老小都是跪在张守仁的百户官厅的街前,叩了不计其数的头。

虽然那天张守仁不在堡里,所有人都只是对着一座空院子在嗑头。

但辽民的感激,不用这种方式又怎么能表达出万一。

这样的院子,还有每月支粮支银的待遇,鞋子布匹药材都是上头免费发下来的。所有人不必担心吃不饱饭,小孩子半夜被饿醒,或是营养不良而被饿死,女人也不会因为一家老小去当暗娼半掩门……提起过往,所有流落在山东的辽东人都是一脸的辛酸和血泪。

其实这些辽民也不一定全是跟着孔有德过来的,这其中有不少人还是在努尔哈赤时代就从开原铁岭一带流落出来,从辽东逃到皮岛一带的岛屿,然后坐船辗转逃到登莱一带,如果没有孔有德作乱,这些人还勉强能够温饱,在孔有德乱后,辽民在山东普遍受到敌视,日子自然是过的特别的艰难困苦。

现在好了,虽然张守仁现阶段只要匠人,而且是熟手匠人优先,但副千户大人已经允诺,随着本堡的发展,将来也会用更多的辽民。

和普通的山东人不一样,副千户大人的胸怀更宽广,更博大,更加的仁德。

和所有的强者一样,张守仁只是会把刀对准真正的敌人,而不会象一个怨妇弱者一样,把仇恨和怨恨撒向不相关的同类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