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七百五十一章 开封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七百五十一章 开封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崇祯的面色已经变的惨白,身边的后妃和诸皇子都是神情紧张,看向王德化跑过来的方向。%&*";这个时候,又是王德化亲自送奏报来,很多人已经隐约猜到了是什么地方出了大事,但他们并不敢说,所有人都是屏住呼吸,等着迷底揭开的那一刻。

小公主已经急急放了下来,刚和父皇没亲热几下就被放下,小公主嘟起了嘴巴,不过此刻没有人敢安抚她,长平公主急忙将这个不懂事的小妹子带到大人们的身后,悄悄藏了起来。

崇祯的臂膀还保持着抱人时的半圆状态,看着有几分滑稽。

他的脸上,也是明显的畏惧神情显露出来,为君十四年,他已经被吓怕了。

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接连而来,今日之事,怕是前所未有的大变局要发生了。

王承恩原本伺候在天家一侧,今日原本他可以回到自己的府邸,和老娘团聚,但因为山东镇的事情他知道皇帝并不高兴,为着此事,他已经多日不敢回家,每天在宫中伺候皇帝起居,指望用勤谨来挽回天心……不成想,居然突然遇见此事!

“宗主爷……”

王承恩远远迎了下去,见他上来,王德化楞征了一下,这个老太监向来喜怒不动于色,深沉内敛,在魏忠贤当权的年代他还不显山露水的,崇祯这十几年,他牢牢把握住了内廷,并且在不动声色中,完成了对外朝的影响。

象九千岁那样搞的天下怨望,自己落个上吊的下场,王德化甚为不取……何苦来哉?尽可从容行事,细雨润物无声,这才是王德化期许的境界。

事实上他办到了,崇祯十七年间,王德化虽未如魏忠贤那样一手遮天,但在他经营把持之下,太监势力其实比天启年间只强不弱。

监军撤了又设,而且越设越多,越来越重要,朝中诸党,没有内廷的首肯和认可,谁也坐不上首辅的位子,坐了也是坐不长。

温体仁和周延儒都得走内监的路子,不然的话,内廷有多种办法叫首辅吃不消。

为太监者,到如许地步,得有多高明的手腕,多高深的功力才能如此?最厉害的,便是王朝更迭时,王德化先降李自成,再降满清,居然最后得以善终,此人和明末内廷的一批太监,可谓明朝太监史中的一群成功者了。%&*";

而此时的秉笔宗主爷却是一脸的惶急,丝毫不见往日的那种安详和稳重,他理也不理王承恩,直直的走到崇祯面前,先打了个躬,崇祯已经急道:“快说,出了什么事,何地来的紧急奏报?”

“回皇爷,是河南……”

话未说完,崇祯已经连连跺脚,急道:“是开封是不是?”

“是,皇爷,是开封……”

王德化失魂落魄,语无伦次的道:“李自成雪夜袭开封,领轻骑三万直插开封城门,幸得祥符县令王鑫机警,率众关闭城门,贼逆没有得逞。但开封城大,城中兵马止有陈永福部几千人还算精锐,仓促间难以尽数防备各段城墙,闯逆下定决心,立刻在城外拆屋毁房,伐木造梯,第二日午间又再攻城,至傍晚时,多段城墙告失守,眼看城池不守,陈永福护卫周王殿下自西门而出,往归德府去,巡抚李仙凤投井自裁,其余各官,或逃出,或自尽,不能一一尽述……”

这一段奏报,应该是逃到归德府的陈永福和当地官员一起联名上奏,过程十分详细,如何丢失,贼众多少,如何破城,都是说的十分仔细,崇祯一听之下就明白,这是十分准确的奏报,没有不实之处,开封之失,事出突然,李自成率兵多而精,打的又十分坚决,开封城真正称的上是正经官兵的只有陈永福部,其有家丁不到两千,正兵营不到两千,一共是三千多精兵,再加上普通营兵,不过五六千人。

这么一点兵力,想把方圆几十里的大城给守下来,无异是痴人说梦。

历史上李自成三次打开封,头一次突袭失败,第二次第三次都强攻不成,后来改为长期围困。主要原因是第一次决心不够,突袭失败以后就放弃了强攻,后来开封城有备,李仙凤和陈永福算是很尽职的文武高官,底下推官黄澍和知县王鑫是明末难得的超级实干型的人才,他们动员城中百姓,请周王发内帑鼓励人心,用谣言使城中百姓畏惧李自成的闯营兵马,成功的组织了几万民壮成立了义勇大社,帮助正规军守城,在城头堆积守城用的物资,一座有羊马墙和马面墙,垛口,箭楼的大城,只要城中有必守之心,凭硬攻是基本上攻不下来的。

李自成三打开封失败,使其无法在河南建立政权,后来流窜到湖广,击败孙传庭后又远赴关中,最后选择了从九边再入北京,在中原腹地和山东都毫无根基的建国之法。

丢失开封的意义,王德化懂,王承恩懂,崇祯当然也懂。

便是向来聪慧的张皇后也隐约懂得,眼看崇祯失了神,张皇后不愿他在后妃和皇子公主面前丢丑,向周后使了一个眼色,带着其余众人离开了。

“皇嫂,开封很要紧么?”

离开平台,沿着汉白玉的阶梯向下时,周后忍不住向皇嫂张皇后发问。

“是很要紧……”张皇后深深叹一口气,轻声道:“开封是河南的重心,河南是中原腹地,现在灾害很厉害,李自成据开封竖大旗,号令全部反贼,只怕众者如云,聚众百万,非是难事。据河南之后,南下湖广,西向关中,北上京师,都由得他了。所幸的是……山东有征虏大将军镇守,虽说他不听皇命,但此人好歹不会和贼联成一气,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不然的话,山东河南成一气,南直一定守不住,湖广闽浙亦难保,我朝南方的大半江山就归于敌手了。”

张皇后在天启年间皇帝胡闹时,出于无耐关心政事,此时分析起来,果然是头头是道,十分准确,就算是崇祯听了,怕也没有办法反驳他这个皇嫂。

“还好,还好……”

周后是一点儿也不懂,只是顺着张后最后的话,喃喃自语着。

虽然如此,大家听说局面如此之坏,就算身处深宫之中,这情绪又如何能好的起来?当下边走边行,所有人都渐渐沉默下来,便是体弱多病,除了固宠不想其它事的田贵妃,此时也是心惊胆战起来。

“大明,可千万不要在我们有生之年,走到那一步啊……”

连同张皇后在内,这一刻,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想着。

后妃们担忧的同时,崇祯因为身边没有碍眼的人,此时此刻,已经是泪流满面。

剿贼平贼,妄想中心,十四年来,只有在这一刻对他的打击是无比的巨烈和强大。开封的意义,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

人口近百万,城中储有大量军资,地理位置十分紧要,中原是四战之地,也是夺得王业的根基之所。

关中,中原,在以南伐北的大明出现之前,任何一个王朝都是得此一处而得天下,刘汉和李唐是关中,五代与宋都是据有中原而鼎定天下,现在丢了开封,大明王朝,已经走在了一个极为险峻的分岔口上了。

“皇爷请放心,随疏而来的还有一段话,陈永福说,督师辅臣杨嗣昌的前锋已经至归德,他已经见着杨阁部的人了,他说请皇上放心,无论如何,会护卫周王守备住归德府不失,归德不失,贼锋不能渡淮河到南直,而豫南一带,督师已经率大军撵着曹操过来了,中原一场大战,三十万王师扫荡如此丑类是十分轻松之事,请皇爷千万放心……”

陈永福大约是害怕皇帝盛怒之下,下旨将他斩首。虽说这十年来,朝廷从未斩过一个有兵马在身边的将领,都是杀的那些损兵折将,身边一个兵将也没有的光杆总兵,和杀巡抚,总督一样的轻松写意。

现在他身边有两千余骑,都是自己的家丁和正兵营的亲军,皇帝真要杀,说不得也只好反了。不过能不反当然是不反的好,他在紧急之中,救出周王和世子王妃,这功劳不算小了,朝廷再怎么也会留他性命,叫他戴罪立功。

再加上确实是和杨嗣昌有了联络,在归德府只要守上一阵子,杨嗣昌领大军赶到开封附近时,就算他戴罪立功了。

如此一来,自然是大打包票,拼命许诺,这其中肯定有一些不实之词,不过仓促之间能做到如此地步,确实也算不易了。

崇祯眼中含泪,心中也升起了一丝希望,在此时,他恨不得飞身扑到宁远城中,逼令洪承畴立刻与东虏决战,但仅余的一丝理智又约束住了他,片刻之后,他用十分冷峻的声音对着王德化道:“司礼立刻拟旨,给内阁值班的拿去用印,今夜办妥,明早城门一开,立刻投递出去!着令,杨嗣昌务必飞驰赶往开封,杨文岳、丁启睿、张秉文等,立刻督师,皆往河南去!再令本兵垂询洪承畴,何时能与奴交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