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七百六十五章 参观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七百六十五章 参观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足下就是浙东张玄著?”

张家玉两眼放光,同行多日,这些人都是张守仁千辛万苦收罗来的顶级人才,一个个都是眼高于顶,特别是少年人物,很少将别人看在眼里的。%&*";

和刘子政阎应元的交往,是这两个一个老年一个中年,对张家玉曲意结纳的结果,否则的话,还真不一定能攀上交情。

少年人,就是这般的傲气自尊,倒也不足为怪。

听说这个岭南青年也知道自己的名号,张煌言脸上难得的露出一抹骄傲的神采,他向张家玉微微一揖,笑答道:“正是在下。”

“足下中秀才时,曾经要求加试骑射,自国初之后,秀才再无试骑射者,足下不仅韬略精通,骑射时走马射鞍,三箭皆中红心,了不得,了不得!”

在大明,最少有数百万的读书人,其中能中秀才的根本就是寥寥无已。后世才似乎十分凄惨落魄,给人穷酸秀才的错觉,其实进士是官,举人是官员的后备,而秀才已经是介于统治者与平民之间的缓冲。

秀才联手可以与官府对抗,掌诉讼,管宗族,或是教书育人,出路多的很,除非是十足无能的人,不然怎么也能使家族变的殷实富裕起来。

秀才地位不低,当然也十分难重,一个发达地方的县学最少几百过千人,多是童生,其中的佼佼者才会成为秀才。

象张煌言这样的官宦世家,子弟能骑射,实在是异数中的异数,只能说是天赋超过常人,非普通人能比的了。

“兄长过奖了,弟愧不敢当。”

张煌言很利落的一抱拳,感谢张家玉的高看,彼此是少年心性,这互相一揖一抱拳,已经是奠定了好友的基础。

只是抱拳之后,他还是回转过身,向张守仁正色道:“太保公,在下先君只取当取者,只凭俸禄过活,凡冰炭敬,同乡印结银子都未曾取过。”

说到这,他微微一笑,满是自得之色:“如果不是先祖尚且有几亩薄田,恐怕吾家将与海刚锋一样的难过了。”

海瑞就是只拿朱元璋给的官俸,不取其余分毫,包括默认的灰色收入也不取的清官。

但这样官员一则是异数,二则也是十分不合理,朱元璋定俸禄的时代物价很低,后来物价涨了,官俸不涨,朝廷还死不要脸的把一文钱不值的宝钞算成俸禄的一份子,或是用一些香料什么的抵银子,象张煌言的父亲那样清廉的话,不靠祖产,真的能饿死。i^

这话一出来,四周人都是感慨连声,张煌言也面露得色。

张守仁先是一征,接着思索了一会儿,便向张煌言问道:“令尊的节操令人尊敬,不过玄著啊,你觉得俸禄低是应该的么?”

“嗯,这个……”张煌言有点狼狈,他很想说一番大道理出来,但众所周知,一百个官员有一百个都是有灰色收入的,他父亲的所为这才受人尊敬,不过说叫自己为官也和父亲学,那他也自问没有这样的的高尚品质……好不容易熬出来……

“好,我再问你,县官不请幕僚就无法掌握地方情事,那么取一点公费,也就是多收一点火耗,你觉得应该么?”

“这,我觉得应该。”

“多少合适呢?”

“这个……只能看各地的情形……”

“只能是自由心证啊。”张守仁感慨道:“以令尊那种性子,做亲民官会雇不起师爷,那么他能不能掌握地方?我看悬,光是三班六房那些油条就能哄的他团团转了,地方的乡绅宗族又怎么办?所以这火耗收是得收,但遇到贪酷的亲民官,二两银子的正赋他敢收一两的火耗,生生给加一半赋税上去,加上驿传杂派力役折现,百姓还有活路吗?换个说法,因为俸禄太低,所以大家都收印结银子,可是收多少合适呢?又是一个只能凭心证的事情,所以为什么不直接规定好给官员的俸禄,又把地方的幕僚职务给配给好呢?”

一番话,循循善诱,不摆太保的架子,也不疾颜厉色,在场的全是第一等的聪明人,哪有听不明白的?

张煌言脸上的傲气渐渐消失,低头道:“学生明白太保所训示的了,今观山东各地,就是如太保所说的行事方法。”

“我这里也只是因地制宜,暂且这样做,老实说,是瞎子摸象,盲人过河,很没有体系。”

张守仁环顾左右,看着在场的所有人,诚挚而道:“诸位都是第一等聪明人,有人精于算,有人精于杂学,有人兵学钱谷山川地理无不精通,请各位来,当然也不必隐瞒什么……就是请大家有以助我。或是兵事,或是政务,或是文教,总之各尽其力,我大明别处咱们先不管,山东地方,本官好歹可以自专,诸位心中所思所学,可以用在正道上……留或不留,由大家自己决断。”

“不摆架子,不花言巧语,又可以做事,某愿留下。”久久不出声的阎应元却是头一个说话的,虽然不是向着张守仁奉迎,只是类似自己沉声自语。

在场的人,也有一些当众就愿留下的,当然也有一些沉默不语的。

刘子政和张家玉等人就是有点犹豫,不能立下决断。

他们都是举人,也是大明官场的后备人员,比起白丁或是秀才,他们更明白自己如果留下的话,那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如唐朝时的文人那样,得意在朝,不得意就到藩镇中去投效,无论当时如何得意,百年之后,就是被后人非议和责骂的对象。

中枢的权威是不容破坏的,哪怕在藩镇时也是劝农桑,兴水利,但只要是替强藩效力对抗中央的,绝没有好名声留下来。

现在大家就得赌一把,大明是不是很快灭亡,山东是能自成体系,还是张守仁有未来天子之象?

这个事,不是那么容易决断的啊……

“大家倒不必着急。”

张守仁呵呵一笑,对眼前的场面显然是有着十分充足的心理准备,当下便是吩咐公务局的人将众人引领参观,自然是从盐场到烟厂和将作处,一路看下来。

他自己就不必随着一起了,而是到将作处去,那里有要紧的东西,请他观看。

待眼前的人群渐渐离开之后,王柱等内卫将他围拢起来,然后是秘书局和公务局的人上前来,他们是每天都要跟随的,见什么人,做什么事,早在多少天前就由各局之间协调安排好了。

当然,突发事件除外。

“张煌言和张家玉这一对要能留下来就太好了。”

林文远和王云峰,再加参谋处的姜敏,这一次登莱之行,跟随的大员就只这三个。

和当年创业时的情形不同,能够始终跟随在张守仁身边的都是各处的负责人员了,甚至各处也是专门人员才跟着,林文远这样的大忙人就不可能每次都当随员,只是这一次回浮山,他也借着名义跟着一起跑回来而已。

他的话并没有引发共鸣,王云峰笑道:“阎应元如果到特务处,我会直接给他加一个帮办,游击衔。”

阎应元现在只是一个典史,后世的县公安局长,说官也不是官,在一个小县里算是一号人物,但见了县官还得叩头请安叫大老爷,游击是五品武职,最少也能和七品文职平起平坐了。

“霍,好大的本钱。”

林文远没挑到自己属意的人,一想那阎应元似乎真的适合到特务处去,心中不觉气闷。

张守仁笑道:“特务处当然他适合,不过我看军法处他也挺适合的。”

“不错,严刚坚毅,城府深远,确实适合。”

林文远唯恐天下不乱,他是张守仁的大舅哥,说话没有什么忌讳,王云峰只笑了一笑,便不再争执下去。

姜敏虽也年轻,但向来沉稳,只笑着道:“刘子政若是肯到参谋处来,我可以扫榻相迎,这个老人家,确实是一宝啊。”

这一次所有人都表示赞同,刘子政向来在洪承畴身边,大家也久闻其名了,此老自己动了心思到登莱来,若是不留下他来,简直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张守仁悠然道:“只能期盼将作处能将此老留下来了!”

……

从盐场一路看过来,参观线路都是各职能部门经过长期的演练后确定下来的。一路上,但见孩童欢歌笑语,面色红润而健康,穿着的校服也是精心设计,用的布料都十分讲究,这叫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大明,除了显贵和士绅之家,还有哪一家能讲究孩子的衣着?

便算是小康之家,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而眼前这些小孩,一个个都是穿着整齐,干净,叫人简直不敢相信眼前一切俱是事实。

加起来几万人之多的各大校区,更是令人大开眼界,有如在梦幻之中的感觉。

等再到居民区,再从海边参观了炮台和盐场,每个人都是十分疲惫了,但也是兴致越来越高。

刘子政在等候往将作处马车的时候,由衷道:“无论如何,老夫已经决意在此地终老了。”

“老丈,这里的房子可不便宜。”

显然有人早就打听过了,一听他这么说,便是有人笑道:“一幢三进的院子得二百银子不还价,带个小花园的就得三百两以上,这个价格,够在京师买一套四合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